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态文明建设征文【五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7-28 11:20:12   来源:征文    点击:   
字号: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1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生态文明建设征文【五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五篇】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1篇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在实践中,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
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
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p#分页标题#e#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
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
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p#分页标题#e#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
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
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从理论内涵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基本框架,理清了具体表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考虑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需加以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内涵阐释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虽然在具体指标选取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但是仍然有部分指标无法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具体数据,因此本文未能进行案例研究。在获得数据支持的条件下,通过指标数据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综合指数计算等步骤可以得到定量化的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其中,指标数据标准化是较为复杂的,试图从理论上确定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或者标准十分困难,在现实操作中多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多个区域之间相互比较来确定;
指标权重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熵值法等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最后,综合指数的标准确定与评价等级划分亦较为困难,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是横向比较多个区域的综合指数从而得到各个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相对评价结果。这一指标体系是基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而构建的,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认识也会不断调整,特别是关于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因此具体表征指标甚至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也应随之不断调整,以更好地评价生态文明水平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居建筑;
地域性;
江西;
民居形态;
营造方法

民居建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其地域文化、气候、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折射出特定地域的建筑特色。江西省自古以来以其内聚化地理环境,在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而使得境内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民俗建筑得以保存,也为建筑设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下民居的形态、营造、设计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研究,来探讨其民居风俗的人文性、装饰性、社会性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

民居建筑的发展与其地域风俗文化、社会风情关系紧密,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在儒学礼制、易学风水、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其建筑选址、结构、布局、定向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地域性特色。以江西明清古民居研究来看,其民居营造风水与其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较大,如居住制度、地域家庭关系、风水文化、巫文化等思想的体现。同时,在传统风水理论下,江西古民居建筑选址、村镇结构布局、住宅的营建等也受到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庐陵渼陂村进行古民居建筑文化调查中发现,渼陂村镇结构上体现了儒商合一的布局理念,并在民居建筑样式上,融入了书院、宗族礼法、儒商文化,以及近代红色文化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江西乐安流坑村进行多维化古民居群落的研究发现,其民居营造理念多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可见,对于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其历史文化、地域关系、环境、行为等都有关联性。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性研究

江西民居建筑的研究,以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明清古民居建筑特征来看,赣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徽派风格,赣南地区与客家建筑模式相近,赣西具有显著的赣湘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西的民居地域性特征,与其周边省份的建筑历史文化具有显著的交融性。因此在民居建筑装饰性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江西天井民居结构为例,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选择、建筑雕刻、内部构造、外墙装饰等,都具有南方合院型特征。学者在对流坑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艺术构思与设计特征与当地民俗文化审美具有较大关系,还有江西明清木雕装饰艺术,从其起源、象征意义、结构样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九江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从表现形式、图案纹饰、构成要素、选材及文化寓意等方面,都与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及风俗习惯存在直接关系。学者对赣东北地区民居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发现,其徽派建筑特色中的雕饰艺术,既有江西徽式民居特色,又有徽派民居雕饰特征,两者在构件、雕饰、纹线上也具有异同点。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吉祥纹饰的研究发现,客家思想与族群记忆,对赣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吉祥纹饰影响较大,特别是从艺术表现、文化意义、审美特征等方面,多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写实性、教化性特征。

三、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从民居建筑形态来看,既有居住形态,又有社会形态。所谓居住形态多指传统民居的结构、选址、布局、内外空间、建筑形式等内容,社会形态多与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环境等有关。由于传统民居聚落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特征,其地域性表现形态较为多样。如江西婺源、庐陵、赣南客家等地域民居建筑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其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为突出。在江西宗族聚落研究中,其传统民居聚落结构受到“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多采用“横巷式”布局,体现其显著的宗族结构关系。庐陵地区的流坑村,其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也是江西典型民居代表。从流坑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中发现,流坑村村落布局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体现,特别是对风水理论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民居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巧妙渗透易学思想,在结构型制上具有理性的秩序性。同样,对于庐陵地区的钓源村,其村落选址、布局、排水系统、环境改造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风水理论特色,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选择上,以其当地的资源特色来构建村落整体建筑布局,对于现代村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江西婺源作为地域性民居形态的典型特色之一,在体现村落人文特征与环境融合上,其村落空间的整体性、意象性、环境场域性等特征,在其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更显特色。如书院、桥亭、祠堂等民居建筑,既有美学特征、又有哲学特色,还兼具风水学、环境心理学意义。婺源的民居形态结构与江浙地区的滨水聚落空间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方面体现了婺源地区临水而居的风俗,另一方面与江浙地区枕水而居的风俗也有关系。可见,江西古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形态研究,对于探究古村落建造机制,特别是从古村落景观生态融合上来洞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赣南客家民居形态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以及民居建筑空间功能划分来看,其主体特色是对“自然的顺从”。有学者提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型制与室内装饰风格,一方面体现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增强防御性建筑特色上,体现出对闽西建筑的借鉴。由于赣南客家民居、聚落形态与其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紧密,在体现客家建筑特色过程中,将赣南客家的传统民居文化与地域性土著文化进行了融合。如安义县罗田村古村落选址、建筑风格、聚落布局、排水系统等更具艺术文化价值。

