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3-08-14 17:45:0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国家网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为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建设,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市妇联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活动主题,多措并举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1、线上通过市妇联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和相关活动情况的宣传推送。

2、深入村(社区)“妇女之家”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进社区活动。

刊江办事处妇联主席朱喜玉在朱木桥社区“妇女之家”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向社区的妇女群众宣传讲解了网络安全知识。让广大妇女群众了解网络宣传知识和防护技能。

3、线下组织巾帼志愿者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巾帼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居民宣传讲解。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妇女群众、青少年网络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网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了给我校广大师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我校围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活动主题,开展了网络安全公益短片展播,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校内网络安全攻防比赛、网络安全技术讲座等系列活动,一项项活动展示了我校对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理念深入人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在学校引起热烈反响。现将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多部门协作

根据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制定了《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暨新疆师范大学第二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由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团委、学生处、保卫处、各学院共同组织举办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协调配合完成校园各类活动。

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开展校园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1、通过建立网络安全专题网站宣传专题网站,相关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案例,并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供广大师生下载学习使用;

2、利用学校电子大屏、校园广播和新媒体、宣传板等做好宣传,通过信息管理中心公众号,QQ群、三校区特定位置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册,以及放置网络安全法宣传海报、网络安全知识海报等;

3、三校区LED屏滚动诸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等标语;

4、在三校区食堂放置的电视上循环播放网络安全公益短片

5、网络安全宣传手册发放。

宣传手册涵盖国家政策、网络安全常识等内容,三校区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

由信息管理中心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主命题,通过校园网在线答题方式,引导师生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对于前五十名成绩优异的师生,给予奖励。

(三)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大赛

为选拨网络安全人才、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学习兴趣,为期两天的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取得良好成效。

三、效果明显、深入人心

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师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使得每位师生更扎实的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三

根据《关于转发2020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在宣传周期间,我校根据中央网信办通知要求,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号召大家共同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切实做好了全省教育系统倡导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我校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由教务处牵头,信息技术教研组落实,成立了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周活动方案(详见附件),确保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宣传周系列活动

1.观看网络安全相关视频

我校由德育处曾志强主任牵头,信息组邹军老师下载网络安全等视频,全校60个班利用晚修时间观看网络安全视频,内容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片》、《网络安全宣传片05》、《网络安全宣传片06》、《网络安全小视频》、《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

由德育处安排统筹,信息教研组黄华平老师统一制作PPT课件,开始在全校各班利用班会课,同时在高一年级,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对学生开展了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普及教育课。各班在统一课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年级、班级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

我们依托市的微课掌上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的校园广播站等途径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宣传。还利用在国旗下的讲话对网络安全进行宣传。

三、后记

本次首届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是与时俱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特别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学会如何防范如病毒木马传播、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盗窃诈骗、有害信息蔓延、网络游戏成瘾等更是具有积极意义。我校通过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了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构筑出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增强学生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四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近日,市局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扎实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起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计划,健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细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终端病毒防控、日常运维监测、系统隐患整改等方面的管控措施,严防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强化网络风险宣传,定期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诈骗手段、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等进行专题推送;
充分利用电梯间展示终端“使用频繁、受众广泛”特点,选取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短片,进行全天滚动播出,引导全员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培训,有效防范风险。组织信息化方面骨干力量,到青岛市局(公司)、中百集团等单位学习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经验;
邀请信息化安全方面专家,采用观看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片、实例讲解、模拟故障处理等形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

加强日常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专业机构,对应用系统、网络核心设备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测,查找安全漏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按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组织信息化部门人员定期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

按照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全力推动、积极组织第三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全面加强了全局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依据《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党网办发文1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认真部署全局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自收到通知和全区活动方案后,我局召开党组会,对全局开展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会后转发《关于开展好全区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到机关各科室和机关各党支部。要求各科室和机关各支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集体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局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体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负责督导分管科室,全力按照区委领导小组和局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通过宣传栏和条幅的方式公开宣传。

2、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全局组织统一培训,对干部职工安全使用支付系统以及办公网络进行系统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署网络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到岗。

5、组织了全局网络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四、效果明显深入人心

1、经过这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了,参与热情提高了;
二是对网络安全的漏洞得以填补,使办公网络的使用更加安全。

