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木器时代【五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4:10:0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木器时代范文第1篇150件复活了的汉代木器,再现了2000年前的历史细节。全国独树一帜“谁也想不到,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完好无损的汉代木器,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2009年3月21日,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木器时代【五篇】,供大家参考。

木器时代【五篇】

木器时代范文第1篇

150件复活了的汉代木器,再现了2000年前的历史细节。

全国独树一帜

“谁也想不到,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完好无损的汉代木器,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2009年3月21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也是正在进行中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木器保护修复项目组成员张建全说。

这匹汉代木器和其他文物一样,都是汉朝将士戍守河西走廊的见证。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突袭匈奴,夺得河西之地六年后,汉武帝在河西走廊陆续设立了河西四郡,修建了阳关、玉门关。同时,从关中、河东等地调遣了大量的戍卒、罪犯,充实河西走廊地区。

到西汉末年,整个河西四郡迁来的人口达到28万,他们在漫长的长城沿线和匈奴对峙。众多的戍边将士和居民也将中原的各种生活用品带到了河西走廊。他们死后,大量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陶楼,反映将士、居民生活的各种木制品成为陪葬。

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土壤干燥,很完整地保存了这些汉代的木雕作品。20世纪50年代后,在武威的磨嘴子、雷台、旱滩坡、清源镇、长城乡等地方发掘出土了非常精美的汉代木器,其中有大型彩绘木轺车马、彩绘木六博俑、木马(牛、羊、鸡、鸭、狗)、木鸠杖、木牛车俑、木屏风、彩绘木连枝灯、木制坞堡、木斗帐、木版画等木器精品。

通过这些木器,今天的人们能够了解到汉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乘坐的是什么车,他们的鸡舍是怎样的等历史细节问题。

“仅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汉代木器就有数百件。”甘肃省博物馆历史考古部副主任李晓青说。甘肃省境内的木器主要集中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市博物馆,如果算上河西各个县、市博物馆的木器,估计在千件左右,其中有很多是国家一级文物。

这些汉代木器在全国独树一帜。它们不仅给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细节,而且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汉代绘画、雕塑艺术的见证。

李晓青介绍说:“武威汉代木雕一般都在器物的表面施加彩绘,用木质本色,或者用白、红、黑色为底,再用红、黄、绿、黑、白等颜色进行勾勒,色彩明快,造型简洁,形象生动。”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这些汉代木雕大部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把原始的浪漫精神、神异美学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工匠们根据不同的刻画对象,采用方块构图,使主体鲜明开朗,给人以明快、乐观、真实之感,用粗犷的轮廊在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和气势之美,给人以古拙之感。”

美丽的错觉

这些在地下埋藏了近2000年的木器,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灾难。200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表明,甘肃省馆藏木器中77%存在中度病害。

张建全说:“木器病害主要表现为糟朽、干裂、起翘、变形、残损、断裂 、彩绘脱落等等。”

造成木器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木材本身的缺陷,在埋藏环境及腐朽过程中,许多器物因糟朽变得残缺不全或支离破碎;其次,出土时或出土后缺乏有效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使本来潮湿的器物在自然干燥过程中遭受到更大的损坏,甚至有的器物稍一触及,即碎为数块或成粉末。

“许多表面上看上去神采奕奕的木马、木牛,实际上已经到了支离破碎的程度,轻轻触摸都有可能使它们散架。它们的完好无损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张建全说。

为何会有这种错觉呢?

