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2-03-11 10:13:45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中国大学精神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在守望自身逻辑发展的基础上,吸纳了西方大学精神的精髓,不断地融合、创新,形成了近代大学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这些大学在其校长的先进治校理念倡导下,造就了可贵的德治精神、自由精神、自治精神与爱国精神,并对中国近现代大学精神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校长;德治;自由;自治;爱国;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1009307

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和选择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的结果,是以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大学精神为基础,借鉴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的本土化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先驱者。因此,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内涵是中西大学精神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治的精神 (一)蔡元培强调“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是对大学精神的完满诠释,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

储朝辉博士说过,“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的根基[1]。在古代,大学始终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到了近代,大学精神的演进仍然是遵循自身的逻辑——大学之“道”来发展的。随着历史的演进,德治仍然是近代大学精神的重要价值之一。

蔡元培强调“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是他精通古今中外学问、取中西文化精华融合壮大之产物。北大的这种精神,正是对传统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运用。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确定的治校方针是“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2]。兼容并包,就是大学要广泛汲取人类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和学术知识,允许各种学说和各家各派相互竞争、自由发展。为了引导北大师生专心研究学问和追求学问,而不是投身教育又心有旁鹜,不是在校求学又惦记着读书做官,蔡元培努力培育着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风气。他公开宣称:“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3]这就给北大师生研究学问、发表见解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

蔡元培采取多种措施将北大引向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努力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他刚上任时,就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老北大缺乏高尚的娱乐和自发的组织,学生只好到校外寻求不正当消遣。为此,他倡导成立了体育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社团,以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对于那些有学识但私生活糜烂的教员,他坚决予以解聘。蔡元培还将“敬德会”组织引入北大,以此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

(二)梅贻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足传统精神,成就了清华的辉煌和终身校长的美誉

梅贻琦1931年开始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时期,他实际主持西南联大校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台湾新竹另建“清华大学”,继续担任校长直到去世。因此他被称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在主持清华大学期间,为校友题字时,总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共勉。他的办学理念,可看作是实践清华校训的成果之一。

梅贻琦作为清华人,长期受到清华校训的熏陶,因而能将校训精神付诸于办学实践之中,他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发表的演说中指出:“我希望,清华大学学术研究方面,应向高深专精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清华的经济和环境,很可以实现这两种目的,所以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

教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学和研究,而且还必须以人格去影响学生;即不仅应“厚吾之德”,而且还应“厚人之德”。如此,才可能将“厚德”与“载物”联为一体。他在1932年的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时时处处以身示范,勤恳治校、民主治校,从而使清华大学得以发展,并使“清华精神”发扬光大。

(三)张伯苓“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体现了中国传统大学“德治”的精神

1934年,在南开3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张伯苓宣布“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为南开校训。他对此校训的诠释是,唯“公”能化私、化散,唯“能”可去愚、去病、去贫;“允公允能”足以治“愚、弱、贫、散、私”五病,造建国之人才。可见,张伯苓提倡“公能”教育,一是为了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救人的道德观念;二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即为国效劳的能力。

南开校训中“日新月异”这4个字所蕴含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上是南开精神的特质。1916年9月,张伯苓在《打破保守,努力进取,建设新中国》演讲中说:“吾校与他校较,各校中有进取者焉,有保守者焉。吾校进取者也。即以各校各项竞争而论,吾校所得结果如何,汝等之所共知也,此即进取之效力也。推而至于国家亦何不默然,故欲强中国,非打破保守、改持进取不可也。进取之说自古有之,《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健者,乃指昼夜想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而言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是张伯苓对南开人的希冀和要求,至今仍为南开人心口相传。校训孕育了南开精神,并使南开精神名扬全国。

二、自由的精神 (一)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奠定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根基

从1919年开始,蔡元培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923年12月17日,时任代理校长的蒋梦麟在纪念北京大学建校2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他说:“本校具有大度包容的精神。俗语说:‘宰相肚里好乘船’,这是说一个人能容,才可以做总握万机的宰相。若气度狭窄,容不了各种的人,就不配当这样的大位。……一个人如此,机关亦如此。本校自蔡先生长校以来,七八年间这个‘容’字,已在本校的肥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本校各派别均能互相容受。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上,作剧烈的辩驳和争论,一到患难的时候,便共力合作。这是已屡经试验的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