2、全局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
安全教育;
作用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部分,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就必须深刻理解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网络安全教育的现实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应有之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全面加快,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长。“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①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中国网民当中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既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主体、又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客体,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鉴别和防范能力,发挥大学生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汇聚起全社会的磅礴力量。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面对错综复杂、信息良莠不齐的虚拟网络空间,青年大学生缺乏对于网络安全的正确认识,不能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忽视甚至无视国家网络安全。在这种对于网络安全错误的认识下,导致近年来大学生有意或无意泄露、窃取国家重要机密的网络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缺失网络安全教育,将引起大学生思想混乱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动摇,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将导致综合素质的缺失。素质教育不单单包含线下的素质教育,也包含线上的素质教育,互联网不是不法之地,网络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网络文明恰恰是网络自由的保障,网络行为同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途径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扩大网络安全教育成效,是高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途径,提出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思想理论学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和成效。

(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网络安全教育与维护国家安全、爱国教育,设定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清楚认识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②;
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清楚认识到“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③;
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人民社会生活的高度,清楚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既要注意在专业课程当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大学课堂离不开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结合网络安全观,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实现专业课程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开设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修课,在其中对于网络安全进行详细的讲授。将网络安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因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气氛活动的特点,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旨思想,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具有学校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使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先进模范榜样,结合国家安全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举办网络安全教育征文、话剧比赛、知识竞赛、微视频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热点话题,提高鉴别和防范有害的网络文化。注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多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既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又有更加直观的网络视频,让学生更有兴趣、更为直观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同时也可以避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一步扩大网络安全教育成效。

三思考与建议

数次提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大多数地区已开始将网络安全教育视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较少,制约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高校能够更快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制定适合本校发展情况的网络安全教育方案。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给予一定支持设立专题性课题专项,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进一步强化校园网络安全教育的氛围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大学生;
网络安全意识

当前,社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AI智能、大数据及即将风暴来袭的5G通信等均获得社会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但海量网络数据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有通过网络平台虚拟交友引发的社交安全问题;
有因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网络受骗问题;
有利用互联网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网络犯罪问题;
有因碎片化信息轰炸引发的网络舆情问题;
有利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的引发的“校园贷”;
有因虚拟伪造平台引起的个人信息泄露等。《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而学生群体占比最多,高达26.0%。在网民遭遇的安全事件中,网络诈骗占21.5%,个人信息泄露占24.0%。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不容小觑。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是个人、家庭、高校、社会等多重因素交互的结果,不能以单一方式思考。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对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探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新路径,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新思路、拓宽新视野。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1979年,尤布朗芬布伦纳(UricBronfenbrenner)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是指发展(Development),P是指个体(People),E则是指环境(En-vironment)[2]。生态系统理论其实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组织系统,该理论将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从内到外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构成了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结构[3]。微观系统是指介于发展的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一种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包容个人的中间组织;
中观系统是指介于包容个人的主要组织之间的联系;
宏观系统指文化的支撑部分,是一种较大的环境系统,如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及政治体系等[4]。该系统是一种多层嵌套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存在在于另一个系统中,个体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最终发展为一种合力,作用于环境中的个体[5]。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上的可行性传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育往往多集中在某一个系统的某个要素,忽视了系统的整合与交互影响作用[6]。目前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危害性、特殊性、多发性等特点,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已很难再用一元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态系统理论的内容是将研究对象与所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去考量,将出现的问题融入所生存的环境系统中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考察,这与网络安全意识培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当我们培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时,要立足一个综合、复杂、交互的系统,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思考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因素。

二、大学生安网络全意识培育的生态系统模型

根据尤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来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受多方因素影响。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模型应在上述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模型如图l所示,三层系统环环相扣。

(一)微观系统的影响微观系统指学生个人的特质因素和生理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态度等产生最直接影响。目前高校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无日不网,无时不网。但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受过网络安全培训,对各类网络知识都知之甚少,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大学生处于身心逐渐发展阶段,缺乏丰富社会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面对网络安全问题常常难以判别,却常存侥幸心理,网络法律意识欠缺;
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网络自控能力较差。高校的自由、社会的浮躁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迷失自我的游乐园,网络娱乐时间几乎占据大学生的全部生活。

