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幻作文【五篇】【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28 20:40:03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科学幻想绘画是以科学幻想为前提,以绘画艺术为基础的少儿科普活动,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再好的科学幻想,也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因此,必须抓住儿童绘画的天性,延续儿童的绘画热情,才能更好的展现科学幻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幻作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科幻作文【五篇】

三年级科幻作文范文第1篇

1.挖掘儿童绘画的天性,延续儿童绘画热情,打好科学幻想绘画的基础

科学幻想绘画是以科学幻想为前提,以绘画艺术为基础的少儿科普活动,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再好的科学幻想,也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因此,必须抓住儿童绘画的天性,延续儿童的绘画热情,才能更好的展现科学幻想。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好像都是天生的小画家,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只要给他们一张纸,一支笔,他们随手就是一幅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地上,墙上,家具上,到处都是他们的创作园地,他们的绘画热情为什么这样高呢?因为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文化知识也才刚刚起步,因此,绘画成了他们与人交流,抒感,向往美好未来的主要途径,但到了中高年级,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语言的交流能力及文化知识的提高,他们与人交流,抒感的方式就会多元化,就会由绘画这一途径转移到语言文字等方面。因此,他们的绘画热情就会减退,为了使儿童的绘画热情得以延续,我在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借助低年级建立的绘画基础,让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幻想,捕捉灵感,让他们明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例如,没有一百多年前美国莱特兄弟的大胆想象和勇于实践,就不可能有今天已经普及的航空运输事业。在教学中,及时肯定同学们的成绩,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要他们动手画起来,哪怕只有一点微不足道的长处,我都予以肯定,如在一次活动中,恰逢雨季,有位同学说:老师,我们这里的雨太多,都快成灾了,可沙漠地带却那样干旱,如果将多余的雨下到沙漠里,那该多好啊!我抓住这一闪光点,给予极大的鼓励,我说:那你就想想办法,让这里多余的雨下到沙漠里去,你就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了,这位同学得到鼓励后即兴创作了一幅《我要让沙漠变绿洲》的科幻画,这幅画在当年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科学幻想绘画二等奖。另外,我借助小学生好表现的特点,将他们的作品多次展示,在整个校园掀起了人人都画科幻画的高潮,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许多同学享受到了成功之后的快乐,这样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画展,是延续学生绘画热情的又一途径,从而为科学幻想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科幻交流,展现科学幻想的魅力

为了引导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幻想,着眼于未来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畅想和展望,使他们从小尝试手脑并用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汇交流,我根据少年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科学知识的水平,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经常组织他们收集科技资料和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典型事例,以故事会的形式相互交流,然后展开科学幻想,再把各自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他们得到了较大的科学幻想和动手展现的空间。并将他们的活动成果在全国进行交流,多次组织他们参加《双龙杯》,《金星杯》等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近年来曾有三百多幅绘画作品,分别获得钻石杯,金杯,银杯,铜杯等不同等级的奖励,从而在我校掀起了开展科学幻想交流,展现科学幻想魅力的新高潮。

3.坚持兴趣小组活动,提高科幻绘画的科技含量

三年级科幻作文范文第2篇

之前无比排斥同人创作的刘慈欣,为什么态度突然有变?三体宇宙有未来吗?它的尽头是什么?

公元2017年6月8日,地球,中国,北京,封闭的黑色空间里银河闪烁,刘慈欣抬手按下了巨大的红色按钮,一瞬间,时空轻微晃动,一个新的宇宙――由他认可的、庞大的“三体宇宙”正式诞生了。

但大刘不是唯一主角,他身右,站着未来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未来局”)的局长姬少亭,这一次的宇宙开发计划,由二者共同发起。

科幻读者应该会对“未来局”有印象――2014年2月,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收到了一份来自北京的2016年科幻大会主办申请,现场,自称为“未来事务管理局”的申办方说,他们是来自未来的外星人,在未来的时间线上,他们已经成功申请并举办了此次大会,因此,为了保护正确的时间线,这次申办必须要成功。在场的观众都笑了,这是一个科幻团体最帅气的亮相。这个从果壳孵化而来旗下的科幻文化公司小组,发展至今,已经手握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资源,包括刘慈欣、韩松、郝景芳等。

官方给出的“三体宇宙”的具体操作路径是:基于《三体》的原著设定,邀请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及更大范围的《三体》读者参与进来,创造出一个属于《三体》的内容系统,即为“宇宙”。

