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苏花053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2-03-28 09:53:5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苏花0537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优质红皮花生新品种。该文介绍了苏花0537的选育过程、试验示范结果及主要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花0537;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63-02

花生营养丰富,被誉为“长生果”、“绿色牛奶”[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食用型花生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品质育种成为必然趋势。其中红皮花生被认为有补血养颜的功效,保健功能更强,比传统花生更受市场欢迎[2]。苏花0537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徐彩花(红)3号为材料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特色红皮花生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15),适宜江苏地区,尤其是淮南地区沙土、沙壤土田块种植。

1 选育过程

徐彩花(红)3号,原名徐9628,是由江苏徐州农科所于2002年育成,属中间型、中早熟中粒特色花生品种,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鲜果菜用花生和干果特色花生种植[3]。我们以此为材料,于2010年送江苏省农科院设施与装备研究所进行辐射诱变(250Gy,60Co-γ),诱变后直接种植,所有种子全部收获,第二年开始进行单粒点播,在后代中重点围绕早熟、稳产、多抗的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经过连续3a的考查鉴定,获得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株系(0537)。

2 试验示范

2014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基地新品系鉴定试验中,该品系表现出产量较高,性状优良且稳定,平均荚果产量4 209.9kg/hm2;比徐彩花(红)3号(ck1)增产8.41%;比泰花5号(ck2)增产5.65%。2015年参加江苏省新品种鉴定试验,试点分别为江苏泰兴根思乡、盱眙淮河镇、泗洪五里江农场及六合基地,4个试点平均荚果产量4 154.4kg/hm2,与对照泰花5号相仿(减产1.0%)。同年在六合基地进行大面积示范试种,示范面积0.3hm2,产量达3 768.7kg/hm2。

3 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早熟中果型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0~125d,夏播全生育期115d。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早发快长,连续开花,花量中等,结荚集中。主茎高38.0cm,第一侧枝长41.8cm,总分枝数6.7个,结果枝数5.4个。单株饱果数9.8个,百果重196.7g,百仁重101.8g,出仁率72.9%。荚果长度29.73mm,荚果宽度15.37mm。荚果普通形,籽仁圆柱形,种皮深红色,无油斑或裂纹。种子休眠性强,耐瘠性好,田间中抗黑斑病,锈病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仁粗脂肪含量52.5%,粗蛋白含量27.2%。与亲本来源徐彩花(红)3号相比,生育期提前,百果重、百仁重增加,配合适宜栽培措施后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4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苏花0537的主要特点是熟期早,荚果中等,适应性广。为充分发挥该品种优势,宜选用沙壤土,采用垄作栽培,并配合较高的施肥水平,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4.1 播前准备

4.1.1 选种 播种前做好晒种工作,剥壳前选晴天带壳晒种2d,剥壳后剔除霉变、发芽、未成熟的种子。

4.1.2 种子处理 利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可以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每1hm2用浓度为600g/L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mL+5%氯虫苯甲酰胺675mL+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g+水4.5L混合后迅速拌种200kg左右[4],拌后种子晾干待播。

4.1.3 选地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土或沙壤土田块种植,忌连作或与豆类作物轮作。

4.1.4 整地起垄 根据播种期适时耕整土壤,精耕细耙。人工或机械起垄。垄底宽80~85cm,垄面宽45~50cm,垄高15cm,垄面平整,土壤细碎。

4.2 适期播种 江苏及周边地区春播播种宜在4月中下旬,密度12.0万~13.5万穴/hm2;夏播播种不迟于6月中旬,密度1.5万穴/hm2。垄作春播一般先播种后覆膜,出苗后打孔放苗;垄作夏播先覆膜后打孔播种[5]。

4.3 合理施肥 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和起垄一次施足基肥,每1hm2施高效复合肥(氮、磷、钾各为15%)600~750kg,尿素75~120kg,有条件的地区可施有机肥。后期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可酌情用1%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追施。

4.4 田间管理

4.4.1 除草 以播种后出芽前每1hm2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2 400mL兑水450~750kg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后期视草害情况进行人工拔除或茎叶化学处理。

4.4.2 化控 当主茎高达到35cm以上时,可采用花生超生宝900g/hm2兑水750kg或750g/hm2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600~750kg/hm2均匀喷雾化控,以促生长中心转移和中后稳健。

4.4.3 病虫害防治 利用种衣剂组合拌种,可以防治苗期病害和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叶斑病、网斑病等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抗菌剂,连续2~3次喷雾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采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等抗菌剂喷雾防治。

4.5 收获 当花生荚果果嘴坚硬,果壳网纹清晰,饱果率达70%~75%时,及时收获。同时要做到单收、单晒、单放,防止霉烂和人为混入杂果。当籽仁含水量10%以下后入库保藏。

参考文献

[1]万书波,封海胜,王秀贞.花生营养成分综合评价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花生学报,2004,33(2):1-6.

[2]黄雨,潘虹,范丽君. 红皮花生新品种红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60-61.

[3]禹山林.中国花生品种及其系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90-491.

[4]丁国祥,孙建芳,徐娟,等.泰花6号花生特征特性及高产示范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65.

[5]陈志德,沈一,刘永惠,等.花生新品种中花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96-97.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