(二)中观系统的影响中观系统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小规模的群体,如学校、家庭[7]。1.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高校作为网络使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义务[8]。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日益发展,高校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时仍会存在很多不足。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重视度不够。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任课教师,而这部分从教人员本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也欠缺;
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往往是学工部、保卫处、团委等多部门负责,各自为政、无人统筹,难以形成合力。第二,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式需要创新。首先,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普及计算机课程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不完整,课程都具有临时性,学生在接受知识前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这很难引起学生重视;
其次,教学模式枯燥,教学内容落后,教师以传统课件讲解为主,教授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
最后,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而且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寻求家庭支持,但大部分高校与家庭教育断截,与社会也很少接触。第三,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形成常态化。很多高校只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年级越高,安全教育越少。高校很多部门也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性、目的性、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9]。首先,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学生生源地、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均会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很多家庭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缺失,大部分家长关注的都是学生学业好不好、钱够不够用、发展道路上有没有障碍等,过分的溺爱和保护造成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甚至当学生出现网络安全小问题时,家长选择自认倒霉,维权意识薄弱。其次,调查显示,中国的部分家长在子女的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位现象[10]。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父母成了“甩手掌柜”,难以与高校形成合力,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绝大部分家长为’70后,本身难以适应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意识素养不高,没有能力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科学引导与日常监督。

(三)宏观系统的影响最外层的宏观系统是比小规模群体更大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组织或机构、制度、风俗。宏观系统作为较大的、最的环境系统,虽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看着影响力很小,但事实上影响力有时却是很大的,且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通常会受到宏观系统影响,如“文化影响”“制度约束”“法律规范”等。开放、迅速的网络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侵犯他人隐私、盗取他人信息、冒充他人亲友等多种方式引发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舆论和各类思潮也给主流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应该摈弃过去单一指标的静态观察模式,转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动态观察[11]。

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路径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不止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合目前网络安全遇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学生、家庭、高校、社会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立体化模式。

(一)以个体生态系统为介入核心,调动能动作用生态系统理论下,无论是中观系统还是宏观系统、微观系统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最大化地调动大学生的能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意识学习网络安全观内容,对不良不法网络事件保持高度警惕,涉及个人隐私话题拒不交谈。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等组织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MOOC、直播等课程,线上线下丰富自身网络安全知识储备量,从而学以致用。第二,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与道德意识。虚拟网络空间会削弱人们的法律与道德约束,大学生平时可以经常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共青团青年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大学生还可以在休闲时间利用高校资源积极参与网络法制教育的相关校园实践活动,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提高,从而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第三,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大学生要明确自身上网目的,端正上网动机,培养自律意识,不能将过多有意义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网络娱乐上。

(二)以高校生态系统为关键联结,确保主导作用高校作为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职责[12]。第一,高校需要强化计算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公共课程教师的选拔、培训与考核过程,重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支专业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第二,高校应该明确网络安全教育小组的职责分工,统筹安排,齐发力共管理,如调动团委、学工处、保卫处、信息处等多部门力量,避免各部门割裂,形成强大合力。第三,高校急需创新网络意识教育体系。高校应该精选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材,特别是结合大学生身边真实案例,开发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设立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帮助学生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局面。第四,高校应该让网络安全教育成为常态化教育。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时不能只是做一个简单讲座、拉几条宣传语了事,一定要让教育入脑入心。网络安全教育应该变为日常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紧抓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三)以家庭生态系统为介入远景,重视基础作用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唯成绩论”,急需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比如,家长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家庭财政中,知晓家庭经济状况、父母金钱来源,这样他们消费的时候就会多一份谨慎,少一份放肆,培养自身积极健康的消费习惯,网络诈骗的风险就会降低一些。第二,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工作,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学校互利互助。第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父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遇事不自慌,遇事能教育,遇事会维权。

(四)以社会生态系统为长期介入,发挥保障作用网络空间是除了领土、领空、领海之外又一主权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域[13]。第一,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让网络犯罪有法可依,让网络言论有底线,创造安全、绿色、文明的网络空间。如教育部门、运营商应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从源头遏制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泄露。第二,构筑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高墙,这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全社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紧跟主流思想,控制网络舆情的发生。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育;
信息安全威胁 ;
课程体系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XJK013CZY016