听起来,这很像是一次由刘慈欣本人授权的大型同人创作会,虽然主办方并不赞同这样轻松的定义,但这已经是目前公开的情报下,最容易理解的那个了。《星球大战》是个不错的参照。

在1977年星球大战系列第一部电影《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后,出现了一批小说、漫画、电子游戏,甚至是电影作品来对设定进行持续的内容扩充,将它逐步扩展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导演卢卡斯将这些星战相关作品分成“正史”和“传奇”,正史部分由卢卡斯本人公开宣布,其他授权之作则被定义为传奇。

除了星战,漫威宇宙、DC宇宙也都是这次三体宇宙运作的成熟参考案例――任何有价值的人物和理念都可以拓展,角色可以在不同影片中穿插,作为正片的补充。所以即便是曾经非常排斥《三体》同人创作的刘慈欣,也对这次开发点了头。

毕竟资料说,此前,《三体》是以“不超过十万”的价格,被张番番买断了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影视剧和游戏开发权,可直到今日,备受关注的《三体》大电影也没有上映。用这样迂回的战术,绕开原作,制造一个更大的衍生宇宙,已经是目前状况下,回握“三体IP”的最短路径。

在《三体》中,有一个以“借助外来力量拯救腐朽的人类社会”为最高宗旨的国际组织,ETO(EarthTrisolaris Organization),其成员互相称为“同志”。会当天,本刊抓到了在现场被打上钢印的“普通同志”刘慈欣。

但“三体宇宙”仍有非常多的未解之谜。

《三体》原著毫无疑问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读完《三体》,你大概忘掉了人物,却记住了二向箔、降维打击、恐怖平衡等一堆概念――那技术崇拜的“三体宇宙”与依托超级英雄的漫威宇宙、DC宇宙会是两条路数吗?成型的三体宇宙是什么样的?如何让三体宇宙每年都能有稳定的高质量产品推出?

即便有多家媒体提问,现场,主办方都没有给出详解,唯独确定的,是未来局公开表示:刘慈欣拥有对这个宇宙的把控权。

会最后,大刘站在台上,谦虚到甚至有些超脱,他引用了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国王,出于对去世的王后的深切怀念,而为她建造了一座纪念宫殿。宫殿建成后,国王沉浸在它无与伦比的宏伟和壮美中,偶然看到了其中停放着的王后的棺椁,觉得它在这儿显得多余和微不足道,于是下令道:‘把那东西拿走。’”

刘慈欣言语一顿,“我希望《三体》最终会成为那具棺椁。”

关于三体宇宙的N个疑问

Q=《北京青年》周刊 A=未来事务管理局

Q:三体宇宙到底是在搞啥啊?到底准备怎么搞?

A:基于《三体》原著的故事和世界观,探索和挖掘出庞大的衍生内容生态,从抽象的哲学和观念,到具体的技术与社会设定体系,无数空白的时间点、一带而过的细节所包含的可能性等,这一切都会变成由一个个人物串联起来的故事。这会是一个有机的工业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同人开放创作。

Q:搞这个,大刘知道吗?大刘同意吗?大刘喜欢吗?大刘参加吗?

A:知道。同意。喜欢。参加。不信你问他。

Q:我们可以参加吗?

A:十分欢迎。三体迷、某一个艺术展现形式的工作者、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只要你有意愿,就可以找到一个办法让你加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当然,不同的开发有不同的时间节点,我们会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发这个宇宙。

Q:搞这么大的宇宙,怎么核呢?

A: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大刘领衔的设定委员会,将从不同的审核角度评估,确保每个产品都有合理的定位。例如星球大战,将自己的故事分为正史和传奇。三体宇宙也会进行不同等级和形态的区分,满足众多读者的不同喜好,也给未来作者留出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Q:为什么要选择《三体》来做这样一个宇宙?

A:《三体》视野庞大,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包含了宇宙数个维度的变迁;
《三体》观念清晰,透过鲜明各异的人物看到的都是文明和宇宙的生死;
《三体》魄力恢宏,令人震颤的奇观层出不穷;
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伟大的世界观。《三体》已经成为科幻甚至文化历史的一座丰碑,整个世界都对它高度认可,从中国开始,掀起了全世界的《三体》热潮。《三体》的气度极大,在整个故事当中,作者慷慨地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时间的跳跃,人物的转换,给新的创作留下了巨大空间。

Q:你们对三体宇宙的未来期待是什么?这个宇宙会变成什么样子?

