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术价值谈

发布时间:2022-06-05 15:40:0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陈原《社会语言学》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语言学专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历史转折的作用。很多文章从宏观角度评述过这本书,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以称谓研究为标本,从微观角度深入评价这本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学术价值 称谓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确立至今只有四十几年的历史,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成立历史更为推迟,作为学科建立标志的就是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一书。陈原《社会语言学》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语言学专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功不可没,起着承前启后、历史转折的作用,有很多文章从宏观角度评述过这本书。本文选取称谓研究为标本,试图从小的侧面,立足于微观角度,细致地展开讨论,深入地评价陈原的《社会语言学》的学术价值。

称谓是反映社会的敏感区域,通过称谓变迁来研究社会因素的影响再合适不过。因此称谓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热点话题。从这个角度切入,能以小见大,体现《社会语言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陈原《社会语言学》出版之前的社会语言研究现状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角度去考察语言”(《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336),社会语言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

20世纪40年代,罗常培《语言与文化》一书,把语言研究与文化学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社会语言进入草创阶段,为社会语言学研究铺好了路基。罗常培在这本书中专门辟出第七章,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黑夷的亲属称谓,发现那里初民社会的交错从表婚制及分布区域。分析了澳洲、非洲某些民族亲属关系所反映的婚姻制度,并引介了莫尔根和库诺的亲属称谓窥见婚姻制度互相驳议的观点,来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应有谨慎态度。

看得出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还主要是引介国外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学著作理论,并作了探索。正如陈章太的观点,我国社会语言学分建设阶段(1978~1987)和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两部分。建设阶段主要引介国外语言学家和理论,如祝畹瑾的《社会语言学译文集》,对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此阶段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学术论文寥寥无几。关于称谓的论文几近于无。

二、陈原《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转折作用

1983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引起轰动,成为社会语言学学科建立的标志。这本书的第十一章,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中研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并在第3节讨论从称谓的变化观察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动。陈原认为,封建时代亲属称谓的复杂和严格区分,从称谓语上可以得到反映。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趋向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了。在解放后的中国,有些亲属称谓又发展了新的语义,这也反映了新的社会关系。例如“姨”“叔”两个词在新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脱出了旧的亲属称谓范围,有了全新的语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和互相敬重的关系。“哥”“姊”“妹”等词会随时代变迁而只具有象征性的或非亲属称谓的意义。而这就是后来学术论文常讨论的亲属称谓的泛化或拟亲属称谓。

陈原在第4节中讨论了称谓语的演变和它的社会意义,认为等级森严是封建社会称谓的特征。从等级差别的称谓和官衔、等级衔的称呼非常复杂,并且划分得非常清楚的语言现象,就可推断这个社会处在怎样的一种生产关系中。在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称呼语“同志”,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和亲如手足的关系。陈原指出,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出现了“老”和“小”两个亲昵词,记录了新社会的成员之间亲切的关系。

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不再囿于国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经验和理论,不再照搬现成的研究成果,而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探索中国社会生活图景与语言实践的关系,得出从社会生活能观察语言变化,从语言变化能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的理论。并以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演变为标本,在中国社会生活实践中总结社会语言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语言生活实践。

陈原《社会语言学》激发了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的创造热情,1983年之后短短几年内,有关称谓语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多起来。如陈松岑的《社会语言学导论》(1986),祝畹瑾的《“师傅”用法调查》(1984),宋英姬的《汉朝语亲属称谓词对比》(1985),仲素纯的《达斡尔语的亲属称谓》(1985),鲍延毅的《一个在复苏的词儿——“先生”》(1986)等等。

三、陈原《社会语言学》的启后作用

陈原的《社会语言学》立足于中国社会语言生活实际,讨论了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变迁。作者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到新时期社会的变化与语言变化之间的关系。陈原《社会语言学》出版之后,讨论称谓问题的著作及期刊论文,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陈原著作的影响。

(一)有关称谓的著作

1.戴庆厦的《社会语言学教程》(1993)

此书是一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语言学专著,联系少数民族实践较多。文中讨论了称谓与文化的关系。戴文认为不同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导致称谓语不同。称谓分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类。不同的亲属称谓反映亲属制度有别,以广西靖西县壮语亲属称谓特点和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亲属制度为例加以分析,并深入剖析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以及社交称谓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以中西差异为讨论了姓名类称谓和身份类称谓。

2.郭熙的《中国社会语言学》(1999)

此书已经完全立足于汉语实际,对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文中分析了中国亲属称谓的特点:(1)注重内外、上下、尊卑和等级的分别;(2)亲属关系延伸广;(3)亲属名称分得细。还分析了亲属称谓趋于简化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尊称、谦称、爱称和贬称背后的社会等级关系。并探讨了称谓的规范问题。

(二)有关称谓的学术论文

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启后作用还表现在讨论称谓的学术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讨论亲属泛化的文章

陈建民的《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1990),吴慧颖的《建国以来拟亲属称呼的变化》(1992),潘攀的《论亲属称谓的泛化》(1998)等。

2.描述亲属称谓简化趋势的文章

姚亚平的《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1995)。

3.讨论称谓与时代变迁的文章

陈原敏锐地观察到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变化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后来的作品纷纷仿效。如李明洁的《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1999),戴云的《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2005),杨荣丽的《从个别称谓看语言及社会的变迁》(2003)等。

4.讨论社会称谓“同志”嬗变的文章

王枫、李树新的《“同志”称谓的历史嬗变及其语义特征》(2005),张维耿的《漫话中国大陆五十年间称谓语的变化》(2003)等。

从研究“同志”嬗变的论点上获取灵感,并在此基础上写“先生”“小姐”“师傅”“老师”“老板”等社会称谓通称的文章有:黄南松的《非教师称“老师”的社会调查》(1988),贺凤来的《浅议“老板”现象》,姜德军、道尔吉的《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2004),樊小玲的《“小姐”称呼语用的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2004),张建华的《“小姐”嬗变看语言的社会镜象功能》(2005)等。

5.写“老……”“小……”等加词缀的变化形式的文章

罗湘英的《亲属称谓的词缀化现象》(2000),储泽祥的《“老/小·姓+称谓性指人名词”格式的使用情况考察》(2003),陈流芳、曲卫国的《“老+姓”称呼的语用功能浅析》(2006)等。

6.研究称谓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文章

李树新的《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1990),陈月明的《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以及文化印记》(1990),李明洁的《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1999),史宝金的《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2003),黄启良的《从称谓语的变化透视中国文化的变迁》(2003),张立丹、张希玲的《拟亲属称谓习俗的文化功能》(2006)等。

这一阶段称谓语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社会语言学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社会语言学发展阶段的繁荣局面不能不归功于陈原的《社会语言学》的启后作用。

四、结语

纵观中国社会语言学短暂的历史,陈原的《社会语言学》不仅仅是中国社会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社会语言学专著,也不仅仅是中国社会语言学学科建立的标志。它在中国社会语言学史上功不可没,学术价值极高,起着承前启后,历史转折的作用。这正是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一个侧面——称谓语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3]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5]赵蓉晖.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李明洁.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J].语文建设,1999,(2).

[7]吴慧颖.建国以来拟亲属称呼的变化[J].语文建设,1992,(12).

[8]陈建民.现代汉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问题[J].汉语学习,1990,

(1).

[9]潘攀.论亲属称谓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

(周向东 辽宁昌图 昌图职教中心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