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辅导研究的希望

发布时间:2022-06-04 13:35: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兴于民间,毁于庙堂”,是整个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大规律。“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当前戏曲艺术的不景气,我们有必要重温中国戏曲史的这一重要规律,从中找到经验和教训,以使戏曲远离“庙堂”,回归“民间”,重新寻根,重振雄风,重铸辉煌。

一、汉百戏与唐参军戏的兴趣与发展

中国戏曲孕育时期的两大胚胎--汉百戏与唐参军戏,均以民间艺术为母体,逐渐发育而成形。先说汉百戏。汉百戏是汉代各种伎艺歌舞的总称,由于它散在民间各个地区,故又称作“散乐”。它的另一层意义是与宫廷的“雅乐”对称。可见,汉百戏民间性内涵与特征,是十分鲜明的。汉代统治者一方面将民间乐曲搜集到政府音乐机构--乐府里来,由一些音乐家加以提高;另一方面,又允许民间的角抵戏和各种伎艺到宫廷前的广场演出,汉武帝称之为“角抵百戏”,后人简称为“百戏”。百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但都是民间艺术,其中主要有民间歌舞、民间杂技、民间魔术、民间武术等。据东汉张衡《西京赋》所载,百戏中的主要伎艺有:扛鼎(即杂技中的举重、杠杆)、寻橦(即杂技中的爬竿)、冲狭(即杂技中的钻圈)、走索(即杂技中的走钢丝)、跳丸(即杂技中的手技抛物)、吞刀(即魔术中的口中插刀)、吐火(即魔术中的喷火)等。汉百戏中的《东海黄公》、《总会仙唱》、《辽东妖妇》等,都是民间歌舞小戏的雏形。

次说唐参军戏。唐参军戏是中国戏曲的孕育期,它的母体也是民间艺术。其中主要有四种:

一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大型歌舞,称作“大曲”,以诗句入乐叠唱,由一个宫调组成,重复演唱数遍。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叫“散序”,为序奏,无歌无舞,只由器乐演奏;第二段叫“中序”,以唱为主,一般只歌不舞;第三段叫“破”,歌舞并重,以舞为主,节拍急促。这种宏大的结构方式,正符合我国传统的艺术表达情感的规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二是由汉代乐府民歌发展而成的讲唱文学--变文,这是一种由散文和韵文相结合而成的通俗小说,也属于民间文学范畴。如《目莲救母变文》、《孟姜女变文》、《秋胡变文》等,均成为后世戏曲的渊源。

三是由古代表演发展而成的滑稽表演,类似现在的相声。唐参军戏中参军、苍鹘两个角色,类似于相声的逗哏、捧哏两个角色。其节目内容与资料的组织,也类似相声的“包袱”组织之法。如李可及表演的《三教论衡》,就是一段对口相声的雏形,用的也是相声的“歪批(曲解)法”。据唐代高择的《群居解颐》中所述:“咸通中,优人李可及者,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讽匡正,然智巧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儒服险巾,褒衣博带,摄齐以升崇坐,自称‘三教论衡’。其隅坐者,问曰:‘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是妇人。’问者惊曰:‘何也?’对曰:‘《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何人也?’对曰:‘亦妇人也。’问者益听不喻。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倘非夫人,何患乎有身乎?”上大悦。又问:‘文宣王何人也?’对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对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上意极欢。”这种用“歪批”手法,把释迦牟尼、老子、孔子都说成是女人的艺术手法,为后世相声所普遍采用。

四是由汉代的角抵戏发展为参军戏。汉代的角抵戏是由两个演员扮演成猛兽进行博斗,类似于后来的相扑、摔跤。据学者考证,我国的“戏剧”二字,繁笔字为从虎从刀戈,即两个演员扮作猛兽,各持刀戈(枪)互相搏斗。唐参军戏继承了汉角抵戏的优秀传统,如参军戏《兰陵王入阵曲》,即由演员戴面具,各持刀枪进行搏斗,以表现北齐时兰陵王高长恭武高强但貌美英俊,为使敌人畏惧,戴上凶恶面具的历史故事

