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0:05:12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以国家总局和省、市、市三级政府关于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指导,依据国家总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23号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健康培训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五篇】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以国家总局和省、市、市三级政府关于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指导,依据国家总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23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7号令)和职业病防治规划,大力推进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主体及“一报两检”工作落实,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制度,加强监察执法,开展有效监管,力求实现“一个落实”(落实职业健康“两个”主体责任)、“三个强化”(强化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管、强化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力度、深化执法监督)、“一个深化”(深化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一个推进”(推进职业健康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严格落实职业健康监管“两个”主体责任。

1、落实政府监管主体责任。

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落实监管主体,认真履行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责任,要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列入全年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规划,确保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2、落实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防治主体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政府安办要按照23号令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到“八个落实”:

(1)、落实职业健康专(兼)管理机构和人员并明确职责。

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以文件的形式,确定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各生产经营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并细化管理责任。

(2)、落实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是抓好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基础,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23号令、《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本行业、本单位的13项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在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过程中,要把企业内部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车间、班组,并要签订相应的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书。

(3)落实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工作。安办在年基础上,加大职业危害较重(机械加工、汽修、加油站、建筑以及使用高毒物品)的中小企业的申报力度。继续搞好培训,让未申报单位的管理人员尽快掌握网上申报方法;
要严格申报程序,确保申报质量。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27号令和《市安监局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安监【】77号)文件要求,及时、如实申报本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已申报的生产经营单位如无生产工艺和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工体检、检测数据等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相应申报资料。

(4)落实“两检”工作。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是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各企业要按照《市安监局关于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场所检测工作的通知》(安监【】93号)文件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规定组织对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及时掌握本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已出现疑似职业病的职工要及时作出调整,并要进行复查,复查结果要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场所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法定检测和做好日常检测,并做好记录,将检测结果以告知牌、告知卡形式进行公示和告知;
检测报告要报我镇安监部门备案,各村、社区要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全面掌握本辖区的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动态。凡是职业危害超标的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进行治理。

(5)落实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工健康的重要历史记录,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为职工建立健全独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镇安办要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知道和检查力度,确保监护档案符合国家规范。

(6)落实企业内部职工职业健康培训。生产经营单位要把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要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做好相应的培训记录,建好培训档案。

(7)落实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告知。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总局23号令的规定,在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要制作用于公布职业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的告知牌,并在醒目的位置进行张挂。

(8)落实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采购、发放、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各环节的监管;
要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配发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正确穿戴。

(二)强化职业健康“三同时”的监管。

按照中编办、省编办及市编委职能调整的要求,职业健康“三同时”监管职能已经划归安监部门,并且总局正在制定“三同时”审查办法。年12月,市局转发了《市安监督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200号)的通知,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职业健康“三同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年,我镇职业健康“三同时”作为职业健康监管的重要工作,力争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职业危害。安办认真督促本辖区内企业,按照规定,凡事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并且要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要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危害预评报告、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要报送我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并验收,未进行审查验收的企业不得投入生产。

(三)逐步推进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是全面改善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环境的有效途径,要通过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对生产企业进行全面“会诊”,找准治理方向,达到从根本上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的目的。按照总局23号令的要求,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的评价,这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义务。年,我镇所有水泥制造、冶金、皮革、化工、非煤矿山、印刷、机械加工行业,必须完成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新、改、扩项目除外)。完成时间:非煤矿山、印刷行业在7月30日前完成;
水泥、冶金、皮革行业在8月30日前完成;
化工行业在9月30日前完成;
机械行业在10月30日前完成。所有现状评价报告都要报我镇安监部门备案。

(四)、强化职业健康的日常监督执法工作。

年,我镇安办将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分阶段、分行业结合各项工作,把冶金、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材、化工、木质家具制造、皮革、印刷、机械加工等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尤其要对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主体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履行情况、制度建设、作业场所警示标识(标志)、告知牌、个人防护用品、监护档案、“一报两检”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对未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律不准生产,对企业存在职业危害隐患或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限定整改时间;
对短时间无法整改完毕的事项,要制定整改方案,并报我镇安监办备案;
对拒不执行规定和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坚决予以处罚。

(五)、强化职业健康的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要抓好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年,国家将颁布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安监总局将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法规。为此,各企业要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列为重要的工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结合实际,借助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做到人人皆知。二是继续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或负责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市安监局将继续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或负责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未进行培训的分批次进行培训,凡是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或负责人、职业健康监督人员未进行培训的的必须参加职业健康培训。