四、民居建筑与营造设计方法的融合

民居建筑在建造与设计上具有自身规律性,特别是传统工匠在技艺传承上以师徒方式为主,其经验及营造技艺多为失传。因此,通过对一些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改造,在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上,为梳理和归纳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设计方法创造条件。如通过对渼陂村、湴塘、钓源等村落民居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挖掘,从选址、定位、地基开挖、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饰等方面来研究民居营造技术,为促进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科学管理,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奠定基础。随着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挖掘,需要从村落保护与民居遗产抢救中,明确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对传统民居形态、形制、结构等方面的保护,并从传统民居建筑实践技艺、设计理念挖掘中,总结建造规律,为创造民族民居特色、地域民居特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住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郭焕宇,唐孝祥.传统民居研究的新动向——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5(01).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用地、生态旅游、生态文化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然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离不开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入手,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保证新农村建设用地,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1、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加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优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编制规划务必体现超前的规划意识和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发展各项事业的意识,从保护耕地、村容整洁、方便生活等目标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新农村未来用地进行科学预测。制定用地规划要加强与乡镇和村庄建设规划协调。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使乡镇建设规划、工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相衔接。

2、保护基本农田。健全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涉及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审核、规划修改或调整,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基本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努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要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3、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依法收取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划缴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并依法依规专项使用。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帮助灾区农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4、加强村民宅基地管理。村庄整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因大拆、大迁而大量占用土地。要引导农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批准宅基地,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增量,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

5、推行集约用地。目前,用地指标紧缺,耕地又少,要保障发展的话,出路就在于节约集约用地。因此,要把每一块地都用好,要把好每一个项目的预审关,要千方百计地挖掘用地潜力,提高用地效率,要严格定额指标管理,严格限制投资强度、建筑密度。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要多把丘岗地、荒滩、劣地利用起来。同时,还要组织存量建设用地的普查,要摸清底数,盘活存量,用好存量,要依法收回闲置用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如农村道路、农村集贸市场和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6、加强矿山开采管理。积极整合小矿,减少小矿数量,优化矿区开采布局,严禁非法采矿,以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加大农村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落实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做好对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干枯、废渣泥石流等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矿产资源收益分配面扩大到乡、村,让矿区农民得到实惠,共享矿业开发成果。

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旅游,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保护”,以保护好现有物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现有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生态旅游也就无法得以实现。

6.1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的开发,是对土地及其地上的景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还是土地开发的一个分支。在广义地产的概念下,一切土地利用方式都可以纳入地产经营中来。因此,旅游建设、小城镇开发、旅游开发、各类园区开发,甚至交通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都与土地开发结合在一起。旅游产业由于充分依托在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和民俗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广,带动大,因而成为永不落日的朝阳产业。目前,全国已有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旅游消费不增长的同时,旅游投资也在高速增长。随着旅游产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如果把旅游业真正作为土地开发的一个分支,对于我们肩负管理国土资源使命的管理部门来说,思维方式需要改变,工作中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6.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供给的基本形势

树立科学发展观,生态旅游地开发的基本目标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要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当地经济的发展。力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规划的初级阶段要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分析,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就进行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

率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好的旅游去处都处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低,增长方式粗放,属投资拉动型县份。如何走出低谷,改变“等米下锅”的被动经济局面?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仍是本地区首选途径。从县情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区位优势,结合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将旅游业明确定位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树立大旅游、大市场观念,把强势推进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本地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十分正确的。

