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11-24 13:50:10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余明芹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如今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打开心灵的金钥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保证,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和探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2-0043-03

中學生不但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打开心灵的金钥匙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家庭、社会、学校、国家的关注。目前许多人所理解的健康,只是停留在身体疾病方面,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健康一词下了定义:认为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相适应的一种能力,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病患和虚弱。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理、心理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新的衡量、判断和检测标准。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师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加班加点地为学生辅导功课的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和疏导;
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优越家庭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忽略了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我们知道从六岁到十几岁的年龄,正是身心发展剧变的阶段。学生正处于生活、心理、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时期,是最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学生甲曾经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但他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几乎少有来往,大家都说他傲气不合群。通过和他的交谈,了解到他从小母亲病逝,父亲再婚后又疏于照顾,所以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不但在生活上对他多加照顾,而且要求其他同学及班干部以身作则多和他接触,每当有班级活动,都把他和班干部编排在一起,让他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使他重新调整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逐步改变不良个性心理。同时,充分发挥他学习优秀的特长,给他布置帮助其他同学的任务,从而带动更多学生成绩变优,使他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让他时刻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一员,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由此可见,不良心理也是可以纠正和改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或家长能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但依赖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智力因素,还依赖于动机、兴趣、情趣、性格意志、气质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在这二者中,它不仅要参与非智力活动,而且对智力活动还有促进作用,所以非智力这个心理因素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乙的智力、记忆力平常,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对他寄予希望,但后来他考上了重点中学。有的人对此很惊讶,其实道理很简单,尽管这个学生智力因素一般,但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事有主见、遇事不急、不达目的誓不休、有顽强的毅力,这就是他学业成功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实践研究证明,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可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学习处于中下等的学生经过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许多潜能得到挖掘,他们走出困境,一跃跨入优等生的行列。这说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秘密武器。而在8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股智力热,片面追求学生的智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致使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完善的人格,造成厌学等不良后果。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现象,如学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难、挫折便灰心丧气等,这些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发展学生智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有些老师或多或少也存在心理不健康因素而引起的。建议各个学校都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心理素质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应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虽然有较高的智力,却学不好某门学科;
虽然学习成绩不错,却在考试时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考不出好的成绩。由于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孩子又不能把压力更好地变为动力。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排解压力。更有一些学生是受到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文化素质较低、不懂得也不会教育孩子,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时不积极配合老师找原因、总结经验,而是直接训斥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将家庭暴力直接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得不到应该有的关心和温暖,这种不良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出现离家出走、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家长无知的影响下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结交社会上的不良人群,沉迷网络、打架斗殴,甚至与不良青年拦路抢劫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等等。在此情形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更要加强对学生法律常识的教育。

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目前仍然是依据分数选拔人才,难免有些学校依然按照排名督促学生提高成绩。频繁的考试压得老师、学生抬不起头来。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家长希望子女成龙、成凤造成的压力,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例如,学生丙的成绩优异,但十分担心别的同学超过他,于是一分一秒都在不放松地学习,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且时时害怕别人超越,焦虑过度,渐渐地思想不集中,不能正常思维,久而久之,一个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发展到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的地步。

上述种种现象都需要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诊断,如果发展问题及时予以疏导,使他们走出困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与周围的人、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内心的烦恼告诉自己的好友和师长,同时也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来化解这种烦恼带来的抑郁和不悦。比如,可以先把暂时的烦恼放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来转移注意力,以此缓解受挫折而造成的压抑情绪;
也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情趣和意志,使自己适应环境。当自己被烦恼抑郁所困时,教师可以抽时间带领学生去空旷的野外跑步、锻炼、大声唱歌、大声呐喊、把自己不良的情绪及时有效排解。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不断创造各种各样的情境,尽量多安排各种实践活动,用形式多变、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新颖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判断、去升华、去改变。

总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不仅能进一步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育转变,更重要的是能为 21 世纪培养出高品位多层次心理健康的人才。

猜你喜欢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我是小学生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