原来,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的木器,材质表面吸附墓室中的湿气且受水分张力承托,暂时维持着自身结构平衡。而出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木器的内部结构也迅速改变。

“出土后因考古现场抢救不及时或保护措施不当,尤其是外部环境骤变及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的不稳定变化,器物形态和颜色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甚至会因表面失水、干裂而引起内部结构失衡,继而加剧了器物变形、残损。”张建全说。

另一方面,由于甘肃省许多文博收藏单位的陈列展厅条件恶劣、库房保存环境差,这些对甘肃出土糟朽木器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007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甘肃省博物馆启动了该项目,12月20日修复项目正式开始,到2008年12月第一期维修全部结束。这个维修项目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一次馆藏木器修复,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省博物馆保存木器,共计150件;武威和高台博物馆的木器是第二部分,共计145件。

“打针”治愈木独角兽

独角兽是“能触邪佞,性别曲直”的神兽,汉代人喜欢在墓中放入独角兽,作为镇墓神兽。此次修复的木独角兽给我们再现了汉代的生活风俗。

这件木独角兽以深蓝色作底,上用白、黑二色绘出相同的弧条纹,头和身躯为刚健的长方形,外形粗犷,展现了汉代人勇武豪爽的性格。

“我们看到这只汉代木独角兽时,感觉挺好的。整个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损伤,等触摸后,才发现彩绘层和内部结构非常脆弱,轻轻一碰就开始掉渣了,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项目组成员田小龙说。

修复人员给这件木独角兽进行了一场细致的“手术”。通过各种科学仪器分析、检测,查找病因,对木材的材质成分和病害机理进行研究,找出“病原体”后再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方案――这也是所有文物修复工作的第一步,然后对症救治。

张建全说:“这件木独角兽彩绘层起翘比较厉害,我们借鉴了壁画彩绘层加固技术,用针管吸入加固材料,然后滴渗到木材里。先用针头插入木独角兽木材表面彩绘空隙中,将加固材料非常缓慢地推入,这样就把彩绘层粘结在木材表层,起到加固的作用。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且一旦开始就不能停,必须处理完一块木头,才可以停下。仅仅这个木独角兽的修复三个人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修复中,首先对病害文物做科学分析,然后仔细研究分析结果,制定保护修复方案。此次修复的150件木器,都是如此,修复方案和补救方案缺一不可。

俄军说:“根据每件木器或同一件器物不同部位颜料损害状况不同,我们采用了不同的修补方法,有的是通过滴渗对彩绘层进行加固,起翘部分则小心回贴,使其复位。彩绘层有裂隙的部位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一般需重复滴渗五次左右方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修复中我们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可再处理原则、不改变原状原则和可辨识原则,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

“彩绘”穿上了保护衣

甘肃省出土的木质文物大多有彩绘,尤其是木俑、木马等。如何保护这些器物上的彩绘,对项目组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最大的难题不是用什么手段保护,而是如何保护,怎样才能在不损伤文物的同时,实现保护的目的。

由于出土木器长期处于墓葬中,在木器表面除附着一层土垢外,还附着一些细小颗粒的沙子,还有大量的可溶盐分,出土后随着保存环境的变化(湿度的变化),在表面结晶、析出。如果不及时清除,可能对木质文物形成潜在的危险。

“我们对木材表面进行‘清洗’,如同医生对病人伤口进行清理。这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却包含了一系列涉及化学、物理、材料和环境等多种学科的复杂过程。”田小龙说。

按照修复步骤,先要先对污垢采样分析,以便“对症下药”,选择不同的方式和药剂。清洗过程大多使用机械性处理方式,对于无法清洗掉的污垢,则采用化学处理。

项目组成员陈庚龄说:“在正式清洗前,先将药液涂在局部试验,效果理想才能大面积使用,以免发生‘保护性破坏’。”

然而,这些程序却在一块汉代的棺板画上遇到了问题,这块棺板画从库房里取出来的时候已经模糊不清,而且木质也已腐朽不堪。张建全说:“按照程序,我们应当先清理表面的灰尘,但在操作中却发现,细细的羊毛刷子一刷上去,彩绘就已经出现了剥落的迹象。一时间,修复工作陷入了僵局。经过几天的琢磨,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先进行初步加固。”

修复人员先将一种非常稀薄的保护液喷洒在棺板画上,在保持湿度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清理,这样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清理,仅仅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对症施药,也就是把选配好的保护液涂在画面上。

