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28 10:05:50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通过对文成县蔬菜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有针对性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把发展蔬菜产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化解“思想”难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体制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蔬菜专业队伍,化解“缺技术”难题;蔬菜要强化“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生产格局,走“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组织化”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化解“卖菜难”难题;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化解“缺资金”问题;加快建立蔬菜生产防灾减灾体系等几点对策,为该县蔬菜产业化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文成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113-04

从广义上理解,凡是来佐餐的副食品,即“菜篮子”中装的各种副食品如蔬菜、畜禽肉类、蛋类及水产品等都称之为菜,而蔬菜是可供佐餐的植物(主要是草本植物)的总称,简而言之,凡可食之草本植物均可划入蔬菜的范围。也有少数木本植物的嫩茎嫩芽如竹笋、香椿等,部分真菌、藻类及蕨类植物也可作为蔬菜食用。蔬菜的食用器官有根、茎、叶、未成熟的花、未成熟或成熟的果实、幼嫩的种子。其中许多是变态的器官,如萝卜。

在我国,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蔬菜种类和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我国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左右,成为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蔬菜生产已经从20世纪70~80年代的紧缺发展到季节性、品种性、质量性相对过剩。在蔬菜的生产和消费中,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保证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中,在满足数量供给并不断提高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必须注意蔬菜质量的提高。蔬菜质量的提高不能仅看作是消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也是保证供给及开拓市场的最基本条件。严格地说,没有质量合格的蔬菜商品,就谈不上供给水平,更不可能在市场上有多大的竞争力。特别是我国经济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蔬菜产业已与国际接轨,不重视蔬菜生产总体水平的提升,将会严重影响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全国蔬菜产量大幅度增加,而蔬菜质量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县蔬菜生产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和强大的压力,应从单纯数量满足型的第1步,走到了高质量、多品种的第2步,建立现代蔬菜生产及市场体系,不断增加蔬菜产业的高科技含量。下一步我们应充分发挥临近温州的地理区域优势,加大投入,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实现蔬菜优质均衡供应,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1产业现状

1.1生产已初具规模

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蔬菜生产基地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了。2004年,全县蔬菜(不包括马铃薯)播种面积4 940hm2,总产量达9.80万吨,总产值达1.18亿元。全县蔬菜基地面积656hm2,产量1.53万吨,总产值1 913.5万元。蔬菜规模经营逐渐增多,种植2 000~3 333m2的有805户,0.33~0.67hm2的有224户,0.67hm2以上的有89户。蔬菜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4.32亿元的27.3%。

1.2基地布局日趋合理

我县蔬菜基地形成了低山、中山、高山相结合,温州市二线后备蔬菜基地、县常年蔬菜基地、渡淡季节基地相配套,多层次多功能的分布格局。全县形成了高山秋淡蔬菜基地、中山特色蔬菜基地和低山春淡蔬菜基地。高山秋淡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的夏秋季节气候凉爽的二源、南田、十源和百丈漈等4个乡镇;中山特色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黄坦、周壤、西坑等3个乡镇;低山春淡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早春气温回升快的大峃、樟台、龙川、珊溪、仰山和巨屿等6个乡镇。温州市二线后备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大峃镇、樟台乡、二源乡、南田镇、龙川乡、黄坦镇、珊溪镇、周壤乡等8个乡镇;县常年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大峃镇、珊溪镇、玉壶镇、黄坦镇、南田镇和西坑镇等6个乡镇。2004年高山蔬菜面积1 800hm2,产量3.22万吨,产值5 140.2万元,品种集中在具有优势的高山秋茄、鲜食毛豆、高山反季节四季豆和白银豆等。

1.3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修建了三面光引水渠道95.92km,蓄水池5个,自来水管800m;修建配套机耕路49.6km,铺设水泥路面8.2km,架设农用电线路1km;新购小型耕作机械6台、四方牌全喂入收割机1台、植保机械8台,优化了蔬菜的生产环境。如在南田镇三源村小坑边自然村新建引水系统全程25m的抽水泵站1座及其配套的电力和水源引水设施,引水管网1 200m,田间内镶式微滴灌系统8hm2,蓄水池300m3、过滤池1座,石砌光底1.2m宽,园区操作道路1 500m,实现“节水灌溉、旱涝保收”。

1.4“科技兴菜”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我县“科技兴菜”有了明显起色,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4.1引进优良新品种。如引进黄瓜新品种中农八号、雅美特菜等;茄子新品种杭丰一号、引茄1号等;野菜新品种相思龙藤、富贵菜等25个品种进行试验推广。

