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放射诊断鉴别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2-04-03 10:20:4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接受的肝血管肿瘤患者12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名,女46名,平均年龄54.3±7.1岁,诱因:肝硬化67名,肝炎40名,遗传等不知名原因19名,肿瘤病灶约2.5-10.3mm。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结果109名为肝血管良性肿瘤,17名为肝血管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法

本文选用PET/CT机器进行诊断,主要方法包括:①尽量保持空腹,患者饮水后在床上静卧1h左右,排液后并做检查;②患者仰卧在床上,使用机器从股骨开始向上扫描[3],采集多个点位的图像并做记录;③患者保持呼吸自然顺畅,整个过程重复三次并做电脑数据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淋巴转移状况、门静脉和原发灶的图像进行影响分析,并由资深经历PET/CT医生进行确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2检验,若P<0.05为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放射诊断126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良性肿瘤103例,肝血管瘤患者共51例,肝局灶性结节共27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病变15例,其他10例;确诊为肝血管恶性肿瘤16例,肝细胞癌11例,混合型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3例。同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109例,肝血管恶性肿瘤17例,详情见表1。综上所述,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性肿瘤的准确性为94.50%,诊断肝血管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94.12%,敏感性为100%。

3 讨论

肝血管肿瘤患者早期病症不明显,很难察觉且容易诱发其他病变,造成严重预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较难诊断的疾病之一。其发病诱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肝硬化等因素有关。随着技术的发展,常规的肝活检被PET/CT放射技术所替代,大大提高诊断的效率,确诊的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防止疾病恶化等。传统的肝活检是指通过负压肝刺穿的原理[4],快速准确地从人体肝脏细胞内部抽出少量的肝组织,配合医用显微镜观察肝血管的病变情况。但是由于标本的体积过小,采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是一种盲目性的检测方法,无法进行推广和普及。本院采用的PET/CT技术使用放射原理进行代谢显像,能够最准确地观察患者体内病灶的分布、大小和代谢情况[5],结合人体的代谢情况,能够准确地进行病灶诊断。通常在放射诊断前,患者应当注射葡萄糖类造影剂,并静卧在床上待尿液排光后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呼吸和心情平静。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放射诊断126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良性肿瘤103例,肝血管瘤患者共51例,肝局灶性结节共27例,肝血管内皮细胞病变15例,其他10例;确诊为肝血管恶性肿瘤16例,肝细胞癌11例,混合型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3例。同时,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109例,肝血管恶性肿瘤17例。综上所述,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性肿瘤的准确性为94.50%,诊断肝血管恶性腫瘤的准确性为94.12%,敏感性为100%,放射诊断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定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情况,误诊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刚.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放射诊断鉴别效果分析[J].大[1]家健康,2015,17(9):34-36.

[2]童宇,施小平.采用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3]恶性肿瘤的效果[J].2014,11(40):174-175.

[3]Nanashima A, Sumida Y, Abo T, et al. Patient outcome and pro-[3]gnostic fators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earcinama after hepat-[3]ectomy[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4(2):2337-2342.

[4]蔡越飞,钟胜,冼重扬等.PET/CT对TACE联合RFA治疗原[1]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2):34-37.

[5]傅晓辉,汤朝晖等.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点分析[1][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17(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