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W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03-22 11:12:00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zoޛ)j3Mi
方案,大多是孤岛型的应用,或者是业务功能模块的简单累加。这些孤岛系统,相互之间是孤立封闭的,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投资浪费,升级困难。2)IT黑洞问题:如现有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在低层的技术平台上直接构建业务系统,并且也只能采用面向技术的、业务无关的“原始”编程工具来开发管理系统。这种低层次的软件开发模式,使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扩展困难重重,导致“IT 黑洞”现象的普遍发生。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资料,到2010年,国内主流的管理软件都将基于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而基于业务基础平台的新一代OA 软件的市场规模将达一半之多。由此,管理软件系统总体趋向于业务基础架构平台方面发展。

1平台架构体系

1.1平台概述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业务基础平台是面向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BP)的用户级管理软件系统快速开发与支撑平台。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可以达到对业务流程规范的、灵活的、零编程的定制,并快速地为用户构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应用系统。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分布式的多层应用支撑与开发平台,由两部分可视化设计工具构成,一部分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 Studio),它是基于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平台的管理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工具;另一部分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 Application Server),它是基于B/S模式的、通过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开发的管理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上的开发工作是简单的,拥有数据库基础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设计基于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管理应用系统;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上的开发工作是分布式的,通过网络由多个人同时进行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由系统分类器、记录表设计器、过程设计器、报表设计器、图表设计器组成。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针对用户层来说,分为两部分:WEB管理平台和WEB用户工作台,都是基于浏览器环境使用,前者是针对系统管理员,后者是针对普通用户。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平台可架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图 1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业务管理平台

Fig.1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usiness Basic Platform

1.2开发模式

用户通过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建模工具,建立业务模型,将建立的业务模型发布到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上,用户修改业务模型之后的业务模型将立即生效。

图 2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开发模式

Fig.2 development model of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1.3技术架构

本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后端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器(负责业务建模),中间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负责对建立的业务模型进行执行,承担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平台上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前端是WEB浏览器,负责与用户打交道。整个平台是JAVA开发的,基于J2EE架构,拥有完善的数据服务、目录服务、安全服务。

图 3技术架构

Fig.3 Technical architecture

2关键技术——DMW动态模型工作流技术实现零编程

不同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是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开发与部署、系统的复用问题是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实施该系统的成本。本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是采用DMW(Dynamic Model Workflow)动态模型工作流技术的零编程应用开发平台,用户使用该平台建立管理应用系统不再需要编写任何计算机程序,也不需要MIS系统的代码生成器。企业只需要通过可视化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建模工具建立企业对象模型,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工作流服务器可以生成模型实例,并对其进行解释执行,这样,系统就可以自动运行,真正地实现应用系统的零编程二次开发。

DMW 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规范(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归纳出角色模型、数据模型、活动模型、过程模型、视图模型,定义建立模型所必须的要素对象及其关系,建立对模型进行解释的语法规则,实现模型与软件执行程序完全分离。

2.1DMW建立全新开发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DMW则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全新的开发模式,其特征如下:

2.2DMW建立管理应用系统的步骤

通过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开发管理应用系统,要经过以下几步:

第一步:分析模型

首先,DBA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共同分析企业的业务系统,归纳各业务子系统的业务过程模型集合(即每一项工作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活动,每一个活动需要哪些操作角色和输入输出数据);其次,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需求分析,归纳数据表模型集合(需描述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根据操作角色的需求分析,归纳出操作角色模型集合;最后,分析每一项活动需要表现的输入输出视图模型(即显示界面、查询视图、报表、统计分析图)和视图模型与数据表模型的操作关系。

第二步: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使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 Studio建模工具实现。

(A)、建立数据表模型

用户通过可视化数据表建模工具建立数据表模型(包括常规的数据记录表和统计分析记录表)和模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过程中能够为数据表模型设置字段、类型、索引关系。

(B)、建立操作角色模型

用户通过可视化的角色建模工具建立角色模型,角色类型包括(单位部门角色,部门私有角色,公共岗位角色等)。

(C)、建立过程模型

用户通过可视化过程建模工具建立过程模型,定义过程模型中的活动模型,指定活动模型的操作角色,活动模型在过程模型中的位置(工作流程节点),工作流程可以实现条件分支、嵌套、循环、并行、调用等方式。

(D)、建立视图模型

用户通过可视化视图建模工具建立视图模型,指定活动所关联的视图模型,视图模型是输入输出(包括界面、报表等)的具体表现,定义了对数据表的读写操作权限(一个视图可以同时对多个表进行映射与操作)。建模工具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界面编辑器与报表编辑器,用户可以自行定制操作界面(安排界面元素的大小、位置等)和报表格式(包括报表中的图形表现形式)。视图模型有一个重要的属性:逻辑规则,该规则可以是各种统计、计算公式,甚至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解释语句,从而满足复杂的计算、操作要求。