1.4.2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在南田镇三源村推广应用高山蔬菜“微蓄微灌”技术7.07hm2,在黄坦镇共宅村推广应用大棚红菜微灌技术3.33hm2

1.4.3推广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遮阳网覆盖栽培4.98万平方米、防虫网1.3万平方米,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296盏,控害面积达667hm2;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667hm2,推广应用性诱剂290个,控害面积达22.67hm2

1.4.4推广应用设施栽培高效生产模式以及配套技术。如在仰山乡、黄坦镇、樟台乡、大峃镇、珊溪乡、龙川乡等6个乡镇推广应用大棚越冬保温栽培技术81.67hm2,推广普及冬春小拱棚栽培63.23hm2,早春地膜覆盖栽培651.33hm2;在黄坦镇共宅村推广应用避雨栽培与遮荫降温栽培技术3.33hm2;在仰山乡、樟台乡、大峃镇、珊溪乡、龙川乡、南田镇、二源乡等7个乡镇推广应用水旱轮作技术466.67hm2。并且充分利用我县野生蔬菜资源丰富优势,在黄坦镇建成8hm2高水准的喷、滴、灌齐全的野菜中试基地;在南田镇、下垟乡建立了600hm2野生小竹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成为效益农业的新亮点。

1.5基地生产渐趋标准

研究制订了DB330328/T 06-2002《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B330328/T 01—2003《无公害蔬菜高山秋茄技术规程》、DB330328/T 10-2003《无公害蔬菜相思龙藤系列标准》、DB330328/T 11-2003《无公害蔬菜富贵菜系列标准》、DB330328/T 16.1-2004《A级绿色食品红菜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B330328/T 17.1-2004《A级绿色食品人参菜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B330328/T 18-2004《无公害蔬菜大棚茄子生产技术规程》,均通过县农业标准审定小组的审定,报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1.6基地产品渐趋安全

在推广标准化生产与安全生产技术的同时,建成1个县级农残检测室,并在黄坦野生蔬菜基地建立检测点,在各基地配备农产品质量指导员,指导农业生产工作,组织农产品检测。2004年抽检蔬菜13个品种,100多个样品,合格率达98%以上,对其中检测不合格的基地,提出了措施建议。整顿和治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禁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封杀甲胺磷的销售和使用,保证基地生产放心菜。文成县南田经济开发总公司生产的油冬菜、毛豆被温州市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温州放心农产品。樟台乡73.33hm2无公害瓜菜产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二源乡80hm2高山蔬菜基地、南田镇190.67hm2高山蔬菜基地、文成县神农姜业有限公司100hm2蔬菜基地(生姜)、文成县黄坦经济开发公司200hm2蔬菜基地被温州市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温州放心农产品基地(蔬菜)。百丈漈镇镇头村已经申报浙江省无公害蔬菜产地,樟台乡的红茄已经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二源乡、南田镇的红茄已经申报绿色食品。

1.7产业经营有新起色

1.7.1 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协助建设蔬菜基地,搞好技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民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如文成县“亨哈”山珍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了四季豆、蒲瓜、菜心等产品订单93.33hm2,经加工后的干制蔬菜远销意大利等西欧国家;温州快鹿集团与黄坦野菜基地达成了销售协议,野菜打入温州市“好又多”超市和金鹏宾馆等;文成县农业开发总公司与瑞安金鹰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野生蔬菜系列产品总经销合同;文成县农业开发总公司对笋儿、红菜等9个品种进行产后清洗、分级、包装、保鲜、贮藏、运输等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初步研究,经捆扎、用保鲜盒包装后销往瑞安金鹰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温州西站华联超市、大峃镇菜市场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等处,形成了良好的产供销经营模式。

1.7.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逐步规范。成立和完善黄坦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二源绿色联农产销合作社、樟台果蔬产销合作社、南田农产品产销合作社、龙川农产品产销合作社等11个产销合作社,共有社员1 460人,带动农户14 635户。文成县黄坦经济开发公司申请注册了“黄坦”商标,免费给文成县黄坦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使用。文成县黄坦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将我县生产的新鲜商品野菜销往杭州笕桥农贸市场、嘉兴超市配送中心、温州水心蔬菜批发市场、上陡门、小南门、下吕蒲等农贸市场及市内有关饭店、龙港超市配送中心、文成菜市场及有关饭店等地。