经过处理后的棺板画换了一幅面孔,曾经被黄土覆盖的木板显露出了原形,人们依稀能从画面上看到男女人物以及他们所穿衣服的样子。

遇到新问题

甘肃的绝大部分地方气候干旱,应该说可以远离霉变。然而,这次修复中却遇到了新问题――霉菌。

有一件汉代木俑,肉眼看上去非常漂亮,拿到放大镜下却发现木俑的头部和背部已经开始霉变,如果不及时处理,一个个黑色的小斑点将会彻底把它毁掉。

霉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细菌,大量微生物和霉菌的蔓延、侵蚀,常会引起木质的高度腐蚀。木器防霉在南方已经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了,但在甘肃却很少出现,过去,防霉主要针对的是古籍、字画。

在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南方的经验在这边用处不大,主要原因是空气的干湿度不一样,这些霉菌似乎已经适应了甘肃的气候,在霉菌不易存活的干燥环境中,它们依然能生长。

经过多次筛选,项目组找到了一种新的防霉材料――麝香草酚,这种防霉材料效果非常明显。

实际上,文物修复不一定都是采用高科技手段,有些时候,需要的是细致和耐心。张建全说:“对脱落、断裂部件,我们采用汉代棺板木作为复原材料,对残损、破损部位实施修补、复原修复,尽可能恢复其原貌。”

修复项目组成员韩鉴卿已经有10年的修复文物经历,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待修复的文物中有一匹三条腿的木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匹木马变成了三条腿呢?韩鉴卿说:“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想应该把它的腿复原,我们决定给它配一条腿,使这匹三条腿的马,能够重新站立。”

修配一条腿,就是按照现有的一条腿,雕刻出另一条腿来,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因为这匹马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马都是四蹄着地,而这匹马是三蹄着地,一腿弯曲,断掉的部分恰好就是弯曲的。

“这就有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木马蹄子的弯曲程度。”韩鉴卿一边修复其他的器物,一边琢磨木马小腿的形状。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木马关节下面有点残存的弯度,这下他明白了,木马的蹄子应该是向后弯曲。

“我找了一块同时代的废弃木材,按照要雕刻的内容切下了一块,按照想好的木马前腿的形状进行雕刻。这些棺板早已朽烂,雕刻起来使不上劲,刀子稍微一用力,一大块木头就被削掉了。只能一点一点进行雕刻,大概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将木马的前腿雕好。”

项目组不仅修配了木马的腿,还给几辆汉代木车配上了车轮。在3月21日的中期验收会上,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他们的修复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木器时代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土木结构;
建筑结构;
现代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物质保障,促进了现代建筑工程迈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中其核心内容就是智能土木结构的发展,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准,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智能土木结构概述

1.1含义

在土木结构中应用智能结构就是智能土木结构的简单含义,在人们能逐渐提高对建筑的要求的背景下,土木结构智能化已成为一种时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土木结构主要是集合控制器、传感器、主结构、驱动器等功能的仿生结构体系,其主要的特点是自修复损伤、自监控结构、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结构不受到突发危险的损害。而为了满足建筑业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将智能材料应用到土木结构中,于是推动了智能土木结构的发展[1]。

1.2应用现状

随着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得结构评估的安全性、强度、完整性等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还对节约建筑结构的维修工作经济成本,促进了建筑土木结构的预测能力的强化,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例如智能土木结构的预报方式是由内向外的,其原理主要是在土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放入其内部,并形成一个可以实时监控的网络,从而保证土木结构的性能。目前智能土木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已经在大坝工程、桥梁工程、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应用,而且也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现代建筑结构中的智能土木结构意义重大[2]。

2智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2.1节能技术的应用

智能土木机构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的节能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其技能技术在现代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且在建筑工程的建造、设计等环节中也逐步引进节能建筑的理念,使用的建筑器具、材料都具有较高的节能性,而且在应用智能土木结构的时候,还促进了建筑自身的监测控制性能,当外界出现环境变化等情况时,建筑物内部结构就会自动的做出相应的调整,降低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量。另外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下,智能土木结构还未其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3]。

