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化元素在初中地理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22-03-09 09:47:59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特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深入分析当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育现状,通过生活案例的融入,生活习题的设计,实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育的目标,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元素;特点;对策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有利于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实现地理教育生活化的目标。同时,生活化元素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改关于“教育生活化”的相关要求和思想,积极地将生活元素有机地整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就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而言,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使得地理生活化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本文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对策。

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元素渗透的特点

(一)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将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分析地理科学知识;利用地理科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二)趣味性

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地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学中的很多知識,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改变过去空中楼阁式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促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生活元素渗透于初中地理的教学,如生活化的案例、场景等,有助于使地理的知识通俗易懂且富有趣味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笔者结合学生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六月的天,小孩的脸”,问学生:为什么人们要把六月的天和小孩的脸等同起来呢?学生们大笑:因为六月的天和小孩的脸一样多变呀!教师借此引入正题:多变的天气。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知识灌输式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学生的生活相互脱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生活元素渗透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有利于打破这种固定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其次,生活化元素渗透于初中地理的教学,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结合生活案例、生活现象等,加深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二是,生活元素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让学生将理论性的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指导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具有必要性。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渗透的对策

(一)融入生活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地理的教学,有利于让抽象化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以实际的、具体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吸收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生活案例的融入,有利于让学生用客观的眼光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教学的内容,多举例,举好例,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诠释地理科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公转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一年是365天呢?学生们面面相觑,感到惊愕: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吗?还有为什么?教师这才说: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对很多人来说很自然,习以为常,但这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哦。学生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教师这才引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生活化的习题

适当的课后习题,是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传统的地理习题设计中,教师习惯于通过题海战术式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做题达到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习题,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而在地理习题设计的过程中增加生活元素,一方面有利于改变过去题海战术式的知识巩固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个思维题:“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含义是什么?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对于学习了地理的学生而言,阐述这么一道题并不难。而这样的习题设计,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笔者设计了一道实践性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建筑师,结合地球的运动规律,盖房子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朝向最好?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有利于促使学生利用地理科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地理课堂中积极融入生活元素,有效地改变过去地理课堂与生活相互脱离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颖.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 华夏教师, 2016(6):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