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中的模糊性思维探究

发布时间:2022-03-21 09:52:54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主题以更为丰富的设计内涵。模糊性思维往往成了“不偏不倚,灵活可变”的代名词,更将中国传统的“中庸”法则运用得恰到好处。

其实模糊性和精确性具有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模糊性是精确性的另一半。精确和模糊,是一对矛盾,根据不同情况,有时要求精确,有时要求模糊。

二、模糊性思维的哲学背景

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模糊观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审美标准深受儒、禅、道的影响,其中道家尤甚。而道家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本身亦此亦彼,混沌不清。老庄思想中关于“道”、“天人合一”、“有”与“无”、“虚”与“实”等模糊性观念整体的形象特征是似是而非,亦此亦彼、朦胧不定的,“惚恍”、“混沌”乃“道”[4]25-26。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我们熟悉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他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即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4]27。

我国传统思维中模糊性表现为:⑴分析以整体把握为基础。对事物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有限的界定会阻碍意义的无限性。⑵分析不以追求事物精准的边界为目的。⑶被分析的对象因为本身边界的模糊性,因此也不作严格的概念性的界定。⑷多注重事物联系、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此亦彼,虚实相生。⑸认识方法上讲究“悟”而不是理性的分析、推理、判断。[5]分析不以追求精准为目的,比如阴与阳往往并不径渭分明,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譬如“知行观”,不以知道的结果为目的,注重于找寻答案的过程。同一事物不同哲学家各有各的理解,如所谓“道”、“天”,注重事物和谐与统一。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认识角度上是“天人合一”的一元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识方法上,中国模糊思维讲究“悟”,推崇直觉。通过冥思默想达到突然的顿悟,因而有面壁十年乃求一悟的事例。这种重直觉“悟”的思想在儒家与禅宗上大体一致。对事物从认识到理解、到应用的不同,存在大量与模糊性相关的哲理。

2.西方哲学中的模糊观

西方对模糊性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家提出了模糊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问题,并孕育着现代多值逻辑的萌芽。处于人类思维发展早期的、探讨本体论的古希腊哲学主要注重于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并尝试去界定这种规定性,它涉及到有与无、一与多、个别与一般诸范畴,对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现象也开始有所思考。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经验派与唯理派之争促进了近代欧洲哲学的辩证发展,近代哲学转而探究主体的认识方式、认识能力及认识的可靠性等诸问题。它不仅确认了不确定性、无规律性、混沌性现象的客观存在,而且进一步分析了“认识本身的模糊性”,并尝试发掘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机制促使模糊认识的产生。

在西方哲学史上,包括诸如模糊概念与模糊思维的产生机制;模糊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问题;模糊性究竟属于认识论还是本体论的问题;模糊性的相对性和整体性基本特征;模糊性与精准性的关系;以及认识论、逻辑学、心理学和美学中的有关模糊性的问题等,各派哲学家们都对模糊性问题的一些更广的范围进行了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关于模糊论的根本问题:模糊性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还是认识主体在认知过程中所反映的属性?西方古典哲学家们已经似有还无地作出了近似于这样的回答:模糊性的本质是植根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之中,同时植根于人类认知过程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交互作用之中。诸如此类的丰富的富于启迪性的论述,无疑值得我们细细探讨与梳理,从中汲取并延伸关于模糊性研究的更多思路和方法。

三、环境艺术中的模糊性思维特征

国内关于模糊思维的特征的研究成果尚不成熟,模糊美学的魅力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和认识。模糊美学的研究,是在模糊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启发下,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解放思潮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安徽师大教授王明居先生的《模糊美学》和《模糊艺术论》是目前国内较为系统、贡献最大的模糊美学著作。“混沌性、整体性、渗透性、过渡性、变化性、辩证性”是王明居先生对模糊美学特征的研究界定。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及人内心世界丰富性造成艺术的模糊美,大都是可以意会却无法完整地用语言表述的,朦胧性、混沌性、多义性就是一切艺术内容及艺术活动的独特魅力。艺术的本质是认识世界。艺术主情,艺术是通过特定的自然或社会的现象来表现深层的人类情感,并不在于怎样准确地描述外部事物的表现形态。环境艺术作为艺术范畴的一个分支,其模糊性思维特征尤为明显和重要:

1.混沌性

混沌性反映在艺术表现的形与神上:形象抽象,神态神秘。以形取神,形神兼备,形神恰到好处的处理,会使作品意味无穷、妙生意境。众人皆知“枯山水”是日本的一种园林艺术,它源于中国的园林和山水画。当下很多面积不大的都市闲庭小园,借鉴了“枯山水”的“尺寸之地幻出千岩万壑”的写意象征、洗练简约的场景,营造出混沌、变幻莫测并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区”。

