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构建

发布时间:2022-03-31 10:19:54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所谓稻鱼共生,就是让水稻和鱼在同一个环境下共同生长,从而使养殖的稻鱼双丰收。稻鱼共生的特点就是在稻田里养殖鱼,并以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作为鱼饵,以鱼粪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形成“稻鱼共生”的系统。稻鱼共生是我国优秀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保护稻鱼共生我们特有的农耕文化,并且还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洪涝、旱灾甚至愈加严重的生态污染都使稻鱼共生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面积也随之逐渐减少,难以见到连成一片的稻田。这一传统的农耕模式正在被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所逐渐消耗掉。文章主要针对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环境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稻鱼共生;生态保护

一、影响稻鱼共生系统的重要因素

1.使用过量或者有害的农药

在稻田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过量或者对鱼苗有害的农药都会对稻鱼共生系统产生致命危害。受过去用药习惯以及成本的影响,部分农民现如今仍在使用已经禁用的含有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有的农民因为使用农药的时间和剂量不科学,没有起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以至于不得不加大农药剂量和用药的次数,从而导致残留的农药超标。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剂量大约在80到100万吨左右,施药次数一般是五次左右,甚至有的高達十次以上,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稻田周围的水质,从而会对稻鱼共生系统产生破坏。

2.使用过量或者有毒的化学肥料

现如今,我国在水稻生产方面上,普遍提倡“重地肥,早追肥”和“小苗带土移栽”等模式。我国所提倡的这种生产模式确实对于水稻生产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是,部分农民在施用底肥时,往往会忽略育苗的生长环境,将碳酸氢铵和草木灰混合起来施用,导致释放出大量的氨气,从而使稻田中的铵浓度急剧增高,鱼苗无处躲藏,最终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3.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稻田周边水源

近年来,随着逐渐增多的人口以及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居民用水的排放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也日益增多。这种现象已逐渐转移到农村,这些废物中的有毒成分排放到水里,会影响稻田和雨来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4.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不完善的养鱼设施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养鱼设施的不完整也是影响稻鱼共生系统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旱灾和洪涝等灾害也在不断地发生,春季稻田可能大量缺水,而夏天雨水则会过剩;在构筑养鱼设施时,稻田田埂的厚度和高度可能不够,储水和泄洪能力较差;在有大量水源需要储存时,无法及时进行蓄水;而大雨降临时又无法及时泄洪,特别在一些低洼阶段,蓄水的能力较差,下大雨时水位上升的速度又是几块,如安装的泄洪设施不能够在有限时间里泄洪,就会导致鱼类流失。

二、稻鱼共生系统的改善对策

1.向农民广泛宣传科学的施肥方法

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要多加注重鱼类生长的周围环境条件,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尽可能地避免所施化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防治其溶解于水中,导致鱼苗损失或者死亡。在防治水稻病害虫时,也应尽可能地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和剂量,坚决杜绝使用对鱼类和水稻正常生长有害的农药。其次,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也要大力地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比如,在水稻田里安置频振式杀虫灯等等。如果遇到必须使用农药时,应该尽量选择高效且低毒性的农药,改善鱼类生长环境,促使稻田共生系统更好地运营下去。

2.加强农药和化肥的质量检测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发展,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也随之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不良商家和企业为了从中吸取大量利益,趁机生产、出售伪劣产品,尤其是在农药市场上,年年都会出现新产品,但是对于这些新产品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我们无所得知。因为是新产品上市,市场价格也尚未公开,于是一些农药销售商家和企业便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其产品,获取高额利润,使假冒伪劣产品占据了农药市场。同样,化肥生产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比如,有的过磷酸钙产品中,磷的含量不够,但酸的含量确实超标,当这些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就会对稻田、鱼类以及水源产生危害。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些现象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应积极地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药生产的监督,增强其监管力度,对于已经批准生产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企业,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并积极督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农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3.加强环境的保护,依法治理环境污染

目前来说,生活垃圾和工业所排放的“三废”是最大的污染源,这些污染物对于稻田共生系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在一夜之间稻田里的鱼类就会绝种。对于这种破坏性极大的污染源,环保部门应坚决依法进行处决和监管,防治污染区域扩大,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为鱼类和稻田的生长创造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相关部门也应采用相关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稻田共生系统不仅对渔业生产的良好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而且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是我们大家共同去保护的。

参考文献:

[1]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以稻鱼共作模式为例[J]. 李文华,刘某承,张丹. 资源科学. 2009(06):899-904.

[2]传统农业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 张丹,闵庆文,成升魁,刘某承,肖玉,张彪,孙业红,朱芳. 资源科学. 2009(01):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