1、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底,网民用户达5.6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32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在中国青少年网民中,中职学生群体规模最大,达到1.03亿人,占比为44.7%,其中农村地区青少年网民占比为28.0%。有80%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湘西州高职院校95%的学生年龄介于14―18岁,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进入校园后开始使用手机上网,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但网络给青少年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因网络的虚拟性和快捷性,以及高职学生自身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控力差等原因,导致学生对网络流连忘返,影响学业,进而影响身心发展,有的甚至误入歧途。沉迷网络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且出现低龄化趋势;
网上交友受骗,导致人身和财产受到侵害;
网上购物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网上犯罪等一系列青少年受网络侵害的事件发生。还有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及社会组织利用网络,推行网络霸权主义和反动言论,以此来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校开展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进一步探讨信息安全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面对的现实问题。

2、湘西州高职院校信息安全现状

2.1 湘西州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情况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湘西州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11个教学系部,30个专业,有服装设计、旅游管理、电算会计、畜牧兽医等省级示范专业,现有在籍全日制高职学生8261人,男生5022人,女生3239人;
三年制大专1947人,五年制大专3907人,三年制中专2301人,二年制中专106人;
15岁-16岁有2833人,16岁-17岁有2290人,17岁-18岁有2151人,18岁-19岁有877人,19岁-20岁有110人,介于15岁-17岁也即未成年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62%。全校学生中,可以手机上网人数为7526人,占全校总人数的91.1%,未使用手机学生学生数为0;
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学生有7615人,占学校总人数的92.2%,未接触网络的学生主要是部分13级新生,这一类学生在未来一年中接触网络的概率能达到98%。

目前,在网络应用方面,主要有网络游戏、网络音乐、QQ交友、门户网站、博客、微信、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论坛。有98%的学生通过QQ交友,有59.5%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游戏,77.3%的学生使用过网络音乐,88.5%的学生使用微信,网络购物和使用网上银行的学生有13.5%。学生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在不断增加。

2.2 学生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在湘西州高职院校内,主要是90后的学生, 处于95-99年出生的学生占在校生的绝对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精神生活丰富、物质条件充裕、成长环境单一,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依赖数码产品,具有极强的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依赖网络,导致这些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不强,抗压能力欠缺。根据CNNIC调查报告显示,高校的大中专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2年接近饱和。这些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但严重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普遍存在信息安全意识差,对维护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条款知之甚少,信息完全防范意识薄弱,导致他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没有采取有效途径解决。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意识的外在表现,所以行为与意识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西部地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低,存在很多方面的网络危险行为。学生常见的网络危险行为有:网络成瘾、制造或传播网络病毒、浏览反动宣传资料、浏览黄赌毒网站、与人色情聊天、随意打开垃圾邮件、打来不明邮件的链接、在公共场所上网后不及时关闭相关交流软件、不定期更改QQ密码或电子银行口令、邀请或应邀与网友见面、不及时修补系统漏洞、上网不利用防火墙、相信网上的虚假中奖信息、网上购物不仔细核对商场地址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网络危险行为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其危险行为进一步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网络自控能力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从进入校门那一刻起,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的专注力不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足。于是这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度过课余时间,他们在网络上有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很多学生选择了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思想,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亲人交流,使他们逐渐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这种现状将导致学生与他人交流的障碍,这样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依赖网络,越难适应社会,难以适应社会,又会回到网络中去。

学生除了获取网络信息外,网络游戏也是网络行为的主要内容。网络游戏也是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有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有15%成谜于网络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种类五花八门,有些游戏需要多人组队参加,在学校学生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组成游戏团队的比比皆是。有些游戏有着绚丽的游戏界面、丰富的故事情节、分阶段的任务、角色扮演等,这些都对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心理满足很多可以在网络游戏中获取,有些甚至把游戏中的暴力带到现实生活中,给学校、社会带来潜在的、巨大的危害。

2.2.2 网络信息识别能力低

网络深受社会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学生群体更是一日无网络就食之无味,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依赖于网络,使用网络频繁、时间长。高职学生在判断力和事实侦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全面,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容易被网络上复杂的信息所蒙蔽,网络中的一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信息导致他们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独自接收信息,需要靠自己的独立分析来判断信息,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在网络环境里很容易迷失方向。比如去年初发生的事件,社会各地抵制日制产品,学生对事实分析不透彻,被网上的一些新闻和事件鼓动和煽动,愚昧的对自己同胞的财产、车辆等进行,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的财产和安全。

