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02 12:25:09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字号:

一年来在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经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我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学习上的收获,思想上的进步,业务上的提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全科人人爱岗敬业,尽心尽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五篇】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年来在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经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我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学习上的收获,思想上的进步,业务上的提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全科人人爱岗敬业,尽心尽责,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形成了一个以院为核心,以安全预防为中心的具有凝聚力的科室。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队伍思想建设

针对医院周边环境情况,院领导对保卫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保卫科长,坚持认真学习,不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提高个人素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还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工作中努力做到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双过硬。保卫科工作首先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巡查,重点保护。因为医院所处的恶劣的周边环境,对保卫科的同志来说,已经难以分清上班下班与休班,人人讲大局,讲风格,讲奉献,上班连轴转。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目前保卫科已经成为医院一个良好的窗口,从人员来院就诊到车辆出入,从安全保卫到消防设施配置,从病房的安全管理到治安管理,我们都做到了文明、科学、严格、高效,得到了全员医护人员的好评。

二、努力实现保卫科工作无差错处理,调节好医患之间的矛盾,维持院里正常的工作秩序。

实现保卫科工作无差错并非易事,我们也确实感到了压力与挑战,但是我们把这作为保卫科的重要工作,在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同志们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保卫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规范化管理,终于把领导的重任,大家的希望,一件件落实到实处,对某些岗位,定岗定责,对全院所有场所所放置的消防设施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使消防安全设施在管理和使用上更加科学规范。今年我科又聘用了4名保卫人员,夜间有专人负责消防治安及火灾疏散引导员,白天又增加了2名保安,加大了保卫工作力量。

保卫科的每一项工作都凝聚了保卫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我们既体会到了进取的艰辛,也领略了成功的欢欣。

下面是我们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1、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观念上的改变,业务上的提高,掌握了对重大案件的应急措施和一般案件的处理方法;

2、建立健全了适应我院保卫工作的方案和措施,为今后保卫工作正规化、形象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全科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接待各类人员及车辆上万次,确实做到了安全有序,确保了无重大差错发生;

4、发现院患及时整改,保卫医院财产安全;

5,、对全院的消防设施进行科学配置,为医院节约大量资金,保卫科投入了电警棍,盾牌、警用催泪器为广大职工增强安全保卫措施,按照防火要求11月份请省安佳消防协会来院举办了消防知识培训及灭火演练,使广大职工再一次提高了消防知识及灭火演练的重要性,做到了人人会使用消防设施,人人懂得消防知识和“四个消防能力”是我院在安全消防工作上又前进一步,使消防工作更有保障;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宜城市”建设目标,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循中(回)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中医药、回族医药特色和优势,推进我市中医药、回族医药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
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一步加快;
回医药文献整理有新进展,临床应用有新突破;
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得到提高。

2、具体目标(依据:《发展规划》)

(1)到2015年,*市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病床数0.49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人员0.5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10%。

(2)*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各县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

(3)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达到100%,95%的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在卫生服务总量中的比重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5%-10%。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

1.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持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各级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加强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设备配置及人才培养,使其成为本地区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基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并逐步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加强乡镇公立卫生院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建立起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服务网。

2.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对口帮扶,实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实现双向转诊。将部分市辖区政府、企业举办的一级医疗机构转型成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实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具有中医药、回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养生、食疗方法。

3、在农村和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有效、廉价的优势,针对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

(二)全面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战略

1.打造名院。扩大市中医院发展规模,完成市中医院保健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科研平台和临床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医疗设施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化,医疗水平一流化,医疗服务星级化,建成与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院,成为我市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2.建设名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部级重点专科建设和部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申报自治区第二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基本条件,扩大专科规模,促进中医科研、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挥重点专科(专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协作的作用,使专科(专病)建设成为带动医院业务发展的龙头和中医科研的创新点。保持针灸、中医内科、中医肛肠科等优势学科在全国、全区的领先地位,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在全市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群体。

3.培养名医。继续开展全国第四批和自治区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拔一批优秀传承人才跟师研修、学习,建立中医药高级人才后备队伍。建立我市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每5年评选一次。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在研究、总结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每年选配继承人跟师学习。开展名老中医绝招绝技传承工作,为确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举办绝招绝技传承培训班。

(三)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依托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中医专科(专病)骨干和中医系统管理人员。开展对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充分发挥市中医药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针灸学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到100%。贯彻落实国家《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指示与技能培训大纲》,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加快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步伐。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中医医院要坚持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机制,制定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引进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继续推进中医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强化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为病员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中医医院的形象。