A:一个拥有一致精神内核的,包含小说、漫画、表情、绘画、雕塑、动画、电影、剧集等等艺术表达形式的大体系。

Q:三体宇宙的发展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宇宙的暴涨会停下来吗?

A:它需要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希望它不会停下来。这个宇宙也许会加速膨胀,也许有一天会速度变缓,但它始终会存在。而不论三体宇宙做了什么,初始状态的《三体》三部曲小说,永远在那里。

Q:对中国科幻有什么意义?中国科幻是不是有希望了?

A:作为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品,将会拥有自己的衍生宇宙,将会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将会带动更多的创作者和生产者。虽然不能确定这件事在历史上的意义,但这件事肯定将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希望从来都有,今天,只是更加努力去实现。

三体宇宙前传

2006年5月

《三体》在《科幻世界》杂志开始连载

2007年8月

《三体》获2006年度第十八届中国科幻文学银河奖科幻特别奖

2008年5月

《三体Ⅱ・黑暗森林》首次出版

2010年11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出版

2011年7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获2010年度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

2011年12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获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2013年7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奖

2015年2月

《三体》提名2014年度美国奇幻科幻协会星云奖长篇小说类

2015年4月

《三体》提名2015年度普罗米修斯奖最佳小说

2015年5月

《三体》提名轨迹奖科幻小说类

《三体》提名约翰・W・坎贝尔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2015年8月

《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

2017年4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提名雨果奖

2017年5月

《三体》提名德国科幻大奖Kurd-La?witz-Preis的“最佳外国长篇”项目

2017年5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再次入围轨迹奖“最佳长篇”项目

三体宇宙优秀代表发言

文那(绘画师):

我看过《三体》,但是个科幻新手。我从高中就看过《时间简史》,当语文书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懂一个词再看一句话,最后就产生了厌世的情绪,宇宙都要爆炸了好吗!后来我就把所有量子物理、天体物理的书都收起来了,就又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后来看《三体》,在阔别了十多年后再次回到了这个宇宙里,是用我压箱底十多年的东西再去理解这个世界。

《三体》中的场景太具象了,同时也更抽象,无法理解。我初中就开始写关于量子物理的论文,但看《三体》时是没有画面感的,除了具体的二向箔这些,但对降维就没有画面感。如果大刘写的时候有视觉想象的话,那他一定是很厉害的画家,从这时起我就对刘慈欣老师很有敬畏感。很乐意能进入“三体”的世界,不仅是艺术上,也是生活上,它打开了新的大门。

饶骏(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副主任、科幻作家):

2011年我组织了一个跨界研讨会,除了航天界,还请了作家吴岩老师,大家对空间站发展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三体》对世界认识的格局,和传统工程师的格局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扩展更多的资源。2019年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要上天,是中国大国地位在太空的重新确立,这不仅仅是科技的存在,也是太空文化的起点。

“三体”和科幻文学首先是文化,离不开一个“科”字,代表科技。美国的科幻文学和大片引人入胜,因为美国的国防和航天实力在保驾护航,拍什么样你都会觉得真实。科幻文化是跟着国力、科技创新和太空探索同步发展的。

对三体宇宙有个小建议:两手都要硬。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出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都会有人看。

杜庆春(北京影学院副教授、三体宇宙学术顾问):

我算是科幻很年轻的读者,科幻电影看得比较多,小说相对较少。刚开始看《三体》时,我有很强的文学阅读习惯,一开始读得不太习惯,但还是坚持读完了。

三年级科幻作文范文第3篇

这名目前中国最畅销的科幻著作《三体》的作者,大学毕业近30年来都没有换过单位,一直在山西,阳泉的一个发电厂做工程师。与大家的猜测不同,刘慈欣不发微博,不装微信,不是因为低调,只是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至于为什么要待在偏僻的阳泉,“我也想来北京,但北京的房子买不起啊。而且总要有工作才能来吧,我们体制内的工作,调动不容易。”

他所说的“没有时间”,并不是因为参加社会活动。在电力系统工作必须要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则要接女儿、回家做饭。作为工程师,他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他的手机功能除了打电话就是发短信。或者记下一些灵感——打开老式的电阻屏手机。刘慈欣里面存的100多个文档。都是由质子、空间这样的词语组成的零散片段。

