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楼施工组织设计合本

发布时间:2022-06-28 08:00:08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蓝欣家园壹号院 3#、4#楼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

  河南隆豫建设有限公司

 2010 年 10 月 18 日

 目 目

 录

 1 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3 3 施工部署…………………………………………………………………5 4 施工准备…………………………………………………………………8 5 主要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方法…………………………………… …….15 6 确保 工程质量技术与管理措施……………………………… ……..….54 7 确保工期技术与管理措施………….………………………

  ……….58 8 确保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62 9 文明施工与现场管理措施…………………………………………….....72 10 施工总平面图……………………………………………………

 .….77 11 施工回访及质量保修计划………………………………………….…78

 1 编制依据 (一)本工程施工图纸

 (二)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三)工程施工合同 (四)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2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6-2002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02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01 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 17、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1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与标准

 JGJ27-2001 2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21、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以上技术规范标准与新技术规范标准不一致时,以新技术规范标准为准 (五)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及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2 工程概况

 2.1、建设地点:平顶山市规划中的南一环路北侧,开源路南段路西经济适用房项目地块,蓝欣家园规划用地 A、B 地块内。

 2.2、主要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

 2.3、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为二级。

 2.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5、抗震设防烈度:6 度第一组。

 2.6、总建筑面积:3#楼 9777.38m 2 ,4#楼 13089.80m 2 。建筑高度 33.10m。

 2.7、建筑层数:地上十一层,一层地下室。

 4、建筑高度:室内外高差 0.30 米,地下室层高 2.60 米,一层层高 3.80 米,二~十一层层高均为 2.9 米。

 2.8、建筑设计概况 2.8.1、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 2 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 15 年,防水设防要求为二道 SBS 卷材设防。屋面构造:十一层屋顶平屋面采用 05YJ1 屋 9(B4-140-F2)。楼梯间屋面采用 05YJ1 屋 13(B2-55-F9)

 2.8.2、墙体和砌筑砂浆

  墙体由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且外墙和楼梯间隔墙均做外保温。加气混凝土砌块构造措施详 05J3-4《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住宅部分内隔墙采用 100 厚增强 GRC 水泥条板构造措施详 05J3-6《轻质条板内隔墙》。

 两种材料墙体交接处,应根据饰面材质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网片,防止墙体裂缝。

 2.8.3、外墙面做法中的涂料墙面选用 05YJ1-外墙 24 颜色祥立面图。

 2.9、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 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 号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除门窗表特别注明及公共楼梯间外窗外,外窗均采用塑钢窗,6+12A+6 平板中空无色透明玻璃,外墙可开启窗扇均带纱扇。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均应采用消防部门认可的合格产品。

  2.10、室内装修做法:内装修工程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楼地面部分执行《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内墙所有阳角均做 2000 高护角 80。

  2.11、节能设计:依据<<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DBJ41/071-2006)进行设计:

 屋顶或顶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水泥聚苯板 170 厚,参见 05YJ1 屋 9(B4-170-F2)。

 外墙:2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200 厚钢筋混凝土挤塑聚苯板 40 厚,参见05YJ3-7。

 隔墙:2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门户:保温防火防盗门。

 底部自热通风的架空楼板:120 厚钢筋砼板挤塑聚苯板 30 厚,参见05YJ3-7。

 外窗:85系列塑料推拉中空玻璃窗采用5+10+5厚中空玻璃,参见05YJ4-1。

 保温材料的燃烧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 级;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3 结构 设计概况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0,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年限为 50 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场地类别为二类,无液化土层。本工程为丙类建筑,其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均按六度考虑,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建筑物耐久性环境,地上结构为一类,地下为二 a 类,露天环境和厨房,卫生间的环境类别为二 a 类。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基底置于三层细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

  垫层砼强度 C15 级, 基础砼强度 C35P6 级,基础至标高 6.680 米砼强度 C35,地下室墙砼强度 C35P6,标高 6.680 米以上砼强度 C30,楼梯梁、板同该层标号,其他现浇构件(圈梁、构造柱、门框柱)砼强度 C20 钢筋:

 结构构件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 B-HRB335,C-HRB400 级钢筋,非机构构件及分布钢筋采用φ-HPB235 级钢筋。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区域按规范规定箍筋加密;竖向钢筋φ14 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φ12 以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按规范要求施工。

  填充墙材料:±0.00 以下(室外)砌体采用 MU10 级烧结砖,M10 级水泥砂浆砌筑。

 ±0.00 以上填充墙体采用轻质砌块,干容重小于 8.0KN/M3 ,强度等级不小于 MU2.5,M5 混合砂浆砌筑。

 3 施工部署

 3.1 工程目标

 3.1.1 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质量达到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的合格标准。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

