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3-18 10:17:2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首要的基础课,由于未能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这与我院管理工程系开设经济数学课程的初衷违背。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分别从教学现状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首要的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必备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途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未能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这与我院管理工程系开设经济数学课程的初衷违背。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就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别从教学现状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分析

(一)生源质量下降与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矛盾

高职学生既有参加普通高考招录的,也有对口职高生,还有学院通过自主招生单招来的考生,总体而言基础较差,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数学科学性、抽象性和理论性都很强,所以这门课程很难教,也很难学。教师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授课时大量删减教学内容,使得知识点分散没有连贯性,有时学生甚至都没掌握专业课学习需要的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上课所讲的内容大多停留在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回顾,相当于是对初等数学的一个复习,根本没上升到大学阶段对高等数学的掌握,更谈不上系统的学习,也无法对学习专业课起到辅助工具的作用。

(一)经济数学教师的经济专业知识缺乏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同本科院校不同,重心应该是放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但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的认识不够明确。一方面,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重理论轻应用,对重要理论精讲精练,对应用内容少讲甚至省略不讲;另一方面,多数教师毕业于师范类数学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以纯数学知识为主,缺乏数学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的联系,未体现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的课程特色,也未能为其所学专业服务。

(三)课程内容和体系陈旧,缺乏经济特色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教材与本科院校选用的教材一样,内容相对偏难,与专业衔接严重脱节,更谈不上是体现经济特色的教材。加上近年来高职院校大量扩招,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现有的教材与学生匹配严重不符,学生实在难以学懂学透。

(四)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考核采取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考核为辅的形式。所出考题是单纯的数学题目,往往是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简单变形甚至是原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未能得到反映,好多学生靠单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考核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大,考前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式学习,教师则为了使大部分学生及格,经常在考前划定考试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导致学生依赖心理加重,学习更加被动。

二、对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结合当前高职生源情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做了一些尝试。

(一)控制自主招生比例,调整教学模式

严格控制自主招生的比例,就不同的专业划定不同的分数线,如管理工程系的会计电算化以及会计与审计专业,对数学成绩的要求就应该相对其他专业高一些,绝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求质量。教学模式也应适当做出调整,教师不能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盲目大量删减教学内容,应针对具体专业对知识点做好梳理串联,保证学生对专业课所需的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数学科学性、抽象性和理论性都很强,所以應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上课所讲的内容不能再停留在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回顾,应做好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衔接过渡,成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的必备有力工具。

(二)建设一支既懂数学又懂专业的经济数学教师队伍

首先,为了把握数学课程与专业的关系,掌握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重点,要求高职经济数学教师除具有完整的理论支撑外,还应对所教专业的专业课有所了解。其次,教师不能再一成不变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重理论轻应用,对重要理论精讲精练,对应用内容少讲甚至省略不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积极改进,使学生掌握并会使用一些必需的数学理论。再次,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不能再以纯数学知识为主,教师应主动参加一些专业实践,通过实际应用,摸索出数学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的联系,不断提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的课程特色,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

(三)积极推进高职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使其具有经济的特点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点,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以教师自己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教与学的素材,编写符合本校实际,具有经济特色的校本教材和习题,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着力做好数学与专业课的衔接,力求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应把难度降低,适当删减数学理论证明的内容,重点讲解一些应用实例,尤其是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紧密结合。

(四)创新教学考核形式,健全评价体系

首先,要构建新的教学观,体现创新意识,制定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应用知识,确立评价指标。

其次,确定评价范围。评价的实效性就是要使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反映评价的情况;学生应侧重于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手段。这也是实现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判断比较准确,在课程设t,tJc由追求系统性和严密性向课程形式多样化转化的一种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前提,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评价指标要既全面体现教师的教,还要体现学生的学。

再次,在评价过程中,为不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应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评价结果更有真实性。

总体来看,结合本校实际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就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考核而言,应侧重对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考查,总评成绩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上课回答问题、作业等。二是应用能力考核(占30%),老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实操题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所需查阅资料,结合实际给出计算结果,形成小论文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占40%),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按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总之,本文结合本校实际以及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就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别从教学现状及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读者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