6.3旅游产业建设发展中涉及土地方面的问题

6.3.1旅游项目用地的供需矛盾。由于旅游开发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少则上千亩,多则数十平方公里,因而需要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地方建设用地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行政机关审批权现等方面的问题。

6.3.2用地审批过程对旅游开发形成的影响。建设用地的审批过程,是一个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征收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用地项目,报国务院批准。由于在审批过程中,审权限的不同,导致可能在同一开发区域内,对不同地块可使用,开发的时间将会不一致,从而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开发进度,也不利于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6.3.3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化,阻止了变通处理用地矛盾途径。随着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形势的变化,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各地出现的变相规避土地法规,越权处置土地行为的作法提出批评,并做出严格的政策规定。主要内容是:严禁将单个项目用地拆分审批,逃避上级政府监管;
严禁项目用地以租代征,规避法定审批程序;
基本农田占用审批权收归国务院;
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健全征地程序、强化征用地实施过程监督等等,原来一些可采用的变通方法已明令禁止。

6.3.4复杂的土地权属和地类问题增大了征地难度。旅游规划范围的土地权属和地类非常复杂,土地按权属分,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两大类。国有土地包括县属国有土地、省属国有林地;
集体土地包括承包给农户的种植耕地和薪炭林地、集体组织掌握的耕地,林地。土地按地类用途分,为城镇国有土地、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用地、耕地、林地、未开发利用地等等。这些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征地工作中,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否则,就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伤害群众利益,诱发矛盾,造成损失。

6.3.5滥占滥建的违法用地行为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少、项目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土地政策日趋严格、是影响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地方无视法规、违反规划,随意滥占滥建,浪费宝贵土地资源的行为使征地难问题雪上加霜。

6.4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防止不作为或乱作为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
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
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
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及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能源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移动技术;
表征;
多重表征;
几何证明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麻娟(1989―),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研究。E-mail:

一、引 言

随着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电脑、PDA等移动设备无处不见。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直接影响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传统几何课堂教学中,老师以口头陈述和肢体语言协同的方式完成几何教学,而学生必须认真听、看、做笔记、思考和联想已有知识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然而,许多研究者对几何学习者试行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不完全理解问题和数学符号、直接根据视觉证明、证明时缺乏学习策略[1]等。

Behr等基于布鲁纳的表象理论,提出利用表象系统构建一个交互式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2]。如果学生清楚多重表征之间的交互连接结构,就会更容易解决几何问题。所以,几何教学中强调使用多种表示形式减少认知负荷。为了减少初中学生在几何证明中的认知负荷,我们基于多重表征理论设计了几何证明学习系统,探讨其对学习者的影响。

二、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

多重表征系统设计

(一)多重表征系统设计理论

1. 认知负荷理论与几何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 John Sweller将认知负荷分成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几何证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知识经验的高低和学习内容各要素之间的交互复杂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
外部认知负荷与几何证明系统的教学设计有密切关系;
相关认知负荷是优化学生认知结构,重新合成几何证明步骤简单有序的知识体系,有效降低学生记忆的认知负荷,节省有限的记忆资源。

同时,认知负荷理论对优化数学多重表征学习的教学设计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优化特点包括:(1)将教学信息打包、设计成有意义的信息包以降低内在负荷和外在负荷,并且增加有效负荷;
(2)运用回答问题、暗示等教学支架策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其在多种表征间交互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转译,充分发挥多重表征的作用,产生更多的有效负荷。

2. 多重表征理论与几何学习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和心理领域的发展,研究者 Hiebert 和 Carpenter在数学领域把表征分为内部表征(抽象、具体等形式)和外部表征(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或实际情境等形式)[3]。Ainsworth指出,学生应该学习多种表示形式之间互译,并能构建表征与表征之间的转换[4]。学生能够通过多个角度提供的不同表述修改不正确的概念和猜想。

在教学中,构建多重表征能展示不同的教学功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多重表征主要有三种功能:互补、限制和构建。多重表征内部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和相互转换的。表征彼此相互制约和相互解释。总之,多重表征能促使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