 质量资料保证真实、准确、配套、齐全。

 3.1.2 安全目标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项目达标,汇总表得分

 达到 85 分及其以上,杜绝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 2‰以下。

 3.1.3 施工工期 详细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见附图)。

 3.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该机构通过赋予的权力,所具有的组织影响力在施工管理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内外部及人员间关系,发挥各项业务职能的能动作用,满足现场的施准备、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施工、劳务、物资、机具、计量试验、成本核算、生活、文明施工等需要,对本工程服全面负责。

 3.2.1 机构设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二人,项目总工程师一人。部门设置:工程部、质量技术部、安全部、设备材料部、财务核算部、综合办公室。项目部机构设置及主要人员如下:

  项目经理:赵红彦

 项目副经理:陶战友 项目工程师:姚春怀 质量技术部 各操作班组 设备材料部 财务核算部 综合办公室 工程部 泵和输送管清洗、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3.2.2 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其余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下设;六个工作部室,主要部室工作职能如下。

 1)工程部: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统计、调度,经营合同、工程测量、现场管理、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及劳动力、标准化等各种施工要素的日常管理。由施工员、统计员组成,对生产副经理负责。

 2)质量技术部:负责编制和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物资检验和施工试验,负责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姓

 名 职

  务 职

 称 赵红彦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刘顺套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姚春怀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王前进 施工员 助工 冯银亮 质检员 助工 苏永军 安全员 助工 雍忠芳 预算员 助工 刘松霞 材料员 助工

 调整工序矛盾,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由质检员、技术员、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计量员组成,对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3)安全部: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消防保卫、环保环卫等监督控制工作。由安全员、保卫干事组成,对副经理负责。

 4)设备材料部:负责工程物资和施工机具购置、搬运、贮存、编制并实施物资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物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施工机械设备、工用具等。由材料员、采购员、保管员、机械员组成对项目经理负责。

 5)财务核算部门:主要负责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劳动工资结算等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

 6)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行政事务,信息收集、综合治理、人事管理、联络、文秘等工作。

 3.3 流水段划分 流水段划分既要考虑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配置数量、周转次数及每日混凝土的浇筑量,也要考虑流水段物资、工程量的均衡程度和起重机每台班的效率,具体流水段划分规划如下:

 3.3.1 基础施工阶段:本着保证工期,节约材料的目的,地下室施工期间分为一个自然流水段。

 3.3.2 结构施工阶段: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避免出现垂直施工缝,不留施工缝 。

 4 3.4 施工顺序及验收安排

 结构工程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组织施工,结构施工分二部进行验收,分别为:基础结构验收为第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为第二次;最后进行竣工验收。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1)合同签订后,由技术部门向建设单位领取各专业图纸,由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

 3)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工作。

 4)根据施工图纸,配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及有关图集,并分发给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规范、规程、图集祥见编制依据)。

 4.1.2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做好标识并加以保护。

 4.1.3 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地下管网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

 4.1.4 器具配置。

 1)测量器具配置见表 4.1.4-1。

  测量器具配置表

  表 4.1.4-1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电子经纬仪 DJD2 台 1

 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 2 光学经纬仪 TDJ2E 台 1 3 激光测距仪 D3030 台 1 4 自动安平水准仪 DZS3-1 台 1 5 激光垂直仪 DZJ3 台 1 6 钢卷尺 50m 把 2 5.0m 把 20 7 工程检测尺 JZC-2/2m 把 2

 2)试验器具配置见表 4.1.4-2。

 试验器具配置表

  表 4.1.4-2 序号 试验器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混凝土抗压试模 100×100×100㎜ 组 6

 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 砂浆试模 70.7 × 70.7 ×70.7mm 组 3 2 坍落度桶 100×200×300 组 2 3 天平 HC-TP 12A-20 0~2 ㎏ 组 1 4 砝码 M2 级 1~1000g 组 1 5 游标卡尺 0~150 ㎜ 组 1

 6 案秤 10 ㎏ 组 1 7 环刀 200cm 3

 组 10 8 氧气表 0~25MPa, 0~2.5MPa 组 3 9 乙炔表 0~0.25MPa, 0~4MPa 组 3 1 计算机 三

 星 台 4 11 绝缘电阻表 zc-7 组 1 12 接地电阻表 zc-8 组 1 4.1.5 技术工作计划。

 1)根据工程的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周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必须经审批后实施,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2)样板工序、样板间计划 钢筋加工先做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钢筋绑扎及模板支立设定样板柱与样板段,内装修设定样板间。