(五)加快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

市、县级中医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重点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单病种的研究;
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进行多学科协作,加强中西医结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综合医院加强中医科建设,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在市、县中医院设立中医药文化展室和文化长廊,以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借助各种先进科技传播手段,宣传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增加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发挥政府双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的主导作用,联合有条件的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巩固、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扩大我市与国内外多方面、多形式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七)支持回族医药卫生工作发展

进一步加强回族医药理论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完善回医药专科特色诊疗技术规范,突出回医药特色,培养回医药临床技术骨干,开展回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争取成立*市回族医药研究所,并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立回医科、回医门诊等回族医疗科室,配备回族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运用回族医药特色诊疗开展服务。支持回族医疗机构和中医医院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八)加强中医药监督工作

县(市)区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应在编制内确定一定数量的中医药执法人员,负责从事中医药监督工作。加强中医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中药炮制监督管理和中药饮片抽样检验制度,确保中药回药质量。中医药监督工作应兼顾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确保中医药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准确、规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1月-2010年5月)。成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媒体及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回族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贯彻落实(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逐步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5年7月至12月)。全面总结第二阶段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表彰先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院及中医药管理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完善中医药管理组织,做到有领导分管、有科室负责,有专人落实,保证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条例》,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委、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扶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取把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人保、编办等部门研究出台保护、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选择中医药服务。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突出实践特色和行业特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帮助和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帮助和指导乡村医生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医疗救治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机构,惠及一方群众。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指导、认真实施。市卫生局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疗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管理。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做到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卫生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派锻炼结合起来,与“光明•微笑”筛查和手术后患者随访结合起来,统一组织,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派出医师专业特长,选准服务内容,保证条件,确保派出医师发挥作用。

(四)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准备,稳步推进,保证实现工作目标,杜绝形式主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支、受援对象和内容

(一)支援对象:**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第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等10所市、县(区)直医院、民营医院的500名左右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名单见附件1)。

(二)受援对象:全市所有的村卫生所(500个左右),各医院对口支援关系见附件2。

(三)主要工作内容:为农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
为乡村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
帮助开展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的筛查和手术后的随访;
开展医改政策和卫生知识宣传与教育,促进医改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自我保健水平。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卫生局成立对口支援领导小组,**任组长,**任副组长,监察室**、农卫科**、医政科*为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卫生行政部门和支援医院也应成立由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落实责任科室和工作人员。

(二)明确部门职责。市卫生局负责对口支援的安排、提出工作目标、活动实施的指导和监督。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院结合实际,负责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对支援医疗机构人员与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联系。

各医疗机构负责本医院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对口支援具体村卫生所(室)具体安排。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讨论对口支援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情况,统筹安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支援医师的任务和目标;
明确支援与受援医疗机构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既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不影响支援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实。

(四)签订责任书。每个支援医师应于2009年11月10日底前与受援村卫生所(室)建立正式对口支援关系,签订项目责任书(责任书样式见附件3),责任书一式二份,支援医师所在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各一份,各支援医院于2009年11月15日前将每个医师对口支援的村卫生所(室)报市卫生局备案。

(五)支援医院派驻人员应把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发扬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监督管理与总结评估

(一)监督管理。支援医院对派驻医务人员要严格管理,对拒绝参加支援工作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支援工作结束时,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对支援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书面评价,评价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派驻期间违纪的人员,受援村卫生所(室)要通报支援医院,由支援医院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处理。

(二)考核评估。2009年12月底,支援医院要向市卫生局报送书面总结,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书面总结。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内容以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评价和村委、社会及群众的评价反映为重点,市卫生局将对支援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派出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派出人员支援情况、派出人员在受援村卫生所(室)工作时间情况、临床工作开展情况、对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筛查和手术后病人随访等工作情况、受援村卫生所(室)对派出人员的评价、受援地区患者对派出人员的评价等。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技术发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成本的核算。我国现行综合性医院人员编制标准,经过28年的实践运行,证明是科学实用的,但随着医院信息化和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趋势,医院人力编制标准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几家著名的综合性三级医院的人力配置现状的调研,显示原来的人员配置标准已不能满足综合性医院临床诊疗任务的需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

关键词:综合性三级医院 人员定编 探讨

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技术发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成本的核算。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学科、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及医院功能的拓展,原由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文件中关于医院编制的规定显得滞后。卫生部在2006年卫生工作重点中指出: 要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研究修订卫生事业单位编制标准;研究制定卫生行业工资改革方案,完善卫生事业单位的分配机制。

