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方案【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16 08:45:11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建设“三区一城”的决策部署和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驻村帮扶工作方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五篇】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建设“三区一城”的决策部署和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的发展要求,以深化“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加快定点联系的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工作目标

在定点联系的贫困村——草池乡活水沟村开展新一轮“挂包帮”活动,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提升帮扶实效,定点消除贫困村、贫困户。坚持强基固本,把扶贫开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协助村党支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协助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产权、城乡户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和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局机关干部“一帮一”“几帮一”等方式,协调智力帮扶和技术帮扶,协助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贫困村的自身发展能力,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与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小康。

三、工作重点

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参与干部下乡驻村活动,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6次;
驻村任职干部实行脱产驻村,其余驻村干部每月到村开展工作不少于7天。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干部每人联系帮扶1户贫困户。

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帮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班子,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强班子、树形象、聚民心。

(二)推进“六大扶贫工程”。以“六大扶贫工程”为载体,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改善帮扶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消除贫困为目标,及时解决制约因素最大、群众最为期盼的突出问题,限期改变落后面貌,尽快实现脱贫。以“巴山新居”为突破口,采取新建、改造、保护性建设三种模式,不断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指导帮扶村规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协助引进培育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建好专合组织,发展种养大户,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三)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做好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做好联系群众、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带动机关干部主动深系点蹲点入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要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户,向群众宣讲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与群众交朋友、认亲戚、结对子,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困难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转变作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下乡驻村建立工作联系点,并定期深系点调研指导。要制定本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方案,建立住村干部工作档案,完善考核、奖惩制度,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要根据所驻村实际情况,保障工作经费,加大资金、项目协调力度,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为加强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领导,成立驻村工作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路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把握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促进我县追赶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到2019年,被帮扶贫困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育1—2个骨干致富增收产业,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二)到2019年,被帮扶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观念明显转变,收入明显增加,增收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稳定实现“三好、两富”目标。

(三)全县每年完成2000人以上的脱贫解困任务,2019年提前实现贫困村和片区贫困县“脱贫摘帽”,让全县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建立联系帮扶制度

(一)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扶贫攻坚制度。实行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扶贫攻坚工作。分乡镇建立扶贫攻坚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组长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兼任,成员由联系该乡镇的州级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组成。

(二)建立县以上部门帮扶贫困村制度。整合省、州、县级帮扶部门力量,统筹安排驻村帮扶全县35个贫困村(具体见附件1)。帮扶部门向贫困村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长由帮扶该村的州级部门分管领导或县级部门领导担任,副队长由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队员由帮扶部门的驻村干部、联系该村的乡镇干部等人组成,做到贫困村全覆盖。

(三)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按照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的工作要求,采取一帮一、一帮x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以贫困户为基本单元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全县各村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由省、州、县帮扶部门的干部和乡镇、村、组干部及当地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负责帮扶。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不超过3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2-3户,机关一般干部帮扶1—2户,村(组)干部党员、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人员每人联系至少1户。

(四)建立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户帮扶制度。结合社会扶贫工作,积极搭建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企业家等社会帮扶力量“点对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平台,探索开展帮扶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等活动。

四、督导工作组、帮扶部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一)督导工作组职责。督导工作组负责乡镇贫困村帮扶计划制订和任务落实。

1.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衔接、协调帮扶部门和乡镇,组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工作队组建工作于9月5日前完成并进驻帮扶村开展工作。

2.指导编制帮扶规划。立足村组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思路,制定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和具体工作措施。贫困村帮扶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编制于9月25日前完成并经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联系乡县级领导审定确认签字后,上报县委组织部和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

3.定期调研指导。督导组每月到乡镇调研指导工作1次以上,跟踪了解联系乡镇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协调部门(单位)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二)帮扶部门(单位)职责。帮扶部门要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双联”“挂包帮”、对口定点扶贫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

1.选派驻村干部。各帮扶单位指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与被帮扶村、户和有关单位沟通联络,至少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工作,每批次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

2.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县级部门负责确定1名驻村干部,掌握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协助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发动本单位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单位一把手要定期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每半年至少1次到驻点村调研指导。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每季度开展1次调查研究、解决1—2个突出问题。