(二)多重表征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几何证明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过程,学生首先应该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然后联想关键提示和适当的几何性质或定理进行演绎推理,最后组织所有的演绎步骤,并按已知条件到结论证明的顺序写出推理步骤(演绎―推理―组织―整理)。认知负荷理论的通道效应指出,同时运用多种表征呈现信息,其学习效果要高于单一通道呈现。Mayer等人的研究表明,它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变得更灵活。所以,一个定理必须建构文字描述和图形之间的双向连接以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在数学教育领域,多重表征的分类见仁见智,本文根据几何证明教学内容,将多重表征分为文字表征、静态图、动态图、形式证明和证明树。

为了减少认知负荷,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理解整个几何证明过程,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包括四个模块:数据库、文字表征模块、图形表征模块、证明表征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模块

1. 数据库

数据库存储已知条件、证明结论、图形以及完整的证明过程,提供文字表征、图形表征、证明表征之间相互转化的逻辑关系连接。

2. 文字表征模块

文字表征模块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辅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和语言,推理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a)所示,当使用者点击文字表征模块的已知条件或证明结论时,图形表征模块就会把相应的知识呈现在图形中,证明表征模块中形式证明和证明树也会对应地呈现出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完整的证明过程。

3. 图形表征模块

图形表征模块是以静态图、动态图两种表现形式呈现已知条件。静态图如图2(b)所示,是根据文字表征的信息形成的图形。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和补充信息,逐步提高学生对几何问题的理解能力。

为了克服静态图的约束性,我们设计了如图2(c)所示的动态图,通过拖动具体对象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拖动图中的几何对象,其属性值会更清楚、直观地动态呈现出来。

4. 证明表征模块

证明表征模块包括形式证明和证明树。在学习证明时,学习者需要认识到演示图的作用,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以及隐含的假设、特征和推理规则[5] 。形式证明如图2(d)所示,其中每一步骤的结论都是由指定条件推出,点击任何一个证明步骤,学生可以在证明树中找到对应的结点。形式证明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为了降低学生理解证明的认知负荷,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证明树建立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证明树是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推断的节点层次结构[6],大部分研究者利用树形结构呈现逻辑推理过程。证明树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证明步骤,根节点是文字表征中的证明结论,叶节点是一个给定的条件或本身隐含的条件。最后,树状结构图如图2(e)所示,呈现出从已知条件到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只要点击证明树上的任何节点,学生可以在形式证明中看到相应的推理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形式证明和证明树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 五种表征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377名学生中选出94名具备证明基础知识和能熟练应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分布在14~16岁之间。采用 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的平时数学成绩,将学生分成三组:高级组(24人)、中级组(46人)、低级组(24人)。

(二)研究课程选定

根据教学进度,本次实验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作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设计,把几何证明题存储到数据库中,并且用多种表征呈现出来。对实验内容设计成课件,配备给实验教师,并对实验教师进行理论与实验的指导。

(三)教学策略设计

在基于移动学习系统的应用研究中,为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几何知识,我们设计了四项任务(如图3所示),学生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完成。任务越简单,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越丰富;
反之,学生需要认真推理和理性判断完成任务。以下是四项任务的具体内容。

任务一:查找丢失的推理步骤。如图3(a)所示,学生可以与文字表征、形式证明、静态图或动态几何图进行转换和转译,恢复丢失节点的证明树。通过观察这些表征之间相互对应关系,能提高学生对其他表征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找到形式证明与证明树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学生就具备恢复证明树推理步骤的能力。这个任务主要测试学生对这个证明命题的了解,是否能简单地通过其他几种表征完成简单的转换、推理。

任务二:选择正确的步骤完成形式证明。这项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证明树和完成形式证明。如图3(b)所示,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表征、静态图、动态图和证明树,系统以选择题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缺失步骤,学生从四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空缺处,完成形式证明步骤。

任务三:证明树转换成形式证明。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在多重表征环境中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形式证明的能力,如图3(c)所示。学生参考文字表征、静态图和动态图给出的信息,构建一个形式证明,根据证明树的步骤,复制对应的树节点内容粘贴到形式证明中。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发现不同证明步骤顺序导致结果的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推理,以拖动内容的形式重新排列证明步骤。同时,学生判断几何特征或命题时,可以根据文字表征和图形表征进行检查和判断。

任务四:概念测试。为了测试学生对基本几何概念的理解,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动态图回答问题。如图3(d)所示,学生可以参考文字表征、静态图、形式证明和证明树,完成测试题 “下图所示,∠ADE和∠CBE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答对,系统直接跳到下一个概念测试题,如果答题错误,系统会自动作出评价以及显示正确答案。

