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10 12:15:15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地方非物质文化代表凤翔彩绘泥塑文化的产生根源、变迁过程及泥塑文化变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非物质文化的变迁是具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应该充分把握好其变迁的规律和方向,保护好地方非物质文化的存续根基,加强文化生态的维护,最终保证地方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顺利演进。

[关键词]地方 非物质文化 泥塑文化 变迁

作者简介:乔桂强(1978-),男,山东人,管理学硕士,浙江教育学院旅游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

一、彩绘泥塑文化的产生根源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的否定式,而是指无需以物质形式为表现和传承的文化,具体地说,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以口头讲述和亲身行为等动态方式表现和传承的,具有民族民间传统的各种文化形态或形式(胡敏中,2008)。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争论还在进行中,但根据笔者的调研和总结,则认为物质文化可以解释为物质本身即是文化,比如陵墓、古董、古建筑等;而非物质文化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活态、无形文化,比如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戏剧等;二是必须依托物质方能实现现实存在的文化形态,比如石雕艺术、建筑艺术等。

泥塑文化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的第二种情况:泥塑艺术必须依赖于泥塑作品才能得以充分的艺术表达,才能体现出现实存在的意义。

(二)泥塑文化的产生根源

泥塑泥塑艺术的孕育之地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毗岐山,南临宝鸡,西联千阳,北接麟游。古为“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今为关中西部公路交通枢纽和物品交易集散地。[9]

1.悠久的历史

凤翔历史悠久,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就有部落分布于此。夏、商、秦时期,凤翔被称为“雍”;周朝谓之“周国”;汉至唐初为“扶风”;唐至德元年(756年),改扶风郡为凤翔郡,二年八月驻跸时,取“凤鸣岐山,飞翔而去”的瑞祥之意,升为凤翔府,改雍县为凤翔县。凤翔置县距今2200余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凤翔当地农民的优秀艺术素养,是泥塑艺术得以存活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基础。

2.特殊的文化积淀

凤翔在历史上就是军事文化重镇,自战国到民国期间县志上有记载的战役就有50余次,因而形成了特殊的军事生活文化积淀。军士在战事闲暇之余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创作民间工艺品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在诸多的民间工艺品当中,凤翔彩绘泥塑是具有较高成就的作品。凤翔彩绘泥塑的集中产地是县城东城关镇的六营村。这一特殊的文化积淀为凤翔泥塑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3.坚实的造型技术基础

根据对六营村的老艺人的采访,凤翔彩绘泥塑工艺是由江西景德镇籍的明朝士兵传入的。元末,朝廷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一部分江西景德镇的匠人也因不堪苛捐杂税的重压,加入了朱元璋的义军。他们跟随义军东征西站,辗转来到了凤翔府,并驻防于此。朱元璋取得天下以后,“飞鸟尽,良弓藏”,为了生计,那些来自景德镇的士兵,农忙时节种地务农,农闲时节便重操旧业,耍起了手艺。由于没有窑,没有办法烧瓷器,就用当地万泉沟的粘土制胚,在胚上绘彩,晒干后到各地庙会上摆摊叫卖。自此,凤翔以及周围的庙会上才有了“耍货”的叫卖声,六营村才有了“彩绘泥塑”。据流传下来的品种推知,当时泥货作品主要是镇宅祛邪的“镇物”和供儿童玩耍的“耍货”。[10]

以上是泥塑文化产生并得以存续和发展的主要根源,正是悠久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积淀和造型基础使得这项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在这方圣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也正因为此,凤翔泥塑艺术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泥塑文化的初始意义

(一)政治意义

原始社会、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陶制陪葬品的出现,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中国的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殉人祭成为一种制度并广泛流行,是在殷商奴隶制国家出现之后。[11]春秋列国之中,秦国人殉之风较为严重,《诗.秦风.黄鸟》抒发百姓对秦穆公死以“三良”(奄息、仲行、针虎三兄弟)殉葬的悲愤,《史记》载当时从殉者达一百七十七人。至秦始皇死,二世将后宫无子妇女及修墓工匠尽数生殉于墓中,据《汉书.楚元王传》谓达万人之众。秦汉以后,人殉现象虽少,但根除未尽,明朝皇帝及诸王下葬时,皆有妃嫔宫女殉葬,直至英宗,才废除人殉之制。满清贵族未入关前,帝王及大贵族也用人殉,入关后废除。[12]由此可见,自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出现一直到清朝,统治阶级意志就没有放弃过人殉的观念。那么,面对现实状况,陶制陪葬品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得以缓解。