 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计划 根据工程的情况,结合市场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推广和应用“三新”项目达7 项,严格执行省市科技示范工程的标准,并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4)提前做好模板设计样图及钢筋放样工作。

 5)做好各种物资进场计划。

 4.2 岗位培训 4.2.1 管理人员培训 做好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4.2.2 劳务人员培训 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4.3 劳动力、主要施工机械和材料供应计划

 劳动力、主要设备、测量实验检测仪器、周转材料供应计划如下表,具体数量根据工程实际进度组织到场。

 1 4.3.1 劳动力用量计划

 为满足工期要求,对劳务分供方评审,选用长期与本项目合作的有丰富经验队伍进行施工。结构施工期间劳动力计划(见表 4.3.1-1)

 结构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表 4.3.1-1 序号 工

  种 计划人数 备

 注 1 普工 10

 劳 动 力 根 据工 程 量 大 小及 施 工 进 度具 体 安 排 进场。

 2 钢筋工(筏板施工)

 50 3 钢筋工(结构施工)

 60 4 木工 80 5 混凝土工 30 6 电气焊工 6 7 架子工 20 8 施工电梯司机/塔吊司机 2/2 9 瓦工 90 10 水暖工 11 11 电工 3

 装饰装修施工期间劳动力计划(见表 4.3.1-2)

 装饰装修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表 4.3.1-2 序号 工

  种 计划人数 备

 注 1 抹灰工 100 劳动力根据工程量大小及施工进度具体安排进场。

 2 油漆工 40 3 木 工 30 4.3.2 周转材料计划及主要项目工程量

 为确保工程按计划正常有序的施工,根据进度计划,计算出主要项目的工程量,主要周转材料用量,详见表 4.3.2-1、表 4.3.2-2。

 主要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表 4.3.2-1 名 称 数 量 单 位 规 格 竹面胶合板 见预算书 块 2440×1120 ㎜ 钢管 见预算书 t Φ48 方木 见预算书 m 3

 50×100mm、 100×100mm 扣件 见预算书 万个

 尼龙密目安全网 见预算书 ㎡ 尼 龙 密 目安全网 安全平网 见预算书 ㎡ 安全平网 架 板 见预算书 块 架 板

  主要项目工程量一览表

 表 4.3.2-2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土方开挖 m 3

 见预算书 混凝土 m 3

 见预算书 钢筋 t 见预算书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m

 2

 见预算书 加气混凝土砌块 千块 见预算书

  4.3.3 主要机械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机械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好施工机械的进场部位,并检查保养一遍,使其设备完好率达到 90%以上,见表 4.3.3。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表 4.3.3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电容量 备 注

 1 塔吊 QTZ4208 台 2 60kW×6

 2 振捣棒 Φ50 台 10 2.2kW×10

 3 振捣棒 Φ30 台 5 2.2kW×5

 4 平板振动器 BL11 台 4 1.5kW×2

 5 混凝土地泵 HBT-60 台 1 55 kW 1 台备用 6 电焊机 BXI-50-7 台 4 38.6 kVA×3

 7 钢筋切割机 CQ-50 台 2 7.0 kW

 8 弯曲机 CN-50 台 2 5.5 kW

 9 电锯 MJ500 台 2 7.5 kW

 10 打夯机

 台 2 2.8 kW×6

 11 钢筋调直机 GT4-8 台 2 5.5 kW

 12 潜水泵 QY-25.50 台 2 5 kW

 13 电刨 MB-104C 台 2 4.5 kW

 14 施工升降机 SS100/100 台 2 7.5KW

 15

  4.4 现场准备

 4.4.1 施工道路及场地 1)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工作,按公司 CI 设置围墙。

 2)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管线敷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搞好工程通信工作。

 3)建筑物施工场地为水泥路面 。

 4.4.2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 1)水源:采用施工、生活合一的供水方式,消防用水取用临时水池供水,利用建筑物南侧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通过 DN40 的 PP-R 管提供临时用水水源。水管连接采用热熔连接方法,考虑到供水管线上没有车辆通过,除供水管线穿过马路处需埋于地下 ,管线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用水量的计算 a、施工生产用水量见表 4.4.2 N 1 及 Q 1 取 值 表

 表 4.4.2

 项

 目 Q 1

 N 1

 混凝土养护 15800 m 3

 300L/ m 3

 砌块全部用水 1983 m 3

 250L/ m 3

 楼地面工程 29052 m 3

 190L/ m 3

 搅拌砂浆 87156m 3

 300L/ m 3

 q 1 =K 1 ΣQ 1 N 1 /(T 1 t)×K 2 /(8×3600) 其中:

 K 1 =1.1

 T 1 =365

 t=2

  K 2 =1.5

 q 1 =2.9L/S b、施工现场机械用水量:

 其中:q 2 =K 1 ΣQ 2 N 2 ×K 3 /(8×3600) K 1 =1.1

 Q 2 =1

  N 2 =250

  K 3 =2

 q 2 =0.02L/S 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其中:q 3 =P 1 N 3 K 4 /(t×8×3600) P 1 =600

 N 3 =40

  K 4 =1.4

 q 3 =0.6L/S d、施工消防用水量:

 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面积,依据现场消防用水量定额,假定同时发生两次火灾计算,取 q 5 =10L/S. e、总用水量的确定:

 q 1 +q 2 +q 3 =3.52L/S<q 5 =10L/S

 故总用水量:Q=K 5 *q 5 其中:K 5 =1.1

 所以 Q=11L/S 3)干管的布置及管径选择 本工程干管的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生产消防水管 D=100~300mm 时,正常流速 v=1.4m/s 计算,则干管直径:

 d={4Q/1000(Πv)} 1/2 =0.1m 选用DN100焊接钢管做干管,外径114mm,内径106mm,均大于100mm,可以满足要求。

 4)排水系统 现场泵车冲洗水、雨水、搅拌机废水通过排水沟排至场区集水坑,经沉淀后,与甲方协商后排入小区管网内。

 4.4.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见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方法

 第一节 节

 测量放线 一、总原则 1.遵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施工服务。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要有严格审核制度。

 4.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收的工作制度。

 二、工程平面控制 1.控制点的选取 土方开挖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根据规划部门及建设单位给定的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控制点设在已有围墙上或作地面控制桩。

 2.控制点的定位 以规划部门及建设单位指定的基准点为准用直接测法,进行测设平面控制桩。经过闭合后达到要求精度,即为平面控制桩。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围墙上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砼浇筑成 300×300×200mm 桩,并砌筑窨井加以保护。

 三、工程标高控制 建筑施工,每个单位工程至少要设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水准点桩(利

 用平面控制桩)。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 S3 级水准仪。±0.000 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 3mm 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 500 水平线,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 500 线。

 四、轴线控制 地下室及首层轴线利用基坑周边控制桩控制。在浇筑首层楼面砼时预埋200×200mm×6mm 的钢板 4 块,在弹首层轴线的同时在钢板上做好“+”标志,上面各层板模板支设时,在相应的位置留 200×200mm 方洞,上层楼板砼浇筑完毕后,用吊线坠法和经纬仪引测双控法把 4 个点引至楼层,校核后再用经纬仪放出楼面控制轴线。

 五、沉降观测 根据图纸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和沉降观测基准点。

 1、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测量,水准测量采用闭合法。

 2、观测时应随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为施工期间每完成一个结构层后进行观测一次。

 3、主体结构封顶后,每月进行观测一次。

 4、竣工后一年观测不少于 3 次,第二年观测不少于 2 次,以后每年观察不少于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第二 节

 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 1.土方施工采用机械整体大开挖。土方开挖按规范要求放坡,机械采用 1台履带式反铲挖掘机,5 辆自卸汽车配合进行土方运输,基坑开挖分一层进行,严格控制机械开挖深度,预留 20cm 采用人工清理 手推车,土方运至离基坑边缘 2 米外。机械挖土装车运土,堆放在离基坑边缘 2 米外处,用于基础回填土或用于院内回填。

 挖至设计标高时,应整平坑底部基土,使其底部基土凹凸不得超过-15mm~+15mm,并按整平标志掌握下挖深度。

 2.基坑清底完毕,经检测合格后,会同勘探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联合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地基验槽后立即进行垫层模板支设、垫层施工,并应防止基底凉晒时间过长。

 二、土方回填 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土方回填至自然地坪标高。

 回填土前应先把坑内的积水、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作出记录。

 基坑回填土,基础周围 1 米范围内回填土以及场内地坪填土,回填顺序

 由低至高,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 250mm 范围以内,施工时分层要均匀,并分层夯实,打夯遍数应根据试验室提供资料确定,但最少不得少于 3遍。

 回填土料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进行检验,当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凉晒、风干等方法降低含水量,或采用换土回填、均匀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则可预先洒水湿润。

  第三 节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工艺流程见下页《钢筋工程工艺流程图》。

  (一)钢筋的检验 钢筋应按计划进场,进场后应按规格、批号分别堆放,钢筋进场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监理见证取样,按规定作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