2.2智能传感元件的应用

2.2.1必要性

在土木工程中为了实现对建筑物的健康检测,往往会采取埋入一些传感元件、粘贴传感元件的方式,不但可以保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还可以正确的评价和检测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固性,提高检测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帮助建筑工程人员做出维修建筑、报废建筑的科学决定。但是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较重大的情况下,通常会耗费较长的修建时间,而且其设备的陈旧程度也会较大,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传感器变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性,急需使用高性能的传感器。在智能土木结构中使用的光纤材料传感器、智能材料传感器等,对实现检测现代建筑结构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传统土木结构传感器的不足,为检测建筑结构提供了监控保障[4]。

2.2.3应用方法

在对建筑物的健康情况进行检测的时候,在应用智能传感元件基础上使用无损性检测的方法(如x射线、超声波、声发射检测方法等),为杜绝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发生检测弊端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建筑物内部结构发生的异常问题,准确的检测建筑物结构的实时动态,满足人们智能化结构检测的实际要求,促进检测准确率、检测效率的提升。如在建筑物内部结构出现损伤问题的时候,在建筑物的内部会产生一些裂纹,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裂纹会对建筑物发挥强大的损伤力度,在应用传感元件之后,在扩散的时候会通过声速的形式传到相关的设备中,从而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损伤讯号,并准确的掌握裂纹造成建筑物结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整体建筑物修复计划,防止出现建筑物安全事故,降低建筑物损伤带来了经济损失[5]。

3现代建筑结构中智能土木结构的展望

3.1增强其智能控制集成功能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被视为人脑中的最高级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的运行决定了其运转,同时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运转活动也尤其承担。因此在智能土木结构中加强其智能控制集成功能,可以实现迅速应急建筑物遭受的强风暴、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降低建筑物可能遭受的损失,所以在未来的智能土木结构发展中要加大对智能控制集成的重视,广泛利用、开发该技术。如在强台风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各部门可能会做出相关的安全预警措施,但是在安装了集成控制功能的智能建筑中,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的及时掌控,从而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提供保障。

3.2加强其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土木结构中加大传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传感元件,而且随着现代建筑中传感元件的普遍应用,传感技术的强化也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基于仿生学而言,在建筑物系统结构中,传感器相当于其感受器官,为了使传感技术得到提高,就需要从传感器的系统性角度开始,增强其识别能力、感知能力、处理能力,并加强传感器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灵敏度,达到整体智能化的传感技术目标。另外在现代建筑中,为了确保传感元件的应用不会对建筑外形结构产生影响,需要使用可以相容建筑材料的传感元件,尽可能降低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影响效果,使建筑物具备较高的抗信号干扰能力[6]。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现代建筑结构中智能土木结构的应用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只能土木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已成为时展的需求和趋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对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土木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智能土木结构的研究力度,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蓓. 压电智能结构分析的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12.

[2]韩瑞聪.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土木结构集群云监测探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娄卫波. 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质量阻尼主动控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4]宋艳芳,郎志军,常金鑫,杨卫卫,邵立杰. 智能减震器在建筑结构隔震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4,27:135-136.

木器时代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质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多。特别是近些年,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使个性化的木质产品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时尚目标。

河南省开封市木业生产企业数量多、基础好,在开封经济整体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开封木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泡桐之乡兰考县。2012年12月,记者来到了这片“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曾经耕耘过的土地。从一望无际的泡桐林和纵横延伸的产业链条中,记者切实感受到了勤奋智慧的兰考人将泡桐变成“绿色银行”的神奇。

民族乐器第一乡

行驶在通往兰考县城的国道上,放眼田间,处处可见一排排“皮肤”黝黑、滚圆粗壮的泡桐。当地人告诉记者,自从焦裕禄书记把泡桐作为防风固沙的树种引种到兰考后,这种泡桐与农田间作物套种的模式已有40多年。

恐怕焦裕禄也不会想到,他带领群众种植的泡桐,不仅彻底改变了兰考贫瘠的自然地貌,还让该县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民族乐器之乡。