(二)民俗、宗教意义

民俗往往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泥塑艺术也不例外。最初作为殉葬物品进入社会角色,就体现了我国先民的原始生死观,即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而他的坟墓就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因此奉行“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原始礼制;其实与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倡导的“轮回”观异曲同工。在北魏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此观念进一步加强。随葬品代替活人殉葬,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使得平民在这一观念上得到了认同,泥塑作为随葬品大行其事。

在我国还有很多的民间礼制,泥塑也适应当地的民间礼制而发展的文化形态之一。为了给子孙祈福,保子孙平安,在子孙周岁时外婆都会给自己的外孙买一只坐虎以守其命。

因此,泥塑文化在民俗和宗教两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成为民俗和宗教的重要元素之一。

(三)社会意义

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一种民间工艺,因为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对美好生活更加憧憬。从随葬品转为艺术品以后,它便担当了“精神治疗师”的角色,它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子孙绵延的期待、对幸福平安的渴望、对灾难邪恶的畏惧一一呈现出来。当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不满时,就会依靠民俗的东西来寄托其对将来生活的希冀。另外,民俗以一种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应该说对和谐社会的创建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艺术意义

彩绘泥塑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在以往的前去凤翔调研的人员当中,大部分都是美术专业的学者或学生,他们从美术的角度分析、理解、诠释凤翔彩绘泥塑,为泥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理论。同时凤翔彩绘泥塑作为源于民间的一种艺术,由于承载了巨大的民间文化内涵和民间的审美情趣,从而对于现代的艺术设计有诸多的启示作用:如从纹饰角度来说,太阳纹、双鱼纹、牡丹纹、金钱纹对当代就如何将人与物的感情沟通体现到设计中去的启示;从色彩角度看,对当代设计实践的色彩灵感来源的借鉴意义;还有在造型角度,其大胆的高度抽象的手法和超现实的塑接,也值得现代设计者们学习。[13]

三、泥塑文化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一)泥塑文化的变迁

泥塑文化的变迁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集中在抽象层面,物质层面的变迁相对较少。比如,宗教意义方面、传承方面、政治、艺术层面以及生活角色方面。

1.宗教承载力的变迁

泥塑文化在泥塑产生之初所承载的浓厚的宗教意义,正在从整体泥塑文化中逐渐剥离,呈现式微之势。做泥塑、消费泥塑的目的中,单纯的宗教意义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是装饰、民俗、文化品位等方面的深层意义。

2.传承意识的变迁

笔者调研发现泥塑文化起源时间要远远早于一般论述的明朝时期,通过第四重证据法[14],可以发现泥塑文化的起源时间大约在春秋时期。在泥塑文化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初期的集体无意识传承逐渐转变为个体有意识传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引导、社会影响、经济因素等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国家推行的传承人制度,既有社会荣誉性、又有经济刺激性。最终使得无意识传承逐渐转变为个别传承人的个体意识。

3.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转变

在泥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现实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农户生活补贴之用转变为农户发家致富之源;由原来的农村副业转变为与农村主业农业的同等或更重要的产业地位;由原来穷人做的“泥货”转变为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品”;由原来的“资本主义尾巴”转变为农村致富楷模。这一系列的转变说明社会和民众对泥塑艺术文化社会角色的积极认同。

4.艺术层面的提升

泥塑艺术是泥塑文化的集中体现,其艺术手段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造型艺术、彩绘艺术、艺术认同等方面。

泥塑造型艺术的核心转变是由最初的雕塑式单体造型到近代的模具造型,提高了泥塑造型的效率使泥塑文化得以推广;彩绘艺术是近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以前泥塑全部是黑白色为主的素色,现在已经转变为以彩绘、素绘为主的泥塑绘制方法;早期泥塑的造型、色彩、技术等不够完善,大都视其为儿童的“耍货”,价格低廉,社会认同度并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泥塑艺术不断提升,作品日益精湛,另一方面保存了农村拙朴特色、鲜明色彩的泥塑大受广大民俗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和追捧。