 在钢筋绑扎前,要进行工序交接检查,核对半成品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形状、直径、尺寸、弯钩长度和角度等是否与钢筋配料单、图纸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施工。

 (二)钢筋的制作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置一个钢筋加工车间,所有钢筋均在现场成型,做到集中管理、集中加工。

 在钢筋车间配备钢筋对焊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和钢筋进场 钢筋复验 不合格退货 钢筋加工成型 钢筋配料单 半成品检查、验收 不合格重新加工至 符合要求 半成品发放,建立跟踪档案 钢筋绑扎 自

 检 不合格的调整返工好 质量检验科验收 钢筋隐蔽记录监理验收签字发放砼浇灌许可证 浇筑混凝土

 钢筋除锈机等。钢筋加工设备的详细情况请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计划》。钢筋加工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和施工图要求的规格、数量、形状和尺寸等进行加工。成型前应对下料尺寸进行严格审核。形状较为复杂的钢筋应在成批成型前进行放样,确认无误后进行批量成型。部分超长钢筋可在施工现场焊接,以方便运输。

 钢筋成型时应采用以下工艺:

 ⒈钢筋的除锈 对于有锈蚀的钢筋必须进行除锈,除锈方法采用机械除锈。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锈蚀严重并已损坏钢筋截面的应剔除不用。

 ⒉钢筋的调直和切断 钢筋调直可采用调直机调直。当采用卷扬机拉伸调直钢筋时,其调直率:Ⅰ级钢筋不宜大于 4%,Ⅱ、Ⅲ级钢筋不宜大于 1%。如所使用的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拉伸调直率可适当放宽,Ⅰ级钢筋不宜大于 6%,Ⅱ、Ⅲ级钢筋不宜大于 2%。对不使用冷拉钢筋的结构,钢筋拉伸调直率不得大于 1%。

 为了减少耗料,钢筋调直后,根据钢筋配料单将同规格的钢筋进行不同长度的搭配,统筹排料。切断时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在量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尽量减小累计误差。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的钢筋,必须切除,硬度与钢材规格有较大出入的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⒊钢筋的弯曲成型 Ⅰ级钢筋末端做 180 度弯钩时,其圆弧直径不应小于 2.5d(d 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不应小于 3d。

 Ⅱ、Ⅲ级钢筋末端作 90 度或 135 度弯折时,其圆弧直径不宜小于 4d。平直部分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标牌上表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的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注意:

 1.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扣除方法是从相邻两端长度中各扣除一半。

 2.如果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弯钩长度划线时增加 0.5d。

 3.划线时,宜由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从钢筋的一端开始划线,如果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钢筋制作后,应分类堆放,并设标示牌。所有成型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土地面上,应采用铺砂堆放或架空堆放的方法。防止钢材污染、锈蚀、变形。

 (三)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前首先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形状、直径、尺寸、弯钩长度和角度等与标示牌、钢筋配料单及施工图纸是否相符。如有错误或疏漏,应及时纠正。

 钢筋保护层采用模具统一制作砂浆垫块,以保证需要的厚度及尺寸统一。该砂浆垫块的强度等级应和构件混凝土中砂浆的强度等级相同。

 为保证钢筋绑扎的间距准确,绑扎前应用红色或白色线条进行标记。采用 22#铅丝进行绑扎。

 钢筋遇管道、洞口时应尽量绕过,必需断开时应将截断钢筋焊接在孔洞加固钢筋上。

 1.钢筋定位:首先按照图纸要求在垫层或模板上标记出钢筋的位置,而后根据标记出的位置对照图纸钢筋规格进行绑扎。

 2.双层钢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支撑或拉接筋,如设计无要求时自行设置。一般垂直方向双层钢筋间距 1m 需设置一道拉结钢筋,上下层钢筋每 4M2设一个钢筋马凳支撑。

 3.基础筏板钢筋:

 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设置基础撑脚筋用Φ12 钢筋、间距为 1000×1000mm 要求绑扎固定在板钢筋上。

 4.墙钢筋:

 (1)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4M(钢筋直径≤12MM)或 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8M,以利绑扎。

 (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墙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 6-10MM 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间距按其设计距离。

 5.梁、板钢筋:

 (1)在主梁主筋或板底模板上按图纸要求画好箍筋、受力筋间距。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交错放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2)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主梁、次梁的钢筋绑扎要同时进行、配合施工。

 (3)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层钢筋之间应垫以Φ≥25MM的短钢筋,以确保钢筋的最小净距。