“泡桐与民族乐器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胜民介绍说,在兰考用泡桐制造乐器的第一人就是他的父亲代士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泡桐被制作成鼓风用的风箱,这些风箱在鼓风的时候,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有一年,上海乐器厂的一位技师来到兰考,听到这种声音之后便说,兰考的泡桐很适合做乐器。这个消息在业内迅速传开,从此,上海、扬州等大型民族乐器厂纷纷到兰考采购泡桐。

随着采购的人越来越多,代士永创办了一家小型泡桐板加工厂,专门为乐器厂制作音板。耳闻目睹之下,代士永很快成了乐器行业的行家,他便萌发了自己办乐器厂的想法。1988年,代士永高薪聘请了上海的师傅,创办了兰考县第一家乐器厂——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代胜民告诉记者:“兰考北部是黄河古道,沙土和淤泥混合的土地,非常适合泡桐生长。在兰考生长的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经脱脂处理后透气、透音性能很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用兰考泡桐制成的乐器音板,纹路清晰美观、共鸣度高、透音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声学品质,经专家鉴定,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材料。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鉴定,兰考泡桐是国内制作民族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随后,把兰考确定为我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还未走进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就听到里面打磨、雕刻木材的声音。车间里,十几名工人在不同的流水线上忙碌着,两位师傅熟练地把4块加工好的板木粘在一起,一个精巧的古筝模型就做好了。其中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这道工序是乐器加工的第一步,主要是把泡桐分解后的板木加工成古筝的原型;
再经过加固、打磨、刨面等6道工序才能生成半成品;
要想使泡桐发出天籁之音,还有很多工序要完成。”

数据显示,现在国内以桐木为原材料制造的民族乐器,90%的泡桐音板来自兰考。目前,兰考县共有大大小小30多家民族乐器生产厂家,从事乐器生产加工人员有6200多人;
乐器品种包括古筝、琵琶、古琴、柳琴等20多个品种,产品不仅畅销我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各种民族乐器年产销35万台(把),音板及配件50多万套,年产值1.5亿元。

“梧桐”引来金凤凰

在日本,人们把泡桐视为吉祥物,女孩儿出生后,家长就会在家里种上一棵泡桐,等女孩儿长大出嫁时,这棵泡桐会被做成嫁妆。

用泡桐制作家具,是日本的一个传统。没想到,这一传统竟能跨越重洋,成就了兰考一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蓬勃成长,这个企业就是三环华兰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华兰实业)。

从1999年开始,华兰实业就开始向日本提供泡桐板材。惊喜出现在2000年,这一年,稳步发展的华兰实业瞅准商机,试着将自制的产品出口到日本。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华兰实业的产品很快风靡日本,并迅速占领了市场。

看到自己的产品竞争不过中国,聪明的日本协和木工便来到兰考县寻找合作伙伴。从此,这片种有大片泡桐的土地,引来了金凤凰。

华兰实业总经理王伟介绍,华兰实业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实木家具、殡仪棺木和新型建筑材料为一体的中国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外向型民营企业,国内拥有兰考三环桐材有限公司、兰考三环家具有限公司、兰考三强木业有限公司、兰考华兰家具有限公司等9个子公司,国外拥有兰考三环贸易有限公司日本支社和西班牙圣胡安木业有限公司两个分公司。

“华兰”牌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选料考究、线条流畅、色彩清纯、大方典雅、环保健康、方便实用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现在,华兰实业年产各种出口实木家具10万余套,年产国内家具10万套,年产日本火化棺木及欧式棺木15万套。产品95%出口到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国家。

板材加工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华兰实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兰考几百个小型桐木加工厂。王伟说:“兰考盛产泡桐,在生产过程中,华兰实业所用的原材料,直接由当地的企业生产加工成的桐木拼板,这既保证了华兰实业生产家具和棺木的原材料供应,也解决了上万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为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大作用。”

特别是在2011年,华兰实业投资1.5亿元人民币,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密度板生产线,新建了一个年产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人造板厂。该项目的实施,使华兰实业每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税利4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3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两极”布局