同时,网络带来了思维的开放和信息的解放,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和多元化的道德观念。一些西方国家充分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各种质疑社会主义、诽谤论等比比皆是,还有被西方国家支持的各种组织通过网络有损社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学生很可能会受到这些不良信息和言论的影响,导致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淡薄,在信仰和信念上动摇。

2.2.3 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对信息安全教育不重视,信息安全教育的内容也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形势,导致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使得学生群体成为受到信息安全威胁的主要受害者。很多学生不注意保护网络环境中的个人信息,个人电脑或手机不设置密码保护,对网络中传输的个人照片不加密,采用简单的如生日来设置密码,轻信网络中的骗取财物信息,通过网络发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等,这些网络行为都存在危险的信息安全隐患,很多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其中主要表现出信息安全隐患有: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电脑防护意识差、网络购物维权意识不强。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当前社交网站成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重要平台,学生可以把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在网络中发泄出来,与网友交流,宣泄不满;
但是在社交网站上要提交真实的个人信息,很多信息安全意识差的学生会把许多真实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学校、照片、联系方式等等,许多网络商家会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这些信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垃圾短信等形式向学生各类商家广告和信息;
还有些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的信息,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

网络购物维权意识不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的消费观念,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学生生活的一种潮流和时尚,据CNNIC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底,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到2.4亿人,与2011年同比增长24.8%,学生网购比例为62.8%。湘西高职院校内学生网购者逐渐增多,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尽管网购在社会和校园中发展火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商品质量问题、交易安全问题、物流配送问题等。很多网络营销商为了获取利益,对产品的描述扬长避短或故意隐瞒产品存在的缺陷,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被剥夺;
还有一些卖家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伪造买家评价,让产品得到好评。而且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网购经验不丰富的学生在购物时蒙受损失而没有得到正当维权。

2.3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现状

笔者走访了校内的部分学生,并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对学校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在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上,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只是偶尔开展,而且不太重视,导致自己没有形成信息安全意识;
在对学校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上,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对信息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开展的形式和效果都不太满意;
在信息安全教育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来自同学、朋友的经验交流、报刊杂志、新闻报道方面,来自学校课堂教育和学校宣传方面较少;
在信息安全教育知识点方面,学生倾向于完全防范知识和信息法律知识。在调查中,合计共发放了526份问卷调查表,回收458份。

从表一可知,有49.3%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信息安全教育,只有27.3%的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信息安全教育;
有43.9%的学生认为学校偶尔进行信息安全教育,26.2%的学生认为很少进行,21.4%的学生认为经常开展;
当前学生获取信息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开展(28.2%)和海报、展板(25.1)及专题讲座(20.1%);
从获取信息安全知识来源方面,有43.9%的学生从同学和朋友处获取相关的信息安全经验,报刊杂志(51.5%),新闻报道(45%);
在“学校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必要性”方面,有56.3%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必要,只有18.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可见,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校能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而且很有必要;
在调查所需信息安全知识方面,学生主要想了解信息防范知识(76.9%)和信息法律知识(71.1%),所有学校可以在这方面重点开展教育;
在“希望进行什么方式的信息安全教育”调查中,学生有70%的认为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有27.1%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进行;
在当前开展“课堂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方面,有58.3%的学生认为,在计算机课偶尔讲授信息安全知识,其他课程讲授信息安全知识的只占11%,所以在以课堂为方式的信息安全教育要进行合理设计。从以上可知,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引起高度重视,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起符合时展需要的现代信息安全教育模式,发挥学校在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3、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网民化程度最高的群体。然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学生群体带来极大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具有网络特色的一系列问题。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网络硬件和技术上的投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学校忽视了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导致时有信息安全相关侵害案件的发生。信息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促成部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3.1 学校对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从大学生面临的各种信息危险行为来看,形势非常严峻,去年全国大学生的信息危险行为报告率为10.57%。有些学生尽管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避免信息危险。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一旦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将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当前有必要大力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学生信息危险行为的发生,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方面更应该担负起信息安全教育的责任。然而,根据调查,湘西高职院内还没有把信息安全教育列入到正规的教学体系中,认为这方面的教育不太重要或没有必要,形成了信息信息时展与教育体系的严重不协调,导致了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信息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甚至是完全没有。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学校对信息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较少,效果也不甚理想。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开辟了专题讲述信息道德方面的知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 也有章节讲述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但是所占篇幅都不长,讲述的内容也不够深入。在我国教材中的信息安全教育远远跟不上步伐,信息安全教育涉及到的内容广泛,比如个人隐私保密、防盗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购物维权、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法律法规等内容,而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教育,所以信息安全教育不是仅仅靠一堂课、一个章节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从调查中了解到,学校的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资料、真实信息、虚拟财产、网银、网络交友等方面都受到信息安全的威胁。在现行教材中找不到具体生活遇到信息安全威胁的防范措施,导致了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学校要针对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不断充实和完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强化信息安全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要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引起关注和加大投入,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培养方案,把信息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制度化的、规范性的工作来抓。