 (4)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5)框架梁、柱箍筋绑扎应注意加密区范围,箍筋与主筋的交点均应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主筋交错布置。

 (6)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 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7)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1 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2 梁的高度较大时(大于等于 1 米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所有钢筋绑扎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经业主、工程监理单位及当地质监站等相关单位认可,且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施工规范规定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6.柱钢筋:

 (1)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

 (2)框架梁钢筋应放在纵向钢筋内侧。

  (3)柱钢筋的邦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四)钢筋的连接工艺 水平钢筋采取以闪光对焊为主、电弧焊辅助连接。对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的施工方法。

 分布筋及其它非受力筋的连接采用搭接绑扎连接。

 接头分布位置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应按规定取试件。

 钢筋焊接接头均应在现场试焊并有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⒈闪光对焊 ⑴闪光对焊施工操作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可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等对焊工艺。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焊后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①连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施焊时,先间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他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领挤压,焊接接头完成。

 本工艺适用于对焊直径 18mm 以下的Ⅰ-Ⅲ级钢筋。

 ②预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施焊时,先一次闪光,将钢筋端面闪平;然后预热,方法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现实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

 本工艺适用于对焊直径 20mm 以上的Ⅰ-Ⅲ级钢筋。

 ③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施焊时,首先一次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预热,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本工艺适用于对焊直径 20mm 以上Ⅰ-Ⅲ级钢筋及Ⅳ级钢筋。

 ⑵施工注意事项 ①焊接时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件(不少于 2 个)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按既定参数成批对焊,否则要调整参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焊接参数应由操作人员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②钢筋要在冷拉之前对焊,对考验对焊接头质量和使冷却钢筋不因焊接而降低强度。

 ③不同直径的钢筋对焊时,其直径之比不宜大于 1.5;同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④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焊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应针对产生原因,采取防治措施。如焊接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爆炸声,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减小闪光速度。如钢筋表面严重烧伤,应清除电极钳口的杂质和钢筋夹紧部分的铁锈,改进电极槽口形状,以增大其接触面积;同时夹紧钢筋,如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有夹渣,应增加预热过程;避免过早切断电流;以加顶锻压力。如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应采取调整电极位置,增强夹具刚度;切除或矫直端头或焊完后平稳取下钢筋等措施。

 ⑤对焊时如发现接头区域出现裂缝,应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如不符合规定,应予更换或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或减小顶锻压力等措施。如热影响区硬断,采取扩大低温加热区(见红区),降低温度梯度,减缓焊后冷却速度或焊后通电热处谈等措施。已裂缝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2、电弧焊 ⑴施工准备 ①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表面铁锈、熔渣及其他杂质。

 ②焊接接头形式分为帮条焊、搭口焊、坡口焊、和熔槽焊、窄间焊五种。

 ⑵施工工艺 ①钢筋帮条焊宜采用四条焊缝的双面焊,有困难时亦可采用两条焊缝的单面焊,帮条总截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截面积的 1.2 倍(Ⅰ级钢筋)和 1.5倍(Ⅲ级钢筋)。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钢种、直径的钢筋,并使两帮条的轴线与被焊钢筋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和被焊钢筋级别不同时,应按钢筋设计强度进行换算。

 ②帮条焊尽量施水平焊,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 2~5mm,帮条与主筋之间应先用四点定位焊固定,离端部 20mm 以上,施焊打弧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收弧时将弧坑填满,多层施焊第一层焊接电流宜稍大,以增加熔化深度,每完一层,应立即清渣,其焊缝厚度 h 应不小于 0.3d,焊缝宽度 b 不小于 0.7d。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 10%~15%。

 ③搭接焊多采用双面焊,操作困难时才采用单面焊。焊接前应先将钢筋

 预弯,使两钢筋搭接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两点定位焊固定,施焊要求同帮条焊。

 ④坡口焊钢筋坡口宜采用氧乙炔焰切割或锯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加工要平顺,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和较大的钝边、缺棱。

 ⑤坡口平焊焊前应将接头处铁锈、污物清除干净,并利用垫板(长度 40~60mm)进行定位焊,由坡口根部引弧分层施焊作之字形运弧,逐层堆焊,直至略多出钢筋表面焊缝根部,坡口端面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弧坑及咬边应予补焊,焊接过程中应经常清渣。为防止接头过热,采用几个接头轮流焊接。每填满一层焊缝,即把焊渣清除干净,再焊下一层,直至焊缝金属略高于钢筋直径 0.1d 为止,焊缝加强宽度比坡口边缘加宽 2~3mm 为宜。