第三步:应用模型

模型的应用是通过分布式管理工具实现。首先,使设计的新模型生效(模型是有版本的);其次,创建用户并将用户关联到操作角色中;最后,指定过程活动的操作角色。

2.3分布式模型管理

系统采用工作流程的分布式建模与管理,不再出现单一工作流处理机的性能瓶颈,从而可以基于Internet的广域网应用。

工作流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工作流处理机上并由平台流程接口技术控制和执行,由多个工作流处理机协作来运行整个工作流过程,并使用流程间的接口进行业务流和数据流的交换。

所有建模程序均可以进行分布式建模,各个企业、部门自行建立各自的工作流模型,即对外公开其交互的接口,以便实现不同流程之间的接口。平台流程接口同时保证对企业、部门内部的业务过程的保密。

2.4数据的版本控制管理

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系统中,数据是存在版本概念的,平台提供了自动识别机制对数据(包括数据模型)进行版本管理,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是动态的,通过建模工具进行管理,数据结构可以随业务流程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系统来讲,数据表是相对独立的,业务流程对数据的使用是通过视图模型来实现,设计不同的视图模型,就可以根据要求把已有的数据运用到不同的地方。

2.5技术具有广泛应用领域

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平台的核心是视图,其中描述了工作流与数据之间的接口、处理规则,输入/输出的表现形式,客户需要在数据模型上进行的所有操作均可以用视图描述出来

3DMW动态模型工作流技术实现

本工作流参照国际工作流标准(WFMC规范),结合J2EE架构,采用XML、Struts、EJB实现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管理软件的通用开发平台。

3.1数据库实现

数据库由核心工作流与企业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将数据与流程分离,当企业流程变化时不影响企业自身的数据;而企业信息部分仍然保持传统数据库的优势,便于同已存在的信息系统通信以及企业数据挖掘,形成数据仓库。

对于企业数据,系统从需求出发,对企业的数据进行需求分析后,采用EDMT(Enterprise Data Modeling Tool)对企业数据进行关系建模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性能。为了防止重复投资,对于企业现有系统的数据通过转换可形成本系统数据,这就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应用简单的参数配置就能跨越不同的数据库,做到数据库的无关性,不管是Oracle或MS SQL Server都能应用自如。

3.2定制流程实现

系统的流程定制采用EPMT(Enterprise Process Modeling Tool),可以增加流程、修改流程。增加一个流程后,可方便的绘制流程图,确定流程活动,对活动绑定数据视图(如图)。

图 4活动绑定数据视图

Fig.4 binging activity data view

数据视图来源于企业数据模型,其包括了数据处理权限、处理规则,实现完整的输入/输出。

利用绑定到活动的数据视图应用UIT(User Interface Tool)可设计客户端应用的界面模型,并可以预览执行界面。

对于绑定到活动的数据可以应用业务规则,满足企业逻辑。业务规则采用RDL(Rule Define language)的脚本描述的方式,编辑企业逻辑。然后,应用RET(Rule Engine Tool)映射成程序代码,并且编译成可执行的组件,挂接到系统中,系统运行后业务规则就能自动执行。这样企业规则变化以后,不需要修改源代码,就能适应企业应用,增加了软件的寿命,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3.3工作流引擎的实现

WFE(Work Flow Engine)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Struts+EJB+XML 将工作流模型与企业数据结合,形成具体的客户应用系统,动态生成WEB用户界面。用户通过WEB访问激活WFE,通过用户界面与企业数据交互,按权限完成企业流程,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

运用n层架构模式,形成数据库层、应用逻辑层、Web层、客户端层。分层后,就能体现出组件软件的优势,数据、控制、表现就能更清晰,企业流程或企业逻辑变化后可以不影响企业数据,这就克服了传统软件模式生命周期短、维护困难、随着企业的发展就不能适应的缺点。

每一个流程相当于动态生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控制,形成一个统一的通用平台,可集成ERP、CRM,提供一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4小 结

本文给出了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方法。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模型工作流(DMW)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业务变化和软硬件更新换代,延长管理系统的寿命,对IT 投资提供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黄丽梅.打造基于统一集成业务平台构架下的信息系统[J].Digital Petroleum & Chemical, 2008, (8): 48-50

[2]于建华.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0

[3]王登学. 北京艾科泰公司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4]何黎霞.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7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12): 110-111

[5] 张莉.J2EE业务基础平台[C].Java技术及应用的进展——第八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北京: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2005

[6]余慧.基于.NET平台的企业业务管理系统构架设计与实现[J].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6,23(02):40-42

[7]万晓明.基于业务基础软件平台的高校OA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8]戴晓静.于建模的业务基础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 2004

[9]刘凯锋.基于业务平台的应用软件自动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 2005

[10]许艳丽.开放业务平台MasterSP[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11]褚文博.基于业务基础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开发[D].山东:山东大学,2010

[12]高维.基于Web和工作流技术的企业综合业务平台的重构[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7

5提供作者简介与联系方式

庄玲盈(1981年-),女,工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杨丹(1962年-),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副校长兼虎溪校区管委会主任。兼任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计算机教育》编委,重庆市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运筹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委企业信息化专家组顾问专家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