(六)深化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

镇安办要针对本地实际,确定职业危害较重的行业,持续深入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对年个别未完成专项治理的企业要跟踪到位,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保治理工作有序推进,要以专项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进本地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各地区要依据国家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工艺、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治理;
二是突出改善工程防护设施。督促企业在工程防护设施上有投入,采用先进工艺和设施,从本质上提升防护水平;
三是突出检查企业自查自改情况。

(七)做好职业安全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准备工作。

职业安全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是新纳入政府行政许可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安监总局正在加紧制定具体的许可办法,安办要认真做好发放许可证的准备工作,发放对象主要是针对使用高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为此,安办要认真对照《高毒物品目录》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梳理和排查,以确保许可证的顺利实施。

(八)推进职业健康标准化体系建设。

年,市安监局将积极探索职业健康标准化建设,现正在组织相关专家、工程防护人员等进行调研,并着手制定职业健康标准化暂行标准,确定一到两个具有代表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先期试点,进而形成全市职业健康标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全面推广。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及时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副镇长为副组长,安监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政府的核心工作抓好抓实。安监办的工作人员主动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监管素质和执法能力。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此次女职工心理状况调研旨在了解当下我县女职工在面临工作生活中种种问题和困惑时的心理状况以及她们对自身所处状况的态度和打算,从而为深入了解女职工身心状况和思想动态,进一步开展女职工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和支持,为制定妇联系统女职工心理疏导专业人才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此次共调查64家企业192名女职工,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回收166份,其中国有企业11家,私企49家,事业单位1家。其它3家(包括外资、台资和合资),已婚女性123人,占调查人数的74.09%;
大专及以上学历女性94人,占总人数的56.62%;
35岁以下女性110人,占总人数的66.26%。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女职工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面对困惑时的反应、对自身工资水平及单位分配制度的态度、对今后工作的打算这四个方面。

据统计,对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选择工作压力大的最多,有59人,占总人数的35.54%;
其次是职业规划困惑,有45人,占总人数的27.1%;
第三是家庭、工作难以平衡,有43人,占总人数的25.9%。

面临难题和困惑时的反应,有近一半人选择自我安慰,有31人选择保持一段时间的情形低落,这两项合计占比66.86%;
有53人选择向亲友倾诉,6人选择采取喝酒、购物等方式发泄,合计占总人数的35.54%。面参考种种压力和困惑,觉得有必要组织心理健康方面培训的有92人,占总人数的55.42%。

对自身工资水平及单位分配机制觉得合理的有132人,占总人数的79.51%。其中工资在1500-2500元的有88人,占总人数的53.01%;
工资在2500-3500元的有46人,占总人数的27.71%;
工资在1500元以下的有18人,工资在3500元以上的有14人,各占总人数的10.84%和8.43%。

对今后工作的打算,有58人选择有跳槽想法,占总人数的34.93%,其中因收入不丰厚想跳槽的占37.9%,因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想跳槽的占24.13%。在对以何种方式可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选题中(此题多选),有134人选择收入提高,占总人数的80.72%;
100人选择环境改善,占总人数的60.24%;
78人选择职位晋升和领导认可,占总人数的46.98%。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情况分析,被抽样调查的女职工多为已婚青年女性,尽管她们中绝大多数对单位的分配机制表示基本合理,但提高收入仍然是她们对今后工作的最大期望和激发她们工作热情的最大动力。同时,被调查的女职工超过半数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她们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没有因为婚姻和孩子而放弃工作上的进步,因而来自工作的压力成为她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大多数女职工采取的是自我安慰等较为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只有一半人认为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知识讲座。

造成女职工如此纠结的心理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经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压力所迫。尽管女职工仍或多或少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但面对赡养父母、培养子女等一系列现实经济压力,女职工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来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从个人而言,女职工对获得工作上的进步和成绩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因为工作上的进步首先会增加她们的收入水平,而物质基础是一切需求的基础和前提,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她们的心理负担无疑会增加。

(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被调查的女职工绝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她们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较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不再甘当配角,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对未来有自己的打算,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更为独立,她们渴望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渴望从工作中得到满足,得到认同,希望在维持家庭和谐的同时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她们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晋升机制较为关注,所想所思更为复杂深刻,这无疑也会增加她们的心理压力。

(三)没有良好的解压渠道。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女职工身心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她们缓解压力的途径却非常单一,其中有近半数人是通过自我安慰的方式来应对压力,这种消极的处理方式会让她们的心理负担越积越多,最终危害身心健康。而在问及蛮力何不采取体育锻炼、旅游等方式解压时,大多数女职工表示没有时间,往往一天工作下来已经筋疲力尽加之家务缠身,根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旅游更是难以实现。