 ⑥坡口立焊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堆焊一层,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施焊,将上下钢筋端部焊接。当焊缝超过钢筋直径的一半时,焊条摆动宜采用立焊的运弧方式,一层一层地把坡回填满,其加强高和加强宽与坡口平焊相同。当采用 K 形坡口时,应在坡口两面交替轮流施焊,坡口成 45 度角左右。

 ⑦钢筋熔槽帮条焊,操作时应把两根钢筋水平放置,将一边长约 40~60mm、长 80~100mm 的角钢作垫模;对焊的两根钢筋端面间隙取 10~16mm,并在熔槽角钢两侧点焊定位。焊接时电流宜稍大,以接缝根部引弧后连续施焊,形成熔池,使钢筋端部熔合良好。每焊完一根焊条后,应将焊渣除净,然后再焊,其他与坡口焊接相同。钢筋与角钢垫模的贴合两侧应焊一至三道填角焊缝,长度与角钢同,使角钢起到帮条作用。

 ⑧钢筋窄间隙焊,操作时钢筋应置于钢模中,并应留出一定间隙,用焊条连续焊接,熔化钢筋端面和使熔敷金属填充间隙,形成接头。焊接时,钢筋端面应平整;应选用低氢型碱性焊条;从焊缝根部引弧后应连续进行焊接,左、右,来回运弧,在钢筋端面处电弧应少许停留,并使其熔合;当焊至端面间隙的 4/5 高度后,焊缝应逐渐扩宽;当熔池过大时,应改连续焊为断续焊,避免过热;焊缝余高不得大于 2~3mm,且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

 ⑶项目检验 ①所有焊接接头,应在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咬边、焊包、夹渣及气孔;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②强度检验时,以每 300 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钢筋型式)为一批,切取 3 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抗拉强度值,且至少有两个试件呈塑性断裂。

 ⑷成品保护 ①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由于起弧而烧伤钢筋。

 ②焊接后的接头不得浇水冷却,不得敲钢筋接头。

 ③运输装卸焊接钢筋,不能随意抛掷。

 ⑸安全措施 ①弧焊机必须接地良好,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遮盖措施,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

 ②焊工操作要配带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

 ③焊接用电线应保持绝缘良好,焊条应保持干燥;大雨天应禁止作业;在冬期-20℃以下低温应停止施工。

 ⑹施工注意事项 ①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②焊接时要注意保持焊条干燥,如受潮应先在 150~350 度下烘 1~3h。

 ③钢筋电弧焊接,应采取对称、等速施焊,分层轮流施焊,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缓慢冷却等措施,以减少变形。

 ④冬期负温条件下进行Ⅲ级钢筋焊接时,应加大焊接电流(较夏季增大10~15%),减缓焊接速度,使焊件减小温度梯度并延缓冷却。应从焊件中部起弧,逐渐向端部运弧,或在中间先焊一段短焊缝,使焊件预热,减小温度梯度。

 ⑤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接头有弧坑、未填满、气孔及咬边、焊瘤等质量缺陷时,应立即修整补焊。Ⅲ级钢筋接头冷却后补焊,需先用氧乙炔焰预热。

 (五)预埋件的设置 预埋件的钢材选用 Q235-Bb. 紧贴模板的预埋件采用电钻钻孔,自攻螺丝固定。位于结构表面的预埋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校正。表面预埋件如面积较大应设置返浆检查孔,以保证密实。

 第四 节

 模板工程

 (一)模板材料的选用和材料的加工 ⑴本工程采用竹胶板模板。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材料的选择:

  序号 项目 材料 1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 材料的选择:

 竹胶模板、胶合板(δ=18mm)

 2 背楞材料:

 48×3.5 钢管或 50×100、方木 3 承重支撑材料:

 门式脚手架组合,普通钢管脚手架组合。

 4 其它辅助材料:

 密封泡沫条和吹塑纸、模板清洁剂、粉质脱模剂等。

 模板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为了保证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对模板工程设计和施工各个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

 ⑵模板加工技术质量要求:

 由于本工程结构复杂,在支设模板前,必须进行基础、柱、墙、梁、楼板的配板设计,具体配板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进行。必须按配板设计进行模板的加工。

 模板几何尺寸准确,拼缝严密,表面平整,板表面缺陷修补,用腻子刮平,打磨光滑,刷隔离剂,模板面层与骨架结构严密平整,刚度、强度、整体性能良好。

 对形体变化多,安装难度大的模板,应编写安装编号并附组装示意图,以便现场对号入座,避免发生差错。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合格的模板一律不准进行安装,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

 (二)模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前,首先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

 首先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柱模板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

