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门诊自查整改报告【五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8-08 17:55:05   来源:整改报告    点击:   
字号: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利用网络和和信息技术,在医院的管理、服务中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助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门诊自查整改报告【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五篇】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助打印;
门诊服务流程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利用网络和和信息技术,在医院的管理、服务中提高质量和效率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助报告机也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助报告机大大改善了以往等待拿报告的繁琐、浪费人力资源的传统模式,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领取检验报告的传统模式

传统的门诊检验报告单一般都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统一打印之后集中到报告单领取处发放。很多患者因为着急,早早就围在窗口前,一遍遍地询问,每天分检员都要讲得口干舌燥。到了取单时间,海量报告单堆放在一起,检验分检员需要人工检索报告单,不但查找困难,容易出现报告单丢失、累积、混淆、信息泄露、交叉污染等情况,查找报告单的患者及家属拥挤严重,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存在着病人信息不完整、检验项目差错和标本混淆等问题[1]。

2自助打印机的操作流程

2.1自助报告流程的简易流程为:患者抽血、打条码、留下条码回执单,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后去门诊自助报告机上打印报告。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类似银行自助取款机,取报告口醒目、敞亮,使患者能够一目了然;
扫描条码区非常灵敏,还设置触摸式信息输入ID号。考虑到患者的文化层次、对计算机的熟练度等个体差异,制定了操作提示,并留有导医指导;
还在门诊化验室设置应急窗口,当自助报告机出现故障时,可为患者打印报告。

2.2目前,我院首批自助打印机分别放置在检验科候诊区和急诊候诊区。患者只需在自助报告打印机上的扫码器上扫描一下门诊病历上的条码或输入就诊卡号,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取得自己的报告单。从开始操作到取走报告,整个过程十几秒内便可完成。该系统能自动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完成,并即时结果。若检验报告已经完成,系统自动打印出报告单并通过消息框提示患者取走检验报告;
若报告未完成,系统通过消息框提示“标本正在处理中”。

3自助打印机优化了就诊流程

3.1节省患者的候诊时间LIS系统实现了24小时自助式检验报告打印服务,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到医院自助打印。门诊急诊常规检查,出报告时间平均缩短半小时;
生化全项化验结果由下午2点最早能提前到上午10点,基本能保证多数病人上午就能完成诊疗;
剩余少量病人下午1点就能拿着结果去复诊,原来病人就诊需要一天或更长的时间,现在平均缩短为半天。在检验窗口排队等候取报告单的现象基本消失,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无为时间。

3.2规范门诊的管理服务

3.2.1通过LIS安装采血程序,患者无须先排队登记再采血,在采血窗口随到随采,提高效率。把检验报告由原来的定时集中发放,改为随审核、患者随时打印出结果,门诊实现了常规检验30分钟让患者取到检验报告,生化项目第一时间取报告的服务承诺。

3.2.2检验报告直接从打印机到患者手中,不仅能完全杜绝化验室污染和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同时也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3.2.3由于检验结果即时,分流了取单患者,有效解决了集中取单的拥挤、费时、错拿现象。节省了病人的过度集中排队的无谓等候时间,减少了因就诊排队引发的患者纠纷。

3.2.4调整了患者就诊秩序,分流了患者,纠正了以前患者取单后到诊室看病的高峰期,减轻了医生看病时患者过分集中的压力,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医生的服务品质。

3.2.5同时也优化了采血窗口、取药窗口、收费窗口、分诊台、其他检查科室的患者等候时间和秩序,减轻了窗口的工作压力。

3.2.6如果出现意外差错问题,从LIS系统上很容易找到原因。这样对每个岗位的责任相当明确,同时也为医疗纠纷举证提供有力证据[2]。

近年来,我院不断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门诊就医环境,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不断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提升和优化,以进一步满足广大患者不断提高的诊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报告质量和管理;
调查;
漏报率;
南宁

南宁市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提高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居民的感受度。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解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真实水平和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12月组织开展了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抽样调查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一定比例的医疗卫生机构共计50家,其中乡镇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

1.2调查方法

传染病报告质量主要通过查阅2014年1—11月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记录,抽取8例法定传染病病例(病例不足时则调查全部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核对,登记病例未进行网络直报为漏报。核实是否及时报告,比较医疗卫生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时间与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生成日期,两者间隔时间甲类传染病≤2h,乙、丙类传染病≤24h为报告及时,否则为不及时。找出调查病例的相应传染病报告卡,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9项填写任意一项缺失为不完整。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指上述关键字段完整,同时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信息相符,无明显逻辑错误和涂改诊断或填卡日期视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纸质卡片与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内容信息中任一项不符为不一致。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调查主要通过听取被调查单位工作情况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文件和填写问卷等方式完成。

