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中的“自然”构成

发布时间:2022-06-07 18:15:1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构成”(Construction)在中国直到很晚才单独成为一词。甚至在1980年版的《辞海》中,还没有单独的构成一词,只出现了“构成主义”。与“构成”意义接近的有“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①现在,在艺术设计领域,我们通常把“构成”看成是“在一般使用目的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有秩序的空间结构的命题”。②由此可见,现在设计创作中随时用到的“构成”,在二十年前的中国还只是一种模糊的、绘画范畴的概念,而在二、三百年前的情况更是无从知晓。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在过去构成的含义并不明确,我们的祖先却无意识的一直在使用构成的规律。处于安徽南陲的黄山、白岳之间徽州地区的明清民居群落就处处呈现出一种“自然”构成之美。在那里,有着一个个古村落群,遥望层层下落的屋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节奏的律动 ;而以横线为主的轮廓线中,一切又变得格外的恬静。正所谓静中有动,动中寓静。

我们把徽州地区的明清民居群落的构成看作是一种“自然”的构成。之所以如此说,一是因为当时“构成”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人们是在无意识的前提下,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叹为观止的构成奇观 ;二是因为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构成,而并非刻意地为了构成而构成。在此,我们根据主体的不同,大体上将这里的“构成”分为两种形式,即静态的构成和动态的构成。

一、静态的构成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里所说的静态只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来来往往的人群,相对于时间的流动,作为主体的古老的房屋,延伸的小路,还有平静的水塘,这都是静态的。所以我们称之为静态的构成。

在构成的一般规律中,和谐被看成是构成的最高形式。③徽州民居自然构成正是一种和谐美的典范。

俯瞰徽州的古村落群,可以看到整个村落多为黑白相间,屋宇层层而下,而以水平直线居多,少有曲线。白色的整体墙面与黑色的屋顶组成了主旋律,水平的屋脊线和垂直的墙线构成主体框架,耸起的马头墙和大小不一的小窗点缀其间,与前两者相呼应,构成点、线、面的统一体,为原本单调的整体增添的变化。

从空间构成来看,整个村子大都是方块形的一正两厢的四水归堂形式。方形成为最常见的形式。然而,由于整个村子都是依地势而建造的,或改水道,或借山势,这其中必然会有边缘的残余地带。这些“边角料”就成为突变的发生处。例如卢村的一处戏台,就成为突破固有形式,创造新形式的典范。由于这些边缘地带的不确定性,故而产生的形式也丰富多变,在统一的整体中变化创新。

徽州民居的单体建筑中,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徽州明清住宅的基本形式为“平面正房三间,或单侧厢房,或两侧厢房,用高大墙垣包绕,成为天井”,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水归堂”式。从房屋的平面图来看,虽然受地形的影响很大,但主屋的对称形制是不可改变的。

严格的对称形式势必会显得严肃而缺乏变化。徽州民居却很自然的破除了这种严格的对称 :虽然其大门和正厅本身都是对称的形式,但两者一般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让人有曲径通幽之感。同样,在空间与空间的夹角处形成的死角,也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成为精致的亮点,同时也打破了正厅的绝对对称形制,在平面构图上达到了均衡。

远观徽州民居,能体会到其律动的和谐;走进去,则能体会其对称的庄严与均衡的趣味。但如果再走进去,关注一下其内部装饰,就会惊叹其中所蕴涵的强烈的节奏与韵律。试看外部简单的高墙和黑瓦,进入内部空间则是繁花般的精妙雕琢。内庭四周的栏板大都被饰以有秩序的竖线形花纹,形成连续不断的快速重复节奏。弧形的随梁枋和有着精致雕刻的隔架科,又形成了另一种较为缓慢的重节奏。两者结合起来,就如同和谐的二重唱。当然,这种节奏和韵律并不是随意而为之的,而是根据场合与生活场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不同的环境中会使用不同的节奏。

二、动态的构成

徽州的构成之美不仅在于其沉凝不动的老屋、高墙、雕饰。当你流连其中,在历史长河中享受光影,时空的变幻之奇,更能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流动之美。

徜徉在徽州古村落中,犹如置身于一幅巨大的黑白立体的构成作品之中,明亮与黑暗始终一路伴随。

在狭小而悠长巷道中漫步,两边是高耸的砖墙,一路皆是高墙的阴影,无穷无尽。偶尔在两墙之间的间隙中,撒下一抹阳光,犹如黑暗中一块块白色的亮点。在小巷中穿行,这种黑白构成就不断地在我们身边出现 ;光影也如万花筒般,不停的在变幻流动。

这种近似于纯黑白的变化不仅围绕着整个村落,甚至在每家每户中都可以感受到。徽州民居的内部结构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天井采光。屋外是晴空一片。一走进徽州民居,四周就是暗褐色的木质板壁,一时只觉从明亮进入黑暗世界,白色的主旋律由于黑暗的介入而产生了变化 ;可是黑暗的中间又从天井漏下一方阳光,从而产生激烈的突变。内厅有时有好几个天井,这样当你穿过一个又一个黑暗的房间,走进一个又一个明亮的天井,就如同在明与暗相交织的经纬线中穿行。另外,这种黑白的流动构成还在于那点点漏窗中所透出的白色花纹,随着人的走动而化为光影交织的绚烂画面。

徽州古村落的“自然”构成的形成是有着特定的历史因素和人文心理因素的。

首先是当时的建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明代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提高,所以明代以后的建筑普遍采用砖墙。此时已经能够大量应用空斗墙,从而节省了用砖量,也推动了砖墙的普及,当时甚至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正是这种砖墙技术的普及,才造就了徽州古建筑群的黛瓦粉墙的特有效果。在木结构方面,明清民间住宅的大木结构形式逐步简单化,定型化,“建筑的平面变成了一个棋盘形”。⑥内部木结构的整体简化才使得徽州建筑的内部有了装饰与精雕细作的可能。

其二是宗族制度的盛行。徽州的民风是聚族而居,不杂他姓。“社则有屋、宗则有祠”([清]程庭:《春泛纪程》)一个村落有宗祠,还有支祠和家祠。“同一姓氏的直系亲属围绕着自己的‘家祠’的建造住宅,而‘家祠’的建筑则环绕在‘支祠’周围,‘支祠’簇拥于‘宗祠’的周围。”这种层层围绕的聚居方式,使得所有的建筑形式都遵守统一的形式,服从“宗祠”的规定。然而由于等级的不同,亲疏的远近,又造成了形制上不同的变化。

其三,徽州古村落的建立者为有名的徽商。徽商一向以“儒商”自称。“儒”者:重理重简、有规有矩。“商”者:保全财产最为重要。从历史遗存来看,在徽商发达昌盛之前,明早期的民居建筑并非如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明中期以后,由于徽商的崛起,皖南地区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导致现在我们看到的徽派建筑的最终形成,成熟和普及。⑦

总的来说,徽州民居的“自然”构成,有其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由此可见,“构成”不是设计艺术家们的专利,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普通生活之中,因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通性。如果我们留意的话,就不难发现:原来,“构成”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①参见《辞海》1277-1278页,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②③诸葛铠著:《图案设计原理》157页,171页,江苏美术出版社。/④《中国建筑史》128页,《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⑤王其钧著文,洪建/王其钧绘:《城镇民居》8页,中国古典建筑美术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⑥梁思成著(英文),粱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29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⑦杨大洲著:《漫游徽居》,浙江摄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