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学生数学思维“走捷径”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11-20 19:00:12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严亚萍

[摘  要]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容易陷入“走捷径”的误区,容易破坏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影响其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洞察。教师应从数学知识的源头出发,优化设置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历程规范化,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

[关键词] 防止;
数学思维;
捷径;
策略

数学属于思维训练的一门学科,人们总是认为迅速、快捷、敏锐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标尺,培养学生思维的迅速、快捷、敏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于是,很多学生陷入了数学思维“走捷径”的误区:有的省略主要的表达过程,丢弃最核心的思路;
有的随心所欲迁移转换,在解题方法上自创捷径;
有的自以为是、自出心裁、自我体认,数学思维蜻蜓点水……如此种种的数学思维“走捷径”,严重破坏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洞察。面对这种状况,部分教师以尊重学生的认知为由,默认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殊不知,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的习惯一旦形成,要想纠正将要大费周折[1]。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数学知识的源头出发,优化设置数学问题,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历程规范化,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

一、延迟问题揭示的策略

延迟,即往后推迟;
问题,即事物的矛盾,这里针对数学题的已知条件部分而言,指需要学生求出的未知部分;
揭示,即公布、宣布。延迟问题揭示,就是推迟宣布需要求出的未知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有一种不良的惯性意识:首先考虑如何“走捷径”进行计算,“短、平、快”解决问题。于是,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放在问题的本质表征上,而是聚焦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这种只重视解题结果而忽视解题过程的做法,会造成数学本质、思维过程的严重缺位。

比如,“分数除法”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苹果树600棵,是梨树的2/3,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编者的意图很明显:让学生先借助分数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再运用方程进行解答。实际上,用算术方法解或用方程方法解,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但是,从“教今天想明天”的长远看,對于此类题目,应助推学生根据数量关系,感受方程思想,鼓励学生运用方程方法解题。因此,解题之前的分析题意时,对于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暂时不要“亮相”,也就是延迟问题的揭示。只出示已知的条件“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3”,引导学生绘制图形、口头表达、符号替代,再现相同关系的情境,让学生构建等量关系和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延迟揭示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目的是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本质表征上,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不要把分数除法问题视作新问题,对于分数应用题,不一定要硬性划分为“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它们的等量关系,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已知量和未知量在等量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即已知苹果树求梨树,等量关系式为:梨树棵数(已知)×2/3=苹果树棵数(已知)。

显而易见,延迟问题揭示可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重结构轻过程,图省事走捷径。因此,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自我经历、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懂弄通,才能思路清、方向明。

二、还原本质形态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又要对问题的出示精心考虑,更要对学生的真实想法认真揣摩,提炼出与学生原始经验和现有认知水平相匹配的问题。如果“急功近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失对思维的关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刚学习某一知识时,比较善于探索和思考,比较乐于接受相关的规律。可是随着知识的逐步积累,学生往往会出现数学思维“走捷径”的现象,不愿探索和不想思考,而是在数学思维时“扣斤压两”“偷工减料”“直奔主题”。

比如,在“乘法”的单元复习课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在一家儿童用品超市里,童车的单价是280元,童床的单价是210元,李明的妈妈带了1000元,够买4辆童车和5张童床吗?”此题有着明显的价值意图,先用估算的方法预测,再用计算的方法验证。很多学生见到题目后,就想数学思维“走捷径”,迫不及待地计算。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一想,210×5=1050(元),1050>1000,李明的妈妈用1000元买5张童床都不够,何谈够买4辆童车和5张童床呢?答案如此唾手可得,为何不直接计算,反而多此一举先估算呢?