目前医院信息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等已成为当今公立性综合三级医院改革发展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公立性医院虽作为一种财政经费核拔的服务性行业,但承担着社会公益性的、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功能,故也不能独身其外。因此“科学设岗,精简高效”是政府管理机构核定医院编制人员编制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当今医院绩效管理追求的目标。下面就目前公立性综合性三级医院机构人员定编作一些探讨。

1 医院人员定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医院人员定编是指医院按照人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岗位设置原则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及总量控制的要求,依据自身承担的医疗工作任务、社会需求、卫生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等因素, 遵循“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而合理的设置岗位。具体来说,医院人员定编包括医院人员岗位总量、主体岗位的确定、三大系列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及各系列人员内部高、中、初级职数的岗位结构比例。目前医院床位设置规模及其业务发展状况仍是各类医院定编的主要依据。

一般来说,医院人员定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的规模、业务发展状况和学科建设水平;

(2)医院的临床二级科室的合理设置;

(3)医院的诊疗流程是否科学;

(4)医院信息化的程度;

(5)医院承担的科研和教学的工作量的情况;

(6)医院承担的政府公共职能任务的情况:如干部保健、下乡支农、参与处置公共不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

(7)医院社会后勤化的程度;

2 目前三级医院人员定编的现状及分析

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技术发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成本的核算。现行的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1978年公布的,至今已28年。尽管标准是科学实用的,但是,随着历史发展进程,医院的各诊疗学科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未来医院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发展新技术、提高诊疗水平,以病人为整体,加强医患沟通,实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目前三级医院人员定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的床人比呈增长趋势

目前规模大的医院,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医院的床人比的增长是必然发展趋势见表1。

附注:员工总数含编制外员工

(2)随着医院信息化和后勤管理社会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的比例增高,见表2。

附注:员工总数为编内在册人员;资料来源2004广东卫生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综合性医院人员编制分析报告。

(3)卫生专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中医师所占比例增高见表3。

附注:护理人员未统计编外人员,故实际比例要高些;资料来源2004广东卫生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综合性医院人员编制分析报告。

(4)医院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逐渐增多见表4。

附注:统计数据截止时间至2007年底。

(5)临床医疗专业专业技术人员高中级结构比例失调,评聘矛盾突出。

3 新时代三级医院人员定编的思考

(1)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床比。未来医院发展的目标是提高

工作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发展新技术、提高诊疗水平,以病人为整体,加强医患沟通,实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特别是规模大的医院,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提高医院的床人比是必然发展趋势。据浙江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标准调查报告显示:考虑医院实现后勤社会化的现状,医院全员床人比已不适应定编的要求,提出了“三级综合性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床人比”标准:卫技人员为1:1.15,护理人员为1:0.60;二级综合性医院床人比:卫技人员为1:0.90,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为1:0.55,二级乙等医院护理人员为1:0.50;三级中医医院床人比:卫技人员为1:1.13,护理人员为1:0.55;二级中医医院床人比:卫技人员为1:1.00;护理人员为1:0.50。

(2)提高临床医师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医师岗位是医院占据主导性的岗位,医师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医学诊疗模式的转变、医师诊疗工作站的建立、新学科、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及医院功能的拓展,医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和压力越来越繁重。住院医师病房编制=科室病床数/8(每名住院医师担当病床工作量各科平均为8张床)已成为国内医学专家的共识。同时随着医院信息化和临床检验自动化,对药剂、检验和收费人员的需求将减少。据浙江省对15家综合性医院人员配置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所调查的15所医院总床位5593张,职工总人数7949人,卫技人员总人数6538人,占职工总数的82.25%。在卫技人员中,医师、中医师2453人,占30.86% 。而广东四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的医院医师所占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平均为35.52% 。

(3)人员定编时除要考虑医院的规模外,还要结合医院的医疗业务量、技术水平、医疗业务指标、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建议参考以前对三级医院评审的做法,对三级特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的人员配置应有差别,对三级特等医院的人床比可配置到1:2.1∽2.3 。

另外对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多的医院可适当增加人员配置。教学编制国家规定为15%, 但各医院、各科所承担教学任务有轻有重, 统一比例缺乏科学性, 经测算按每年150学时配备1名医师计算, 50学时以下不予配备。博士点科室可另增加1个编制。科研编制指有上级批准的研究所的科室和重点学科, 根据其功能和性质适当增加1~2个编制。

