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札记(之三)

发布时间:2022-06-07 19:25:0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哥特式建筑

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的几个城市,建筑物的沧桑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黎和罗马,还有布鲁塞尔、佛罗伦萨,街道旁的建筑多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德国的几个城市,建筑多是二战后重建的,但也是造得古香古色。欧洲的建筑风格是多样的,不同的建筑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城市显得和谐。

在许多地方,我坐在车上大老远望去,一座像是教堂的建筑物,而真正走到近前,导游介绍说,这是市政厅。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欧洲的教堂与市政厅风格那么相象。后来,走过了若干城市,进了若干个不同风格的教堂,才问明白那种教堂像市政厅、市政厅像教堂的建筑,是哥特式建筑。

据说,哥特式建筑风格于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见到的最负盛名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在12—15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的手工业和商业行会已经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此时的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西岱岛上,美丽的塞纳河从它身边流过。它最早动工于1163年,由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和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直到1345年整个工程才最后完成。我对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是因为读了雨果的小说以及看过改编的同名电影。当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和空间的距离站在巴黎圣母院前,举首仰望这座已历经八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但仍气势雄伟、丰韵犹存的宏伟建筑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作为一座由罗马式建筑到哥特式建筑过渡的典范,巴黎圣母院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介绍,在这之前,欧洲及世界各地所建的都是罗马式教堂,建筑造型几乎千篇一律,粗笨臃肿、低矮抑郁、幽暗沉闷。巴黎圣母院则完全打破了前人的藩篱,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哥特式的教堂结构。法国当时的世俗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由于战争的因素,城市要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内嘈杂拥挤,居住条件很差。后来富人宅邸、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建筑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此行,在德国科隆和意大利威尼斯都看到了哥特式标志性建筑。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其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许多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临水而立,非常优雅、灵动。

鹿特丹、海牙兜风

离开布鲁塞尔,车子跑上欧洲16号公路,下午四点钟,在公路72公里标志处,进入荷兰王国。

荷兰国土面积较比利时大一些,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万,也算是个小国家,但农业发达,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法国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我对荷兰之所以有点印象,主要是这个老牌帝国,曾经侵占我国台湾,再就是塞万提斯笔下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抹不去。

其实,荷兰除去“风车”王国的称号,还有花卉王国、自行车王国等称号。荷兰的畜牧业太发达了,牛奶多的当水喝还喝不完,所以,荷兰人的身高世界第一,男子平均1.83米,女子平均1.73米。

车行途中,风景入画。彩林,蓝天,白云,草地,湖泊,奶牛,天鹅,风车,田园牧歌般的乡村,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错落交映。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智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日,行程本是直驱阿姆斯特丹。因为与司机兼导游的关系处得很好,我们就提出能不能先到鹿特丹和海牙看看。司机爽快地答应了。其实,欧洲的公路极为发达便利,这样不过多绕三四十公里路。

进入鹿特丹,我发现这个城市的建筑与法国、比利时有明显的不同。这里的建筑,除去市政厅等少数几个建筑物是采用大理石花岗岩材料之外,其它的都是砖砌的,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看见的比比皆是的楼宇外墙上门窗外框华丽的雕饰很少很少,街道也没有巴黎那么繁华、喧闹,看不到车水马龙的小汽车流,骑自行车的人确实不少,路边摆放着相连的自行车阵,使我联想到了国内。

在鹿特丹的市中心转,也没有下车,20来分钟,听着看着,这个世界著名的海港城市,因为不曾到港口,所以,也不敢说见到了“庐山真面目”。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离开鹿特丹,20分钟,就到了海牙。这个城市虽小,却是荷兰的政治首都,女王长住在这里,只是遇国是方才回阿姆斯特丹例行。看着天色已经渐渐发昏,我们不愿进城了,而是直接向海牙国际法庭扑去。黄昏中,大路旁,一座城堡式的红色建筑,在夕阳的余辉笼罩下,显得森严。正值下班时间,从大楼里不时走出男男女女的人,他们是法庭的法官吗?