 用水准仪和钢尺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进行找平工作: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常用找平方法是沿模板边线用 1:3 水泥砂浆找平。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并校正其平直。

 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或角钢头,点焊在主筋上,并按二排主筋的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位置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三)柱模板 1.工艺流程 楼面或基础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模板底找平→对准边线安装柱模→加固、校正。

 2.安装模板 矩形柱由 12mm 厚胶合板作为四边侧板,侧板长度到梁底模板,在柱模底用 50mm×500mm 的小方木钉成方盘,方盘内边尺寸为胶合板模板外边尺寸用于固定。

 为了防止砼浇筑时模板产生鼓胀变形,在胶合板外侧设 100mm(宽)×500mm(厚)纵向档板,档板外侧钢管柱箍用扣件扣紧,钢管柱箍间距为柱模

 下部间距 300mm,上部间距 500mm。在柱箍的外侧要设钢管竖档,一侧设两个坚档。

 柱顶与梁交接处,侧模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高及宽,并在缺口侧及口底加横档。

 按柱截面尺寸制作侧模板,配制一个楼层的柱模,在每套模板上按柱编号。采用该模板其优点是砼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和规范,模板横缝少,操作简单。

 柱子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应一并考虑留出。

 ⑵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浇浇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因此当柱模超过 2M 以上时可以采取设门子板。

 (四)墙模板 本工程墙板采用木胶合板模板体系,支撑竖向采用 50×100mm 方木、间距 200mm,水平支撑采用双钢管、间距 600mm。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整洁、美观,墙模之间采用拉结螺栓进行拉接,螺栓采用φ12 钢筋制作,中间加焊止水环,两边垫以 40mm×40 mm×15 mm 木块布置间距为 600mm×600mm,门洞口四周加密,双螺帽加固。模板拆除后,将木块剔除,螺丝杆割除,用 UEA 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①准备工作:

 墙模板在施工前提前加工制作,安装模板前清除杂物,涂刷脱模剂,应做到涂层质地均匀,不得在模板就位后涂刷。

 安装模板前,应将安装模板处楼面清理干净,检查墙体中心线和边线,准确无误后方可安装模板。

 安装模板时,应按墙位线就位,并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和标高,校正合格后,拧紧拉结螺栓固定。

 模板合模前应检查墙体钢筋、电气管线、预埋件和穿墙螺栓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影响墙体强度,并清除模板内杂物。

 模板的拼缝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接缝处采用附加双面海绵条,模板与楼面,楼梯间墙面的缝隙,用 1:2.5 水泥砂浆封堵严密,防止漏浆。外墙边模应向下延伸 200,并设一行对拉螺杆固定,防止错台。

 ②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时,根据墙边线,每个单元按先内墙模,后外墙模的顺序进行安装。

 内墙模板安装时,先将一侧模板安装就位,使其垂直,然后安装另一侧模板。当模板就位并调整平稳后,安设穿墙螺栓。最后还要对整个内墙模板组装进行一次垂直度校核。

 外墙模板安装时,应先安装内模,内模组装校正连接后,再进行外墙模

 的组装。

 在组装时应注意以上几点:

 a.墙体几何尺寸必须准确。在安装模板前,地坪应平整。每间房间中央要预先放好必要的扣件、螺栓等,以提高工效。

 b.安装模板、校正、紧扣件、上螺栓等工序要综合进行,组装完毕后,必须复核各部分尺寸、检查扣件、螺栓等是否扣紧,是否受力。特别是悬空的外模是否固定牢固。

 c.浇筑混凝土前,模板间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墙板等,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销杆是否松动脱落,有无漏浆现象。

 浇筑门窗洞口两侧混凝土时,应注意要在门窗孔的正上方下料,使两侧均匀受料并同时振捣,以避免门窗洞模板发生偏移。

 d.模板的拆除与堆放 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上时,即可拆模。

 拆模时应注意保护螺栓的丝扣,以使重复使用。

 拆除模板时按模板安装相反顺序拆除支撑及模板,模板拆除应用力均匀,不得用力过大撬动或用大捶砸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干净。

 (五)梁、板模板 梁底模用 50mm 厚整块木板,侧模采用竹胶合板,50mm×50mm 方木横档间距 400mm。楼板模板用竹胶合板,铺设在 100mm×50mm 方木搁栅上,间距 400mm。梁板模板采用钢管支撑体系。

 1.安装梁模板 ⑴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撑→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摸→预检。

 ⑵弹出轴线和水平线。

 ⑶安装梁支撑之前(如土地面必须夯实),支撑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撑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撑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 60∽100cm 为宜。支撑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