在他看来,读科幻、写科幻,从一个科幻迷成长为科幻作家,其实都是出于对平淡生活的补偿心理。

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他的记忆里,中学时,文理科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不好也不坏;
虽然一直在重点中学,但从小到大和老师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不积极参加活动,不是“受关注的学生”。高考时,能选的学校和专业就那么几个,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大学时,有过当科学家的想法,但要当科学家就得读研究生,他没有考,“考了也考不上,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只有一个保送的。”

然而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渐渐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小伙伴不太一样,就是“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我来说,多大的宏观,我都能把它形象化。”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时,就马上开始想象:光1秒钟能绕地球7圈半。这么快的东西走一年,能走多远呢!“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就特别有画面感,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伙伴就不觉得有多远、多震撼。”

由于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小学二年级时,刘慈欣转到阳泉读书。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都是“”时的禁书,被父亲藏在床底下,刘慈欣便偷偷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看。其中的莎士比亚著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三年级时,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

现在,刘慈欣把这种感觉描述为“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科幻”这个词,当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幻想小说。在“文化生活的贫乏是无法想象的”时代。刘慈欣只能一遍遍地读箱子里的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与科普书籍相比,他觉得凡尔纳的书“更浪漫。读的时候觉得离科学很近”。

那时,刘慈欣只在一个地方能看到与科幻有关的信息,就是父亲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他还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年只有几部样板戏可看。一直到十余年后,他才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照,而《星球大战》正式在中国上映,是22年以后。

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

尽管报纸上已经不断提到世界上有《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这样的好电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慈欣也只能看到一些“三流”的科幻电影。

他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未来世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被引进的几部美国电影之一。当时。刘慈欣还不知道这是一部续集,20年后才看到它的前传《雪洗乐园》。刘慈欣上初一时,“”结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科幻进入黄金时代,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出版,引起轰动,他喜欢的凡尔纳作品系列也相继出版,“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那时的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个出版社在出长篇小说,每出一部你到书店都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刘慈欣说。

但好景不长,1983年他读大学时,科幻被作为“精神污染”加以清除。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的科幻作品“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他也感到“非常恐慌”。如果想找科幻书,只能去北京的外文书店,但都是几十块钱一本,根本买不起,他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科幻作品才开始披着别的文学的外衣被陆续引进,比如罗杰·泽拉兹尼的《科魔大战》。“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科幻。”刘慈欣说。

写科幻是对平淡生活的补偿

在阳泉,刘慈欣曾经工作过的娘子关发电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刘工”业余是个科幻作家。他读初二的女儿也并不觉得爸爸是个多了不起的人。因为虽然会看到爸爸经常接电话、发邮件,但从没有人会来家里拜访。

除了工作,在晚上的闲暇时间里,他会看电影《冰河时代》、《疯狂原始人》,宫崎骏的动漫,也会去豆瓣网上看读者对《三体》的评论。在《三体》中,他最得意的一个创意就是质子的低维展开,在上面刻电路,“但不知道为什么,读者却反响平平。”

这个曾经的游戏迷已经没有时间玩游戏了,尽管他很想玩。在刚刚有电脑的时候,他就曾没日没夜地在DOS系统里玩游戏。互联网刚兴起时,他也天天泡在聊天室、论坛上玩。在科幻圈。刘慈欣的交际并不广。“我和其他科幻作者、出版方、读者的联系都很少。”刘慈欣说,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与任何一个读者保持过长期的联系,也很少有人会给他写邮件。每次来北京,他也不一定会见科幻圈的人。

很多大学请他去做讲座,他从来不去。“去了说什么?我又没有新的作品、新的想法。这些都说了100遍,别人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也许写科幻跟看科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就是这样。”刘慈欣说。

对于刘慈欣来说。目前最大的困扰是对高科技发展的恐慌。指着桌上的录音笔、电脑和手机,刘慈欣对记者说:“你这里摆的三样东西,就已经完全超出科幻小说的预测了。科学的神奇感消失了,这极其致命,尤其对我写的、喜欢的这种——描述未来科技的科幻。”

这种恐慌从十几年前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登陆到白宫网站上留言的时候就开始了:“感到很绝望,因为这已经是科幻了。”

