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合唱作品《天路》艺术化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4-01-06 20:50:07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刘莉莉

(广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通俗作品《天路》由作曲家印青、屈塬于青藏铁路开工之际创作,旨在为在这场建设中的十万铁路英雄唱响赞歌,因为当地人和铁路工人将青藏铁路视为“天路”,作品因此得名。首唱为藏族歌者巴桑,但是,其传播一直局限于西藏地区,没有流传开,后由韩红买断版权,在春晚演唱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深受观众的喜爱。武汉音乐学院教授陈国强于2007 年将《天路》改编为带有领唱的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合唱版《天路》在保留原作品的抒情性和鲜明的藏族风格的前提下,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合唱版本《天路》是通俗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其在提高了原通俗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大众审美水平,改变了观众对合唱的传统观念,使大众愿意接受合唱并热爱合唱,进而推动了合唱事业的发展。

合唱版本的《天路》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激发了各界对该改编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极大兴趣。笔者查询后发现,陈国权先生对于该作品的改编是受武汉某一合唱团体的委托进行的,而这又源于该合唱团团员对《天路》的热爱,他们想要将其以合唱的形式在舞台上演唱出来,而最初陈国权先生对这个请求是婉言谢绝的,因为原作品的旋律性过强,改编较为困难,即使勉强编配和声,也会达不到演唱性和欣赏性的标准,后来,经过该团负责人再三请求,陈教授才答应尝试,创作中,陈教授边写边让团员演唱,并及时进行修改,创作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这才完成了歌曲《天路》合唱作品的改编。

(一)指挥技法分析

一名指挥的指挥手法设计对于作品的二度演绎有重大影响,这是为一首改编后的合唱作品赋予新生命的过程,这要求指挥在充分熟悉乐谱的基础上把握作曲家创作的初衷和情感基调,然后根据各自合唱团的自身情况和指挥的理解对作品进行调整和装饰。根据当时对陈教授的采访内容,笔者了解到陈教授把《天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表达,分别是抒情—欢快—欢腾。指挥要把握好这三部分的情绪,然后通过肢体语言对团员的声音和节奏进行控制。如在第一部分,人声要轻声进入,这样更能将听众带入清晨的高岗的场景,指挥应突出2/4 拍后半拍进入的特点,气口要给得既不生硬又清晰明确,领唱部分注重歌者自身的发挥,在第二遍演唱时,女生的中声部和高声部衔接处要轻声进入,以免过于突兀,破坏歌曲连贯性。指挥在这一段整体用Legato 手法以中强力度进行指挥,注重旋律进行的连贯性,以保持该段的抒情性。

B 段以6/8 拍为主,预示着该段风格变得更加欢快,速度稍快,更加注重旋律的流动性,保持该段的旋律线,因此,将三拍子改为打合拍,在“欢聚一堂”处作减慢处理,回到2/4 拍,“巴扎嘿”处收起,结束B 段,进入C 段。C 段更加活泼欢快,指挥应采用低手位的小幅度弹跳手法,只给出准确的拍点,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团员的速度,以免演唱越来越快,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可用另一只手做“按压”手势,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处做彩虹处理,由渐强到渐弱,展现人们聚集的场景。领唱进入时,合唱团作为伴唱,要压低声音,每一句的尾音处要保持原来的处理。205 小节(见谱例2)处“巴扎嘿”交替唱,各声部要注意唱时整齐,收时干净,每四小节为一组,作先渐强后渐弱处理,注意为各声部的进入进行预示。213小节的“巴扎嘿”作渐强处理,做到铿锵有力。224 小节后指挥需示意声部进入,在领唱演唱过“传遍”后,合唱团紧跟演唱“传遍”,有种回声之感,领唱在“四方”处作突强到弱的处理,指挥提前预示合唱团以相同处理方法唱出“四方”,而后伴奏以渐强推动音乐,至最后合唱团以强音演唱“巴扎嘿”结束。