3.关心关怀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在派驻期间派出部门(单位)原则上不抽调或安排其他工作。积极帮助驻村干部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驻村干部后顾无忧、扎根基层。

(三)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

1.宣传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积极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2.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致贫原因。在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再次进村入户,切实摸清贫困户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驻村帮扶工作队将收集的准确信息汇总后,于9月15日前报所在乡镇(场),各乡镇(场)将全乡基本情况汇总后,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于9月20前将数据上报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

3.建立帮扶台帐,开展结对帮扶。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并掌握干部群众对发展的意见,建立帮扶工作台帐。协助村委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做好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驻村工作组成员要做好派出部门党员干部职工包户帮扶工作的沟通、联系、协调工作。

4.指导编制实施扶贫规划。指导驻点村立足实际,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原则,帮助村“两委”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贫困村帮扶规划和贫困户帮扶方案于9月20日前完成并报督导工作组,经督导组审核签字确认后统一上报。

5.帮助协调衔接落实项目。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6.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致富能力。积极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因地制宜助推驻点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经济效益,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

7.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协助上级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指导村“两委”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协助村“两委”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直机关工委、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共同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建立完善驻村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激励等规章制度,建立驻村干部档案,及时向驻村帮扶部门反馈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将驻村帮扶工作纳入派出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和基层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未完成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部门实行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全县每2年进行一次评比,对帮扶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驻村干部进行表扬,对完成驻村帮扶任务特别优秀的干部加强培养使用。

(二)严格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条件和待遇落实。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强、有改革创新精神、农村经验较丰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热心扶贫工作、吃苦耐劳、办事公道、身体健康,现任科级及以下职务的干部。干部驻村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和相关待遇在原单位不变。派驻部门要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明确干部挂职工作期间有关待遇的通知》规定,给予派驻人员一定误餐、交通和通讯等补贴。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根据村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以及年度脱贫解困任务,县委政府创新金融扶持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局、县民政和扶贫移民局等单位统筹安排中央、省、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和资金安排倾斜力度,各帮扶单位除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及其他财政资金外,要积极筹措帮扶资金。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县人社局、乡政府驻村工作组”,并设立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苟元海任组长,县人社局潘俞先,乡政府谢选、杜勇为工作组成员和驻村干部。

2、落实驻村干部责任。按照国家扶贫工作和县委、县政府要求,工作组要求驻村干部一要认真履职,进驻到村;
二要进入角色,吃透村情,协助村干部制定致富方案,帮助联系致富项目;
三要严格纪律,约束自己;
四要当好宣传员,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种惠民政策;
五要按时上报信息,写好心得体会。

二、吃透村情,制定规划

1、摸清帮扶村村情。自9月帮扶村调整以来,我局领导和职工周旦、苟元海、张流权等于10月(一次)、11月(两次)、12月(两次)多次深入到挂包联系村进行调研和蹲点,了解情况并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

2、制定帮扶规划。一是制定了《县人社局关于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年规划》;
二是制定了《村精准扶贫2014年工作计划》;
三是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方案(包括分户情况和汇总表);
四是协助、指导该村两委班子,研究发展致富方案,帮助他们选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等。

三、真抓实干,做好帮扶

1、进行政策宣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采取召开会议(包括户主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讲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宣讲新时期综合扶贫工作要求、涉农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宣传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

2、加强基础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干部和群众反映最急切的事情就是该村6.7公里的村道路问题。村道路路基本不错,但没有专人管理,致使杂草丛生、灌木遍地,车开进去找不到路。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2万元资金,对该村道路进行“亮”化;
下一步,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将该村村道路纳入储备项目。同时,解决新电脑(一体机)1台,帮助该村党务、村务工作实现数据化、电子化管理。

3、进行产业培育。作为贫困村,村尚无村集体企业。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县人社局与村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户主大会、入户走访摄像,帮助41户贫困家庭发展致富产业。经过统计汇总,近三年41户贫困户将养牛53头;
猪219头,其中母猪4头;
羊40只;
鸡3150只,其中确认养土鸡2050只;
鸭子300只;
养鱼30500尾;
种植白果树、桂花树0.7亩;
药材1.5亩。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扶贫开发 培养锻炼 机关干部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加快了广东省贫困县的生产发展水平,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了全省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1.广东扶贫工作的实施及干部培养效果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严抓扶贫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和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省委、省政府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创造性提出这一重要战略举措。这一举措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了一大批具有基层一线党政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也缓解了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的迫切需要,意义十分重大。3409个贫困村由3409个单位派出3409个工作组,平均个工作组两个人组成就意味着实现了6000多个机关干部的培养锻炼。