超床位使用率编制是指床位使用率超过93%, 且科室现有人员大于或等于应编人员数,可适当增加1~2个编制。

(4)对承担干部保健任务的要按照干部保健规模、病床数等按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标准单独核编。

(5)三级综合医院医师职称结构比例: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结构比例为1:2:4:7或1:3:5:7的“宝塔型”是最理想的。但随着现行职称晋升制度的改革,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师职称大多呈现“漏斗型”的不合理结构,造成评聘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和谐。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现阶段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上使用大量的进修医生和临床研究生参与临床工作。通过组织临床高年资专家进行专家讨论,确定3个研究生的工作量可以相当于一名住院医师,2名进修生的工作量可以相当于一名住院医师的换算比例。同时对实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大量的住院医师系非编制人员,加上进修生、研究生较多,医院医师结构可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结构比按1: 3: 4: 2比例的实际情况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4 结语

核定编制是科学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前提和基础,而医院床位数是计算编制的最基本依据。各临床科室床位编制数按病源量和学科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核定,并经各学科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在核编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满负荷运行”的原则、“依照床位功能”的原则、“重点突出”的原则。总的来讲,三级医院定编的人床比为1:1.8∽2.3;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总编制的80% ,对信息化程度高和社会后勤化好的单位应不低于85%,其中医师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30%,护理不低于50%,药剂、检验等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可适当调低2—3% 。理想的三级综合医院医师职称结构比例(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结构比例)应为1:2:4:7或1:3:5:7的“宝塔型”,但对实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 如同时拥有较多的进修生、研究生, 医院医师结构可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结构比按1: 3: 4: 2比例的实际情况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78)卫医字第1689号.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2004广东省卫生年鉴

[2] 方鹏骞,魏晟等.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医师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介.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0):709-712.

[3] 赵怀峰,应微微等.浙江省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组织机构编制现状分析.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9,19(5):33-34.

[4] 梁立强,赵怀峰等.浙江省综合性医院人员编制分析报告.中国医院,2007,11(3):17--19.

[6] 傅征,王耀宗等.病例分型研究概述.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389-391.

[7] 肖华,张卓鸣等.医院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的探索.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6:342.

[8] Wang BB, Ozcan YA, Wan TT, et al. Trends in hospital efficiency among metropolitan markets. J Med Syst,1999,23:83.

医院保卫科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期末,我市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458个,医疗机构床位4.59万张,卫生工作人员7.21万人,万元以上设备2.9万台,总资产132.95亿元,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
全市医疗机构年接诊3393.6万人次,出院人数106.38万人,实施各类手术25.85万人次,全年出院者治愈有效率96.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07%,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

2.公共卫生事业进步明显。“*”期间,我市先后成功处置了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霍乱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为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贡献。非典之后,我市加大了财政投入,重点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城乡的信息传输网络,公共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制定了《成都市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条例》等多个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组建新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全面推行卫生综合执法,有力推动了卫生法治化进程。通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规范产、儿科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了妇幼卫生业务技术水平,有效控制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社区卫生工作蓬勃发展,中心城区已建成7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2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站)20个,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3.农村卫生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成委发〔20*〕48号)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截止20*年底,共筹集了2.2亿多元资金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系;
安排专项资金改造乡镇卫生院D级危房,启动乡镇公立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将村卫生站标准化改造继续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农村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逐步完善,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4.中医事业不断发展。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医院合并的基础上,组建了有32家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单位和制药企业加盟的“成都市中医药集团”,实现了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办了成都中医名医馆,汇集省内外资深中医专家60多名,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及对外交流活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基层中医药工作稳步发展,全市已建成8个国家和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开展了中医药服务,创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5.卫生改革持续推进。“*”期间,我市卫生改革全面推进,在农村卫生改革、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农村卫生改革,巩固和完善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了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通过对市级卫生资源大规模的整合,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基本遏制了医疗服务“乱收费”;
参加全省药品集中上网采购,规范药品购销行为,有力促进了行业作风好转。

6.医学科技水平及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期间,我市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得到加强,提高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实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西医结合呼吸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积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做好医学教育结构调整,优化了医学教育资源。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全科医师培训走向规范,顺利完成了全市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和执证上岗工作。大力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更加便捷,服务态度更加良好,服务环境更加温馨,医患关系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7.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期末,我市人口死亡率为5.31‰,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49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1/10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0.5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8.42%,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4‰和19.04‰,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主要指标与“*”初期比较,进步明显。

