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问题一节课

发布时间:2022-03-23 11:32:2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其新颖而独特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心和推崇。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自觉运用这一观点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该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带来的新的启示,本文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的区别,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盲校 中医专业 课堂教学

面对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盲校中医按摩专业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盲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直接关系着盲校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未来。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盲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加以渗透。试以一节《经络腧穴学》课堂设计,通过学生对五个问题在教学开展进行前后得出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分析前后答案的区别,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各论部分的新知识建构于原有总论部分的知识之上,强调教学内容中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重点。

【案例呈现】

该课堂案例为我校中专年级《经络腧穴学》中各论部分《手少阴心经》第一节课。学生经过该学科总论部分的学习,对经络的分布、走行、交接和主治的规律有了总体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在原有总论中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各论中具体经络和经络上具体穴位的相关知识学习。

问题一:“上根据十二经脉的循行顺序,与上节课学习的足太阴脾经相接的下一条经脉是什么?”

教学前答案:根据十二经脉连接的顺序得出答案——手少阴心经。

教学后答案:“手少阴心经”。

分析:教学前后答案一致。进一步说明之前总论部分的规律性知识对各论部分知识的指导作用。通过前后对比,学生不但记得答案,更加知道了答案的来源和依据,对总论部分的知识也是一次巩固和复习。

问题二:“手少阴心经应该起始于哪里?”

教学前答案:根据十二经脉连接的规律,说明手少阴心经起始于上一条经脉最后一个穴位——胸部大包穴的附近。

教学后答案:“起自心中”。

分析:教学前后答案有差异。说明在之前的总论知识的指导下能够推断出大概的范围,而教学后答案更加精确,前后的对比说明各论知识更是对总论知识的一个补充。

问题三:“手少阴心经从胸部起始后走向哪里呢?”

教学前答案:根据手三阴经的巡行规律中——“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得出答案手少阴心经的循行方向是从胸中走到手上。

教学后答案:手少阴心经的循行包括“起自心中,出属心系,向下穿横隔,联络小肠的脉”、“心系向上的脉,向上挟咽喉两侧,联系目系的脉”和“心系直行的脉”。

分析:教学前的答案是不完整,进一步说明各论知识是对总论知识的一个补充,其中补充的内容就是新知识,也是本次课堂学习的重点。

问题四:“手少阴心经循行于上肢的什么部位?”

教学前答案:根据经脉的循行规律,本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

教学后答案:“出于腋窝部,沿上臂内侧后缘,下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到掌后豌豆骨部”。

分析:对比前后答案,可以看出各论知识是总论知识基础上的补充,新知识的学习要以旧知识为基础,有利于学生对复杂循行路线的理解。

问题五:“手少阴心经可以治疗哪些方面的疾病?”

教学前答案:根据脏腑主治规律可以得出主治心系疾病;根据部位主治规律可以主治胸、上肢部位的疾病。

教学后答案:由于经脉循行中联系了咽喉和目系,所以还可以治疗咽喉和目系的相关疾病,如咽干、口渴、目黄等。

分析:新的答案相较之前的答案更加具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明确补充的内容即为新知识,也是学习和复习的重点。

课后笔者与同事和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反映这节课的教学打破以往“复习就是提问,新授就是讲授”的固有模式,通过问题,将复习和新知识的教学有效的联系了起来,能够有效地将散乱的知识点联系成为知识构架。同学们普遍反映,“这节课时间过得挺快的”“这节课不困了”。正说明了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同样得到了改善。

【案例分析与思考】

一、发现问题:盲校中医课堂教学在发展中凸显问题

在我校中专中医按摩专业的教学中,由于中医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相对较多,而盲人学生由于缺乏直观印象,理解难度较大,如果不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的话就会疲于大量单个知识的背诵,甚至形成教学中“教师读、学生记、课后背、考试默”的呆板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同样也会损害盲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专业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二、解决途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盲校中医课堂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更加科学与客观的全新视野拓展了当前教育领域,为盲校中医专业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考路径,一种审视传统教学方法所出现问题的全新观点和解决思路。

1.改变教师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盲校中医专业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改变教学目标,将知识的传授改变为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是知识的加工和转换,是运用各种方法促成认知主体发生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摒弃简单的知识点的灌输,将教学定义为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引导学生用新知识来建构或丰满原有知识架构,形成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

3.改变教学方式,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重视专业知识与盲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自主探索新的意义建构。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职能观正逐渐向能力培养的现代职能观转变。教育的重点已从知识的获取转向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通过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完善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以独特的视角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设计应采取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对提高盲校中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