2.健全干部挂职机制,常抓培训管理效应,把扶贫开发作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重要平台

自2009年起,3409个工作组进驻了广东省3409个贫困村,集中开展干部下乡驻村行动,以夯实村级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化解社会矛盾三项工作为重点,备受舆论关注。结合此次广东省驻村干部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干部驻村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要抓好干部驻村扶贫的理念教育引导。以扶贫工作的效果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绩效的指标,要求驻村干部把群众观念融入干部教育实践中、融进日常工作中,将其作为检验部政治品格和人格修养的重要依据。驻村干部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觉主动与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建立深厚友谊,才能真实了解情况,从而为农村快速发展献策出力。

2.2要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活动长效机制。从实践来看,扶贫开发责任制的落实不仅需要设计科学系统的管理办法,更要加强执行力,由驻村干部因地制宜,针对每个村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而驻村干部的选派及委任措施要具体有效,扶贫开发活动本身的物质保障、组织领导、督促督查、激励约束等要有规定。而扶贫开发的最终成效,关键在于驻村干部的实干巧干和落实到位。

2.3要采取督查、考核、交流、表彰、总结、推介等形式促进扶贫活动的落实,做好驻村干部的督导工作。要创新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和方法,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制度建设和活动评价中来,搞好活动开展的督导工作,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同时要建立健全活动激励约束机制,将活动成效与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的考核、职务晋升、经济待遇、个人荣誉等挂钩,使活动与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各项利益紧密挂钩。

2.4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收集处理。关注群众诉求,要建立完善有效的意见收集制度,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扶贫开发活动中,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各界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收集、梳理、汇总、分析工作,全面进行登记备案,系统梳理,及时研究。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尤其是难点、重点问题,要会同有关各方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解决方案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

3.选派干部的要求及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

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执行人,驻村干部起到了帮扶的作用,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沟通水平都达到驻村扶贫要求,而在工作上都应该能独挡一面,而广东省政府针对扶贫工作特别拟定了扶贫工作选派驻村干部的选拔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驻村干部的人选进行优化,加强制度实施过程的管理:

3.1执行选派计划,由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定点帮扶村驻村。帮扶单位在按要求完成选派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帮扶任务和培养干部的需要,可多选派干部到农村协助驻村干部工作,时间及待遇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3.2明确人选条件并进行公示。优先挑选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政治素质过硬、现任省直处级和市直科级以下,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干部进行驻派。

3.3明确选派方式及相关待遇。由帮扶单位按驻村干部选派条件选择驻村干部:对现任驻村干部,基层要求留任且本人愿意的,单位同意后可继续选派驻村;
新选派驻村干部在个人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采取民主推荐或竞争性选拔方式确定人选。完成帮扶任务后,符合有关任职资格条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提拔一级职务。驻村干部提拔职务必须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办理,原则上在职数内解决。驻村期间,驻村干部在原单位的有关待遇保持不变,驻村发生的食宿、交通、差旅补贴等费用,由原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销。

3.4驻村扶贫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省委关于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明确驻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驻村工作方法。

3.5加强组织管理,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加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驻村干部的选派和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各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驻村干部管理工作。

3.6各级组织、扶贫部门要结合《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和《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评选先进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驻村干部长期不驻村、帮扶单位管理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实行问责。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任务完成后,各地各单位要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

4.结束语

开展扶贫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长期活动,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对一的帮扶,不仅使贫困村改变了其贫困落后的面貌,更丰富了机关干部的基层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思想认识、调研能力和工作水平。把扶贫开发作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重要平台,这种一举两得的优化模式将发挥更大效用。

参考文献:

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精准扶贫是20xx年扶贫改革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林区扶贫办围绕这一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做出了一些成效。