1.7.3组织菜农合作组织。全县共组建协会和农民购销队40支,参与户数32户749人,定点定购定组定人收购与销售。

1.7.4引进外地客商。因文成生产的红茄、鲜食毛豆、肉姜品质好,数量多,吸引了日本客商及很多温州、瑞安、苍南、平阳等地客商直接到产地收购。肉姜远销日本,红茄与毛豆已销往温州、瑞安、丽水、杭州、宁波、福州和上海等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1.8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品牌意识日渐增强,并初见成效。如文成县“亨哈”山珍食品公司申请注册了“亨哈”牌,文成县农业开发总公司申请注册了“刘基贡”牌,二源绿色联农产销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兴绿”牌,黄坦经济开发公司申请注册了“黄坦”牌,樟台乡农技站申请注册了“宴果”牌。文成县亨哈山珍食品公司的四季豆干和野生蕨菜多次获省农业博览会、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金奖;文成县黄坦经济开发公司选送的“黄坦”牌野菜参加2003~2004年省、市农业博览会,其中“黄坦”牌红菜获2004年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优质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存在问题

2.1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全县耕地面积9 846.7hm2,人均283.33m2,低于全省380m2的水平。蔬菜基地保护工作不很乐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区不断扩大,有关单位、部门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征用蔬菜基地,未严格遵守先补后征原则,菜地基金收取困难。二是立地条件差,抛荒现象严重。我县多为山地丘陵,地势陡峭,耕地单位面积小而分散,抗灾能力弱,出现局部季节性的弃耕和抛荒。三是建设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我县仍是“吃饭财政”,财力不足,对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水利设施既不配套,又年老失修,严重影响了农田的抗灾能力。对蔬菜基地建设投入不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生产条件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2.2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着手组建规范化农村经济组织,但活动经费缺乏,内部管理松散,职能不全,且大部分组织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不敢冒风险,步子迈不大。协会服务内容小,作用小,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就全县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农产品加工、销售滞后的面貌尚未改善,缺乏足够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全县仅有6家龙头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家。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农企合作关系不稳定,各方随意性较大,订单不规范、带动力弱,2007年实行按订单生产的农户只有5 400万户,只占全县农户的0.5%。

2.3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服务工作滞后

一方面农民缺技术,一方面农技人员的技术老化“卖”不出去。原有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一直以来,乡镇农技队伍转岗现象十分突出,大量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削弱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加上监督考核机制没有理顺,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对乡镇农技队伍仅有业务指导,农技推广经费无法保障。全县33个乡镇到目前为止只有4名菜科员,其中没有一位是真正从农业院校蔬菜专业毕业的人员,乡镇菜科员“行政化”严重,不能集中精力解决蔬菜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更不能为菜农提供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同时,由于品种分散、规模小,蔬菜标准化技术推广困难,标准化实施范围有限,未能在全县范围推广,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同时蔬菜生产和市场需求衔接不紧,产品销售、加工环节薄弱。

2.4质量观念淡薄,采后预处理、分级、包装和运输水平低下

质量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倍受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消费的主流时尚,但我县蔬菜中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很少,制约了对市场的开拓。农村生产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采后预处理、分级和包装明显存在设备不足、技术不到位等现象,流通渠道没有专用蔬菜运输车辆,中间环节蔬菜品质损害和数量损失很大,每年大概有20%的蔬菜损失在运输中。同时,由于包装简陋,装潢水平低,蔬菜档次很低,附加值不高。

3发展对策

3.1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把发展文成县蔬菜产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化解“思想”难题

从城市的角度看,只有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才有可能使城市蔬菜供应产生质的飞跃,实现净菜上市,让更加新鲜、高品味的蔬菜和无公害的蔬菜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因此,政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加速职能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变指令性为指导性。一是要当好引路人,帮助菜农确定方向和思路;二是当好经纪人,把菜农引向市场;三是当好服务员,为菜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四是当好宣传人,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五是当好保护人,维护农业基础地位和菜农的切身利益;六是当好引资人,构建蔬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新体系。各级领导要把发展我县蔬菜产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制定蔬菜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出台扶持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加大发展初期的投入,对蔬菜产业能形成“龙头”、“品牌”、“特色”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投入。