3.3 学校信息安全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一般高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信息安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信息道德方面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
二是关于计算机基础的操作和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三是关于信息安全案例的讲座和海报宣传。这三个方面分别属于信息安全教育的三个层面,即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脱节,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这需要将三个层面的内容合三为一,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安全教育教学规划。信息安全教育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所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中应该把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安全意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掌握了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正确处理所面对的信息安全危险,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再者,在以上所讲的三个层面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中,很多知识已经过时,或涉及到的内容只是表面层次,或者缺乏实际操作,所以要求信息安全教育应该同实践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只在课堂中讲授和描绘各种信息危险行为,还要学生主动、大胆的参与各种信息行为,在操作过程中讲解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危险。

从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课程来看,全校共30个专业,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两门课程涉及到信息安全教育的部分理论和少部分操作技能。在所有专业中只有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了《网络安全技术》、《网管技术》和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的课程,从教材内容来看,也仅仅是局限于理论层面的介绍,没有涉及到具体网络操作层面的信息安全防范内容,所以无论是计算机以外的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今后的课程体系中都要包含设计具体信息安全操作的课程,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防范方法和技能。

3.4 学校信息安全教师队伍薄弱

从事信息安全教育的专职教师缺乏,有些学校只是选择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信息安全教育教师。在全国高校中专门培养的信息安全教育专业较少,从事信息安全教育的人才也稀缺,很多学校从事网路安全教育的教师多为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半路出家、培训上岗。而且,从事信息安全教育受到年龄、精力与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接收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产品方面往往落后于学生,以及在网络操作技术和网络应用软件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及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安全教育的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而且网络的发展速度也决定了信息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断更新信息安全教育知识,使教学内容要求新颖,如果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要求加大对教师的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力度,吸收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把这些知识及时的传输给学生,丰富学生的信息安全常识,了解最新的信息风险行为,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教育的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信息安全教师群里可以完全承担得起的,需要学校的班主任、管理人员、任课教师等人员共同承担,形成信息安全学习的良好氛围。

目前,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有32名,而从事信息安全或相关领域方面教育的教师只有8名,远远不能满足学院内8千余名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学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背景教师的资源,要积极不断的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还要从其他相近学科抽取部分具有丰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教师,参加信息安全教育平培训,建立满足学校发展规模相配套的教师队伍。

4、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思考

4.1 加强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

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方式和方法不断增加和发展,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造成重大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家庭及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其他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属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信息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降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应从当前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把现实中的信息安全知识和相关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例传授给学生;
学校的辅导教师在对于沉迷网络游戏或沉迷于网络中的其他行为的学生展开及时的教育;
学校还应该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形成信息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经常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活动、讲座等,把信息安全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期期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堂课、一次讲座上。

要经常开展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教育,比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一些列与计算机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要重视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切入点有效灌输信息安全教育,例如网络黑客攻击行为、网络经济诈骗、传播色情信息等;
要注重信息安全教育以疏导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方式,要学会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快乐,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交往与网上虚拟交往的关系。