三年级科幻作文范文第4篇

电影《未来水世界》海报

电影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电影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现象。美国电影充分蕴含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尤其是位居好莱坞票房首位的科幻电影,在体现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美国文化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达隐含在视听语言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充分利用大众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国家意志,进而在民众意识中构建起国家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不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视听综合艺术,同时也是用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影像呈现,借助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受众的认知和观念,同时也具有了隐蔽性和象征性的文化输出手段的身份特征。

好莱坞科幻电影自诞生起就凭借其“寓言化”的故事、象征隐喻式的视听以及创新的叙事视角等艺术表达手段,形象地传达了工业革命带给美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折射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以及美国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科幻电影无疑成为国家形象构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幻电影当然不是科学,它一方面开掘了科学的娱乐功能,开拓了科学在公众娱乐生活领域方面的价值;
另一方面,科幻电影本身的思想价值,彰显了科幻电影与美国社会科学文化心理的密切关系,成为美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缩影。本文拟从不同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影像语言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问题等方面,浅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当前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一、带有防御色彩的 “世界霸主”形象

20世纪50、60年代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就开始在影像中出现了美国企图充当“世界霸主”的决心,这一时期美国形象的构建是带有防御色彩的。二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形成两极化格局,美国为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借助如《外星人入侵》、《独立日》、《星舰战将》等“外星人”与“地球人”敌对题材的科幻电影,隐喻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对美国有威胁的势力。影片《我是仇敌》中外星人怪龙所说的外星语中不时加入的俄国语汇,使得这一虚构的故事有了现实的政治意义色彩(《电影批评》,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3-14页),从而诱导大众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恐惧和抵制。《征服太空》中将“征服太空”美化为爱国主义的行为,一方面,“征服太空”意味着征服具有“恶魔”特质的外星人,另一方面,则暗示着通往“霸主”之路的障碍的矛头指向苏联等东方大国。

另外,这一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还通过诸如《原子怪兽》、《奇怪的收缩人》、等展现人类灾难的科幻电影来呈现,影片当中由核辐射带来的物种变异以及核导弹的夸张性呈现,是美国对二战期间原子弹带来的恐怖后果的一种裸的影像外化。而美国人的这种恐惧逐渐由对外界转向对自我的反省——对种族歧视制度的反身和认知,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人猿星球》便是通过进化链倒置的方式,深刻批判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弊端。从影像当中折射出来的由对外在力量的恐惧和担忧到自我的审视,展现了美国民众意识的进步。(《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路易·阿尔都塞著,孟登迎译,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87页)

二、带有敏感色彩的美国“救赎者”形象

20世纪70、80年代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呈现的则是美国带有敏感色彩的“救赎者”形象。这一时期的美国矛头开始由“外患”转为“内忧”,展开了自我的反思和审视。善良、正义的外星人成为美国自我形象指涉。如影片《超人》、《2001年遨游太空》等,象征美国的外星人成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地球卫士”。然而这一时期美国作为“救赎者”是带有敏感色彩的,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正遭受着内忧外患的危机,越南战争的失利,经济危机、尼克松弹劾案等使得民众普遍缺失信仰,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发展。此时的美国需要在影像中树立“天使”形象,带领民众走出美国历史中的“寒冬”,通过“地球卫士”形象的构建,搭建起民众走出阴霾的桥梁。

影像中美国“救世主”形象的敏感色彩,源自于处于水深火热的民众对资本主义和国家政权的怀疑。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现状,美国努力描绘着属于本国民众的“理想国”蓝图,以期在弥漫着共产主义的威胁与超越苏联成为霸主的愿望中,搭建起属于资本主义和美国本土特色的希望和信心的宫殿。(桂天庚:《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载《电影评介》2007年24期)以期在民众心中建立的“理想国”形象和美国企图构建的国家形象产生了“叠合效应”,从而鼓舞民众对资本主义和国家建设的信心。

为避免这种尴尬,影片中出现了自我实质性救赎的影像——对关乎民生的现实问题的关注。如在《宇宙静悄悄》(1972)、《我不能死》(1976)、《银翼杀手》(1982)等影片也开始呈现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食物短缺、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乃至都市工业文明的衰落等问题,纵观这些影片提出的问题大都是国际中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的问题,美国俨然在影片中将自己塑造成“救赎者“形象,显示美利坚民族的光明的前途,进而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一方面有利于其在海外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打造其有能力作为世界的”领头羊”的形象。