兰考县农林局局长任洪峰介绍说:“如今木材加工业已成为兰考支柱产业,兰考有木材加工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产值超过75亿元,每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这些收入几乎占兰考财政总收入的90%。”

虽然兰考县的木材加工产业已形成强势发展的趋势,但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任洪峰也心中有数,“现在,兰考木业行业整体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尚不齐备,企业知名度不高,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配套产业也有所欠缺”。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配套等工作,遵循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匹配、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积极承接东部木业企业转移,努力实现木业产业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任洪峰说:“这是开封市对我们木材加工产业提出的发展要求。”

木器时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容器;
苗木生产;
栽培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现代化苗木生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过去,苗木的生长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以及气候因素,种植者往往只能祈求风调雨顺。但是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有所改变,容器苗木生产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1容器苗木生产栽培概况

同传统的地栽方式相比,容器苗木生产栽培技术不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了个外壳,而是涉及到资材、养护、销售等全方位的一场生产模式的变革。由于受到成本和生产周期的影响,培育容器苗木的主要品种为新优花灌木,还有油松、樟子松以及紫叶矮樱等。在早期,容器苗木通过美植袋作为容器,随着技术的革新,目前主要使用更具抗腐蚀性和方便性的PVC控根容器,效果比美植袋要好3倍以上。

与传统地栽苗木相比,容器苗木的优点首先在于便于管理和节约资源,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生长条件,传统地栽灌溉之后的水资源无法充分被吸收,会出现浪费现象,容器苗木与之相比能够节水5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移植过程中不会损伤根系,传统的移植方法往往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大面积伤害,甚至影响生长,利用容器就能采用整体转移的方法,几乎不会有任何损伤。再次是能够紧跟市场需求,不受季节的限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也能正常栽培,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当前容器苗木生产栽培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容器苗木栽培没有参照苗木适合的生长条件,选用的土壤条件不适合,对水质缺乏一定的重视。(2)容器苗木品种的选择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未能综合考虑容器苗木培育当地的环境、气候,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并且是当地所具有的苗木品种,才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推广栽培。(3)容器苗木生产栽培的相关技术存在着不足,包括容器的设计、培育基质的选择、苗木根系的保护、肥水供应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的多个方面,给容器苗木的生产栽培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3容器苗木生产栽培的相关技术

3.1容器的设计方案

为了达到合理栽培苗木的目的,选择容器是关键,可使用PVC控根容器,主要由底盘、插杆以及侧壁构成,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具有不易燃、高强度、耐气候变化以及强稳定性,使用寿命可以高达5年以上。盘底的造型为筛状,可以实现透气功能,对有效防止根腐病起到积极作用;
侧壁为凹凸不一的形状结构,在凸点上有孔洞,能有效增加容器的面积,也能够为容器修剪提供条件。选择插杆是为了方便拆除,为植物的转移带来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3.2培育基质的选择

要选择适宜的有机材料作为生产基质的原材料,再结合缓释肥经过发酵处理,制作符合植物生长的基质,基质的配方主要包括泥炭、秸秆、玉米芯等。配好基质后应根据基质的酸碱度进行适当的调节,让基质的pH值保持在5之上,由于谷壳中含有非常多的锰元素,pH过高会导致锰中毒,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要在基质中加入一定量的缓释颗粒肥,由于该肥稳定、溶解缓慢等特点能够与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好地形成呼应,不会存在生长后期微量元素跟不上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植物生长效率。

3.3苗木根系的保护

对于根系比较高的树种,当冬季气温较低时,如果不及时保护会造成苗木死亡的现象发生。苗木栽培的重点工作是如何让植物顺利度过冬夏两季,露地容器埋地栽培技术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风倒灾害的发生。把栽好苗木的容器放在地下容器中,可在露天环境之下免于冻害和热害,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免受干扰。

