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散养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2-04-06 09:44:4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或鸡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肓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以盲肠和肝脏病变为主要特征。本文以某一散养鸡户饲养40日龄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加以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提出本文关于此病的思考,以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散养鸡;鸡组织滴虫病;防治

鸡组织滴虫病是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发病季节为春末至初秋的暖热季节,常发生在2周至4月龄的鸡只,散养鸡为主。鸡组织滴虫病严重影响了鸡的正常生长,提高了鸡的死亡率,给养鸡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和有效治愈患有鸡组织滴虫病的鸡只。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组织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多形性虫体,寄生于盲肠腔内时,多为不规则形,有一根鞭毛,能做鐘摆运动。寄生于组织细胞内时,呈近似圆形,无鞭毛,强毒株可致盲肠和肝脏损害并引发雏鸡死亡。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内时,呈圆形或卵圆形,无鞭毛,虫体可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当肠腔内有异刺线虫寄生时,此虫能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并侵入其卵内,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有异刺线虫卵壳的保护,在外界环境能存活半年以上,成为重要的感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鸡、带毒鸡排出含有组织滴虫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及场地,鸡群啄食后感染发病。另外,蚯蚓、蟋蟀、蚱蜢等小动物吞食土壤中带有组织滴虫的鸡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随虫卵进入蚯蚓等体内,并进行孵化,新孵出的幼虫在组织内生存到侵袭阶段,当鸡吃到这种蚯蚓等小动物时,也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春夏温暖潮湿季节多发,4~8周龄雏鸡易感性最高,症状较重,危害较大,青年或成年鸡感染性低,且病情轻微或呈隐性经过。此外,卫生条件不好,过于阴暗、潮湿、脏乱,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质量较差,维生素缺乏,堆放杂物多、隐藏蚯蚓小虫等因素都可诱发本病的流行。

二、发病情况

2017年6月,某一散养鸡户饲养的40日龄鸡突然发病,病初少量雏鸡采食减少,羽毛松乱,精神不振,排灰白色稀便,而后逐渐增多,怀疑鸡沙门氏菌病。应用硫酸安普霉素治疗5d,效果不明显,并出现零星死亡,前来就诊。

三、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靡,采食减少或不食,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逐赶时行走如踩高跷步态,粪便暗褐色或灰白色泡沫状,味臭,有的病鸡粪便带有粘稠血丝,个别重症鸡缩颈闭眼,嗜睡,消瘦,手握时反抗无力,有的皮肤颜色变淡,有的鸡冠头部皮肤呈蓝紫色。

四、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可见一侧或双侧盲肠发生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肠内容物混有血液,呈暗红色,重症病例可见两侧盲肠肿大,增粗,肠壁增厚变硬,似香肠状,肠腔中有干酪样凝固栓塞,栓塞表面粘附血液或少量血丝状物,将栓塞横向切开,切面呈同心轮状坏死,中心呈黑红色血凝块,外部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或坏死物,剥离后肠管只剩下菲薄的浆膜层,个别病例盲肠溃疡、穿孔,腹腔中弥漫干酪样炎性物质,味臭。肝脏肿大,表面散在大量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则、黄白色或黄绿色坏死灶,坏死灶中心稍凹陷,边缘环绕红晕,稍隆起,呈火山口状,个别病例肝脏表面散在许多小坏死灶呈斑驳样,坏死灶相互融合为成片溃疡区。

五、诊断

1.镜检。在病鸡盲肠病变区域边缘无菌刮取少量肠内容物置于烧杯中,滴加适量40℃的生理盐水,充分搅拌均匀后静止片刻,吸取上层清液滴于载玻片上,置400倍保温的显微镜观察,镜检可见呈钟摆运动的圆形或软圆形、带有一根鞭毛的虫体。在肝脏病变处无菌采集少许病料制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见可疑病菌。

2.微生物培养。无菌采集病鸡肝脏病变处少许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鲜血培养基,置37℃恒温箱培养24h,未见细菌生长。

3.鉴别诊断

(1)与异刺线虫病的区别。病鸡感染异刺线虫病时,盲肠肿大,肠壁发炎增厚,无栓塞、肝脏病变,肠内容物中有白色、头尾尖细、长7~15mm且呈蚯蚓状蠕动的线虫。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的虫卵,呈灰褐色的椭圆形,大小为(60~80)μm×(30~40)μm,且具有较厚的卵壳。白色线虫镜检可见虫体头尾尖细,头端略向背面弯曲,有2根长度不等的交合刺,雌虫比雄虫大,且雌虫体内存在大量虫卵。

(2)与鸡白痢的区别。鸡白痢主要发生于2~3周龄内的雏鸡,10日龄前特征是死亡率较高和白色下痢,剖检肝脏有灰黄色结节,或灰色肝变区,心脏、肺脏有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病变组织细菌培养后可检出杆状或圆形的革兰氏阴性菌。

(3)与盲肠球虫病的区别。感染盲肠球虫病的病鸡一侧或两侧盲肠高度重大,其中充满暗红色血液或血凝块,肠粘膜斑状或弥漫性出血,其它内脏器官无明显剖检变化。粪便镜检可见球虫卵,用抗球虫药治疗有效即可加以区别。

六、防治措施

从组织滴虫的生活史和流行病学来看,要根治本病须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中西医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隔离消毒。立即隔离病鸡,改善鸡舍和饲养场区卫生条件,重新更换垫料,并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干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用0.45%~0.55%聚维酮碘消毒液对禽舍、场区进行喷雾消毒,1次/d,对清理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消毒处理,病死鸡及其它污染物及时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用药。大群用药:异丙硝咪唑按0.025%浓度拌料,连用7d。重症病鸡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配合应用中草药:青蒿、苦参、常山各50g,柴胡、何首乌各10g,白术、茯苓各60g(此方为40日龄100只鸡用量),凉水浸泡,水煎滤汁后拌料,2次/d,并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维生素,以增强病鸡抗病力,促进机体恢复。经上述方法治疗,未发现新增病例,鸡群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反复,休药3d后续用异丙硝咪唑0.025%浓度拌料,连用7d,鸡群即可痊愈,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良好。

七、小结建议

1.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降低饲养密度,定期更换垫料,供给充足营养,提高鸡群的抗病力。同时,加强饲养环境卫生消毒,并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进鸡前对鸡舍、场区用2%氢氧化钠消毒液严格消毒,饲养期间每周定期1~2次用0.045%~0.055%聚维酮碘消毒液对鸡舍、场区进行喷雾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2.分群饲养和定期驱虫。农村散养鸡舍简陋,不同日龄鸡只往往混养。因本病成年鸡常隐性带虫,为避免雏鸡感染,雏鸡和成年鸡必须分开饲养。另外,本病可经过异刺线虫虫卵传播,定时驱虫灭蚓对预防本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3.避免盲目用药。由于本病发生较少,且与盲肠球虫、鸡白痢等存在相似之处,为避免盲目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疫情的控制,建议及时向执业兽医师等专业人士求诊。

4.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本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仅缩短了治疗周期,降低了治疗费用和药残,也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广大养殖场户不妨一试。

八、结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然后分群饲养和定期驱虫和避免盲目用药,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才能有效防治鸡组织滴虫病,减少鸡只死亡率,从而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付金香. 散养鸡组织滴虫病的治疗与讨论[J]. 中国禽业导刊, 2017(7):65-65.

[2]闫民朝, 化军. 农户散养鸡组织滴虫病的综合防治[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5, 36(2):46-46.

[3]王焕明, 付兴忠. 散养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