1.3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为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以及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计算公式如下:漏报率(%)=(漏报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实查纸质报告卡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填写准确纸质报告卡数/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100%;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汇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传染病报告质量

2.1.1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中共抽查338例,进行网络直报331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07%。其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抽查291例,进行网络直报284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4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47例,进行网络直报47例,无漏报情况。2.1.2不同病种传染病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共查出乙类传染病8种,漏报率为1.75%;
丙类传染病4种,漏报率为2.23%。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1,P>0.05)。漏报乙类传染病2例,丙类5例。查出4种漏报疾病,分别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手足口病2例,乙肝和淋病各1例,见表1。

2.1.3及时报告率:本次调查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报告率为99.70%,查出1例未及时报告病例,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报告率为100.00%。

2.1.4纸质报告卡填写质量: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分别为96.07%、83.99%和92.15%,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93.62%、70.21%和87.23%,乡镇卫生院分别为96.48%、86.27%和92.96%,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略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出填写不完整的字段是职业和病例分类;
不准确字段是现住址、职业和发病日期;
与网络报告信息不一致的字段是姓名、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见表2。

2.2传染病报告管理

4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规范,1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缺失职业和发病日期;
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和就诊日期。41家有住院床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39家的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规范,缺失的项目为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
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年龄、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有检验、影像部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100.00%的医疗卫生机构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项目设置规范,但有3家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异常结果反馈机制。除1家乡镇卫生院外,其余49家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其中46家医疗卫生机构有分管院长或临床科主任参与自查;
49家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奖惩制度;
48家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46家医疗卫生机构在2014年开展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45家有培训人员签到表,41家有考核记录。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人员,配有专用的台式计算机,均实现宽带上网。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2.07%,明显低于2012年广西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平均水平[1],但高于包头市2013年的漏报率[2]。提示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之后,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强,但与其他城市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从漏报病种分析看,漏报数较多的为手足口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丙类传染病,与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不重视,报告意识淡薄有关[3],部分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病病种不熟悉,造成诊断病种填写不规范。乙肝和淋病漏报的原因与患者直接拿走化验单或化验室医生未将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有关。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4个指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中,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和与络网报告信息一致率均高于2012年广西地区水平,但准确率偏低[1]。填写不完整、不一致的字段常常是被医生忽视的,如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和病例分类等,主要是接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不严谨,网络直报人员在进行网上录入时不认真核对造成的。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又明显低于其他3个报告质量指标,与天津市2013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相似[4]。说明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存在缺项和登记不全的问题,与纸质报告卡的填写不符,造成准确率较低。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上,南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非常重视传染病的网络报告工作,均配有网络报告人员和专用计算机。但仍有少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缺失和填写不规范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个别乡镇卫生院尚未建立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导致传染病漏报。

4.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制度,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和化验或影像结果反馈机制;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认真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杜绝漏报;
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以全面提高传染病信息的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革红,吴秀玲,付志智,等.2012年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1):21-24.

[2]张娜,金艳辉,徐卫和,等.2013年包头市医疗机漏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56-2460.

[3]朱新凤,姚文庭,刘光涛,等.2009—2010年浙江省湖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71-73.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传染病;
报告;
预防控制

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不能忘记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风暴使我们切身体验到了传染病的暴虐,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治、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1 传染病报告管理 

1.1 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传染病报告一条龙工作程序:“一填写、二收取、三查对、四直报、五登记”。即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疫情管理员收取卡片,核对无误后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疫情登记。传染病报告管理不能坐、等、靠,必须主动监测。

1.2 建立传染病自查制度及防止漏报制度。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1]医院应健全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网络明确各级各位职责,使各级人员重视医院感染[2]。专职每天深入检验科及影像中心查看阳性结果登记本,掌握第一手疫情监测信息,堵截漏报于当日,并根据阳性结果,找到开据检查单的医生,由医生根据临床做好的传染病诊断进行传染病报告。

