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灾害危害及预防

发布时间:2022-05-29 17:45: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对此,从地震本身引起的灾害、震后诱发的次生灾害和恐慌引发的人为危害三方面分析了地震的危害,并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地震;自然灾害;预防;震后灾害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8-0145-02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所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它像海啸、龙卷风和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近年来,地震形势十分活跃,从汶川到玉树、从芦山到定西,大地震的相继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带给灾区人民精神上难以弥补的伤痕。2013-07-22T07:4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造成甘肃省33县市辖区78万多人受灾,其中95人死亡,2 114人受伤。而我省(山西)境内亦是小震不断,2013-07-09我省定襄县发生3.1级地震,07-18忻州市繁峙县、五台县交界发生1.5级地震,07-19太原市发生0.5级地震,07-22临汾市古县、霍州市、长治市沁源县交界地区发生2.9级地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山西省陵川县位于晋获断裂带、太行山断裂带之间,属于7度防御区,是地质相对稳定的区域之一,该区域从1995年至今的20年间,共发生了18次2级以上的有感地震,其中2级16次,3级2次。该地区最近一次地震是在2002年,震中位于东经113度21分,北纬35度37分,震级2.5级,没有形成灾害。但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过度采掘,采空区面积增加,造成了较大的隐患,如果一旦有地震发生,该地区极易形成“小震大灾,远震近灾”的严重后果。

1震后灾害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频度较高等特点,并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通过地震学家长期的努力,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社会要求相距甚远。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1.1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

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直接灾害主要有:①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例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②地面破坏,例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比如山崩、滑坡等;④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1.2地震引发的间接灾害(次生灾害)

地震间接会引发火灾、水灾、毒气泄漏和疫病蔓延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①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②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③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④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例如2008-05-12汶川8级地震,造成什邡市有化工厂倒塌,数百人被埋,80 t液氨泄漏;2011-03-11日本9级巨震引发的核泄漏次生灾害,更是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房屋。

1.3地震引起的人为危害

由于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造成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有些地震本身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慌,再加上各种“地震消息”广为流传,导致社会动荡,从而造成损失。

2地震预防措施

2.1长远对策措施

2.1.1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作。

2.1.2重视建筑规划和抗震研究

铁路、公路、桥梁等应尽量建在平原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活动范围;城市、居民点建筑选址上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和人口密集建筑的抗震能力设防等级应大大高于一般建筑标准;改进楼房的避险设计;加强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和实践,包括房屋建筑材料、结构、布局、造型等方面,按照有利于抗震的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加强对震中地震重区房屋毁损情况的调查分析。

2.1.3预防地震滑坡

在高原、山区的山沟修筑坝地、拦泥蓄水、填沟造林、除暴滞洪,预防地震滑坡。

2.2灾前防御措施

2.2.1洞察灾害前兆,及时报告险情

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水流夹带的泥沙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应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避让搬迁。

2.2.2冷静对待灾害险情,正确实施地灾避让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突然发生,一定要保持冷静。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由高向低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实在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2.3减轻人为灾害的措施

2.3.1提高地震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围绕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做好日常地震前兆各要素数据收集、上报等工作,做好地震趋势会商、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掌握并结合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个例分析和前兆异常分析,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

2.3.2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地震、抗震等科普知识

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以“科普宣传日”和“防震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标语、有线电视播放宣传片、LED大屏幕播放《地震公众自救互救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