(二)主要问题。

1.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目前,我市拥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个,工作人员25*人,但不少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不齐全,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使有效控制重大疾病流行的能力受到制约。传染病患病人数仍然较多,结核病、肝炎等传统型传染病仍在威胁人民的健康,艾滋病、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大了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精神卫生问题日渐成为我市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市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而趋严峻。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20*年非典疫情后,针对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健全、重大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应急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市在应对机制、人员队伍、技术力量、物质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20*年处理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中发挥了作用。但要有效应对更大范围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人员伤亡损失。

3.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流通体制不顺,虽然采取了药品与医用耗材的集中招标采购等措施控制价格,但尚未从源头上遏制价格虚高。民营医疗机构普遍规模小,尚未形成具有优势的特色专科,在全市医疗服务中所起的作用有限。“*”期末,我市民营医院达66个,占全市医院数的21%,但其病床数仅占全市医院总床位的6.7%,当年取得的收入仅占全市医院总收入的2.5%。医疗机构全行业监管的机制没有充分形成,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措施的落实,导致资源重复配置。

二、“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一)科学发展观为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政府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卫生事业发展上,把保障群众卫生健康权益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局之中,统筹规划、安排、部署。未来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也将不断提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事业必须加快发展,进一步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提供全面优质的卫生保障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应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城市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成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卫生工作在缩小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市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53.5%,但目前城镇地区卫生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了农村地区,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同时在卫生资源的质量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要大幅缩小城乡差距,有许多系统性的工作要做,涉及政府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这将给卫生改革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医疗服务领域对外资开放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外资进入的质与量均会有新的提高,从而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要求尽快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规章和技术标准;
要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民间资本、海外资本竞争压力下加快改革步伐,更新服务理念,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三)人口结构变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带来老龄人口、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这将从总体上改变我市人口结构。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首要因素。根据调查,目前因呼吸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死亡已经成为我市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死因。同时,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艾滋病等传染病已构成新的威胁,老年疾病对卫生资源的消耗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新的情况要求卫生系统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对医疗保健的多种需求。

(四)世界医学科技发展潮流给卫生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革命性变化。长期以来,我市医学科学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集聚高素质人才的环境有待改善。成都卫生事业必须加大对医学科学研究的投入,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级医学人才和管理专家,促进成都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三、“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和发展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工作,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年,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群众享有同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质量比较优良的、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主要发展指标:到*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5.8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5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0人,千人口床位数3.8张;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降至270/10万以下;
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到85%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7/10万以内;
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四、“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任务

(一)重大卫生建设项目工作。通过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工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成都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项目、成都市传统医学中心项目、成都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项目等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县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县级医院、疾病控制、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备的建设配套工作,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龙头作用。整合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资源,各区(市)县要建好1所县级综合医院;
适时启动农村精神病医院整合建设工作。实施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新建一所国际医院,配备适应国际化管理的医务人才,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公共卫生工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重点增强疾病预防系统的监测能力、预警能力和预防控制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能够承担国家确定的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能。依法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霍乱等重大疾病为重点,强化疫情预测预警和报告制度,落实干预和防控措施,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
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市)县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在所辖区域内统一执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科学配置人员、经费、装备,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建立执法监督稽查队伍,建立和完善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及其系列配套制度,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农村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在乡镇(街道)建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完善基层卫生执法监督管理网络,实现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重心下移,切实改变农村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薄弱的状况。

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重点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急救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和一个组织严密的急救网络,根据急救半径和成都市实际科学布点,完善紧急救援中心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高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有力、协调良好、控制有效。制定和完善各种预案,并做好预案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工作的科学性。建立卫生应急处置专用资金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建立“产科质量管理中心”、“妇幼保健信息管理中心”、“妇幼保健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严格控制产科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压缩产科执业机构,提高产科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健全信息检测系统,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监测和监管;
巩固和发展妇幼保健网络,培养和造就一支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技术全面的妇幼保健队伍。全市产科执业资格控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卫生院,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西南地区一流的、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的全市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和监测网络体系。

加强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区(市)县健康教育所的功能,使之成为当地健康教育的技术核心;
巩固并发展我市现有健康教育阵地,提高社区(乡村)医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增强市民的疫病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觉参与的责任意识。