1.3 及时收集卡片,接到门诊或临床科室的电话通知后,疫情管理员要及时去收取传染病报告卡,认真核对。疫情管理员收取卡片时,要进行“三查九对”。三查:卡片填写是否完整准确;
传染病登记项目是否齐全准确;
卡片是否与各种登记相符。九对: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发现问题及时请医生改正,以保证报告质量。确保门诊初始工作,加强对门诊日志填写质量的管理,要求凡初诊患者一定要详细登记个人基本信息资料,特别对疑有传染病或发热待查的患者。以及时发现疫情做到“五早”。

2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报告管理,为疾控部门提供了疫情信息,完成了传染病管理的第一步。传染病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1 专职人员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如口腔科器械繁杂,容易通过多种途径造成感染。加强对口腔科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监控。依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制定“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首先对手机、器械进行收集及分检,及时用酶洗或流动水彻底清洗擦干,对能耐高温的器械必须采用小包装形式高温灭菌,对不能耐高温高压的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处理,浸泡时间大于10 h,物品必须完全浸没,并登记浸泡的起止时间,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使用中的消毒液严格按要求定期更换。这样可大大降低口腔科发生交叉感染。

2.2 加强传播环节的控制。医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传染患者接触的环境、产生的分泌物等相关,我们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双向防护,切断传染患者的传染途径。加强季节性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发热门诊院感控制措施的督查,及时转诊,杜绝传染病蔓延。

2.3 加强科室间信息共享,感染专职人员接到报告卡后要确定传染类型和隔离种类,指导科室根据个案病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建立计算机监测系统[3],感染管理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医院的一个执法部门,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疗安全起着很正要的作用。

2.4 加强总结和培训,每天对出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监测;
每月对环境、医务人员手、空气等进行卫生学监测;
对院内感染日常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反馈,总结各项工作实际效果,找出在管理控制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对全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及时培训,及时评价整改效果。

总之,通过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每天自查和追踪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或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院感科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把传染病的报告管理与预防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疫情管理员为疾控部门做好监测的同时,也能为本院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好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达到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午声,薛凌波,缪慧英.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35-236.

[2] 李颖.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基础医学论坛,2007,11(3A):283.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第4篇

一、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拓宽职能,为医院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医院在同行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医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法定传染病等疾病实行院内网络直报,将报告时间从医生工作站端到中国CDC端缩短在5分钟之内。通过项目带动工作,对全市传染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门急诊分别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

三、我院为浙江省SARS监测哨点医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1—6月共接诊发热病人32923例次,发热肺炎病人549例次。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每周向省疾控中心报告绍兴市人民医院医院发热呼吸道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周报表;
不明原因发热住院病例周报表。报告每月一次对病房和门诊做好自查工作,对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情况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处罚;
积极配合绍兴市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今年麻疹流行期间,我们从诊治邮电技校的几个发热皮疹病人中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可能是麻疹病人,及时向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报告,进行调查研究,为及时控制麻疹在我市的大流行作出了贡献。

四、肠道门诊工作规范、各项制度健全到位,自5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共接诊腹泻病人1035例次,做到“有泻必采,有样必检”,共采集“02”培养标本1070份。成立医院“02”机动队,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做好肺结核病的管理

传染病监督检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有关工作,并作好登记、统计工作,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今年1—6月全院共转诊肺结核病人198例,转诊率100%。其中涂片阳性患者12例、涂片阴性36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13例、阴性14例、未痰检123例。对违反肺结核病管理制度的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罚。

六、根据2005年工作计划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疑似传染病订正报告的问题:省疾控中心要求我们疑似传染病100%订正。

①个别医生思想上不重视,需要防保科同志经常督查;

②有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一次看病后不来了或者转院了,还有的患者无法从病原学中确诊,给订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门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报告质量;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816.9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54-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工作,自2004年4月1日起,我国传染病病情报告实现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在疫情直报工作的不同环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报告中仍存在漏报与迟报[1],病情报告管理存在的监督不到位情况,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环节的不合理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的报告质量[2]。为了加强本地区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日常的传染病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作了分析调查,并提出了今后传染病监督管理的重点及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了区属两家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片200张,门诊日志2000份。

1.2 方法 监督人员与医院的专职疫情报告员一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对200张传染病报告卡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完全符合要求的185张,门诊日志项目登记齐全、符合要求的1580份。

2 结果

两家医院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合格率为92.5%,门诊日志合格率为79%。

3 讨论

3.1 不合格的传染病报告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卡片填写项目不全(包括未写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地址欠详细,14岁以下儿童未填写家长姓名,托幼儿童及学生未填写幼儿园及学校,无诊断依据,报卡医生未标明科室等)。(2)报卡不及时,造成了迟报。