三、带有危机色彩的美国“领导者”形象

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美国被塑造为“领导者”的形象。在《独立日》、《黑衣人》、《未来水世界》、《12只猴子》等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再次被丑化,冠之以“怪兽”的形象,甚至带有戏谑的味道。影片形象地表述了美国人对目前生活状态的忧虑,片中的迷雾和隐藏在迷雾之中的生物成为、莫名病毒、经济危机或其它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的隐喻,超市中被捆的人群成了美国社会的缩影。不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幻电影中的悲观严肃色彩,这一时期的影片中多是美国以领导者的自信姿态,轻易制服“魔鬼”的超能形象。在影片《独立日》中美国带领人类打败外星人,并取得最终胜利,美国最终拯救了世界,美国的节日成为世界的节日,这一影像表达正是美国以“领导者”自居的外化体现。

大部分影片中的美国作为“世界警察“捍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子民的安全,美国自诩为“上帝的选民”,守护地球是上帝的旨意;
而现实中威胁因素则被消解成为“怪兽”的形象,影片中制服“怪兽”也多是带有荒诞和消解的意味,这种带有后现代处理手段象征着美国回归了以往的自信,而这种回归实则是对美国民众出现的精神上的“危机”的一种慰藉性表达和警示性作用。(《技术与合理化——哈贝马斯技术哲学研究》,郑晓松著,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53页)

这一时期开始用时间上的位移这一修辞模式对于资本主义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揭示出美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困境。(李一鸣:《新好莱坞制造者——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载《当代电影》2000年3期)为了帮助民众走出神经质的恐惧中,开始出现了具有超级能量和西方基督教色彩的超级英雄,在超人形象中得到想象性的解决。这也隐喻了美国的“领导者“地位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动摇,是具有危机感的。

四、带有伦理色彩的美国“民主者”形象

进入到21世纪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美国是带有伦理色彩的“民主者”和“人道主义者”形象。在美国历史发展中,个人主义是支撑起美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骨架,美国文化视域下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自我实现和民主自由的象征。然而美国的个人主义是在宗教伦理色彩的框架之下的自由,资本主义是其赖以存在的土壤。美国的“领导者”地位开始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动摇,尤其是“9·11”事件以及再次爆发的金融危机,美国民众产生的惶恐和危机感更需要借助基督教的信仰实现自我的救赎。为了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文化开始通过大众媒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文化相结合,因此在美国科幻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开始具有普通人的特质,并为捍卫自由、民主挺身而出。

“基督救赎”和“民主自由”成为美国企图再次巩固世界霸主地位的两大法宝。并开始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美国精神的宣扬,意即通过跨越国界的伦理话题表达引起世界的共鸣。如在影片《深度撞击》中,炸毁撞向地球的彗星隐喻着美国所拥有的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另外影片中关于“面对只有一部分人可以逃难”的理性和伦理的艰难抉择,有逃生机会的美国人选择和地球人同患难的情节,实则是美国宣扬其“人道主义”的策略;
在美国的科幻影像中,在象征着美国的超人英雄的捍卫下,在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里,民众多呈现为拥有自由生存、自由选择的个体,通过个人的奋斗实现梦想……甚至“美国梦”一度成为21世纪初世界各国青年人的追求。可以说,美国在民主和人道主义外表下的资本主义渗透是其实现世界统领的另一渠道而已。

五、好莱坞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现状

好莱坞科幻电影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凸显了其在国家意识形态系统构建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好莱坞科幻电影由注重文化内涵开始向注重刺激的视听特效转变,这些影片凭借超一流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特技处理以及在中国市场有着号召力的明星,在中国市场上仍是占据一席之地。好莱坞科幻大片也将中国市场锁定为最大的票房市场。随着好莱坞巨制科幻影片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影片的文化内涵和影像语言的指涉上开始迎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比如《2012》中提到“是中国人拯救了世界”,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最终爱丽丝在地图上指出“中国将是最大的市场”。甚至出现专门针对中国文化特点的版本,如《钢铁侠3》、《环太平洋》等,在海底怪兽的一波波攻击下,旧金山、东京、悉尼先后变成废墟,占据科技优势的人类节节败退,中国版机器人“暴风赤红”由三胞胎操控,擅长过肩摔、飞腿这样的中国功夫等来迎合中国观众。好莱坞科幻大片近来在中国高价寻求剧本正是彰显了其转变。