这座国际法庭,自打成立以来,仅审理过一个案子——前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维齐。这哪里是国际法庭呀,完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操控的政治工具嘛。幸好米氏有病早逝,一了百了,不了了之。不然,看如何收场。

夕阳下,大楼背光,我的眼前,是一团发乌的画面,楼后的背景,晚霞却无比的灿烂。

欧洲的三只手

还没有出发前,组织者集中强调注意事项时,有一条就是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荷包和护照。说,欧洲各国,都有针对中国人的窃贼,尤其是护照,千万不能丢,最好是少带现金,带信用卡。

到了欧洲,导游更是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举出许多例子。记得说了一个访问团因不慎,全团护照和机动费都被窃贼盗走,只好打道回府的例子,说得大家都紧张。

于是,有经验的同志就交代大家,每一次出行活动,都把荷包掖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护照放在另一个口袋里。出国带出的不多的外汇,也分开存放。出行时,大家尽量走在一块,互相照顾。

第一天,在巴黎,我们团友中还真发现了洋窃贼。那是在埃菲尔铁塔上。每天,世界各地的游客集聚在这里。乘坐电缆车直接上到第二层观光大厅。人,密密匝匝的。开始,大家还抱着团,一会儿,观景的观景,照相的照相,就慢慢地落远了。当大家发现团中的那位女团员等三人不见了,就有意识地加快行程,去找她们。一会儿,发现了她们,正要招呼她们,却只听见她们说,“我们遇到贼了”。团长连忙问,“丢东西没有?”“没有!是看见小偷偷刚才一同上塔的内蒙古游客的。小偷拉开了那人的挎包,用一个长镊子夹出一个纸信封。我们意识到,信封里估计装着钱。还是鼓鼓的”。团友又说,“边上就有一个警察,也不管”。我们下了铁塔,见到了几个团的导游,内蒙古团的导游紧张起来。后来导游得到的消息是,那人丢了不少钱,具体数额又不愿意说。

在荷兰和德国,大家紧张的心放松了一些。可是一到意大利,就更紧张了。导游说,“现在欧洲,最乱的是西班牙,其次是意大利。这些针对中国人的窃贼,多数是无业的、尚未定居的、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干的。开始,有的还是受雇于中国人,后来,整出经验了,来钱快,就自己干了。哪里都有坏人,没脾气。见到那些摆地摊的,乞讨的,千万躲远点。”

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比萨,说是那里小偷虽然不很多,但质量高。我们把导游的话当圣旨,谨小慎微,都没出问题。到了罗马,说是这里最乱。我们在游览过程中都很注意,也没有出现问题。

就在最后那天上午,我们到罗马市政府某部门拜访,因为交通原因,只能乘坐两站地铁。罗马市的地铁,据说是四通八达,与地面交通相联网,十分方便。一个欧元,买票进了站。乘电梯下到乘车大厅,装修十分简单,远不如中国北京艺术化了的乘车厅。须臾,车辆开了过来,只见车厢里人挨着人,正是上班时间,感情这罗马地铁比北京地铁的拥挤度是有过之无不及。在拥挤中,我们八个人分别上了两节车厢。我所在的这一节,共三个人。我正想着挤就挤点,正好体会一下罗马人的上班生活,却看见不远处的女团友向我示意,我连忙挤了过去,她也向我挨近。只见她使劲捂着腰间的包。车靠了站,她身边的两个外国中年妇女下了车。女团友身边的意大利人用鄙夷的眼光看着下车的妇女。我感觉到了点什么。

又靠站了。我们下车后,女团友告诉大家,“刚才上车时,拥挤中还没站稳,就感觉有手扯我的包,身边的那个意大利男子好象用眼光提示我。肯定是贼,就是那两个上一站下车的妇女。她们没有得手,被发现了,就下车了。”我想,肯定不止两个人,在地铁中作案,一般都是团伙,互相掩护。好在大家警惕,没有破财。

直到离开意大利,我们紧张的心才放松了些。

希腊雅典,导游说是秩序比较好的,但今年也发生过华人失窃的情况。我们的心到最终也没有松懈下来。直到登上回国的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