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租地种粮210万公顷?

发布时间:2022-06-01 13:20: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随着全球粮荒引发国际粮价一路飙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受关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将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76万吨和2020年的2224万吨。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进口粮食不如进口土地,鼓励中国农业企业到海外“租地种粮”或“买地种粮”,正不断被政府方面提及。2008年6月,中国与苏丹签署一项农业合作议定书,中国将在苏丹援建一个农业示范中心。该中心将成中国众多海外农业项目之一,但在中国决策层的考量中,一幅更宏大的海外种粮战略蓝图正在描绘,他们甚至考虑推进企业海外种粮战略,把支持国内企业赴海外租赁或者购买耕地资源列为一项国家基本战略,以强化中国的粮食安全。

配合国家外交战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橡胶、油棕、剑麻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在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或基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国外兴建了很多农业开发基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国外兴建了很多农业开发基地。

此前,西班牙一家非政府组织GRAIN发布名为《富国屯田》的报告,其中列出中国海外屯田的规模已达210万公顷。《凤凰周刊》向农业部求证时,国际合作司的有关人士对此不置可否,“数据肯定不准确”。但该人士并未指出210万公顷的数据与农业部统计的数据相比是多还是少。

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早期实施,目的更多是紧密配合国家外交全局的国际政治目标,在国家外交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双边关系,以政府间农业援助,农业交流,建立农业示范区间或有一些国企购买农场等方式在海外发展种植计划。这一时期,“走出去”以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垦集团”)等农垦系国有企业为主九重点则是非洲和东南亚。

1990年以来,中垦集团先后在非洲投资兴建独资、合资、控股农业项目7个,其中东南部非洲4个西部非洲3个拥有土地总面积达1.42万多公顷。1989年,中垦集团在澳大利亚投资近300万美元,购买昆士兰46万亩(3.067万公顷)土地,成为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最大的农业企业。2000年9月,中垦集团所属的中国农业海外发展总公司与柬埔寨签署了2.65万公顷土地的开发经营合同。

但令人感叹的是,无限风光之后,“(中垦)集团现在争取到了政策性破产被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托管”,中垦集团的人士在电话中称。

和中垦集团相比,中国农业部2004年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中农发)毫不逊色。中农发所属的农业种植业项目共11个,拥有土地35。万亩(23.33万公顷),已建成投产的耕地24万多亩(1.6万公顷),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剑麻、可可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业,且大部分项目已进入成熟期和收获期。

足迹遍布五大洲

除农垦系国有企业之外,中国各种粮大省农垦系统所属的企业也在海外的土地上勤奋地耕耘,足迹遍布非洲、拉美,俄罗斯、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

在非洲,从1990年代初开始,江苏农垦集团先后在赞比亚兴办友谊、喜洋洋、中华和阳光4个农场,拥有3万亩(2000公顷)土地永久使用权;2005年,湖北农垦局成立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建立示范农场,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总计投资近1000万美元,2007年初,陕西省农垦局与喀麦隆政府签订5000公顷水稻良种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2008年11月,重庆中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市长江农工商控股合资成立的中坦公司在坦桑尼亚圈下4500亩(300公顷)土地建农业园区。

比起在非洲租种土地的规模,中国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租种则起步更早,更具规模。澳大利亚,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缅甸等国家,都有中国的项目。在这些地方,中国的投资以企业形式进入,主要经营水稻,蔬菜、玉米等作物。2004年,重庆市政府与老挝签订农业综合园区项目合作协议,规划面积5000公顷,总投资498万美元,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加工业等7个具体项目。

中国在海外大量“租地种粮”,以强化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中亚地区中国边境省份的农业投资探索早已开始。俄中合作建立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已有7。多个开发土地面积10万多公顷,黑龙江、吉林等省累计投资2亿美元左右,主要种植大豆和蔬菜等,产品基本上在俄国内销售,只是在遇到销售困难时才小部分运回国内。2004年,中国新疆伊犁租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县区10.5万亩(7000公顷)农田,租期从2004年春季开始,共10年。

199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开始在澳大利亚投资兴办农场,取名叫中澳斯开普顿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新南威尔士州购买3万多亩(2000公顷)农田,主要种植小麦,同时饲养牛羊。1996年,新疆农垦建设兵团所属的新天集团,在古巴投资中古合资水稻农场项目,该项目是古巴最大的农业合资项目,完成土地开发5000公顷。紧接着,1998年该公司在墨西哥又购置1050公顷土地,种植水稻。

推动农业“走出去”

早在2003年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曾传出消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开发土地、林业、渔业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但此事被提升到中央政府工作的高度,始于2006年开始的世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2007年,随着中国领导人不断的出访、考察,这项工作才被提上日程。