(二)表演形式分析

表演形式上的创新无疑为作品增添了一份灵动,令观众耳目一新,带来一场“视”与“听”的盛宴。合唱版《天路》由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在第十三届CCTV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届合唱比赛中首次演唱后广受好评,那么,其在表演形式上有何新颖之处呢?首先,在演唱上,一开始轻声演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将观众带入那片圣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高昂、嘹亮地唱出了对英雄的赞歌,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演唱中的一弱一强的对比和转换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从服装上看,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一改以往素色服装,凸显了西藏的圣洁庄严,全体团员身着绿色军装,军装的庄严与西藏的圣洁交相呼应,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合唱表现形式看,其并没有像传统的合唱演唱一样站在原地,而是缓缓由台上走出,整齐的步伐也给了观众惊喜,一改传统合唱固定死板的列队演唱,避免使观众感到审美疲劳。通过对武警合唱团合唱《天路》的分析,我们看出了各指挥家与合唱团对表演形式的创新,这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视听盛宴”。

(三)艺术价值分析

从艺术价值上来看,合唱版《天路》为保持合唱艺术的纯粹性作出了贡献。合唱版《天路》是对流行版《天路》的发展与升华,使《天路》在兼顾通俗性的同时具有艺术性,引导了大众审美,也使大众对流行作品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一些缺乏艺术性、歌词低俗的流行作品造成了打击,而融合了流行作品的合唱既活泼有趣,也对合唱界发起了挑战,使合唱的情感处理、表演形式等多方面不断创新,使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在保持其艺术性的同时更加切近观众,不再是普通大众眼中的“阳春白雪”,在这种流行合唱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各合唱团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合唱比赛中也会选取这种类型的作品进行演唱,从而使传统的由通俗作品改编的合唱作品过于简单不利于展示技巧因而在竞赛中不占优势的情况大为改观,使得合唱界“功利化”趋势得到遏制。合唱艺术来源于人民,也要服务于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流行合唱作品《天路》正是保持合唱艺术纯粹性的体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对于一首作品的艺术化处理的好坏决定着这首作品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品乃至优秀的作品,下面,笔者以合唱作品《天路》为例,从正确处理作品的层次结构、正确把握音乐表现的尺度、加强对合唱音质的塑造三个方面,对合唱指挥该如何正确把握对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加以阐述。

(一)正确处理作品的层次结构

正确划分合唱作品的层次结构是指挥的基本案头工作,作品的层次结构分为横向层次和纵向层次两个方面,横向层次主要包括旋律走向、节奏节拍、主题形态等,纵向层次主要包括和声和弦、调式调性、织体形态、复调等,指挥只有具备曲式结构和音乐层次方面的意识,才能使团员演唱作品更加准确,乐句乐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合唱作品《天路》为二段体结构,在保留原有旋律的基础上对各乐段进行了变化重复和改编处理,织体更加丰富、和声更加饱满,在原版《天路》的基础上,结构也做到了扩大化,从84 小节扩展为242 小节,扩展的内容大都是对主题的变奏和延伸,并且添加了引子和尾声,使得结构更加完整。从调式调性上来看,该作品采用了藏族歌曲最具代表性的羽调式,引子部分由原作品旋律改编而来,高低声部由弱缓缓进入,有使人置身山间的感觉,优美而又令人沉醉其中,心情舒畅。该作品的节拍由原作品的4/4 拍变为2/4、6/8 的交替,以展现各乐段所表达的情感,如A 段以2/4 拍来抒情,用6/8 拍来表现B 段的活泼、欢快之感,C 段两个节奏交替,由乐曲高潮向结束进行过渡,四个声部此起彼伏的嵌套式节奏的组合描绘出人声鼎沸的藏族人民相聚一起、载歌载舞的场景,结尾女声领唱处宛如天籁,钢琴伴奏节奏变缓,四个声部“巴扎嘿”为其伴唱,给听众以无限遐想。