2.整体性

整体性在模糊中主要是指一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事物的整体性。要素(部分)的相加,不仅仅是两个要素(部分)的意义,还可以赋予更多的意义。环境艺术可以利用完形理论或视觉规律,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用简单的符号、图形有时会赋予视觉更大的想象空间,使趣味感倍增。在感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如点可以组合为线,进而形成面。如果点线数量不同,其空间分布不同,我们感知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从点、线、面的包容性来看,用线和面来统一视觉符号也在环境艺术中十分广泛,统一是为了整体,整体中又多了竖向、材质、内容上的丰富性。

3.多值性

所谓多值性,即相同事物可归纳到多种的门类中,不同门类中各有差异且彼此联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容共存,没有非常明确的界线。多值性本来是模糊数学的重大贡献——亦此亦彼的多值逻辑,是从模糊数学针对于经典数学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中得出的。它带动了其它学科对模糊性的探究。事物是否具有模糊性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多值性的存在与否。人们面对艺术,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首先需要打开的是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分析和推断。人对美的感受是直觉的,这种直觉是心领神会。客观上,世界是多元的;社会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文化是多元的;社会观念是多元的;生存方式是多元的;生活方式是多元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思维方式是多元的;思维方法是多元的。正是这些,导致了我们看世界角度的多元和艺术审美体验的多元。而动态的世界以及随动态变化的艺术表达与表现,使得艺术呈现出多值的思维取向。

4.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事物的中介性和桥梁作用,它是连结事物的纽带。它也可指事物黑白变化过程中的灰色地带,非黑非白、亦黑亦白的灰色是黑与白的交融地带。它说明事物之间绝非独立隔绝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相互映射的。寓虚于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虚实融合,即为事物的渗透性。模糊的渗透性特征在环境空间方面,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功能区域的不明确界定,这种特征易于达到空间感受的包容性和领域感的流动性,使空间环境设计更加科学和人性化。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非常善于运用空间的渗透来创造空间效果,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就是一种空间渗透的手法。“借”就是把别处的景物引到此处来,实际上就是将人的视线引出有限的屏障,由这一空间及于另一空间,从而观赏到层次丰富的景观。“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描述的正是中国传统庭院所具有的空间景观的层次。

四、环境艺术中的模糊性探究

1.环境艺术的理解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2.创作过程中的模糊性

因为艺术心理自身就有模糊性的特点,它囊括了感觉、知觉、情感、想象、潜意识、艺术直觉等,模糊性思维贯穿于艺术家设计创作构思的整个过程中。它至少包含两点:一是构思前的困扰——模糊综合、欲言又止、难以控制,出现在艺术家头脑中无法捕获和清楚表达的状态;二是创作过程中的挣扎——繁复变化、较真思辨、忽隐忽现,出现了艺术家自身都难以控制整个作品的情绪走向和冲动。艺术工作者会因这些自身内在原因感到惊奇与迷惑,无法言明但却真实存在。总之,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是处于逻辑清晰、条理明了的思考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处于朦胧的、无意识的、混沌的状态,这就是艺术创作中感性与理性共存的模糊思维方式。

天才艺术家能脱颖而出的天赋,其实是设艺术家计作品在创意时,脑海中已孕育着一种不可言喻并异于他人的复杂情绪,这种东西有人说就是灵感。这种情感冲动有所感却难以语言说清,它朦胧混沌并纠缠困绕着艺术家直到将作品呈现出来方才可能阶段性罢休。接受美学和现象学将这种情绪的边缘地带所形成的一种原发的意象,理解为某种非反思的前结构的存在,它意味着一种原本的处于具象和抽象之间、还没有确定内容的可能或潜能。这种不可言喻的感觉是潜伏的。这是艺术家的天赋、艺术敏感还是艺术创作的灵感?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及艺术家对灵感的追求始终说不清、道不白,但可以肯定就是令那些众人垂涎,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稍纵即逝的灵感,一直推动并支配着艺术家去完成创作。

研究发现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也带有强烈模糊性的情感倾向,常表现出的也不是清晰明确的逻辑过程——很好的例证,就是被大众所接受、认可并一致认为是优秀的作品,艺术家自己却仍然不能够明确界定创作的意义及彻底完整地表达其内心所要表述的内容。这种模糊的情感倾向推动着艺术家将其注入作品中,结果使艺术家自身创作的意义愈发难以认识清楚。别林基斯说:“艺术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艺术家不需要啰嗦,他只须用特征、语言来表达思想就够,而光是说明这思想,有时就非写上整本书不可的”[6]。就艺术工作构思创意的模糊性而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与分类,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罗伊德的潜意识论以及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原理等等,还有许多理论、观点。但具有代表性的是完形心理学A•埃伦茨维格在“艺术的潜在秩序”中所言:“艺术创作要受无意识支配,表面上空洞的,神思恍惚的凝视,其特点是弥散性的,注意力体现为一种无目的的游荡。”[7]。总而言之,因为作为主体能动的人的艺术直觉、艺术感觉、思维、情感、愿望、潜意识等等都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艺术创作中模糊性因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被人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艺术家应该需要了解、明确设计构思中模糊性的规律与特性,自觉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