近年来,在县妇联工作要求下,各镇(区)妇联针对女职工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女职工的普遍欢迎。上半年,县妇联特邀__市__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__为__镇企业女职工开展了关于妇女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家庭角色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知识讲座,以典型案例解说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剖析了现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心理困惑,受到女职工的一致好评。但是,目前我县就女职工心理健康方面所开展的活动总体而言仍然偏少,据调查问卷统计,选择在基层总数的45.15%,其中有22人认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没有什么意义或意义不大,占13.25%。这说明我们对女职工职业成长、健康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重视不够、活动不多、凝聚不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缺乏针对性。心理问题涉及很多方面,由于缺乏广泛的调研,我们开展的知识讲座和培训还不具有针对性,有些女职工是被单位组织参加而非自愿,讲座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辐射面还不够广不够深。类似探讨家庭婚姻中女性的角色定位这样的讲座从效果看受到大多数女职工的欢迎,但这样的讲座在辐射面上还不够广,企业女职工参加的比

例不够高,主要还在企业老总对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三是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缺乏持续性。往往一个专题一次讲座或培训就结束了,即使涉及到女职工的心理困惑也是浅尝辄止,无法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女职工的心理问题。

据统计,在被调查的女职工中,有23.49%的女职工在单位未组织过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讲座和培训的情况下选择了培训非常有必要,这表明部分女职工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寻求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妇联组织在帮助女职工解决心理困惑方面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强化重要性。要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要把企业老总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向他们宣传心理健康对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作用。要在全县范围内选取贴近女职工生活的典型案例并制作宣传短片以真实事迹阐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通过职工大舞台、义工教授企业行、职工走访慰问等形式加强与广大女职工面对面的交流,实时了解女职工的心理状况。要经常性开展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基层妇联要多与女职工谈心,了解女职工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并征求她们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的意见建议。

(二)统筹安排强化基础性。鼓励基层妇联干部积极主动参加心理咨询培训。要统筹安排好基层妇联干部学习培训与工作的关系,以实际行动支持心理咨询培训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选肯干事、有经验、有热忱、有群众基础的妇女干部参加培训,进一步扩大她们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1.1对象民政部福利公益金资助项目贵州省“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班”第一、二期学员,来自贵州9个地区市、县、乡级养老机构。

1.2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基本情况问卷对我国养老护理员进行现场调查,自设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6项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工作年限、工作岗位、收入水平、是否受过职业培训、有无职业资格证书、是否签署劳动合同、有无社会保险、养老机构性质等8项从业情况资料。由黔南民族医专护理系教师担任调查员,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放、讲解,学员自己填写,调查当日收回。发放问卷188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应答率93.1%。

1.3统计学处理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的比较采用两样本u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结果

2.1一般资料175名我国养老护理员,男55人,女120人,年龄<30岁43人,30~49岁120人,50~59岁12人。汉族106人,少数民族69人。未婚32人,已婚130人,离异12人,丧偶1人。小学1人,初中43人,中专或高中47人,大专58人,本科及以上26人。健康167人,患慢性病8人。工作年限<5年123人,6~10年21人,11~15年12人,15年以上19人。管理岗位77人,服务岗位98人。月收入<1000元37人,1000~2000元55人,2000~3000元55人,3000~4000元20人,4000~5000元6人,5000元以上2人。受过培训54人,未培训121人。有职业资格证11人,无证164人。签订劳动合同88人,未签订87人。办理社会保险118人,未办理57人。养老机构性质:公办135人,集体14人,民营26人。

2.2我国养老护理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我国养老护理员SCL-90各项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常模。SCL-90总均分为(1.53±0.39)分,与常模(1.44±0.4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75,P<0.01)。

2.3我国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3.1SCL-90各项因子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以SCL-90量表9项因子分别作为因变量,以14项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收入情况、劳动合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进入方程。

2.3.2SCL-90总均分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以SCL-90总均分为因变量,以14项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劳动合同进入方程。

3讨论

3.1我国养老护理员一般特征与同类研究比较与黄菲等研究比较,相同点有女性为主、培训率及持证率低。与前者研究所示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同,参与本调查的我国养老护理员以青壮年为主,没有文盲,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约占75%,收入相较于黄菲等研究显示相对偏高。这是由于调查对象为贵州省“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班”第一、二期学员,是各养老机构选派的骨干、机构负责人等,另有少数的民政部门管理人员,管理岗位人员占44%。

