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20 13:50:1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较系统的审计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水平。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懂得电脑的审计人员因审计数据的异化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五篇】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提高电脑应用水平和审计业务素质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较系统的审计理论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水平。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不懂得电脑的审计人员因审计数据的异化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
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就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
不懂得使用计算机,就无法对计算机内存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会计电算化不断在向前发展,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式下新技术应用的企业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引进审计电脑辅助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归集和反映与手工处理系统时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内部安全控制方式有所减弱,这就要求引进电脑辅助软件的应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职能。

审计电脑辅助系统较之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审计电脑辅助系统主要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内部审计工作。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但二者的内部功能是有联系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二者既可以使用共同的数据库,但又有不同的软件包。二者既可以调阅、查询某些相同的数据资料,但又有不同的软件接口和不同的操作权限。都重视凭证数据库、明细账库、总账库及报表数据库等数据结构和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可靠性。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是否保留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对审计电脑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影响很大。同样,审计电脑辅助系统的软件水平越高,越能及早发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工作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电算化会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

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业务处理的审核等;
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的舞弊。

(二)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在这部分里主要审计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会计软件程序的审计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

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审计人员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相核对等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三、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也可以分为这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

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

5.分析审计风险;

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作出安排以外,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
在实质性测试时,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如果符合性测试结果得出的审计风险偏高,而且委托人有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舞弊的动机与可能,并且委托人又不能提供完整的会计文字资料,此时审计人员应考虑对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可考虑采用通过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方法,具体包括:a.“测试数据法”,就是将测试数据或模拟数据分别由审计人员进行手工核算和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比较处理结果,作出评价;
b.“受控处理法”,就是选择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最好是12月份)实际业务的数据分别由审计师和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处理,比较结果,作出评价。

3.利用辅助审计软件直接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审计人员可利用通用或专用审计软件直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查询,抽样审计,查账,账务分析等测试,得出结论,作出评价。

(三)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

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时,除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外,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审计报告完成后,先要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并报送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报告一经审定,所作的审计结论和决定需通知并监督被审单位执行。

(四)异议和复审阶段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产物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因此,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计算机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计算机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这样一来,审查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必须相应的改变。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计算机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就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4.对审计作业手段的影响。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因此,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计算机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6.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显然,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计算机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否则,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然影响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二、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有所增加,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计算机硬件和财会软件进行审计,即对其安全、可靠、稳定、合法、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这样一来,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揭露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探论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具体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会计信息系统。通俗的说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计算机设备和配套的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开展,对审计工作的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和准则、审计技术及审计人员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传统的审计方式进行改造,是国内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内容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电算化审计的内容和难度加大:由于软件行业的发展,会计软件也朝着复杂化、专业化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多,结构也日趋复杂。但是,目前我国的软件公司在开发财务软件时,仅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极少兼顾到电算化审计的要求,故当审计人员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时,往往发现缺少数据接口,也不能进行数据转换,很多本应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现不得不人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审计人员的负担,也会产生不应有的差错。

审计人员需要对财务软件进行审查:因财务软件是根据相关数据自动生成报表,故一旦公司财务软件受到攻击,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均可能产生相关漏洞,这就为某些不法之徒侵占公司财产提供了便利。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对公司的财务软件进行细致的审查,以检查其是否被恶意程序修改,产生的数据是否真实、合法、安全、有效。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是审计的相关要素,如今会计的工作方法发生了改变,由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发展,故审计的相关要素也发生了更改,其旧有的与手工记账相对应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也不适用了,势必需要一套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能与现有的会计环境相对应。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关于电算化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出台,但与实际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需要加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方法。

2 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电算化审计软件还不成熟,不完善:由于我国软件公司在设计会计软件时未能考虑到审计的需要,没有设置相应的电算化审计窗口,以致影响了审计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我国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向用户提供的是一个“黑盒系统”,既不提供审计所需数据接口,也不提供系统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文件结构及设置,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光靠软件很难进行审计取证工作。

二是会计软件未能预留审计测试通道。审计人员经常要进行穿过测试,在系统不提供审计测试通道的情况下测试数据很难清除,极易破坏客户的数据文件。电算化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对策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相应在审计内容、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3.1 需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其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有了相应提高。在手工记账时代,审计人员只需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及实务知识即可,但在会计电算化时代,由于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引入,需要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能分析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

3.2 审计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审计基础上研究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新的事物的产生必然需要有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例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这些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加快审计工作的进程,也将对目前各种不同的审计技术和工具进行相应的规范。

3.3 为适应电算化审计,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手工记账相对应的审计方法显然已不能达到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其审计风险也日益显现,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进行审计,原有的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加快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范围也扩大了,电算化审计不仅需要对数据的输入及输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计,更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程序进行检查,已确定其未受攻击,计算过程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邱胜利.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1.

