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蹈文化发展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04-10 12:28:3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古时河南称为“豫州”,因居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平原多,故又称“中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河南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刻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精辟的概况了河南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河南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在舞蹈艺术这一领域中更是以历史悠久、体裁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而著称,不仅在历代文献中有大量记载,而且出土有丰富的关于舞蹈艺术的文物,清晰地勾勒出河南舞蹈艺术真实的历史面貌和历代传承发展的脉络。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舞蹈作为艺术之母,早在原始社会便已经率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繁育。《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是有文献可考的、中国最古老的关于舞蹈活动的记载之一,生动地描绘出了华夏先民手持牛尾,载歌载舞的场面,同时这篇记载也反映出河南地区早期舞蹈艺术活动的繁荣以及古代河南舞蹈独具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依据东汉班固《汉书·古今人表》、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北宋李昉《太平御览》等文献的记载,“葛天氏”所处的时代在伏羲氏与神农氏之间,与有巢氏、朱襄氏、阴康氏同时,应处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社会末期。而关于“葛天氏”所处的地理位置,目前有四个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即河南长葛说、修武说、堰师说、宁陵说,但无论何种观点,“葛天氏”位于河南境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葛天氏之乐”就是原始社会时期河南舞蹈艺术的集中代表。

进入奴隶社会后,河南地区依然是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秦汉以降,中国步入了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的中心,河南地区的舞蹈艺术除了依旧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外,还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一方面河南成为了全国舞蹈艺术的集散地,另一方面河南也成为了南北方舞蹈文化、汉民族和其他民族舞蹈文化、中原和西域舞蹈文化的相互交流的中转和融合地,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重要作用,为华夏舞蹈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行于汉代的舞蹈是丰富多样的,东汉定都洛阳,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河南地区舞蹈的发展,这个时期不仅官方舞蹈活动频繁丰富,民间舞蹈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这些在张衡的《东京赋》中有着大量生动的描写。

现在河南民间舞蹈有一个很大的族群便是“盘鼓舞”,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现存的盘鼓舞约有二十余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开封盘鼓”、“武涉盘鼓”、“原阳盘鼓”等,他们的表演方式同文献记载中汉代的“鼓舞”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果说二者之间毫无渊源关系,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宋代以后,河南地区舞蹈文化的发展更是蓬勃兴旺,在宋代平民阶层兴起,催生了大量的艺术形式,并出现了“瓦肆”“勾栏”等以表演民间歌舞、说唱等艺术的场所,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宋元“杂剧”更是现在中国丰富多样戏曲艺术的鼻祖,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录有大量北宋都城河南开封的舞蹈艺术活动。

在封建社会河南还扮演着舞蹈文化交流中转站的重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河南实际上还是封建时代汉民族舞蹈文化和其他民族舞蹈文化、中原舞蹈文化和西域舞蹈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基地,比如洛阳地区的龙门石窟中的雕像和绘画便可以清晰地表明这一点。龙门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魏,这是一个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初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河南洛阳,将大量西域舞蹈艺术和少数民族舞蹈带入到河南,促使了舞蹈文化的大融合和大交流。在今天洛阳龙门石窟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飞天”图案和雕塑,这种从西域传来的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却显示出大量的中原特色,无论其服装、头饰、体态、舞蹈道具等均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舞蹈艺术的特点。

纵观古代河南舞蹈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晰的发现其在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官方舞蹈活动还是民间歌舞艺术,一直都处在最发达和最领先的层次,代表着中国古代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多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源泉,是一笔珍贵的艺术遗产。

在现当代,河南舞蹈艺术仍然显示出勃勃生机,众多民间舞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并在民间开花结果,融入了河南的民风民俗,成为了婚丧嫁娶、迎神庙会等场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舞蹈富于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这些民间舞蹈中还保留有大量中国古代艺术的信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地区现存的民间舞蹈约有二百余种,其中兰考县麒麟舞、博爱县苏家作龙凤灯、汤阴县跑帷子、巩义市小相狮舞、沈丘县槐店文狮子、沁阳市高台火轿等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第一批和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名录中更是包括了火淋子(潢川县)、卧拐秧歌(兰考县)、九连灯(新安县)、曹屯排鼓(洛阳市)、鱼灯花社舞(舞钢市)、吕村战鼓舞(安阳县)、金龟舞(鹤壁市)、马皮舞(获嘉县)、独脚舞、踢棒槌(获嘉县)、小冀背桩(新乡县)、小宋佛高跷(新乡县)、虎舞(温县)、哼小车(武陟县)、莲花灯舞(长葛市)、双狮舞(漯河市郾城区)、王家热锣鼓(灵宝市)、云彩灯(南召县)、庆丰花鼓舞(商丘市梁园区)、扑蝶舞(沈丘县)、项城肘阁(项城市)、西平鱼灯(西平县)、龙舞等二十余种风格各异、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种。从总体上看河南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表演性强,其中有模仿动物的“麒麟舞”、“龙舞”、“狮子舞”;有源于古代军队用乐的“跑帷子”、“跑阵舞”;有表现劳动场面的“打春牛”、“打铁舞”;有诙谐幽默的“大头娃娃”、“二鬼扳脚”;有场面恢宏震撼人心的“盘鼓舞”、“铜器舞”等等,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极具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

如上所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以来河南的舞蹈艺术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代表着中华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河南舞蹈艺术一方面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集中代表,另一方面又是南北方舞蹈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相融合的汇集点,对中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客观的来看,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到21世界以来,河南的舞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问题,“从整体上说,河南传统的舞蹈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减少甚至消亡,即使现在存在的,也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小。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越来越困难,缺少发展动力”[1],深究其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河南的舞蹈发展缺少基础性的理论支撑。

作为拥有如此丰富舞蹈艺术资源和如此厚重历史积淀的河南,迄今为止,尚无一本关于河南舞蹈艺术的论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众所周知,理论研究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支持,抛弃理论的引导、忽视理论的总结,艺术活动的开展将会陷入无序和盲目的境地,不但会导致民间舞蹈艺术进一步的衰落,而且将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作者简介:刘斌,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