据记者了解,2007年国务院相关负责领导曾经找商务部、农业部以及国内各农业生产大省官员开会,专题研究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走出去,通过兴办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式到国外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欧美国家的投资热开始减退,非洲、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出现投资空当,它们不断向处于安全状态的中国企业拋出绣球,而且一些政府支持的项目还允许独资。面对这样的优惠条件,一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的人士表示:“这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机。”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近日表示,在支持农业“走出去”,特别是参与非洲农业资源开发与合作方面,进出口银行将通过提供对外优惠贷款、开展“一揽子合作”等方式,积极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走出去”。

2007年,中兴通讯旗下的中兴能源曾通过通讯设备换来大批海外上地合同,在刚果(金)持有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土地使用合同,在印尼有1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基地,并已展开种植。除此之外,中兴能源预计将分别在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泰国建设几十万公顷的种植基地,开展棕榈种植。目前,中兴能源的这种“走出去”战略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2008年7月,中国政府表示将对中兴能源投资海外农业市场给予政策支持。中国农业部也同意将中兴能源纳入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大框架内。

而根据各地汇报上来的跨国农业投资的经验和教训,决策部门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思路,即国有农垦大型企业仍将是主力。据悉,决策层已经把五大国有农垦集团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应中亚、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洲5个投资地区。

“新殖民主义”非议

但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据《重庆晚报》报道,即将投产坦桑尼亚农业项目的重庆种子公司2005年时在老挝曾遭遇亏损,同时在老挝淘金的另外4家私营企业,也因为“老挝的农户生性悠闲、劳动效率低”等原因亏损而陆续撤离。据中国驻阿根廷使馆经商处的官员介绍,福建省及河北省前些年曾在阿根廷进行过一些农业开发项目,但效果不佳。1996年时,中国曾有9家公司在澳大利亚经营牧业和种植粮食,但时至今日,不少中国公司都先后撤离了澳大利亚,现在只剩下中国农垦和西江农场两家公司。

当地政治因素也干扰着中国农业海外的发展。2007年1月,中国和菲律宾一度达成协议,在未来5至7年内,向菲律宾农业投资49亿美元,吉林省富华公司在菲律宾租种100万公顷土地用于种植玉米,时限为50年。不过,这个被外界称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的农业项目,却因菲律宾国内的反对声音被无限期推迟。直到2008年8月,因阿罗约政府着眼于菲律宾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的灌溉系统、大米自足供应的计划,项目才重现生机。

除这些现实因素,中国还要面对西方国家发出的“新殖民主义”的指责。美国之音2008年5月曾报道说,中国把目光转向外国,希望利用国外土地资源来保障中国的食品供应安全。有的媒体则干脆指出,中国到海外种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殖民,为今后的扩张打下基础。更多的指责则来自于中国借租种土地使劳务输出成为变相移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地力,则使土质遭到破坏,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政府官员强调中国海外种植计划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而不愿被理解为“海外屯田计划”。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中提出,国内粮价应逐渐与国际粮价接轨,同时农企也应与国际接轨,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纲要》实施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否定了外国记者“海外屯田计划”的说法,他称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目的是“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而并非农民或规模化企业直接购买,或租用国外土地的计划。

海外种粮或成国策

中国海外“租地种粮”的冲动缘于国际粮价的高歌猛进,且中国耕地流失加速。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6年10年间,中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1.3亿亩(866.67万公顷),目前正在死守18亿亩(1.2亿公顷)耕地的红线。中国农民数量占全世界40%左右,而耕地面积仅占9%。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如果中国希望保障食品安全,减轻全球价格波动的影响,那么国内农业企业必须向海外扩张。

国际新闻社2008年5月在一篇报道中称:“在泰国米价翻了3倍时,中国却安然度过米价暴涨的危机……其中的解决方法就包括在境外购买土地,中国靠这种方法保证了自己的食品供应。”“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口不成比例,中国要确保食品供应安全,就必须走出去。”中国农科院的姜文来认为,中国粮食紧平衡的局面不久将被打破,中国粮食供给将在8~10年后变得“很困难”。

在2008年4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农业部官员透露,政府部门正在探讨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到国外通过买地,租地生产粮食,以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决策层正考虑推进企业海外种粮成为国家一项基本战略,以强化中国的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发展海外农业也确立了三项基本原则:投资地的选择偏重与中国友好且政局稳定的国家,规模大、拥有资金和人才有丰富海外投资经验优势的大企业赴海外投资会得到特殊支持;企业在国内的资源和经验优势要能够与国外的投资环境相结合。不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官员在电话中表示:“上报国务院的方案仍在继续修改和完善中,目前农业部尚未拟定特别的鼓励措施。”

但可以肯定的是,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中国农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技术优势,未来国家也将加大协调双边政策的力度。据统计,中国已经与五大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

编辑 萧方 美编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