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子油田双6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2 11:02:2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边底水油藏剩余油,主要是研究平面上连片的边水或底水未波及地区或虽然水已波及到但含油饱和度仍较高的地区及分布,研究油气水界面变化规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能在“大规模”的级别上精确地搞清剩余油气的分布及其饱和度,为油气挖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双6 数值 模拟 研究

为全面准确地描述双6断块油气藏的油气水分布,本次数值模拟采用Sclumberger公司的Eclipse软件,采用黑油模拟器,进行整体模拟,再现该油田开发历程及其中流体分布变化,分析油层剩余油分布及剩余油储量,并与油藏动态分析相结合,研究双6区块油气挖潜途径。该项工作主要包括:模拟区域的确定、平面网格及模拟层的划分、地质模型的建立、油藏模型初始化以及流体和岩石岩性参数的确定。

1 地质模型边界的确定

根据双6油气藏构造形态、圈闭特征、断层走向及水体情况,确定模型边界(见图1)。

根据地质认识成果,利用PETREL建立的双6油气藏的地质模型,网格步长为dx=dy=25m。按照精细模拟的要求,准确模拟油气藏的生产动态和油气分布状况,考虑到动态生产时间、运算速度、井网部署及气库模拟需要,进行网格粗化,步长扩大为50m,建立双6区块的地质模型。

根据油藏随机建模的结果,按所划模拟网格和模拟分层,经网格粗化得到了各层的顶底深度、孔隙度、渗透率、网格数据场。地质模型粗化后输出的ECLIPSE数据体直接用于数值模拟。

2.1 平面网格及模拟层的划分

2.1.1?平面网格的划分

为了尽量减少无效网格节点数及提高运算速度,考虑区块构造特征,平面上采取角点网格,同时,为了更好的反映储气库不同储采阶段气水界面的推进情况,有效地模拟和观察边水在储气库注采期间对油气藏的影响,进行网格粗化,粗化后X方向划分为94个网格,步长50m,Y方向共划分为69个网格,步长50m,平面上网格总数为6486个。

3 模型选择

在模拟研究工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油藏条件是否需要模拟研究,模型应怎样选择,目标确定之后,即可进行数据整理,这些数据参数有:

(1)油藏的复杂性,如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分层、流变性、断层、底水、边水等。

(2)井的分布及其对油藏特征的影响。

(3)采油机理、流动相的数目、相态特征等。

(4)资料的可靠性及完善程度。

(5)经济参数。根据油藏特征和数据参数,可选用简单实用的模型和模拟方法。

由于双6区块开发初期高压物性实验未进行系统组份分析,油田地下流体组份不清楚,PVT高压物性认识不清,本次模拟采用Eclipse软件E100黑油模拟器。

4 油藏模型初始化

4.1 平衡区的划分

根据断层隔挡及分区情况,划分6个分区,根据油水界面情况,划分两个平衡区,来初始化油藏,分区中1、6是研究的目的区,为第一平衡区,分区2、3、4、5是非研究区,为第二个平衡区。根据地质研究成果,确定第一平衡区油气界面为2450m,油水界面2537m;第二平衡区油气、油水界面均为2137m,即非研究区均为水层。

4.2 流体和岩石岩性参数的确定4.2.1?油藏基本参数输入

油藏基本参数主要有储层原始状态下的地层压力、岩石、水、原油压缩系数、油、气、水的性质等(表2)。

4.2.2?油气水高压物性

(1)从油水相渗曲线可以看出: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较高,为35%;水相的相对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上升的幅度较大,残余油饱和度(37%)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为0.4;两相共流区为32%,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含水饱和度大于50%,反映了一个强亲水系统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基本特征。油水在储层状态下,随着水从束缚水开始增加,水的流动逐渐增大,因而Kw逐渐增高。而油的饱和度相对减小,油在流动过程中因水流动失去连续性出现液阻效应;当非湿相油的饱和度小于残余油饱和度时,油散成液滴分布于水中,滞留于孔隙内,这部分油滴由于贾敏效应对水造成很大阻力使得水相相对渗透率远远小于1.0。

(2)从气液相渗曲线可以看出:气液相渗的残余气饱和度小于10%,残余液饱和度比油水相渗曲线的残余油饱和度要低,气驱油效率比水驱油效率高。当含气饱和度由零上升到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交叉点饱和度值时,液相的相对渗透率由Kro(Sgr)处约下降到0.1以下,此后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气相的流动能力大幅度增加而液相的能力减弱以至呈非流动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杨学保,迟博,等.大庆外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S1):106-110

[2] 张煜,陈恭洋,史文东,等.东辛油田东南部油藏描述及滚动勘探目标选择[J].石油学报,2004,25(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