由汉百戏与唐参军戏的兴起,可知中国戏曲兴于民间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规律。

二、宋、元、明杂剧的兴衰

中国杂剧,经历了由宋元兴起到元之鼎盛,再到明之衰亡的历史,其规律仍然是“兴于民间,毁于庙堂”。

首先是杂剧在宋代兴起于民间。它最早兴起于北京的汴梁,后来南宋的临安也一度盛行。它是宋代各种民间歌舞、滑稽表演、杂剧的统称,至今未见完整的剧本,不过从它的《莺莺六么》、《二更环》等节目的内容推测,它尚未形成完整的戏剧情节。

其次是元杂剧的兴起。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新生儿,从现存的164部元杂剧剧本上,可见其情节曲折复杂,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剧本结构完整严谨(四折一楔子)、语言本色当行、行当齐全、唱科白齐备,是成熟的戏剧形态。而所有这些成就,均来自民间艺术的滋养。元杂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均在社会底层,属于“臭老九”。元杂剧的演员如珠帘秀、天然秀等,也是艺伎与娼妓合二而一的人物,处于社会下层。元杂剧的曲调,以北方民间音乐--北曲为基础。所有这一切,都奠定了元杂剧“兴于民间”的基础。

最后是明杂剧的衰亡。杂剧到了明朝,逐渐走向衰亡,其主要原因是它脱离民间,进入“庙堂”(宫廷)。明王室宗族朱权、朱有敦等,亲自参与杂剧创作,如朱权的剧本《大罗天》、朱有敦的剧本《义勇辞金》等,都是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之作。另有一批封建文人,为了飞黄腾达,也大写趋炎附势之作,有的还卖弄个人才华,痴迷于“文人戏剧”的误区。于是明杂剧便寿终正寝了。

三、宋、元南戏的兴起

当杂剧走向末之路之时,代之而起的是来自民间的南戏。南戏也是我国戏曲的新生儿,它同元杂剧一起,构成中国戏曲诞生的“双胞胎”。

南戏诞生于浙江温州,因温州古名“永嘉”,所以南戏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戏文”等不同称谓。南戏共有167个剧本,传至今天的有15本。南戏的思想内容紧贴民间,与百姓息息相关,有的描写爱情、婚姻、家庭故事,有的揭示社会矛盾,反映普通劳动者愿望和心声,有的歌颂英雄人物,反对民族败类,表现人民群众的正义感和美丑评判标准。南戏的音乐,取自民间的“里巷歌谣”和“村坊小曲”,清新活泼,自由舒放,展示出美好发展前景。

四、明、清传奇的兴衰

传奇是宋、元南戏的发展,其剧本结构与南戏大体相同,但更为完整,情节也更为曲折复杂,人物性格刻画也更为细致。曲调有昆山腔、弋阳腔、高腔等,兼用元杂剧北曲的某些音乐。

明、清传奇作家有名有姓的有700余人,剧本多达200余种。今存600余种。其中主要作家作品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梁辰鱼的《浣纱记》,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等等。

传奇的民间性首先表现在它思想内容的人民性上面。主要表现出人性化的爱情观与人文主义思想,并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传奇的民间性也表现在它艺术形的人民性上面。它分“出”,成为“连台本戏”的萌芽,极大地满足了下层市民的文化娱乐需求。

五、清代的花雅之争

传奇发展到清代,因其走向“庙堂”,也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衰亡之势。这集中地体现在清代的“花雅之争”上。

所谓“雅”,指“雅部”,是清传奇中昆腔(昆曲)之称;所谓“花”,指“花部”,是清代昆腔以外其他各种戏曲的称谓,也叫“乱弹”。

脱离民间,进入宫廷,使一统传奇天下的昆腔开始了“死亡之旅”。清王朝主管宫廷演出事务的升平署,把昆腔引入宫廷,由太监充任演员(称为“内学”),民间原来的艺人,有的也被召进宫廷(称为“外学”),演出剧目都是一些歌功颂德、娱乐升平的,如《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神仙赐福》之类。这种“宫廷戏剧”,自然成为“短命艺术”。

而一大批各地方戏曲剧种,如梆子戏、柳子戏、秦腔、弦索腔、楚调、二簧调、吹腔、罗罗腔等,争奇斗艳。使被王卿贵族视作“雅乐”、“正音”的“雅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与彻底的颠覆。正是来自田间树野、乡间草泽的“花部”,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把“雅乐”赶下历史舞台,开创了中国戏曲史灿烂辉煌的新篇章。究其原因,就在于八个大字:兴于民间,毁于庙堂。

因此,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戏曲的希望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