3.2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成人,与张静的研究结果相似。我国养老护理员比普通成人更容易产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心理问题。影响我国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收入水平、劳动合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在本研究中我国养老护理员年龄在30~50岁的青壮年120人,约占67%。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庭是栋梁,在单位是骨干,承受家庭和社会压力最大,繁重的工作和家庭付出常让这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出各种身心症状。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本研究中患慢性病的约占4.6%。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反应,带病工作及亚健康状态也会出现相应心理反应,影响心理健康。工作年限的长短会体现在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上,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不足,业务不熟悉,会给工作带来压力,影响护理员心理健康。工作岗位在一线的我国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大,为失能、半失能、临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稍有不慎,老人可能发生噎食、跌倒、骨折等意外,风险极高,护理临终老人还要面对老人去世,协助做好遗体料理及后事服务等事宜,因此,我国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收入和劳动合同是影响我国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占54.3%,未签订合同的占49.7%。赵崇偲等研究显示,收入水平低是抑郁症状的高危因素。我国养老护理员工资微薄,福利待遇低,使得我国养老护理员难以产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和价值感。劳动合同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未签订合同让护理员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经济的窘迫和缺乏职业安全感使我国养老护理员易产生抑郁、焦虑。职业培训是影响我国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养老护理员服务对象是特殊的群体,老年人有其特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这要求护理员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职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民政部2013年6月30日颁布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养老护理人员应当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本研究中,接受过职业培训者为30.1%,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者仅占6.3%,低于10%的全国水平。现实中我国养老护理员获得培训、进修的机会极少,这极大地影响了护理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胜任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价值感,有利于心理健康,而培训机会的缺少影响工作能力提升,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

1、认真组织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工作“回头看”。按照安监号文件的要求,督促区县局制定粉尘与高毒物品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方案,对存在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的企业,总结经验,查缺补漏,认真贯彻“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综合防尘和降尘八字方针,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实行挂牌督办制度,跟踪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督导企业做到整改措施、方案、时限、资金投入、责任人员“五落实”。对危害治理和防护设施改造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或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整改到位且有毒物质浓度超标的,一律停产整顿,达不到要求不得复产。

2、深入推进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治理工作。召开全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工作会议,部署家具企业按照总局《关于开展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的通知》要求,加强生产工艺和防毒、除尘设施技术改造,认真抓好喷漆、涂胶和晾漆等环节高毒物质危害及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的治理。督促区县局制定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工作方案、停产整顿恢复生产验收标准,至3月底达不到要求的停产整顿,到9月底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提请区县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3、抓好矿山开采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我市矿山开采、矿石粉碎等企业粉尘危害严重。各区县要督促相关企业参照总局关于加强石英砂和石棉开采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要求,督促企业落实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的八字方针,加强生产工艺技术改造等各项治理措施,提升防护能力,减少和控制粉尘危害。

二、健全两支队伍,为职业健康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4、积极推动各区县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建设。推动各区县安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加强区县、镇办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已经独立设置职业健康科的区县局,要根据职责调整后新增职能,进一步配齐配强监管人员;
尚未独立设置职业健康科的,要借此次职责调整的“东风”,争取独立设置内设机构,充实熟悉业务的人员,以适应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的需要。要利用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的有利时机,加强职业健康执法队伍建设。要依照国家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装备配备指导目录》,加强职业健康监管队伍装备建设,配备监管仪器、检测检验设备、个人防护用品、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监管效能,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5、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员队伍。按照职业健康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在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陶瓷、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企业和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并纳入年终考核。规模以下企业由各区县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

三、突出三个重点,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6、突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通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大职业健康宣传力度。聘请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的领导和专家授课,突出抓好职业健康监管队伍业务能力建设。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请国家总局有关领导授课,对全市安监系统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履职能力和依法监管水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年内对全市安监系统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轮训一遍。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不同培训形式,强化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管理层守法观念、管理水平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意识。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

7、突出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按照属地、分级管理原则,指导市管企业建立完善职业危害申报备案制度,在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的基础上,认真填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时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区县局要参照市局做法,在去年申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抓好区县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的企业和职业危害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今年要全部完成职业危害申报。通过申报逐步摸清用人单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现状与分布,为建立职业健康监管信息档案打好基础。要加强职业危害申报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严肃查处拒不申报或申报虚假信息的企业,推动用人单位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指导相关部门抓好分管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8、突出职业卫生许可和“三同时”监管工作。做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工作。国家总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颁布后,要召开会议加强宣贯培训。在全面实施阶段,要督促指导各区县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以安监部门的监管能力为原则,以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确定实施许可的发证范围,健全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请、审查、发放等工作程序,切实把好源头监管关。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积极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交接工作,确保与卫生系统工作的连续性,认真做好受理项目的审查和验收,确保工作平稳延续。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抓好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落实,有效控制职业危害产生的源头。