4.2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建设信息安全教育队伍是学校有效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必备条件,在学生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信息安全教育教师的作用,要结合信息发展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承担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师进修和培训,替身信息安全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技能,促进教师的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化推进。从学校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化层面来看,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学科知识、文化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实践性知识,这样才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对信息安全教育知识的兴趣,才能开展有效的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瑶瑶强化自身在网络操作层面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中把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及反思与信息安全教育理论形成完整的信息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交流工具的交互,,在学校论坛、班级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活动、经验交流,知道学生对各类信息安全问题如何进行处理;
要发挥学校网站的和宣传功能,建立信息安全教育的专栏,危害计算机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技术等,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实用的安全防范技能,提升信息安全方面的防范能力,降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共享机制,统一安排培训交流,保持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均衡性;
其次还要建立统一信息安全交流平台,主要以讲座为主。总体说来,就是注重资源共享,依托统一规划,保持学校信息安全技术均衡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安全教师队伍。

4.3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现行高职院校在从事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的认识不一致,对信息安全专业所应包含的课程体系及整个课程体系间的所有课程的依托关系不够清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联研究也不够透彻。导致在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拼凑式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制定的教学规划来建设,必然会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程不够完善,或者缺少某些重要的核心课程,或是有些课程重复多余,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出现内容的交叉和重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疲劳的现象;
而且知识的不连贯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知识的大幅度跳跃,影响了学生的知识连贯性,导致知识点脱节。

因此,需要针对高职院校所具备的教学条件、教学师资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达到高质量的、有效的信息安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详细分析信息安全教育的课程开设依据和原则,准确、客观地评价信息安全教育所开设的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梳理信息安全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确立每门课程所要讲授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每一个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扮演的教学培养角色。

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公共类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文学修养、英语及其他文化类课程,这一类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信息安全教育课程的基础;
二是信息安全教育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等,这些课程要求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第三类是信息安全教育的核心类课程,包括网络编程技术、网络协议分析、防火墙技术、密码及病毒分析、入侵检测技术等,这些课程是专业性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切实了解网络防范技术。同时,除了这些课程的教学,要应该更加注重信息安全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信息危险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不仅要采用以往发生过的案例进行教学,还要根据网络的发展和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和特点,通过合理的预测,提出信息安全威胁的前瞻性,预测网络中容易诱发信息安全事件的网络行为和操作,进行信息安全防范教育。

参考文献

[1]林阳,祝智庭. 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3,(6).

[2]关小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调查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0(7)。521-523.

[3] 聂 多 、 均 许 涧 . 高 校 网 络 安 全 教 育 问 题 与 对 策 探 究 [J] . 职 业 与 教育.2009(10).180-181.

[4] 朱波.浅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 (2).

[5] 王雯霞.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11,(3)

[6]彭阳慈航.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4

[7]刘新华.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14)

[8]罗海波.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轻工科技,2012.8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cn/

作者简介:

向晓华(1982-),女,湖南湘西人,湖南吉首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系本科毕业,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媒体。

网络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给社区居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社区网络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社区网络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社区居民易受到网络失范行为的影响;
社区居民运用网络成瘾。对此,需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创造一种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强化社区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社区;
网络安全;
教育

社区安全是确保社区居民生存和生活以及发展的基础,也是社区发展与存在的前提条件。一个社区在安全方面做的好和坏与社会甚至国家稳定的大局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改变着社区居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开放性、互联性及共享性程度越来越大。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国家,会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威胁,甚至可能造成社区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1]。由于网络对于社区影响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社区居民对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社区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安全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社区与社区网络安全教育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作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00年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规模做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目前,我国学术界就社区给出了多种定义,尽管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是较为一致的,认为一个社区应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同时认为,社区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有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社区家庭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几乎每个家庭都涉足网络。社区居民作为应用网络非常广泛的人群,他们对生活、学习以及对于人生的认识往往由于网络的融入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尽管一些社区居民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但使用网络时却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意识,这就使社区居民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这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起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社区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社区网络安全教育滞后,一些社区居民的安全观念陈旧、自救自护意识不强、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同时,许多社区居民在主观上不重视网络安全教育,缺乏“网络安全观”理念,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网络安全事件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其网络安全意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一些社区居民在使用网络时往往会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对象,他们在网络上受骗上当主要表现在:其一,在与网友进行聊天时上当受骗。许多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平台与人聊天,从中寻找目标来实施诈骗,而大多数社区居民由于网络基础知识欠缺,在与网友聊天时,往往会把个人信息泄露出去,从而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对象。其二,使用网络进行交易时上当受骗。近几年,由于方便快捷、价格相对偏低,网络购物逐渐成为社区居民购物的一种方式。一些社区居民对网络购物所涉及到的安全知识不太熟悉,导致他们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很容易把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这样就会造成个人财物损失。其三,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上当受骗。现在,国内和境外的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抹黑中国,在互联网上刊载许多具有煽动性、反动性以及低级庸俗的文章,大肆宣传西方思想、文化等。由于一些社区居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不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如果他们长期受到西方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就有可能误人歧途,并实施违法行为。