一、20xx年“精准扶贫”改革情况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全国现在扶贫对象识别不够准确,底数不够清楚,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决定在全国建立的扶贫开发管理新机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准确识别扶贫对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明确落实帮扶责任,逐村逐户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真扶贫,扶真贫,确保贫困户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有二不愁四保障”(即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脱贫目标。

(二)林区开展精准扶贫的作法

林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明确贫困村、识别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开展联村扶户帮扶等措施为精准扶贫基准,改“大水漫灌”为“滴灌”,以建档立卡、建立数据库,精准帮扶、驻村帮扶、完善驻村帮扶考核机制为工作重心,从而达到真扶贫、扶真贫的效果。

一是建档立卡,明确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就是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通过申请评议、公告公示、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在准确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基础上,对扶贫对象进行建档立卡。

xx林区为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开展,林区政府成立了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了政策宣传,召开了动员大会,举办了各乡镇分管领导、各村主职干部、各驻村工作队员及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从20xx年5月份开始,在全区67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通过进村入户甄别、集中评议和逐级审核公示,明确了林区下一轮重点贫困村17个,贫困人口1.68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5%。并将1.68万人贫困人口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帮扶措施都逐户进行了登记造册,还将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到全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为规范建立扶贫信息数据库、更好瞄准扶贫对象、进行精准扶贫、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帮扶责任、实行差异化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驻村帮扶,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是指在贫困村建立驻村工作队,依托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xx林区党委政府为了扎实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林区党委政府组建了67个驻村工作组,对全区行政村驻村帮扶实行了全覆盖并以神办发[20xx]68号文件印发了在全区开展部门帮扶贫困村和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通过精心准备于20xx年11月27日召开了全区高规格精准扶贫联村扶户推进会,明确了林区各党政机关单位驻村帮扶责任,落实了驻村帮扶责任人,确保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性。目前,驻村帮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是落实资金,明确帮扶项目和帮扶效果。20xx年林区扶贫办全力争取扶贫政策,认真落实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资金。我们严格按照省办要求,根据党委政府1号文件明确支持的特色产业、兼顾部分村组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统筹落实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到户及确保重点村投入等政策,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办建库精选、党政审批、省备案批复等程序把关,扶贫办、财政局以神扶(20xx)xx号文件批复下达实施项目168个1179万元。首先是规划先行。于去年底前完成村级发展规划和困难群众脱贫计划制定备案工作,并将规划项目纳入全区村级发展项目库;其次是严格乡村项目实施各环节培训把关。对村级项目实施、管理、责任、效果进行了明确要求和强化;第三是整合资金资源对重点村集中投入。按照省办对每个重点贫困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老区村不低于30万元的硬性要求,在支持政府整合资金用于林区重点建设情况下,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平均每个重点贫困村投入120万元、老区村30万元,并以此为引擎,在政府主导下,提前协调整合农水、土地、交通等建设项目及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贫困村。使每个重点贫困村平均投入达430万元,新发展、改造核桃基地660亩,板栗基地520亩,蔬菜基地450亩,大蒜基地650亩,冷水红基地65亩,小杂粮基地450亩,天麻猪苓等药材基地500亩,魔芋基地550亩等;扶持新增养殖(猪、羊、牛、蜂)大户23户;对特困户实施危房改造48户,实施扶贫搬迁50户,统一房屋换瓦刷白386户,对贫困家庭实施差异化帮扶120户;土地整治450亩,新修人畜饮水(灌溉)池8口、排水沟渠3300米,架设引水管道1.2万米,修建承重(人行)桥5座;延伸村级公路4.5公里,修缮水毁村路12处2公里;支持修缮村委会、卫生室、教学点6个。通过对以上项目监督实施,重点贫困村、老区村在特色产业、村级交通、人畜饮水、改危改困、村容村貌、基层组织及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带动约500户3000贫困人口环境改善和增收脱贫。

二、20xx年精准扶贫改革工作思路

一是建立贫困人口脱贫销号机制。对帮扶到户的贫困人口,实行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对因病因灾和因其它原因返贫的贫困户,实行识别一户,建档立卡一户,帮扶一户。

二是建立联村扶户帮扶考核机制。对联村扶户工作实行过程管理,半年抽查通报,年终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