5.政治层面的提升

泥塑文化作为一项民间技艺,在历史上从没有受到过如此重视。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和文件,提供资金对泥塑文化和泥塑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已经将泥塑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作为官员的政绩之一,是当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泥塑文化的变迁原因分析

泥塑文化的变迁原因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层面:

1.观念层面

世界观的改变来源于人们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人民大众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知不断加深,已经不再盲目的迷信和依赖宗教;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的经济价值凸现。观念的改变有利有弊,要研究规律,扬利抑弊,使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健康、和谐的发展。

经济一体、区域一体、全球一体的趋势使得人们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重要性和稀有性。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作用被国际、国内组织所重视,并引起了全球社会的关注。从而引起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待民间文化的官方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继而相关政策和舆论导向也发生了变化。

2.经济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世界,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经济实惠。经济地位的改变,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发生了转变。在经济发展以前,曾经司空见惯的民间艺术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消失,这就使得刚刚摆脱经济贫困的广大人民,产生了对民间艺术和文化的迫切诉求。促使泥塑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供求方面达成经济利益上的平衡。

泥塑文化基地六营村全村制作泥塑年收入约有200万;主要代表艺人的年收入在10万以上;一般艺人的家庭收入的过半要靠泥塑支撑;同时还有许多学徒的生计完全依靠泥塑加工。[15]特别是连续两年登上生肖邮票令凤翔泥塑声名大震,泥塑产品也登上了艺术殿堂,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来源。

3.心理层面

心理层面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泥塑文化传承人的心理变化,由原来的自卑心理转变成为自豪心理;这一转变跟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密切相关,同时又跟泥塑文化的经济价值突现,而致使泥塑艺人经济地位的提升具有直接的联系。

二是泥塑文化消费者群体的变化和泥塑文化作为民间文化代表给消费者带来的独特鉴赏品位。消费群体由原来的以当地社区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外围社区、外围省份抑或是国际社会消费为主;其欣赏角度和收藏品位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最早是穷人家孩子的“耍货”,就是因为便宜,而现在受到了许多泥塑文化或民间文化爱好者、学术研究者、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体现了泥塑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逐渐摆脱旧有观念束缚,其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认知和挖掘的过程。

四、结论

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依托性、地域性、群体性等特征,决定了地方非物质文化变迁的必然性。但是我们通过泥塑文化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规律性和方向性。非物质文化会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具有民族真实的东西未必都是古老的、落后的;与时俱进的非物质文化才是真实的。文化变迁的方向总是与社会审美情趣和经济发展指向保持一致,这是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

地方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应该根据其特点共和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比如,旅游可能会导致地方非物质文化的过度开发或者过度商品化;过度的经济导向会使非物质文化失去存续的社会环境,导致艺人的创新精神下降,使地方非物质文化失去活力;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意愿,增强当地人的参与性和自我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

[3]胡敏中,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J],新视野,2008.1

[4]人殉人祭[EB/OL],http://baike.baidu.com/v iew/112965.html

[5]吴昊,旅游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6.5(5)

[6]秦川,浅析凤翔泥塑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

[7]付·吉力根,浅析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北方经济[J],2007.5

[8]冉红芳,当代鄂西南乡村社会“地龙灯”的文化变迁,民族大家庭[J],2007.5

[9]根据《凤翔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2)整理

[10]根据对泥塑艺人代表胡深的采访整理

[11]人殉人祭,http://baike.baidu.com/view/1129 65.htm

[12]中国古代礼制,http://bbs.cqzg.cn/archiver/? Tid-54207.html

[13]秦川,浅析凤翔泥塑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

[14]叶舒宪在第三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关于考据方法的进一步推进,在文化人类学考据中首先应用,强调在前三重证据不足时,参考视觉材料如壁画、绘画、图片等来佐证的一种考据方法。

[15]根据泥塑艺人代表胡深、胡新民、韩锁存、村支书等的采访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