然而,2013年以来如《超级战舰》、《遗落战境》、《惊天危机》、《重返地球》、《环太平洋》等科幻大片因其“特效雷同,剧情幼稚”而引发观众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质疑和不满。好莱坞科幻电影遭到质疑和滑铁卢,彰显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内涵”和“故事情节”的缺失,过于注重对刺激视听的追求,一方面,目前的好莱坞科幻电影都是大公司投资,用产品的眼光看待创作,拍出来的东西模式化。另一方面,根据漫画改编的好莱坞大片,大量充斥着为迎合特殊利益群体的需要而拍摄“粉丝电影”,没有想象力和远见。这一点是对中国拍摄科幻电影具有启发的意义,电影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体,要拍摄出好的科幻电影,特效特技处理虽然重要,影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支撑点。凭借科幻电影,拍摄出具有独特民族性和东方文化内涵的影片,才能在世界科幻电影中独树一帜,越是民族性的也就越是世界性的。

三年级科幻作文范文第5篇

国外科幻作品创造的“幻境”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到,除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我们还无法证明其他“世界”的存在。即便是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多维宇宙,也还只是停留在物理学家的演算和求证过程之中,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实验或观测证据能够予以证明。

不过,这些都挡不住杰出的科幻作家们想要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创造出另一个“幻境”的冲动。1981年,任教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弗诺・文奇发表了小说《真名实姓》。在那个互联网还处在胚胎阶段,个人电脑仅仅停留在“电动玩具”阶段的时候,弗诺・文奇却描绘了一个强大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赛博世界。未来世界,人类通过神经感应的电极,把自己的感官和思维直接连接进计算机网络,从而创造出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赛博世界。故事的主人公_杰・布拉克是网络黑客组织“巫师会”的成员,这个组织中的会员都是能在这个赛博世界中呼风唤雨的大巫师,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命门,就是他们的真名实姓。如果他们的真实姓名被其他巫师掌握,他们就不得不充当对方的奴隶。而罗杰・布拉克则是被警方掌握了真名实姓,于是只得答应充当卧底,去追查这个赛博世界中最强悍的巫师―邮件人。

作为一个超级黑客,邮件人的野心并不止于盗取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这些小儿科,他似乎正在策划一个前所未有的惊天阴谋,那就是依靠计算机网络的力量,统治现实世界。为了挫败邮件人及其人的阴谋,布拉克和巫师会中的另一位女巫被政府临时授予计算机网络的最高使用权限。布拉克与女巫联手,在赛博世界中与邮件人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最终,布拉克一方侥幸取胜,但却始终无法找到邮件人的真名实姓。为此,布拉克拜访了真实世界中的女巫―一位退休的女性高级程序员。布拉克从她那里得知,所谓“邮件人”其实是一个被军方废弃的人工智能程序。在赛博世界中,他从一个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了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生命,并产生了夺取世界的想法。尽管已经被打败,但是没人能保证他不会再度来袭。

《真名实姓》是西方“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后来,威廉・吉布森于1984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则让赛博朋克这一流派拥有了世界影响力。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自1989年开始连载科幻连环漫画《攻壳机动队》,同样也讲述了赛博世界中惊心动魄的警匪故事,可以看作是对威廉・吉布森科幻创作的一种呼应。这部漫画后来被改编成了电视动画和动画电影。据说,号称“赛博朋克”巅峰之作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黑客帝国》三部曲,也是受到了《攻壳机动队》的影响。

融入中国智慧的真实幻境

在对真实幻境的描绘上,中国科幻作家一点也不输给国外的同行。星河于1995年发表了小说《决斗在网络》,号称是中国“赛博朋克”的开端之作。相比于国外同类作品灰暗、忧郁的基调,《决斗在网络》则渗透着更多温馨、幽默如校园民谣般浪漫与诙谐的气息。这让中国人心中的赛博世界从一开始就有着更多的本土特色。

而中国科幻作家也不仅仅留恋于计算机网络构建成的赛博空间,更是把真实幻境的建构延伸到了物理世界的最前端。科幻作家何夕创作的《六道众生》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六道轮回”的意象,讲述了为解决生活资源短缺的问题,人们被分配到不同维度的空间中生存。不同空间维度中的人们虽然可能共处一室,但却完全察觉不到彼此的存在。其科幻构思的精妙,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