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的责任信仰教育

发布时间:2022-06-04 17:10:16   来源:主题教育    点击:   
字号:

【摘 要】责任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信仰则是行动的指南和前进的动力。本文就思想政治课的责任信仰教育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责任信仰 思想政治 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89-01

“十年寒窗无人问”,读书学习是辛苦的,甚至是枯燥的。如果没有一种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支撑,又怎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呢?而我们的孩子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因无责任而无信仰,因无信仰而无兴趣,因无兴趣而无动力,所以学习中懈怠而不给力。学习兴趣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责任和信仰作为支撑,那么兴趣不可能持久存在,那就会产生“小猫钓鱼”的效应。换句话说,如果想让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政治课,只有让他们对思想政治课所学习研究的内容、对象形成明确而坚定的责任和信仰,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教师的任务和目标应在于此。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形成明确而坚定的信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就此,本人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 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仰

“学高为师,道高为范。”教师的工作和任务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其任务和目的应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完成的,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的。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一名真正合格的政治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坚定而明确的政治信仰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治教师要用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家庭、事业、国家、民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意识感染学生,要用鲜明而坚定的政治信仰来塑造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模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 教师要善于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的责任感以及社会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思想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教化、感化、内化而产生形成的。因此,我认为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传播,又要让孩子们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走入社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因学习带来的喜悦和荣耀,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同时体会到我们所学习政治理论是符合我国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的,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种过庄稼的人又怎能知道“粒粒皆辛苦”呢?当然开展这方面活动,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要知道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信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

三 教师在教学中要收集和利用教学素材

政治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教学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为学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忠于教材,进行理论知识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加考试,同时确保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应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视频媒体、典型人物案例等课外辅助材料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来教化、感化学生,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追求。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曾影响塑造了一代人。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曾让多少观众为之潸然泪下。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反复地对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占领学生思想阵地,成为其主流思想,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那它就能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战胜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因为,从本质上讲任何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于现实,正面开展信仰教育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淡化、模糊了对政治信仰的认识与追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对他们进行正面政治信仰教育。明确告诉他们,我们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然我们的教育又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否则它就会变得空洞、苍白,没有说服力。所以,老师要善于发掘身边的人和事,借助网络媒体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之,我认为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具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而明确的政治信仰。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必备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