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是共建人文湾区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3-08-28 15:40:0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张宇航

共建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的国家级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纲要》指出:“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文化同源,是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根源、情感人缘、民俗乡风相同相亲,也即共同来源于、生活于同一文化圈——岭南文化圈。岭南文化无疑是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的基石。

人文,有人才有文,人类文化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同祖同宗、同在一个地域聚居生活的人,文化底蕴比较一致。粤港澳大湾区人脉同祖同宗这一史实,不会因省、区界变动或社会制度不同而截然分割。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珠江入海口,自唐宋时代起就是中原及江南移民南迁的聚居地。移民们先是通过梅关古道抵达广东粤北南雄珠玑巷,继而先后有180多姓氏、近800家族分支继续南迁,主要定居于珠江流域八大入海口(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一带,传宗接代,繁衍生息,形成广州府基本境域内的主要族群。现今其后裔达7000多万人,分布于珠三角地区及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社区。

从明代始设的广州府,包括香山县(澳门)和新安县(今深圳、香港),以及今佛山、东莞、新会、台山和原清远县。据不完全统计,广府籍港澳同胞有近370万人;
香港五分之一人口、澳门三分之一人口来自江门。而现今的珠玑巷,仍被誉为是岭南文化中的广府文化发源地和“中国姓氏文化名都”,成为中国三大寻根文化地之一。可谓“七百年前桑梓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不但是主权回归、地域回归,还需要教育回归、文化回归和人心回归。共建人文湾区,就是要在粤港澳民众中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同心圆既要靠政治教育、制度规范,也要靠文化教育熏陶,靠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文化凝聚力;
在民间,还要依赖家族、宗族、姓氏、宗祠、家训、习俗等文化的凝聚力。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岭南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其底蕴依然是农耕文明。寻根问祖、乡土情结,万物并育、耕读传家,敬祖传宗、守望相助、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现今仍在湾区人民中代代传承,成为不同姓氏、家族的家风家训。这是联结湾区人脉人心的重要纽带,是共建人文湾区的基石。

由于历史原因,虽然香港、澳门同胞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内地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内地民众不尽相同,但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家族、家庭、亲朋和人际关系却紧密相连,来往甚多。只有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在“守住民心”上的教化、引领作用,才能把共建人文湾区的远大目标落到实处。

随着在珠玑巷经商及居住的民众数次大规模南迁,原本以粤北为中心的岭南文化也转移到珠三角一带集聚,形成数百年稳定发展的岭南文化生态,明代中叶起直追中原,至清代达到可与中原文化比肩的高峰。进入近现代,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文化更是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成为改革开放文化的引领地。

现今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脉,“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诚如唐代名相张九龄一千多年前写下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所说。这一文脉“海纳百川”,在不断吮吸因多次移民南迁(包括历史上的和改革开放时期)而带来的中原文化、北方文化精粹的同时,又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断吸纳海洋文化、国外文化精华,成为中华文化中具有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独特优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脉在保留、传承、创新、发展中生生不息,并且不断地与当代经济繁荣兴旺、社会发展进步及生活节奏相适应、相促进。这一文脉的顽强生命力,源于广东、香港、澳门民众以及外来创业定居者的鼎力相传、守护和创造。

岭南文化涵盖了学术、文学、绘画、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商业、语言等多个领域。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湾区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并且认同度高,可成为湾区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最大公约数”。

(1)戏曲。粤剧,是粤港澳地区民众最为认可的本土剧种。2009年10月,经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申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3年起,粤港澳三地政府将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借以达到推广和保存粤剧的目的。广泛流传于粤港澳三地及东南亚、美洲粤籍华侨聚居地的粤曲,也于2011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至今仍在社区、乡村基层民众中传唱,并被视为“乡音”“乡愁”。

(2)音乐、流行金曲。广东音乐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步步高》《旱天雷》《赛龙夺锦》《彩云追月》《雨打芭蕉》等,不仅在湾区民众中琅琅上口,并且荣登国家重大活动的“大雅之堂”。改革开放期间涌现出来的流行音乐潮,更是融通粤港澳三地,圈“粉”无数。《爱在深秋》《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等被三地歌手、民众争相传唱,《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风靡全国,形成特别红火的文化交融现象。南来打拼、创业的“新广东人”,也以学会粤语歌曲为荣。

(3)语言。2001年至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广东话成为香港的压倒性通用语言,次位的英语仅占3.4%。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人,广西使用粤语人数约有2500万人,香港700万人,澳门55万人,再加上新马泰等海外国家的使用者,全球将近有1.2亿人使用粤语,超过韩语(朝鲜语),约等于日语,而且影响力比人口数更大。粤港澳三地新兴网红、食肆、咖啡馆等,爱用粤语文字作招牌或品名。有一篇文章写得好:粤语的一端连通汉民族祖先的古老语言,另一端则在适应现代的日新月异,寄托着游子们的乡愁,也承载着移民们的希望,构建了岭南地区的风骨——开放、自信、包容。共同使用一种语言,有利于三地民众身份认同、精神归属和心灵沟通。