对此,可把题目改为:“在一家儿童玩具超市里,童车的单价是28元,童床的单价是21元,李明的妈妈带了500元,够买4辆童车和5张童床吗?”因为题目情境中提供的数据与数据间的关系不太明显,所以学生只能先估算,后计算。

估算为:30×4+20×5=120+100=220(元),220<500,够。

笔算为:28×4+21×5=112+105=217(元),217<500,够。如此地教学,既能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快捷性和实用性,又能让估算教学得到真正的落实。

很多数学问题的价值和要旨,并不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借助问题的解决,历练、夯实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应改变教学意识中的惯用思路,及时调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给学生充足的历练时间和空间,开启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形态,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

三、开拓思维空间的策略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偏低,所以对数学知识的体悟缺乏深度,分析和认知事物常停留于较低的思维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提问没能扣准学生思维的特点。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追问。因此,教学中应不断生发数学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依据的思考。

比如,笔者在教学“认识比”时,有这样一道题:一种洗涤液加入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现配制了4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洗涤液与水的比分别是:1∶8、1∶4、1∶3和1∶1。

问:①如果把每一种溶液都看作是单位“1”,那么加入的水分别是几分之几呢?

②每一种溶液中洗涤液与水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呢?

③每一种溶液中洗涤液与溶液的关系、水与溶液的关系,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根据题意,每一种溶液中洗涤液与水的关系、洗涤液与溶液的关系、水与溶液的关系,都不难确定。显而易见,题目括号里的文字说明纯属多余。鉴于此,笔者对题目进行了微调。

首先,删掉题目中括号里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主辨析、检索、确认哪是溶液?哪是洗涤液?哪是加入的水?让学生鉴别、体会、感知比的前项表示的是什么?比的后项表示的是什么?

其次,把问题①“如果把每一种溶液都看作是单位1,那么加入的水分别是几分之几呢”改为“4种溶液中的洗涤液并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表示呢”,让学生对照1∶8、1∶4、1∶3、1∶1。这样的调整能让学深入感悟每个比中的前项与后项之间彼此对应、相互连接的内在关系,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数学题目的本质内涵,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因此,数学教学的流程、数学教学的环节和数学教学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数学教材的设置展开,可以对数学题目适当“做手术”,就是进行相应的删减,或添加,或“变脸”。

四、规范思维方式的策略

面对有人落水,通常的思维是让“人离开水”。然而,小小年纪的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运用数学思维中的逆向思维,用石头把缸砸破,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水离开人”,这便说明思维方式的重要。小学生对知识和事物的接受有迫切的欲望,什么都想知道,样样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因此,當学生步入小学那天起,教师就应循序渐进地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2]。

为了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把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落到实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下列“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数形结合不但能降低数学的难度,直接向学生呈现数学原理、公式和规律,而且能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首先,展示直观图形,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代替初步认知课本上不容易理解的文字内容;
其次,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最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什么叫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什么叫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拿起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8厘米,在纸片的四角各剪去1个小正方形,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都为2厘米,让学生针对剪成的图形,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周长是多少?如此地数形结合,规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是注重营造情境。营造情境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住数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学教学的资源不断丰富,数学教学的素材呈现多样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学的素材,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助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1道数学题已知的条件是:“鸡妈妈和孩子们在小树林里游玩,鸡妈妈担心孩子们走丢,不断地数着,从前面往后面数,自己排第3,从后面往前数,自己排第7。”要求的问题是:“鸡妈妈有几个孩子?”对于这样的数学题,营造了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抛出有趣的条件,揭示好奇的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以达到规范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

三是注重联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少,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预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实际或走进生活实际,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把一些数学计算公式带入生活实际。

1道数学题已知的条件是:“小云带5元钱到超市买文具,1块橡皮1.2元,1支铅笔0.8元,小云买了2块橡皮和3支铅笔。”要求的问题是:“小云应付多少钱?找回了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题,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思维,利于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并非不要数学思维的快速、便捷和敏锐。学生的数学思维“走捷径”,就会将最具思维价值的探索过程省略掉,这将会对学生长远学习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金月明. 走捷径?走弯路!——关于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09):14-15.

[2] 吴学旺. 学生数学思维有序性培养的有效策略[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3):82-83.

猜你喜欢走捷径捷径数学思维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意林·全彩Color(2019年8期)2019-09-23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46期)2019-09-10捷途不走捷径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疯狂英语·新悦读(2018年3期)2018-03-07放弃捷径文苑(2016年32期)2016-11-26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