3.2 在所调查的门诊日志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项目填写不完整,如未标明是否是初诊或复诊,疑似传染病人未标明是否已报卡。(2)收住院的患者,无交接记录。(3)初诊时医生开的化验单,结果出来后发现有传染病转院或转其他科室,填写传染病卡片的责任不明确,造成了漏报。

3.3 化验室是传染病报告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许多问题,是传染病漏报最多的科室,这个结论和我国2005年调查结果一致[3]。主要是本身对于传染病报告的认识不够、信息流程不规范,化验室人员未及时将其化验结果反馈给医生,或患者将化验单直接取走转院治疗,从而造成漏报。

3.4 有些医生不重视,业务水平及责任心均有待提高。医生不够重视的原因:(1)报告意识不强,医院未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督促,对新出现的传染病未及时组织学习培训。(2)强调临床工作太忙,特别是急诊室,由于病人多,填写传染病卡片不及时,字迹潦草,项目填写不完完整,造成了漏报。(3)门诊医生开检验单时未标明是否属于初诊患者,而造成了漏报。

3.5 日常监督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监督检查职责”,卫生机构改革后,卫生监督所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行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执行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负责日常业务指导、培训工作,没有监督执法职能。对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没有处罚的职能,没有任何威慑作用,成为监督管理的“盲区”。另外,《传染病防治法》没有明确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增加了执法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依法管理难以落实。

3.6 目前各基层医院仍由医生使用传统的方式人工书写传染病报告卡,由专(兼)职人员收集到预防科,未实行各科室电脑系统管理,在上述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漏报与迟报。

4 改进措施

4.1 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工作的重视。实行网络直报工作以来,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一定保证,对本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实行网络直报后,对于传染病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各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足够专项资金,使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

4.2 医院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各医疗院所要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医务科长、防疫科长及防疫人员组成,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防疫人员(主要是疫情人员)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防疫科要有自查记录。从各个环节查找漏报及迟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院内通报,切实落实奖惩制度与奖金挂钩,强化医生的报卡意识。

4.3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及知识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人员是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关键,疫情报告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和依据[4],所以临床医生的传染病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求医院要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知识教育,每年至少两次,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增传染病,要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要有培训记录及机关知识答卷。对新上岗医生、进修医生进行岗前培训。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及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认识,掌握传染病报告的要求和程序,及时准确上报,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4.4 规范门诊日志及住院登记簿。门诊日志是传染病报告的关键,所以要特别强调门诊日志的规范。各医院要建立统一规范的门诊登记簿,门(急)诊医生要认真按项目登记,特别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及发热患者,更要认真详细登记患者的资料、联系电话及检验的相关资料。如是初诊患者,更要详细标明是“初诊”,对于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幼儿园或学校名称、所在班级及家庭住址等。

4.5 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医院每个科室都要有传染病登记簿及卡片,要求医生(特别是急诊科医生),认真填写,字迹工整,项目填写齐全,院内由专人负责每天收取卡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传染病卡片的质量。

4.6 保证网络直报的通畅。当疫情负责人发现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上报,防疫科配合专门的计算机,由专人负责,保证网络直报的通畅。卫生监督人员要与CDC配合,定期对各级医疗院所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防止漏报、迟报。

4.7 医院内要统一协调。医院内各科室要在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协调好各科室的职能,保证传染病报告的流程,特别是门诊部、住院部以及化验室的沟通。明确报告责任人,由防疫科统一协调,防止漏报及重复报卡,并将传染病报告质量工作作为衡量各科室工作的重要指标。

4.8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为了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卫生监督机构要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基层医疗院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联合CDC,定期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熟悉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治疗等业务水平。区卫生监督所要切实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严管,进行处罚,特别是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提高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5 未来设想

为把今后的传染病防疫工作做的更好,国家应该从宏观方面开发统一的网络直报软件系统[5];
从微观方面具体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防疫部门,监督检查其网络直报系统的安装及使用情况,使从下至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与从上至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传染病报告卡的网络直报工作嵌入到门诊部工作平台、住院部工作平台及疫情防治工作平台中,保证各个协同办公平台都可以看到统一编号的直报卡片。这样既能降低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漏报误报率,避免重报情况,又可使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上级部门准确掌握传染病疫情信息,提供更完善、更科学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陈长今,何山,孙合成.传染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榷.[J]职业与健康,2002,17:16.

[2]霍云艳,姚林燕.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