(二)社区居民易受到网络失范行为的影响

网络失范行为主要包括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和网络失德行为。当前社会网络传播速度较快,但我国网络法律尚未完善,网络道德还需要建构,这就使得一些社区居民网络行为规范意识比较淡薄,在思想上与行为上形成了一种网络是没有道德空间、没有规则的错觉,进而实施一些网络失范行为。网络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其一,运用互联网对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进行破坏,例如,使用网络技术复制制作作案工具盗取他人财物,以及在网上从事与交易等违法行为;
其二,运用互联网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如利用电子邮件来散布一些虚假信息、泄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心理上与生理上的攻击以及冒用他人网名而损害对方声誉等;
其三,运用网络黑客技术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黑客入侵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体系中影响力最大的威胁因素,当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漏洞时就会为黑客提供可乘之机[3],包括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通讯服务和侵入特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

(三)社区居民运用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被称作因特网性心理障碍,是由于人们长期应用网络而造成一种着迷网络的状态,进而给人们带来一种不能抗拒以及想再次进行使用的欲望,除此之外,人们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有依赖性。网络成瘾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以及网络交易成瘾等几类。当前网络成瘾的居民在社区并不少见,网络成瘾往往让社区居民从心理感到非常无助,非常痛苦,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对此,相关部门专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人群在社区居民所占比例为6.8%,相当多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了放弃学习以及退学,其中因使用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学生人群占比在60%以上。与此同时,网络成瘾的社区居民大多数情况下沉溺在网络带来的虚拟世界里,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社会,这就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和接触,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被老师与家长管得较严,几乎没有自由,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的氛围变得相对轻松,于是就在网上放松自己,这种情况男生比较常见;
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在进入新的人际交往领域与学习环境之后,一旦受到挫折就会感觉失落,此时他们一般会把网络作为寄托,在网络上寻找朋友聊天,向网友倾诉所遇到的烦恼。另外,还有一些社区居民由于好胜心比较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某种诉求没有满足或者受到了某种伤害,于是便在网络上寻求心理补偿。这样久而久之,上网时间会逐渐增加,从而导致网络成瘾。

三、社区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

一是社区领导要重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是创办一些网络安全主页并及时登载网络安全的一些法律法规,便于社区居民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或者通过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和黑板报等方式促进他们了解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应举办社区网络安全演练,加强相关训练,以强化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1],他们在思想上构筑一道防线,自觉抵制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与违法内容,从而维护网络安全。

(二)创造一种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社区网络文化是一种互动性与开放性的文化,社区在制定安全教育规划时,可以从安全文化的顶层设计入手,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社区安全管理制度与居民的生活活动具有较强的文化约束力。[4]对此,社区可以针对居民的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社区网络文化活动,尽力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增强他们辨别不良信息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社区也可以联合高校通过开展“网络文明”讲座等形式讲授社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力求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网络文化环境。

(三)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社区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一般没有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大部分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由保卫干部承担,导致社区网络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尽管社区网络安全教育师资不足,但还是要做好网络安全教育,以确保社区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要强化对保卫干部的培训,努力完善其知识结构;
二是社区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邀请高等院校专家和教师来到社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讲座或者培训活动,为增强社区网络安全教育实效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是在社区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纠正以往只教理论知识不注重技能培训的做法,可邀请有关专家进社区开展社区网络安全教育演示、演练活动,推动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到社区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罗志成.关注网络攻击对社区安全的影响提高社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J].国际博览,2010(03).

[2]张海波.社区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角色整合与能力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11(06).

[3]吾湖兰•吾拉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风,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