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原因剖析

发布时间:2022-03-15 09:59:23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据称中国网民普及率突破10%,互联网迎来高速拐点。报告数据显示网民的年龄分布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17.2%,居第三位。[1]庞杂繁复的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但由于某些主客观的原因,未成年人容易上网成瘾。

一、网络成瘾症状及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现状

1.网络成瘾的界定

最早提出“网络成瘾失序病”(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心理学者Goldberg,1994年他借用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2IV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指出网瘾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1997年Goldberg建议将“网络成瘾”一词改为“病理性计算机使用”(pathological Computer use),并将其定义为:因为网络过度使用而造成沮丧(distress),或是身体、心理、人际、婚姻、经济或社会功能的损害[2]。美国网络心理学家Young根据DSM-4中病理性赌博的十项标准确定了互联网成瘾的8条标准,只要符合诊断标准的6项以上就可以判定为互联网成瘾[3]。其中,以下5项是必须的:(1)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2)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3)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4)停止或减少互联网的使用会导致无聊、抑郁和气愤等负面情绪;(5)在线时间超过预期计划

2.网络成瘾者的症状

未成年人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开始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以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这是由于IAD患者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如5一HT分泌减少,引起神经兴奋性降低等。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身障碍,如:躁郁症、强迫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等[4]。

3.我国未成年人网瘾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0%左右,例如,1999年8月德克萨斯科技大学心理学博士Greenfield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公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大约6%的网民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成瘾症,症状完全类似于吸毒者;刘风仁、梁享生、朱京京(2004)的研究结果为10.11%;而2005年11月22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持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12%,另有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5]。根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年龄在6-18岁(这正是我国未成年人在校的年龄阶段)以下的占17.2%计算,有网瘾和网瘾倾向就超过384万。从调查报告和数据计算来看,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已非常的严峻。

二、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网络固有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交流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存在很多差异,网络本身固有的一些特点容易使人上瘾。(1)信息的链接方式。网络信息以一种符合人思维方式的超链接呈现,这种链接方式易于造成“电脑前的时间扭曲”现象,有些学生在几次链接后就迷失了原来上网的目的。(2)身份的匿名特性。人们可以不断变换身份包括修改名字、性别、年龄等信息。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传统社会中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就会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3)交流方式的即时互动性。基于文本的表达形式屏蔽掉了外貌、身份等社会线索,从而可以平等地就各种话题进行交流。多对多的特点更使人体会到那种一呼百应的成就感,非同步的BBS论坛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步性的聊天具有的即时性使自己的行为立刻得到回应,这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强化。(4)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网络内容的即时更新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一些刚发生的新闻信息和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总会在网上发布。网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至于国外的研究者感叹,网络研究无法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这对于喜欢探索、追求新事物的未成年人来说无疑充满着诱惑力[6]。

2.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等特点,然而快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刚好能够满足未成年人这一时期的各种需要[7]。网上活动是完全基于自我意识和观念进行的,网络交往缺乏直接感性,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未成年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行为和语言的选择。由于未成年人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鉴别能力,再加上未成年人情感发展活跃、渴望友谊、渴望交流的心情迫切,希望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这些很容易使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3.未成年人自身的不良心理品质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IAD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IAD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8]。一旦未成年人个体出现上述心理品质,就有可能有网络成瘾的倾向。容易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群特征:(1)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并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过某种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孩子。(2)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就会通过不断地上网来满足自己特定的心理需要,长期如此就有可能导致网络成瘾。(3)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未成年人也容易上网成瘾。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获得自身精神上的愉悦或发泄,很少考虑到网络对自身生理或心理的伤害。我国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能上瘾,是由于未成年人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9]。

4.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

个体在网络中行为的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10]按照美国心理学家Suler的看法,一些上网者越多地使用网络就越发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以致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甚至因此忽略了他们的真实生活。他认为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以下的需求:(1)对性的好奇心的满足。未成年人正处在身体的剧烈变化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现实生活中对于性的压抑,使未成年人对于性充满了好奇。(2)支配需要的满足。我国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都是独生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形成极强的支配欲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之间在学习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竞争关系的产生,使这种支配欲望受到压抑,而网络游戏则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最好方式。(3)归属感的满足。归属是指个体与某一群体之间相互接受和容纳的过程。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学习成绩较差又无其他特长的学生很难在班级或学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在满足了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后,归属感就成为他们最迫切的追求,这种强烈的归于某一群体的需要使他们在网上四处找寻知己[10]。

三、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预防对策

当前,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侵入未成年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身心的成长。根据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对策刻不容缓。

1.优化未成年人的上网条件和环境

教育应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网环境,使他们从小就精通互联网上网技术和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但如何让未成年人接触更健康的网络信息,远离不健康的内容,是摆在全社会和每个家庭面前的大问题。“绿色网吧”,是净化未成年人上网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坚持抵制不良意识形态和消极腐朽文化在网上的传播,努力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

2.培养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质,提高行为自控力

未成年人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缺乏主动追求道德人格的能力,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靠成人的引导与熏陶。因此,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遵守网络规范,不违背社会道德和亵读文明。另一方面,要促进未成年人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因为每个网络的使用者都是网络的主人,都具有某种独立性。因此,未成年人一定要注重个人修养,并能做到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遵守网络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11]。

3.引导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建立相应监控系统

学校应注重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可以供那些喜爱电脑的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制作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供研究学习的宽松环境。学校要借助校园网,开展多种多样的网上文化、艺术、体育、游戏活动来宣传我们国家和社会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观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我们要培养家长利用互联网和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使其能有效地规范孩子们的上网行为。家长也应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好孩子的课余生活和节假日生活,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孩子们的广泛兴趣,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与社会活动。

4.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促进心理素质发展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必须借助于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这一重要手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尽快进行未成年人网络心理问题的专项研究。如网络心理问题出现的背景、特点、规律,如何正确对待上网,如何筛选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心理调控技术等,确立一套针对性、操作性、适用性较强的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方案,尽快为每个未成年人建立一份较为全面的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做好心理咨询服务,为其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并且应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治疗技术以及计算机知识、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其解决未成年人网络心理问题的能力。

5.开设“网络成瘾”心理咨询热线和诊所

染上“网瘾”后,很难通过自身的克制和调节来消除,必须通过心理治疗才能消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开设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失序症”的心理咨询热线,建立“未成年人健康咨询指导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的诊所。这种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学和运动专家组成[12]。“网瘾病人”进入诊所后,他们会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再研究制定详尽的治疗计划。

互联网作为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很难对网络信息做到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使得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信息充斥网络。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非人性化倾向,使他们以一种外在化的、符号化的方式来对待真实的社会,容易产生孤僻、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人格障碍。因此,研究网络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预防“网络成瘾失序症”在未成年人中的大面积蔓延,是一个涉及我们全社会的爱心、责任和义务课题。

参考资料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http://www.cnnic.cn/html/Dir/2007/01/22/4395.htm.

[2] 马庆国,戴懿,王小毅.网瘾概念的定义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2).

[3] Beard KW.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1,4(3):337-383.

[4] 祁建梅,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文教资料,2006(3).

[5] 中国网.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diaocha/1039372.htm.

[6] 孟晓.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6(1).

[7] 王蔚.互联网聊天成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2(10).

[8] 李小雁,路金龙.对大学生迷恋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S1).

[9] 严标宾,黄曼娜,丘碧群,韩永红.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10] 易晓明.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科学,2005(6).

[11] 彭冉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 乐国林.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心理世界,2001(6).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