(4)饮食。粤菜是湾区最流行的菜式,且相互交融、创新不断、方兴未艾。众多粤菜大厨师傅产生于顺德、香港,各种名牌菜式均有丰富的岭南文化内涵。饮茶,更是湾区特有的民俗,早茶、上午茶、下午茶、夜茶(宵夜)是湾区民众最为喜爱的生活方式,“茶居(酒店、茶馆)”已发展为谈生意、谈工作和增进感情的重要场所。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凉茶配制,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商业文化。清末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与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唯一窗口,既向世界传播东方文明,也吸纳西方科学文化。众多“广府商帮”在港澳发展,如香港“四大家族”中的李兆基、郑裕彤都是佛山顺德人,郭得胜是香山(今中山)人;
霍英东、何贤是番禺人;
澳门的何鸿燊是宝安人,马万祺是广州(荔湾)人。这些商界大亨及其家族在经商中形成的商业文化,都带着岭南文化的“爱国、崇祖,多元、包容,诚信、厚德,敏行、拼搏”等特质。

岭南文化还有许多表现形式,诸如绘画、医药、技艺、武术、民俗等,历经千百年在湾区民众中共创共生共存共荣,不可分割。文化传播是难以用国界、边境圈定的,但能起到引起共鸣、凝聚共识、强化乡愁、归拢人心的特别作用。湾区三地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虽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经济运作不同,却完全可以通过文脉相传、文化交融最终实现人心回归。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强化“腹地意识”。处于珠江出海口的粤港澳三地,不能只是孤立漂泊的对外经济桥头堡,而与后方市场和地域资源脱离。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珠三角以外的粤东西北乃至广阔的内地,应当成为大湾区发展的腹地,从而连通巨大的内需市场和获得充足的资源配置。这既是国家战略,也是粤港澳三地需要共同把握的命脉。

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以后,共处珠江口的粤港澳三地在经商、开放、反侵略、文化交流、人员来往等方面,一直交融相接、互通有无,可谓“同捞同煲”、共享国运,风雨同舟、命运相同。唐宋元明历代的海洋经济、海上丝绸之路自不待说,清代广州作为全国唯一对外经商口岸和外贸特区,十三行的商业对三地经济及文化发展影响巨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岭南,珠三角的经济崛起,更是有赖于香港、澳门企业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三地的市场经济交融,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和生活方式交融,以及人员交流来往。腾飞的经济与文化、粤式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发展的现代阶段。而岭南文化的繁荣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大湾区现代生活和社会建设的提高和发展。

人对事物、问题的认知,是受文化熏陶和教育引导影响形成的。大湾区民众长期受外来文化影响,少排他性,所以具有灵活变通、开放兼容的优势。相对于现在而言,回归前的上一两代港澳民众虽然长期生活在殖民文化氛围中,但基于岭南文化的底蕴和内地亲朋戚友的情感联结,对民族、国家、家庭等的认同感都比较强。回归前后,这一两代港澳民众也为内地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从内地经济腾飞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对三地发展命脉、命运与共有着相对一致的认同。

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主要依靠当代青年及其下一代接续奋斗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今后共同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几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人身上。因此,当前特别需要在共建人文湾区过程中,充分发挥岭南文化包容、兼容、创新的引领性作用,通过文化熏陶、教育启迪,循循善诱,沁人心脾,引领青年一代树立作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信心、自觉性,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在大是大非面前认清利害关系,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而不至于若即若离甚至渐行渐远。必须增强国家对港澳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他们对祖国和大湾区的归属感、亲切感,找到适合自身创业、发展的空间,提升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找到家的感觉和乡愁。

中央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指出:“全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在内地,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十四五’规划再次明确了香港发展新定位,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现在需要香港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赢得明天。”(《中国日报网》2021年8月24日)。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新一代港澳青年的发展有三个选择:一是留在港澳就业,二是融入内地经济发展,三是到国外打拼。而最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还是融入内地,与内地青年携手共进,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平台和优惠政策,拓展创业空间和国内外业务,同时分享发展成果,既成就民族振兴大业,也成就自己。

粤港澳大湾区靠什么吸引青年一代创业?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空间和获利平台,二是需要有轻松惬意的文化娱乐环境,三是需要具备安定体面的宜居生活条件。有一种共同的文化追求和享受,应当是他们参与创业创新平台相辅相成的选择。近几年的实践说明,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青少年湾区知识知多少大赛、讲好湾区故事、湾区发展论坛、“云上岭南”、流行音乐会等文化交流形式,颇受青少年热捧。而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孵化器、青年创业空间、高校、培训等平台,也为湾区青年融入内地提供了良机。这其中,岭南文化的吸引力和同化作用不可低估。

在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共建人文湾区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传播、传承岭南文化的积极性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自媒体和姓氏宗亲团体等,正确引导民间利用网络线上线下互动、寻根问祖、回乡恳亲、文化遗产知识培训、精品旅游路线推介等文化载体,以及同创汇、文化论坛、文化传播公司等交流平台,同讲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赏析文学艺术,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学习研究三地重要历史人物事迹、历史事件和地名来历等,一样可以将三地青少年的心联结在一起,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强化爱国爱乡情怀,增进了解和互相尊重。特别是多组织开展创业技能、智慧科技研讨交流分享活动,更能激发青年人的激情和青春活力,同步为大湾区明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拓展中华文明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充分展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大湾区三地民众融创业、文化娱乐、旅游、情感交流、交友于一体,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同唱一首歌”,就能真正实现《纲要》确定的: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的发展目标,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猜你喜欢岭南文化湾区粤港澳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2021-09-10湾区争雄看世界(2019年16期)2019-08-12解码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7期)2019-04-29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珠江水运(2019年24期)2019-02-24新机遇,新飞越广东造船(2018年3期)2018-10-10“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环球时报(2018-05-15)2018-05-15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润·文摘(2018年10期)2018-05-1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科技视界(2018年6期)2018-05-11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文教资料(2016年31期)2017-02-23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4期)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