[2]尹平.审计技巧示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韦沛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4]崔健民.独立审计准则操作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托马斯·波特.计算机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6]蔡春,车宣呈,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7]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电算化会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电算化会计的条件下,由于会计手段和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对审计工作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审计工作也必须及时转变,以适应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当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我国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 审计 对策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会计核算全面实行电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在给会计核算带来快速方便的同时也给审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要求。会计核算由手工核算转变到以计算机为主的处理程序,核算方式的改变势必也带来了新的会计电算化风险,比如会计软件风险,计算机舞弊风险,职业道德风险等等。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各方面问题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中指出:“在电子数据处理的环境下,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并可能影响这个单位为达到适当的内部控制而采用的组织和程序。”

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内容发生改变

在手工条件下,审计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责任归咎到每个处理人员,因此责任容易确定,结果也较直观。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不但要对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对电算化系统输入的原始数据、打印出的会计数据及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磁性介质上的有关数据文件进行审计,而且还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程序进行审计。此外,与手工会计处理系统不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

2.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企业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企业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二、我国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绕过计算机审计

绕过计算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忽视计算机内部的处理和控制,只针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查。计算机仅仅相当于一个输入输出和打印工具,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给审计人员带来的转变仅仅是从前的手工账变为机器打印的各种会计数据,由人工填写变为打印输出,审计人员的审计完全是绕过了计算机。

很明显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审计风险和局限性:1.使审计工作滞后。2.绕过计算机审计模式所取得的审计线索和审计证据不充分,审核范围有限。3.审计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2.手工审计方式依然普遍

我国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于仍局限于基础的文字处理,并没有将审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快、精准率高、储存功能强大的优点。审计人员的工具仍主要是纸、笔、计算器。在审计的过程中,抄录明细表和记账凭证、计算加总、复查核对等简单的脑力劳动仍然占审计工作人员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三、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加强审计工作的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准则

根据新形势,制定新的审计准则,以适应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新情况。如电算化系统开发准则,审计软件功能的规范和开发准则,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控制准则等。在制定这些准则时,注意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

2.注重相关宣传,加强审计专业人员的培养

针对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对电算化审计工作认识不足的情况,应加大相关宣传力度,重点加强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育,使审计人员扭转观念。同时,审计机关应注重从多渠道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包括对审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更新,也包括对计算机专业人员财务知识和审计知识的培养和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促进两者及早合二为一,真正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需要。

3.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四、总结

电算化会计的快速推进,要求审计工作能够很快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因此,审计工作应该保持与时俱进,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证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翔.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研究.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会计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概念比较

我国最早在1979年把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后借鉴国外的提法,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电脑会计等概念。后来,人们把审计电算化和电算化审计也看成意义相同的两个概念。严格地说上述两组概念是有差别的,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并不考虑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方法的变革,其内容没有变化,仅仅是处理手段的替换,指一种电算化工作过程。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强调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会计和审计相结合后诞生的一种新型会计和审计。它不仅包含了实现电算化的过程,而且特指一种新型交叉学科的产生。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产生的多方面冲击,有人认为这种冲击是对传统会计的一次革命。人们也正在讨论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的要素理论、基本假设及核算原则等会计理论所产生的冲击,为建立电算化会计的理论体系统准备。同样,电算化审计也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和革新。电算化审计要面对新的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安全控制的变化研究新的审计方法、程序和途径,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体系。

二、存在问题

1.电算化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

目前,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功能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软件对如何满足电算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如不少系统没有考虑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或者对数据结构不开放,这为电子数据的自动转换带来困难。会计软件设计的数据库结构也存在不规范之处才同时,对数据的查询不能满足双向查询的要求,更谈不上二维查询了。另外,电算化会计软件在保留审计痕迹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没有考虑为电算化审计预留测试通道,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法规和市场竞争来解决。

2.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

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使我国电算化会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规定与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要对电算化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

3.电算化审计研究与应用落后于电算化会计

电算化会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计软件的研究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横向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究开发面向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网络财务软件;
纵向是研究为企业高层管理服务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由于电算化审计起步晚及配套措施滞后,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落后。目前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购置了电脑,但是大多只用于打字和辅助计算,用于辅助审计的极少。电算化审计的应用还没有进人普及阶段。

三、特点比较

电算化审计是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为审计内容的审计活动,由独立的、胜任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通过对系统内部控制,应用程序、数据文件以及整个系统的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确定实际情况,对照一定的法规和标准,以判断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有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

审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

(二)应用程序审计

应用程序的审计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中比较困难复杂的任务。对应用程序的审计,可以对程序直接进行审查,借助于流程图,用标准的符号和图形等反映处理的逻辑;
也可以通过数据进行间接测试。

(三)数据文件审计

对数据文件的审计,可以将文件的数据打印出来检查,也可以在计算机内直接进行审查,同时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四)系统审计

系统审计是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进行的审计,它是一种事前审计。系统开发审计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参与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调试。审计人员可以借此熟悉系统的结构、原理,并对系统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型交叉学科,两个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征。两者主要特点如下:

1.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别与会计或审计交叉融合

不管是电算化会计还是电算化审计都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和审计的原理、方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对手工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及方法进行变革,形成一套新的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核算系统。新系统的原理、程序、方法、功能和结构与手工信息系统是不同的。

2.数据电子化和工作程序化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的数据都必须是存人计算机中的电子化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双方来实现网上处理。并且电算化会计或电算化审计的大部分处理过程是展于结构化的,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非结构化问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解决。

3.灵活的人机会话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都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都是为管理服务的,都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工作。如原始数据的录入、查询条件的选择、分析判断指标的设定及报告的完善等必须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和电算化审计系统是二个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灵活的人机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