3.艺术审美的模糊性

(1)受众审美的模糊性

人类对于审美这样的精神层面的意识情感活动是无法精确地控制与分析的,因为这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感知、联想与情感等因素在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美的画面,感知、联想、醒悟等心理情感因素都会参与其中。审美是各个要素综合与交织的心理过程,其基本要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因素都是精神层面的范畴。精神意识的情感因素自身具有模糊的特性,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牵制的,难以用清晰的方法将它们活动的过程加以分析和揣测。可以看出,人们审美时的心理迹象是联想、整合与模糊、隐约的综合运用的过程。

(2)受众理解的模糊性

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是走向读者,强调艺术活动中接受者的重要性,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等人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中把受众理解的模糊性分为三个方面去解释:(1)空缺。艺术作品具有不确定的意义与空缺,作品意义的完整需要受众去填空,在填空的过程中,艺术作品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受众的误读和歧义。W•伊泽尔肯定:艺术内容的未定性是由空缺导致的结果。空缺由空白点构成,其本身就是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各种艺术作品自身都存在着明显的富有特征的数个空白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完成后的艺术品并不是艺术作品所有价值的完全实现,许多潜在的因素还需等待完成。接受者的认可与否是最重要的潜在因素,因为作品实现价值的首要任务是得到接受者的认可。另外,由于接受者理解上的差异,才使艺术作品显现出了丰富的蕴涵和复杂的遐想。接受者对作品完整意义空缺的填充就是体悟和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自我的所思所想与艺术家交流并转化为模糊朦胧的内在体验。(2)愿景。一般说来,接受者在欣赏作品之前会在内心世界形成对作品的预期想法,可以理解为“前理解”。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影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及自身素养等因素,会养成欣赏者自己的社会态度、感受经验、审美要求等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作品启发接受者的遐想的范围及内容都存在不确定的模糊性。研究结果表明,作品价值小的原因大都是作品与欣赏者期待的视野相吻合,作品不能高度激发欣赏者的兴趣。而作品普遍呈现出接受者会主动积极调控自身的知识结构,寻求理解,高价值的作品都大大超出了接受者的期望值。作品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刺激创作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以满足接受者更新的期待。这种意识会在受众艺术消费时,对理解作品起到指引、制约、启发等不同的作用。(3)误读。误读产生于受众理解的过程中,它是作品意义的一部分。由于创作者在作品中隐喻了自己的幻想,因此在理解的过程中,在不断纠正和证实受众预期的过程中,受众一方面在对创作者赞同的同时,在无意识中又拒绝或者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作品,或者修正自己的成见。总的来说,受众审美理解中的模糊直观不同于理性认识上的模糊不解,它是情感上趋于明朗、知觉上趋于鲜明、理性上趋于模糊的直观。毋庸置疑,模糊体现的是人类的某种智慧,艺术模糊性的关照不是让欣赏者糊涂,而是为了促使受众更真实、更透彻、更圆满地感知和享受艺术作品。这样,艺术作品辩证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彰显。

五、结束语

作为一个系统开放的环境空间,它由诸多错综复杂的模糊空间组成,既有序又无序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它不仅和自然环境发生信息、能量、物质交换,还和历史环境及社会环境发生交换。人类对意犹未尽的模糊体验和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的需求,要求环境空间提供人们多种选择的机会。随着生活品质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我们需要重新思索自由性、生长性、辩证性、艺术性的环境空间本质,创造出一个以自由遐想的空间和赏心悦目为原则,能满足公众最大弹性需求的环境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

模糊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宏观上来说它是方法论,微观上就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它是一种手法。模糊性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精确性。模糊思维方式既不是形象思维模式,也不是逻辑思维模式。模糊美是神秘的,让人神往却又不可一目了然、一言表达。模糊是一种态度,是人类内心世界对外部环境诉求的流露,它的混沌不清、似与不似、欲藏还露乃至含义隐喻等,都契合当下我们的思辨多义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明居.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92.

[2]滕英超.小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217.

[3](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715.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公司,2006.

[5]程文超.模糊思维:东方智慧之光(上篇)[J].中国文化研究,1993(2):89.

[6]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13.

[7]赵强.模糊词义的相对模糊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