3.2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化解“缺技术”难题

最近,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对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改革。开展专业性区域站建设,必须坚持专业化、区域化、市场化运作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组建,配备专职菜科员,稳定蔬菜科技队伍,抓紧科技服务。蔬菜基地乡镇或重点乡镇应配备1名蔬菜专业的技术人员,专门从事蔬菜技术辅导工作。在蔬菜基地专业村也应重点培养1~2名有文化、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户成为该村蔬菜技术辅导员,协助乡镇菜科员负责本村范围内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制订培训计划,提高菜农和种菜能手的科学种菜水平,造就一批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科技管理水平的种菜能手。

3.3推进产业化经营,化解“卖菜难”问题

3.3.1建设一批高标准蔬菜基地,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蔬菜产区。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科技含量高的标准化蔬菜基地。要强化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格局,积极引进、筛选和改良品种,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野生蔬菜、反季节蔬菜,形成以南田、二源、西坑、黄坦、樟台、珊溪等区域性蔬菜基地,着力形成特色,发挥优势,扩大规模,提高蔬菜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对全县野生蔬菜开发进行总体规划、保护、栽培、加工并重,把野菜做大、做细、做深。

3.3.2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理,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简明可行的标准,来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经营、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最有效措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依托已发布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等7个地方标准,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认真组织培训,切实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措施,强化监督体系建设。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3.3倡导蔬菜产品品牌化。要继续采用政策上引导,技术上指导,工作中积极协调的方式与方法,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各类蔬菜产销协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产销合作协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充分利用农博会、推介会及其他媒体平台,宣传“亨哈”、“刘基贡”、“兴绿”、“黄坦”、“宴果”等品牌,形成品牌优势,打响品牌,切实提高全县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

3.3.4推进蔬菜经营组织化。整合资源,把那些分散生产、与大市场脱钩的菜农组织起来,互助合作,互惠互利,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其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扶持或完善二源绿色联农产销合作社等专业的合作社组织建设,加强农产品营销组织建设,形成一批专业营销队伍,打破三五成群、各自为战的局面,不断整合力量,以整体的形式参与大市场的营销,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户、联接基地与市场的桥梁作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我县蔬菜的知名度;强化销售手段,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培育起一支实力强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担负起及时销售农产品的责任,切实解决提篮买卖问题。大力扶持蔬菜产业化加工、营销组织,发展订单蔬菜。蔬菜的发展趋势是基地依托企业、企业带动发展基地。蔬菜加工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客观要求,它对于蔬菜产品增值、拓展市场、丰富供应、调剂淡旺、防范市场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对接,协助企业组织基地和农户生产,发展订单蔬菜,向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方向发展,推进蔬菜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建设一个正规化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要把握市场,强化流通,建立一个正规化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采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参与全国蔬菜批发市场计算机信息联网,在市场内设置大屏幕电子广告牌,随时显示全国蔬菜供求信息。实行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快产供销一体化进程。

3.4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化解“缺资金”难题

县乡两级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应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包括农技推广经费、县农发基金、县“科技”三项经费、土地出让金等五大块。以确保县乡两级蔬菜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头”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村级技术辅导员由乡镇和村各补助一部分。菜农生产资金,除财政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以奖代补资金以外,主要是完善农业信用贷款,金融机构应创新服务机制,向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一是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二是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三是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四是农村信用社应在继续完善小额信贷机制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建立健全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要针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多种担保办法,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蔬菜生产风险特点决定了有许多方面需要依赖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也有许多领域可以推行商业性农业保险,应该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格局。

3.5加快建立蔬菜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近年来,我县面临着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等方面的威胁,要完善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预案,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建立高效的蔬菜防灾减灾体系,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损失,确保菜农持续稳定增收。

4参考文献

[1] 葛晓光,张智敏.绿色蔬菜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 蔬菜出口技术保障措施研究课题组.蔬菜出口技术保障措施[J].中国蔬菜,2002(2):1-3.

[3] 庞道沐.大力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1(8):11-16.

[4] 刘光德,王正银.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长江蔬菜,2002(6):4-7.

[5] 许行贯.蔬菜瓜果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蔡后峦.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吴方卫.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1(11):34-37.

[8] 曹碚生,江解增.我国水生蔬菜生产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02(5):1-3.

[9] 张宝文.农产品市场与农户经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 张光明.绿色食品蔬菜农药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1] 房德纯,李桂兰,王振东,等.蔬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2] 韩纪江.论温州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路[J].温州农村探索,2005(6):36-38.

[13] 孔凡真.发展我国冻干蔬菜有市场[J].蔬菜,20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