(四)数据收集

为了评价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应用效果,发现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1. 问卷调查

为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问卷包括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回答题。问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性别、组别等基本信息的调查;
第二部分是完成任务过程的调查,这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完成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中每个问题或步骤所参考、应用的表征,问卷纵向维度是任务中每个问题或步骤,横向维度是供多项选择的多种表征;
第三部分是运用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三个维度调查学生对多重表征辅助几何证明系统的接受程度,每个维度中问题的答案选项根据Likert“五点”量表(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进行设计。为了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当场发放问卷,学生根据自己真实感受填写问卷并回收,回收率为100%。

2. 访谈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学生对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真实感想,研究者从高级组抽取5人、中级组抽取10人、低级组抽取5人进行访谈。访谈问题有:(1)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最不习惯应用哪种表现形式?为什么?(2)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认为哪种表征最能辅助你学习几何证明?为什么?(3)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感觉用移动设备学习好处是什么?弊端是什么?(4)完成任务后,让你觉得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几何证明可以吗?为什么?(5)这次活动后,你对几何证明过程的认识是否有变化,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组学生与系统互动频率分析

三组学生完成四项任务过程中与系统交互情况见表1。高级组平均每人103.29次,中级组平均每人112.08次,低级组平均每人104.04次。由表可见,中级组与系统互动最频繁,其次是低级组和高级组。对三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为默认值0.05,结果显示F= 7.536,P=0.003,采用Scheffe方法,Post Hoc Tests(事后比较检验)各组间学生与该系统交互次数的差别得出:中级组学生与系统的交互次数明显高于高级组和低级组,而高级组与低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中级组学生比高级组和低级组学生更适合使用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中级组学生几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从仔细阅读文字表征到观察静态图和动态图,再到梳理已知条件与证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完成形式证明的整个过程中,中级组学生收获也是最大的;
相反,低级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不能熟练并充分地使用该系统。

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学生与系统交互情况

(二)不同组学生与多种表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为了帮助学生减少认知负荷、构建新旧知识联系以及促进知识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几何证明问题的能力。不同组学生选择表征的次数统计见表2,证明树被学生选择2571次(占25.6%),这说明学生最喜欢的表征是证明树;
其次是形式证明2487次(占24.7%),较少的是文字表征1834次(占18.2%)、动态图1700次(占16.9%)和静态图(占14.6%)。经过访谈发现,学生审题时间较少,对已知条件和证明结论没有进行深度的逻辑推理,便快速进入证明,这也直接导致文字表征、静态图和动态图被学生选择的次数较少。相比动态图而言,静态图说服力较弱,交互次数最少。

观察表2中形式证明和证明树被不同组学生选择的次数,我们发现高级组和中级组的学生分别选择形式证明和证明树的次数基本相同。这表明,高级组和中级组的学生能找到这两种表征中对应的信息,并且能完成彼此之间相互转换和转译。但是对于低级组而言,证明树比形式证明更适合他们。访谈中,低级组学生认为证明树比形式证明能更直观地呈现几何证明逻辑推理过程,并快速地找到答案。

表2 不同组学生选择表征的次数比例

对表2中,相对证明树和形式证明而言,动态图对低级组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而对高级组和中级组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通过访谈发现,高级组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形式证明和证明树。而低级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理解证明树中逻辑推理过程和形式证明中的某些步骤,需要动态图辅助其建立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因此动态图更能吸引低级组。

(三)学生对系统的接受度

学生对多重表征系统的技术接受程度情况如表3所示。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感知有用性维度看,72.4%的学生认为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能促进理解和推理问题,79.8%的学生认为使用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可以激发他们的几何学习兴趣,一半以上的学生使用本系统后,加深了几何定理的记忆,并且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感知易用性维度看,63.8%的学生认为多重表征交互界面清楚明白,可以及时找到想要的答案,71.3%的学生能够灵活、方便地运用该系统交互界面;
从学生对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的行为意向看出,76.6%的学生期待在以后几何证明学习中能有多重表征系统的帮助。因此,移动技术辅助几何证明的多重表征系统简单明了的设计风格,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
同时,对学生学习几何证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3 多重表征系统的技术接受程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