(二)正确把握音乐表现的尺度

指挥要想在作品艺术处理方面正确把握音乐表现的尺度,就要注意乐曲的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众所周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我们都曾发现这样一个奇怪又有趣的现象:一首欢乐的乐曲如果速度放慢数倍,就会显得忧郁、哀伤;
反之,一首哀伤、沉重的乐曲如果速度加快数倍,就会显得轻快、活泼。在现实的舞台演唱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合唱团在演唱一首速度较快的乐曲或者某个较为欢快的乐段时,会出现越唱越快的现象,导致与伴奏脱节,而把握好、控制好作品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指挥和团员会受到生理上的紧张、心跳加快或者现场音响效果等因素的影响,要想把握作品的速度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对谱面的熟悉程度。

一名优秀的合唱指挥在速度的把握上要做到对各乐句、乐段、乐章之间的关系了然于胸,使听众感到舒畅,如将合唱《天路》分为三个部分:抒情—欢快—欢腾。第一个部分速度稍慢,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将听众带到山冈上,第二部分转6/8 拍,速度稍快,打合拍并注意点和线的准确,同时,确保旋律的走向具有流动性,第三部分更加欢快,速度较快,指挥在低手位处较小幅度弹跳挥拍的同时,注意控制团员的演唱速度,以防越唱越快。对于速度的要求是准确,而对于力度而言要突出指挥的鲜明性。一般的力度符号有强、弱、渐强、渐弱、突强、突弱、强后弱、弱后强等。《天路》的第四小节开始,“呀拉索”高声部p 符号采用弱进入处理,中声部mp 符号作中弱处理,直到第十一小节“呀拉索”f作强音处理,十五小节恢复弱音,十七小节作渐强处理等。乐曲的演唱强弱力度的处理首先要根据谱面要求,这是基础,有些指挥会根据自身经验或者团员的演唱水平对作品作进一步的处理和修饰,使得作品的演唱强弱对比更加清晰,演唱起来张弛有度,更能感染听众,当然脱离谱面的天马行空的处理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业余指挥或者新手指挥来说。

(三)加强对合唱音质的塑造

谈到加强对合唱音质的塑造,就必然要提及“音质”和“音色”这两个概念,二者在合唱中的运用有明显的区别,音色主要指一个人的嗓音条件,是一种本质的声音色彩,它主要取决于泛音的状态。而在发声过程中腔体的运用、发力点、声带的构造等方面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唱者的音色。因此,在划分合唱团的声部时,不仅要根据音准、音域、演唱能力,还应考虑团员们的音色条件,相似音色的团员划分在一起听起来效果会更加和谐统一。

那么,合唱指挥在日常训练时如何对团员们的音质进行塑造呢?笔者认为,良好的音准和科学统一的发声位置是关键。首先,良好的音准就是要在训练中让团员们明确音高概念,在正式演唱作品前进行模唱、视唱,并且长期坚持,在挑选演唱作品时选取不同风格的作品,多挑选一些无伴奏作品进行演唱,并且,根据队伍的排列和外界环境的不同改变声场,提高团员们的适应能力。科学统一的发声位置是在运用好气息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头腔,即我们常说的“高位置、低喉位”,只有这样,在演唱音域较高或较低的作品时才能轻松自如,使声音听起来统一圆润。

当前,流行合唱《天路》的受众较广,这种成就的取得首先源于指挥在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横向和纵向层次的划分,其次,是指挥对速度和力度方面的把握,最后,需指导团员用适合作品风格的音色进行演唱。指挥在完成基本案头工作后,要在作曲家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二度创作,在表演形式上进行设计,从而达到视听一致的效果。在对流行合唱作品《天路》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其具备通俗性与艺术性两个属性,这两个属性对于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以及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猜你喜欢天路合唱团团员神奇的天路小雪花·成长指南(2022年2期)2022-04-09天路好油把关人加油站服务指南(2021年4期)2021-07-21团员想入党怎么办四川党的建设(2020年11期)2020-06-24难忘的合唱团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8年1期)2018-09-11合唱团的那些事儿文学少年(有声彩绘)(2017年8期)2017-08-22毛茸茸合唱团文学少年(有声彩绘)(2017年1期)2017-02-14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1期)2016-02-28高原天路凝梦想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11期)2016-01-31川藏天路六十载四川党的建设(2014年10期)2014-08-23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中国青年(1966年5期)196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