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2-06-10 11:10: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虹鳟鱼属鲱形目鲑科,为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冷水性鱼类,具有肉味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人工繁殖简便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优良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而且虹鳟鱼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将其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准备

1.类型:适合流水养殖的石砌池或水泥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并联排列,注排水分开。池底坡降150~200:1(即每150~200米水平距离降低高度1米)。

2.面积:池塘面积控制在60~400平方米,长宽比为8~10:1,以40米x4米的池型为宜,水深保持在0.6~1.0米。

3.闸门:

(1)注水闸门。设置三道:第一道为拦截树枝等杂物的铁栅栏;第二道为控制进水量的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第三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

(2)排水闸门。设置两道:第一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第二道为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第一块隔板安装在距池底15~20厘米处,然后根据水位高度要求依次加装其他隔板。

二、苗种放养

1.规格:放养规格以100~150克/尾的鱼种为宜,放养鱼种要求游泳活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

2.放养量:根据注水量、池水交换率和饲养水平,以放养50~100尾/平方米为宜,

3.放养前的准备:在鱼种放养前要对放养池进行消毒,按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0.1公斤,用10倍的清水将生石灰溶化后进行全池泼洒,4~6天后注入新水。

4.放养方法:将储运鱼种的器具缓缓沉入水面以下,让鱼种自由游走。放鱼种动作要轻、要快,同时注意鱼种入池前的储运水体温度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不得超过3℃。

三、饲料投喂

1.营养成分:专用颗粒性饲料中,蛋白质含量40%~42%,脂肪含量7%~9%,可消化碳水化合物9%~12%,此外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颗粒大小:应根据鱼体重及时调整颗粒饲料粒经:体重低于100克,饲料颗粒粒径小于1.5毫米:体重100~250克,饲料颗粒粒径1.5~3.0毫米:体重250~500克,饲料颗粒粒径3.0~4.0毫米:体重500克以上,饲料颗粒粒径5.0毫米。

3.投喂情况:投喂量为鱼体总量的2%~3%,投喂每日2~3次,投喂时间为上午8点、下午3点和下午6点。

四、水质控制

水中悬浮物小于15毫克/升。水温全年变化在4~200C之间,最适水温为16~18℃,当水温过高时,可辅助添加井水。DH值(即酸碱度)5.5~9.2,最适pH值为7~7.5。水体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当溶氧量不达标时要适时开增氧机增氧。水的流速以2~30厘米/秒为宜。

五、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坚持勤巡塘、勤观察,查看鱼的吃食及生长情况。勤刷闸门,保证水流通畅。定时清污,保持水环境清洁。注意定期筛选分池饲养,每20~30天进行1次。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氨态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水环境指标。

六、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找准病因,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水质、饲料、用药及其标准。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药物的使用,保证产品质量,走健康养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