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路、径”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2-04-02 09:55:4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本文讨论了古代汉语同义词的微殊,并从词义的本义和引申义加以分析,列举了“道、路、径”和“人、民”加以说明

关键词:道、路、径、人、民、微殊

“道、路、径”在古代汉语都为名词,都有道路之意义。不同在于“道”《说文解字》“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古文道,从首寸”①《同源字典》“说文:‘導,導引也。’字本作‘道’。”②如果道是导的原字,那么道的道路之义则取代了导引之义而导引的本义又造了導以表达。《说文解字段注》“古文道、从首寸。”③可以说道有引导的意义,后来引导之原字繁体字写成導。而道只用作所行道也之道,在古代文献中还有用道,借为导即繁体字導的。如《论语·为政》中“道之以政”,皇疏“道,谓诱引也。”在古代汉语中,道有直行不二,不失迷方向的词义,如《尔雅·释宫》“一達谓之道路。”④一達,即没有歧路,直通,那么直通便不失方向,等于不用引导则能到达。故道与导在直達直通的意义上是一致的。另外,由道的直達不二,便引伸了正确之义,于是,由正确而产生的词,其本义逐渐离开了道路,而逐渐抽象了起来。如《辞海》道:“①道路。②法则。③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④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⑤封建伦理纲常。⑥方法。⑦从;由。⑧古代诸侯出外时事先祭路神。⑨治理。⑩通导。○11说;讲。○12料;想。○13犹言‘条’。○14犹言‘得’‘到’。○15行政区划名。○16姓”⑤从《辞海》对道的义项归纳看,第一义项仍为道的本义,其余都是引申和转义。由本义产生的词如道路、道不失遗、国道等,由引申义产生的词语如人间正道、道德、公道。由道产生的词语一般褒义的多于贬义。但用于儿话如歪门邪道儿、尖尖道儿,有贬义,但不多。多数情况,由道组成的词语都用道的引申义和转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地地道道等。而表示道路不用路替代的只剩下现在的国道和铁道部等习惯性词语了。由于路的引申和转义很少,因此,路基本上取代了道所表达本义的词语了。

“路”《尔雅·释宫》“庙中路,谓之唐。路、旅,途也。《尔雅注疏》:途即道也。一达谓之道路。《尔雅注疏》:长道。”⑥可见道、路,两词一致。但路又专指庙中之路。《同源字典》没有收路字。《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路①道路。②车。③宋、元时行政区域名。”⑦但路还有姓氏的义项,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路①道路。②路程。③途径。④条理。⑤地区。⑥路线。⑦种类。⑧姓。”⑧现代汉语关于路的词语,基本上由道路引申出来。如:路标、路基、路况等。几乎没有抽象的词语。因此在现代汉语中,表示道路的实际意义的概念除某些习惯用语,如前所举国道,铁道部之外,几乎都用路表示。即使表达相同概念的也排斥了用道,如高速公路、乡村公路。凡路前有公字则不可用道,因为公道已不再是行路之道了。而除了几个习惯用语外,凡用道,都可改用路。如铁道,可说铁路。而有些词语原可以用道且词语不致造成歧义,但也都用路而不用道,如西藏铁路。其他如:路卡、路费、陆路,都排斥用道。可见,现代汉语道用于本义的词语,基本被路代替了。《说文解字》也没有收路字。《辞海》路:①道路。②纹理;道理。③地区;方面。④宋、金、元时地方区划名。⑤比喻权位。⑥车。⑦大。⑧通露。⑨姓。路有时指车,即辂。至于几路人马,仍然用其本义,这里的路有方向,方面,具体仍然为道路的途的意义。

径,《说文解字》“径,步道也。从彳坙声。”⑨径的本义是步行。指人的动作,行在道路上。径又指小道,不直之道。《说文解字段注》“周禮夫间有遂,遂有径。鄭曰,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从彳坙声。”⑩径是最窄的道,宽不容车。是《说文解字段注》的解释。《辞海》直接注为径①小路。②走近路……径与道、路相反,由于道的导义,又有了正路,正义、公理、准则之义。那小路的径自然表示了不走正路,从而引申走小路、走捷径抽象意义上的缺失光明磊落。例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11《论语·疏》:姓澹台名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者,此言其人之德也。行遵大道不由小径是方也。若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是公也。既公且方故以为得人。径与道,在抽象行为上,相反,径为猥琐行为,道为公正光明行为。径见不得人,道则公开。

以上分析了古代汉语词汇中的道、路和径,下面再举人和民加以区分。人,在上古是人的统称,而民是人中的一部分,有时专指农民。西周以前农民没有独立的人权,依附于奴隶主,所以那时的民是奴隶。到了西周,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民有了一些自由,也便有了一些人的权利。从西周的一些文献看,民和人既有共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例如“唯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12这里的人与民则无大区别。但是在《周礼》中,则任职者和官员只用人表示,不用民,如《周礼·天官》亨人下士四人、兽人中士四人、腊人下士四人。这里的亨人、兽人、腊人都是官员,都以人的稱谓,不用民的称谓。那么在古代人的地位则高一些。《辞海》人:①人类。②指某种人。③每人。④别人。⑤成年人。⑥泛指民众……。民:①人民。②古代泛指被统治的庶人。③泛指人或人类。作官的和官职名称只能用人而不用民。从民的第②义项,古代泛指被统治的庶人看,人和民是有区别的。《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问何以战。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这里鲁庄公的作战依据是:衣食以分人。所以人能为他作战。但曹刿认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即人得到衣食而民未得到衣食,故民不会听从鲁庄公的吩咐。因为打仗不仅要有人,而且多数战士是民,可见《左传·庄公十年》中人与民是有区别的。人指上层社会,有地位的一类;而民指下层民众,没有地位。《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段玉裁注:性;古文认为生字。《说文解字》民:众萌也。段玉裁注:萌古本皆不误,毛本作氓,非。古谓民曰萌。汉人所用不可枚数。今周礼以兴锄利甿……。根据《说文解字》及段玉裁注,可知,人指所有人而民特指农民。而在西周前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农民耕种公田,没有生产资料,地位很低,几乎处在奴隶地位。

到了封建社会后,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完成,农民有了土地,地位也产生了变化,则从奴隶转化为农民。但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占人群的绝大多数,地位仍然很低。因此民便成了务农人的专门称谓,沿用至今。

以后虽然地位之分逐渐淡化,但形成的语言习惯还是可以看到二者的区别,如我们可以说选民却不能说被选举民。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难度比较大,如果用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去简单的理解古代汉语,可能造成似是而非,尤其同义词中的微殊。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1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第42页。

②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北京第一次印刷,第231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上册卷二下,79页。

④《十三经注疏·尔雅·释宫》中华书局影印,2598页。

⑤《辞海》(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383页。

⑥《十三经注疏·尔雅·释宫》中华书局影印2598页。

⑦《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北京,163页。

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北京,825页。

⑨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1年6月北京第6次印刷43页。

⑩同③80页。

⑪《十三经注疏·论语·雍也》24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