四、落实四项措施,全面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9、加强职业健康专项执法工作。加大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力度,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以及落实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健康体检等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查处职业健康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自觉履行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

10、选树标杆企业,规范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选树标杆企业,规范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管理工作、教育培训、健康监护、防护用品、应急救援预案等,召开现场会,采取典型带动,在全市总结推广。各区县局也要在辖区内企业中培养选树职业健康标杆企业,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管水平。

11、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分类监管。我市职业危害最严重的行业主要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制造业、化工行业、建陶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轻工行业、纺织业等,其粉尘和有毒有害物品较多,易引发职业病。根据行业分类,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职业健康监管纳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加强上传培训,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实施分类监管,为监管和执法提供快速、及时、翔实的数据信息和决策参考。

12、健全完善职业健康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与卫生、人社、工会、发改、环保、经信、质监、住建、交通、国土、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召开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会议,对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相关部门做表态发言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相关文件,从组织领导、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工作协调、联席会议、相互通报等方面,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五、夯实五项基础,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

13、切实做好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专家查隐患、政府抓监管、部门抓督查、企业抓整改的要求,及时组织专家对市管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摸清具有独立法人的二级、三级单位状况,进一步强化监控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组织区县交互检查、分片督查和专项检查等,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自觉履行职业危害防治义务,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

14、认真做好职业健康监护监管工作。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危害信息指南》等国家标准,组织开展健康监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做好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如实、无偿向劳动者提供。

15、督导企业建立职业危害检测监控制度。加强专项检查与监管、引导,抓好检测监控制度的落实,督促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聘请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并及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如不同地区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还没有配备到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等。因此,充分认识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正确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意义

新时代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既是高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院校改革招生模式,采用多种入学方式,使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日益多样化,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特点也更加复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专业化、专家化的工作队伍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积极地在不同学生中开展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教育活动,疏导学生的内心烦恼,防范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营造和谐、健康、平安、幸福的校园环境。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00后”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变革、学习创新、职业规划、人际交往、自我认同、情感需求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其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这就迫切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有效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危机干预,遏制心理问题泛化的趋势,使大学生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数次发文,指导相关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出了建设标准。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整体推进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些都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益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也不断增强,各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所增加,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有效满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

1.专职教师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一是师生比严重失调。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以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作为保障。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每校至少配备2名。”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达不到该要求。尤其是在2019年国家要求高职院校扩大招生比例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二是人才成长机制缺乏。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课程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心理咨询、危机预防与干预、科研等五大板块,这对于教育者的育人理念、工作技能和个人素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毕业于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培训,其专业知识与技能都较为扎实。然而,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变化,专职教师必须通过参加系统培训、参与临床督导、进行自我体验等方式持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保持足够的胜任力。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面向心理教师的培训规划和制度。国内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培训师和督导师稀缺,学习费用普遍较高。“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发展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反映由于工作平台低,专业技术晋升受限,发展空间小,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纷纷转岗,大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发展和工作水平持续提升。”[1](P360)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成长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无法获得系统性、全程化的成长,这容易造成他们专业水平停滞不前、工作效率降低、助人效果不佳、职业耗竭状态严重等状况。

2.兼职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素养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召集的由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的教师组建而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该队伍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统一管理。二是在各院(系)和相关部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辅导员、学生工作老师、学生干部等。这些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背景复杂,个人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本职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关,也未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专业培训,部分人员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可能采用不当的教育方法,不仅无法切实帮助学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误导,甚至会加重其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急需专业培训、管理与监督。

三、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自身特殊教育规律的专业性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建设“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进行系统谋划,调动全校的力量和资源,分层组建团队,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首先,在学校层面建立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采取严格的准入制,要求专职教师必须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学校应按照不低于1∶4000的师生比,每校至少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学校应在全校范围内选聘具有丰富的学生教育及管理经验、具备心理学专业或培训背景的教师,组成一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推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团队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在院(系)层面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立高职院校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是实施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站的心理辅导员队伍是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高职院校应在每个院(系)设立心理辅导站,由一名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育者(可以是系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干事、专职辅导员等)担任组长,专门负责统筹与带领辅导员在本院(系)学生中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疏导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跟踪、监控重点人群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次,在班级层面建立心理委员队伍。高职院校在各班级选拔一到两名心理健康、热爱工作、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心理委员。心理委员负责了解本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上报班级辅导员,同时也在班级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类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