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及得体解题指导

发布时间:2022-06-05 14:30:07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连贯”

【考情概述】

近几年,连贯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内容五花八门,题型不断翻新,不少考生感到束手无策,望题兴叹。语言连贯题的题料来源广泛:既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下的;既可以是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可以是自然科学的内容;既可以是外国的,也可以是中国的……总之一句话,只要其“连贯”特征突出,都有可能被选入高考试题。

连贯题要求很高,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题的出错率较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表达能力;另外,忽视对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的研究,也是丢分不可忽视的原因。

【解题技巧】

题型1:节日对联排序题。即把一条完整的对联打乱,要求考生利用试题提供的短语,对对联进行重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对联的节日特征,如春节的对联就和元宵节的对联不一样,把给定的短语进行归类;其次要利用对联的对仗特点;第三,要利用对联的平仄特点。一般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18题: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根据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各自的特征,把上面的短语进行归类:“门上桃符”、“江边柳线”、“迎春绿”、“耀眼红”属于春节;而“碧波竞舟”、“青艾驱瘴”、“十里欢”、“千家乐”属于端午节。根据对仗的特征,我们不难对短语进行两两对仗:“门上桃符”和“江边柳线”相对,“碧波竞舟”和“青艾驱瘴”相对,“迎春绿”和“耀眼红”相对,“十里欢”和“千家乐”相对。最后,根据平仄特征,就可以组成正确答案了: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题型2:续写题。即根据前面句子的内容,按照试题的要求续写一段话。

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方法是:

1明确试题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如字数的限制,修辞的要求等等;

2紧扣前面句子的内容来写。

如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20题:请紧扣下面划线句的特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的精神。

首先,要紧扣内容。从画线句中不难抓住“和”这一中心,要求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其次,明确试题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的一段话不少于60字。

当然,这道题的要求比较高,考生要熟读《论语》和《三国演义》,领会《论语》和《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否则,答案肯定不是太准确的。

【答案】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题型3:嵌入型客观题。嵌入式排序题是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常见的语言知识运用类题型,即在试题提供的语料中,空出几个句子,让考生选择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回答这道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话题凑。所谓“话题凑”,就是将相同话题的句子凑在一起;

2借选项。“借选项”即要有效地借助选项;

3看标点。利用标点符号,给答题提供一些帮助。

如2014年甘肃省河西地区联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民间广为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①剪纸常应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②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

③它生存于劳动者的生活土壤中

④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⑤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

⑥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A③②⑤①⑥④B③⑥④②⑤①

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④②⑤⑥③

首先是话题凑。如上题中的②句和⑤句明显是一个话题,可凑在一起。根据表达习惯,可断定第②句在第⑤句的前面。据此,可排除C项。

其次是借选项。“借选项”即要有效地借助选项。如上题中的A、B、D三个选项,打头的句子分别是③和①,这就减少了许多的盲目性,增加了针对性。

第三是看标点。有些语感强的考生善于运用语感法,殊不知在运用语感方法的时候,还要配合以理性的句子分析。根据语感,上题的正确答案仿佛是A项,但如果能看到题干中的标点,就不难发现A项并不合适。第⑥句“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和第④句“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之间没有很大的意思跨越,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句号,而题干中恰恰是句号。

综合以上方法,B项只能是正确答案。

“得体”

【考情概述】

对语言得体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保留题型之一。近年的高考“语言得体”试题在形式上更具创新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在能力上更趋向适度综合,强调语体特点和语言风格,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修养。一般说,语言表达得体的失分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是用词不得体;二是转述不当;三是忽视特定用语的得体。

【解题技巧】

题型1:拟写赠言题。

1针对性。赠言要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不能一概而论;

2启发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都需要旁人的开导,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3鼓励性。即使是对方存在不足或不良倾向,也只宜巧妙地给予暗示;

4修辞性。赠言最好写得洗练、含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富有诗意一点。

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试题要求考生针对“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这一件事情,拟写一则赠言,因此,考生拟写的赠言就不能脱离“读《论语》”这个中心,要够体现《论语》的特点、内容和文化地位,;拟写的赠言要有启发性和鼓励性,就此题而言,就是要鼓动大家多读《论语》,从《论语》中汲取人生的精华,获得做人的智慧。当然,还不能忘了修辞,拟写的赠言要有一定的文采。

【参考答案】集中国文化于一身,读世界最经典之儒学,学儒学大师之言行。

题型2:交际用语题。就是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是否得体。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德奥弗拉斯多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斯里兰卡

“正确使用谦敬词语”是高考语言运用得体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和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还有常用的谦词。如“弊”“愚”“鄙”“寒”“草”等。

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从四个选项上看,此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答案应该是B选项。

题型3:短文改错题。

除了“正确使用谦敬词语”,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交际的对象,对象不同,使用的词语应该不同。对长辈上级要尊敬谦逊,对平辈同辈要不卑不亢,对晚辈下级要亲切爱护。

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B(乙)

C(丙)D(丁)

对名俗专家来说,“做出认真的指导” 语气非常生硬,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答案是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