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加快水利投融资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08 09:41:0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对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发展。

关键词:水利发展 投融资 体制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5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工业、农业、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这些都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渠道,但仍然存在投资配套资金不足、投融资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情况,从而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1 明确水利事业要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机制。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加强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

古往今来由于水利项目具有公益性及准公益性的特性,决定了水利事业必须要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投资机制,因而公共财政成为决定水利事业发展主要资金来源;同时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周期长、财务收益低、边际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边际私人效益、项目风险不确定等原因限制其他资金向水利事业的投入,水利事业要想快速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同时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保证水利事业有个稳定增长的资金来源;在过去公共财政对于水利事业还不能像对能源、交通等行业给予同等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待遇,导致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逐步提高水利行业分配社会资源的水平,使水利事业能和其他基础行业具有同等的发展地位;水利建设中央投资的同时需要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困难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也不容乐观,更何况是在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积极探索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途径,对于水利项目的确立和推进及实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水利迎来了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多个省份的水利发展规划投资都达到“十一五”期间的2~3倍,有些省份甚至超过4倍。与此同时国家“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国家在相应政策上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积极探索有效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体制改革措施,把握“十二五”时期的大好形势,推动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2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各种商业融资手段及模式,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来源渠道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取决于投资主体的划分,1997国务院颁布了《水利产业政策》就是针对水利项目的功能和作用,将水利项目及筹资方式划分为以公益性为主的甲类项目和以经营性为主的乙类项目,明确了筹资的主要渠道,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分级管理的范围和筹资来源。对于公益性项目政府必然作为投资主体,对于非公益性水利项目,注重事权的划分,特别是经营性水利设施项目,确立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同时政府逐渐从退出竞争性领域,发挥政府对于投资的政策性指导性作用,引导并鼓励社会资金流向水利行业,并对水利投融资趋势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降低社会资金进入水利行业的门槛,给予水利事业更多的政策扶持,真正让投资者有利可图,加快社会资金的引入;促进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实体,把水利建设项目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鼓励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拓宽水利建设融资来源渠道,引进国外资金,引进民间资金,利用各种商业融资模式,如BOT、TOT等模式,利用各种商业融资手段,如发行股票、发行水利债券等金融融资手段。加大外资引入的重视程度,外资的引入能够缓解水利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外资引入的同时,还能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水利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的进程,国外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在关注我国水利市场,我国政局稳定,水资源市场前景广阔,政府对于水利项目贷款也给予了优惠的政策等优势吸引着他们,外资也对我国水利项目表现出了良好的投资意愿。打破传统的水利事业是政府的事业的落后观念,将水利产业逐渐推向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水利投资融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3 水利补偿机制的完善

为保证水利事业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水价改革和水资源产权的划分,摸索有效的补偿形式。基于水利事业的公益性的特性,在水利项目前期有对资金筹措补偿及补偿政策等补偿方式的需要;在水利项目建成后期有其对水利项目运营费用的补偿的需求;在水利项目存在阶段对流域内造成的环境、土地等各种损失有要做出补偿的需求。对于公益性的水利项目,政府作为其补偿的主体,可以通过转移支付、低息贷款、政策扶植等形式的补偿,对于非公益性的水利项目,本着“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予以补偿。补偿机制的执行需要扩大水利建设资金的征收规模及范围,通过调高水价,扩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范围等政策方式补充中央和地方的水利建设资金的短缺,贯彻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价制度,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转化;通过河道整治、改善环境、土地开发、房地产增值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充水利建设基金。水利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水利项目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优化水利投资结构,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水资源的管理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可持续水利事业。

4 注重水利建设投融资管理

水利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水利项目的前期勘测、规划设计、投融资资金的管理、项目的后期运营等,要求我们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去分析,减少因为决策失误、管理不当导致的资金浪费。水利投资管理的重点在优化投资结构上,对水利项目按轻重缓急分类管理,对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项目,要努力保证资金的投入,确保这些项目优先投入建设;水利项目一般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往往一个项目要涉及到多个地方行政区域,要求建立统一的流域水利建设管理机构,保证各个行政区域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促进水利项目的顺利实现;另外水利部门是事业单位,自身没有最求最大利润的冲动,政府不能作为投资主体,建立政企分开的水利投资企业实体参与水利事业,按照企业化经营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水利行业的市场化:水利项目投融资的资金管理尤为重要,建立资金使用和分管的责任制,检查和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融资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

5 结论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水利事业有个同步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本文通过对投资机制、融资机制、补偿机制及管理机制的分析,寻求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得出结论,水利建设要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稳定增长的投入,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才能保证其发展:通过投资主体的划分,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挖掘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渠道是促进水利事业长足发展的有效方式;加强管理,有效地盘活水经济,逐渐实现水资源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以“以水养水”的思路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学文.30年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J].中国水利,2008,24.

[2]黄力.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探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8.

[3]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问题的思考[J].建设与管理,2007,(4).

[4]徐绍忠,王永平.浅析我国水利投融资政策现状与发展[J].吉林水利,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