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看上去很美

发布时间:2022-05-27 17:15:05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计划,顾长卫、蔡明亮、许鞍华、金泰勇四位亚洲大导成为亮点。“微电影”才刚刚起步怎么已经进入“大师时代”了?起源于互联网的“微电影”成了传统导演的天下?

“微电影”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网站是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公司,“微电影”项目本质就是广告营销项目,名导,明星的加盟肯定会增加项目的含金量,更能吸引媒体的关注和网民的关注,自然广告客户的投入也随之增加,广告效果获得高性价比回报。那么邀请这些大腕儿加入“微电影”项目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项目,更容易得到广告客户的认可,因为客户不熟悉筷子兄弟,不熟悉卢正雨,不熟悉叫兽,但是客户肯定熟悉顾长卫,肯定熟悉贾樟柯,肯定熟悉冯小刚,这就是明星效应。

“微电影”项目通常会拉上几个网络出身的导演一起参与,因为“微电影”具有明显的网络属性,网络导演更熟悉互联网的特点,更了解网络受众的心理需求。同样是优酷的微电影项目“十一度青春”,邀请的11位导演里边不乏大牌名导,但拍出的11部片子,却只有两部作品被网友记住且被媒体广泛报道,一部是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另外一部是皮三的动画《泡芙小姐的金鱼缸》。很显然,网络导演与大腕儿名导各有优劣,前者更懂网络,后者更具有市场影响力。一个“微电影”项目融合了这两个基因,已经具有了成功的基础,接下来就是等待市场的验证。

“微电影”是原创作者的春天

从2006年开始网络原创视频就没有间断过,从最初的各种原创视频征集泛滥,到制作单条病毒视频,再到现在的“微电影”,其本质没有变——为网站的广告客户用于品牌或者产品推广的一种营销手段,说得更清晰一点其实就是一种广告形式而已。

曾经问过一位原创作者怎么理解“微电影”,他的说法很有意思,也很贴切,那位作者说“生于恶搞,死于广告”。这句话表达的是原创作者的不满,“微电影”曾经让很多原创作者满怀憧憬,但是现实却充满无奈。

湖南卫视曾经做过一个“我要拍电影”的选拔“草根”导演的比赛,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评出的前三名导演,都是具有影视相关专业背景的青年导演,入围前10强的“草根”导演全部出局。在比赛过程中,我看到“草根”导演的优势,敢想敢做,富于创意,但是执行层面和技术处理层面确实与科班出身的导演有很大差距。

如果现在就下定义“微电影不是原创作者的春天”,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你看筷子兄弟,卢正雨他们不是通过微电影火了吗?”没错!是有一部分原创作者通过网站的微电影项目而名利双收,但是这些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个案。

“微电影”项目是广告性质,那谁决定拍或者不怕?当然是客户!决定客户“微电影”项目交予谁来执行的是网站,网站自身会有一些优秀的原创团队资源,这些团队跟网站有过很多次合作,对于对方的想法能够迅速理解形成默契,相比去找一家虽然优秀但初次合作的团队来说,“信任成本”和“沟通成本”更低,成功率更高。你的团队可能比这些一直在执行网站“微电影”项目的团队水准更高,但是你是否在有“微电影”项目的网站的合作团队名单中呢?

“微电影”对创作团队要求更高,而团队参与“微电影”项目的机会却更少。“微电影”到底是不是原创团队的春天?目前,不是!

“微电影”的未来

网络原创视频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被主流媒体认可,其网络传播力的强大被多次验证,所以网络原创视频一直在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微电影”迅速受到追捧也更印证了其方向的正确性。

“微电影”与传统影视内容的区别取决于其主要传播媒介,新的传播媒介必定会带动与其媒介属性吻合的专属内容。正如电视行业的发展一样,最初电视台只是播放一些电影和赛事,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被认可,在电视上播放电影和赛事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于是电视行业开始快速发展,电视剧,电视栏目这些符合电视终端属性的内容诞生了。“微电影”也是一样的,它是符合互联网属性,为互联网平台定制的专属内容。

以电影、电视剧为主的传统行业与“微电影”行业是平行关系,它们为各自的传播媒介提供符合媒介的特定内容和内容形式。传统影视行业已发展多年日趋成熟、完善和多元化,而“微电影”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时间的磨砺和修正,从而变得成熟,让更广泛的受众所接受。

目前,“微电影”是有广告性质的“高质量网络原创短片”,更多的时候是以广告客户的营销需求而发起的“微电影”项目,这与传统影视的运作模式恰恰相反,传统影视通常是以影视项目为核心,通过招商渠道吸引拍摄资金。这也是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决定的,互联网大多数的内容是免费的,“微电影”也不例外免费向网民播出,收益方式只有广告,所以以广告客户为核心是必然。传统影视除了广告收入,还有版权分销、票房收入,所以决定了其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可以产生收入的。

举个例子,网站可以花大笔的版权费去购买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影片中也有大量的植入广告,但是网站看中的是内容本身的价值,会给网站带来巨大的流量,甚至可以做收费观看。然而这样的情况不适用于互联网,国内的“芭乐”的公司是一家投资制作“微电影”的公司,他们的模式是把互联网平台当做传统电影的院线,自己生产专供互联网播放的“微电影”,通过植入广告、版权分销、收费观看获得收入,然而“院线”并不买单,因为里边植入广告会损害“院线”的利益,而且网站自己可以生产“微电影”自己可以往里边去植入,为什么要去购买别人做的呢?

“微电影”内容的本身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尚未被认可。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有网站已经开始尝试做“微电影”的收费观看,这也是“微电影”内容本身价值的体现。

随着无线互联网带宽的提升,智能大屏幕手机的流行,手机视频行业也发生着变化,运营商很难再拿到免费的影片进行收费业务,无线版权被更多的原创内容创作者所看重,通过出售无线版权或者收益分成的形式产生收入,这也是“微电影”未来不可忽视的收入增长点。

“微电影”的未来必定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把握现在才能抓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