(三)农村卫生工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制定市、县《农村卫生发展规划》,用规划统揽农村卫生工作,完善农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在20*年以前,建立起以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载体的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起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载体的有效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形成市卫生监督机构、区(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在乡镇的派出机构组成的完善的农村三级卫生监督网络。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五统一”的标准,在全市所有建制乡镇建设乡镇公立卫生院,配齐农村卫生机构必备设施、设备,做好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及废水处理设施等配套建设,2007年全面完成224所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格调和规范化、信息化原则,开展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2007年全面完成全市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工作,力争2009年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公立卫生院,大病不出县”的农村就医新格局。

积极探索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新思路,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等方式对受援医疗机构进行扶持。市级医疗机构要继续做好支持县级综合医院和30个重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各区(市)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分别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与乡镇公立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形成重点帮扶与层层帮扶相结合的城市支援农村卫生新格局。

(四)城市卫生工作。依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打造以医疗、养生、康复为特色的中医药医疗中心;
依托市二医院,打造以皮肤、烧伤整形为特色的医疗中心;
依托市三医院,打造以心血管、器官移植、眼科、骨关节疾病为特色的医疗中心;
依托成铁中心医院,打造以创伤急救和骨科疾病为特色的医疗中心;
启动市六医院迁建工程,打造以微创、肝胆外科、眼科、肿瘤防治及老年康复为特色的医疗中心,力争建成5个在中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疗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尽快促成国际医院落户成都。积极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在蓉部、省级医疗机构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其在全国的知名度。

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存量,调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中心城区全部乡镇卫生院、其余区(市)县城镇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以及部分区级医疗机构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2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省级示范区。加快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对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各专业全科转岗培训率达到90%,全科医师培训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社区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率不低于80%。配合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和残疾康复保健工作,当好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守门人”。要按照“八统一”标准,继续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心城区要在2007年底前完成,二、三圈层的区(市)县要在20*年底前完成,有条件的区(市)县要尽快建成全国和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要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建成覆盖中心城市社区卫生数字化信息系统。抓好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实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服务,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新格局。

(五)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本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依托在蓉中医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市名医馆,着力建设一批名医、名院、名科,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卫生服务示范区。完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任务,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达到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重点巩固、发展农村中医药工作三级服务网络,70%的区(市)县建成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其中20%建成部级先进县,7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继续推动中医进社区工作,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并建成一批中医药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并完善中医专科(专病)群,建成中医眼科等9个防治中心。发挥中医药保健、养生、康复的优势,医药联动,争取建立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传统医药养生康复中心。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取得中医药科研成果20项。继续开展专家学者互访,接收国外、境外中医药研修生,举办或承接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与国外、境外进行中医医疗合作和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六)爱国卫生工作。中心城区要继续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和深化工作,制定巩固和深化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二、三圈层区(市)县要借鉴中心城区的创卫经验,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工作,新都区要继续抓好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都江堰、双流、郫县等县(市)要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其他区(市)县继续抓好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做好卫生村镇创建和巩固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创3个省级卫生镇和20个省级卫生村。巩固血防达标成果,2007年,邛崃市、蒲江县、大邑县要完成7800户血防改厕任务。未实施血防改厕的二、三圈层区(市)县要加快“三改一建”进程,新建农房无害化卫生厕所要达到100%。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加快农村改水进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农村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除害防病工作。

(七)科学教育与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市各区(市)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一级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各区(市)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历的达标率达90%以上。加大对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经费支持力度,力争建设15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加强对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管理,每3年一个周期,每年进行考核,周期结束时进行评估验收。

充分拓展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功能,实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一网多用,建成集卫生管理、药品管理、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公文输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通畅的城乡一体化信息传输体系,并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复合型医学卫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城乡医疗机构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卫生信息服务,为社会和大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信息服务。

五、“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主要对策措施

(一)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目标,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把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

(二)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增加卫生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财政投入政策不折不扣及时落实到位。严格执行财政部、原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财社〔2000〕17号),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盘活卫生存量资源的资金要全部用于发展卫生事业。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农村乡镇公立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建设资金的新机制,形成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申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政府资金退出、转让机制,通过资产运作,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三)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布点规划,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增加效益、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采取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委托管理及企业医院社会化等方式,调整医疗机构的网点布局,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从人口导出区或医疗资源过密区向人口导入区或医疗资源缺乏区适量迁移;
鼓励多元投资或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到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办医;
鼓励举办精神、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机构。

(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完善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架构。发挥政府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制定政策、严格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良性发展。依法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收费管理,实行住院、门诊费用“一日清单”制度,遏制不规范收费行为;
推广成本核算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并通过药品、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鼓励将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