3.4肥水供应

在容器苗木的培育过程当中,通过直播育苗、芽苗移栽、小苗移植等技术手段,对相应的苗木品种进行播种育苗。在种子发芽期间,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出苗之后,要有计划地合理、适量浇水。在幼苗破土生长之后,开始施肥,将配比好的混合肥料进行溶液调配,喷洒式施肥,并需要清水来冲洗叶片,保证苗木茁壮的生长。

3.5病虫害的防治

在容器苗木的培育过程当中,病虫害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苗木死亡。选用正确的药剂进行防治,及时遏制住病虫害的发展势头,有利于容器苗木良好的生长。

木器时代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农业革命;
木石复合农具;
耒耜;
臿;
杵臼;
桔槔;
斧;
斤;
犁。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出现,起初仅作为采集、渔猎活动的补充而已,在先民生活中,并不占有非常突出的经济地位。后来木石复合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柴尔德和布雷伍德把史前农业的发明称为“农业革命”,首先指出农业在史前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1],然而这个“农业革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突发事件,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后人在考古与历史研究中才把“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加以联系。由此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的农具究竟跟石器有多大关联?远古农业常用的专门的“农具”究竟是怎样的?

农业革命常用的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史前农具的基本形式,通常主体部分是木制、以木柄装上轻便的石质或骨质刃口(后代定型时主要是铁片头),不可能整体都由石质构成。

按照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可将古文献记载(纸上之材料)与考古发掘的文物(地下之新材料)两相印证。先看古文献关于农业起源所使用农具的记载。

一、古文献记载:最初农具是木制

耒和耜(吕)

据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主要的农具,是耒(lěi)和耜(sì,原文“吕”),并非别的;
只有耒耜的发明,才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

耒,象形字,是远古的一种翻土农具,形状像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尖头,用以松土。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形,像一具直立的叉子,上端是直杆,下端分为两叉,旁边还有一只“手”。甲骨文里还有一个“耤(ji)”字,左边是一把“耒”,右边一个人形,上部有“手”,下部表现“足”的符号,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亦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2]。

《易经·系辞》云: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云: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 “始作耒”。

“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如:耕、耘、耔、耧、耜、耙、耦、耨、耞、耠、耡、耖……都与原始农具或农作有关。

又,根据汉画像砖的图形可以看出:“耒”是一根尖头木棍,捆绑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再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便于撬土、省力的曲柄。两个尖头的耒,是先民选用自然两分叉的树枝来制作;
把耒改进为有省力的曲柄,最初也是选用树枝适合的天然弯曲度。

发明农耕的古华夏各部族,最初翻耕土地的专门农具耒,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肇始工具。

据《考工记》所载,“耒”通高为6尺6寸(周制),合今1.4米左右。

汉代有学者以为耒耜为一物。如东汉许慎以为耒为上部,耜为下部,但都属于木制。而郑玄也以耒耜为一物之两部分,上为耒,下为耜,《礼记·月令》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将耜看成刃口的专称。今据《管子·海王》等文献看来,直到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这个判断,也被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周礼》记载了制作木耜的过程,《地官·山虞》云:“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易·系辞》曰:“斵木为耜。”《淮南子·泛率》曰:“古者剡耜而耕。”《后汉书·章帝纪》曰:“耜其柄,耜其刃。”

耜(吕)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到西周时仍为农民普遍使用。《国语·周语》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句。

春秋战国时,继续沿用耒耜,《孟子·滕文公》云:“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庄子·天下》曰:“禹亲自操耜。”《吕氏春秋·孟春纪》载: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耒耜是耕田的最早的尺度标准,有了耒耜的尺度,才有田垅、亩甽的划分,才可以设置灌溉的沟渠;
在这些基础上,才有后来的“井田制”。甽同“畎”,指田间的小沟。甽垅相间,甽宽一尺(秦汉一尺等于0.231米,约当今0.694尺)。《荀子·成相》云:“举舜甽亩,任之天下。”

《吕氏春秋·任地》载:“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

而《考工记·匠人》则记载“耜广五寸”,看来,耜刃的宽度似因地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