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项目实训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05-29 11:30: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分析现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引入项目实训模式的改革思路,强调项目实训的计划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实践表明,引入项目实训模式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实训;计算机专业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JXJG-09-9-2)。

作者简介:杜建强,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叶青,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温泉,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全国高校招生最多的专业之一,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那些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的同学往往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质量也比较高;而那些实践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上述情形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借机推出软件开发培训项目,但是高昂的收费令人望而却步,同时也引起学生家长对高校教育的不满。这对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2]。

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项目能力的培养是实践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完整的项目能力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调试、测试和实施部署等各个环节。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完整的项目能力培养,学生只有通过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各种课外科技竞赛等途径来培养锻炼,只有少部分同学从中受益[3]。江西中医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其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医药领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年多的教学就业实践[4]提示我们,只有将项目实训引入实践教学体系,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在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对于计算机专业,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见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课程实验与理论教学课程相配套,其目的是理解和验证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基本实验技能,以单元性、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适当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程设计一般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需要综合某门专业课的知识来完成实验题目,例如数据库课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大作业。实习见习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或实习阶段到见习单位实地学习,体会实际的工作环境,见识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开阔眼界,从思想和心理上进行从学校生活向实践工作的过渡。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围绕设计项目查阅资料、完成设计开发工作、撰写论文并参加答辩,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对于计算机专业,项目能力培养是实践能力培养最重要的环节。而上述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只有毕业设计从理论上讲采取了项目实训方式,但实际上学生在此阶段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升学压力,较难集中精力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毕业设计。教师出于学生就业压力的考虑,也会或多或少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因此毕业设计阶段对于学生项目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5]。

图1引入项目实训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引入项目实训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项目能力。所谓项目实训,就是让学生2~3人为一组,针对实践工程项目,根据软件工程的要求,独立地查询文献,进行项目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在完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码测试,最后将完成的项目部署实施到应用单位,如图1中虚框部分所示。项目实训模式要满足以下三个特征:

1) 计划性。项目实训环节要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有组织有管理、有方案有考核、有课时有学分,避免了仅仅利用第二课堂进行项目实训的诸多缺陷。

2) 真实性。学生在几乎全真的环境中进行项目设计开发,项目全部来自于真实的需求,而不是教师或者学生自选的题目。

3) 实效性。项目完成得好坏,以项目实际应用效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优秀的项目必须是投入使用的项目。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

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支持下,采取了如下几项配套措施。

2.1修改培养方案,将项目实训纳入培养计划

将项目实训纳入培养计划,意味着对原有教学计划的修改调整,既要为项目实训腾出时间,又不能冲击正常的教学安排,还不能突破总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处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反复的内部讨论,并召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顺利完成了教学计划的调整工作。项目实训被安排在第五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课程,具备开展独立项目分析设计的专业基础。为了保证项目实训的时间,第五学期只安排一门理论课程——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课程,一边进行理论指导,一边进行项目设计开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2.2面向校内外征集项目

为了达到真正的项目实训目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得自拟课题。每年春季学期结束前,在学校网站公开征集实训项目,不收费用,免费开发。学校各部门积极性很高,征集的课题也丰富多彩。有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网站设计开发,有部门网站设计开发,有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也有一些纵向课题。最近一两年,征集的课题还包括药物实验数据分析、临床病案数据分析,课题的来源也从校内的各部门扩展到附属医院甚至教学实习单位。征集课题的方式扩大了计算机专业项目实训的影响,推动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进程。同时,真实的项目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例如需求分析阶段,学生必须同项目使用单位沟通,从中体会需求分析的过程,学会准确获取用户的需求。真实的项目能够激发学生成功完成项目的欲望,从而更加努力刻苦地设计开发项目。

2.3营造“公司式”的实训场地

第五学期只有一门课,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多,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项目的设计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营造公司式的开发环境,计算机学院在学校支持下建设了三个实训室,每个实训室可容纳25人。实训室参照软件开发公司的场地要求进行设计,搭建了局域网。实训室可以联接Internet,便于学生查阅资料;配置了小白板,便于学生研讨;在每个座位粘贴开发计划及相关注意事项。学生进入实训室就像员工进入公司一样。

2.4制定“公司式”的管理制度

“公司式”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也能够使学生感受体会并尽快适应公司的要求。从第一次项目实训开始,就参照软件公司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实训室管理制度、中期检查制度等。考勤制度不仅针对学生,对于指导教师也必须考勤,确保教师对于项目的指导时间。成立了实训工作督导小组,定期进行项目进度检查,不定期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研究解决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暴露的各种问题。

2.5以实用性作为软件作品主要的考核指标

项目开发是否成功,最根本的标准时项目是否实用,用户是否满意。在项目实训的考核评价中,我们坚持以实用性作为软件作品主要的考核指标,占总成绩的50%。其他各项考核指标中,日常考勤及表现占15%,文献查阅及心得体会占15%,论文占20%。项目实训结束后,遴选出15%的优秀项目,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项目没有参选资格。倾向性的考核引导学生努力解决项目设计开发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努力将项目做得更加实用、更加好用、更加易用。

3取得的成效

引入项目实训的培养模式自从2004年在计算机专业实施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很多学生不仅白天在实训室开发项目,晚上和休息日也在实训室调试程序,实训室俨然变成了公司的软件开发室。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以项目实训作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先后荣获江西省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电子电脑竞赛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等课外竞赛中我院学生也屡获殊荣;学生班级也因此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先进班集体”、“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光荣称号。通过项目实训,开发了一批管理软件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全校各专业前茅。

为了更好地评价项目实训的效果,我们连续三年在项目实训前和实训后发放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包括对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理解、对于项目组织管理的理解以及对于开发工具的掌握等。三年共回收学生问卷162份,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经过项目实训后绝大部分同学对于软件工程的理解更深了,开发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更加娴熟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更强了,独立完成项目的信心有了明显增强。调查问卷前四个问题的前后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调查问卷前后对比结果

此外,有97%的同学认为能够从项目实训活动中受益。其中,有83.3%的同学认为通过项目实训活动,增强了动手能力;68.3%的同学认为从中增强了查阅文献的能力;46.7%的同学认为从中增加了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58.3%的同学认为从中增加了对计算机专业的了解;36.7%的同学认为从中增强了求职时的信心。

4存在的问题

尽管引入项目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由于第五学期课程任务较轻,极少数同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到实训室设计开发项目,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游戏中,荒废了大好时光。另外,项目实训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的老师自身缺乏项目开发经验,指导学生时显得很吃力。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注:本成果荣获江西省第十二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潘家俊. 职业环境面向的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25-27.

[2] 钱洁,宋萍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89-90.

[3] 袁方,何莉辉,王亮.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121-123.

[4] 王思民,杜建强,叶青.“嵌入科研实践式”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学术月刊,2009(8):109-110.

[5] 王新年. 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下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3):116-118.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Introducing Project Practice

DU Jianqiang, YE Qing, WEN Quan

( School of Computer,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 )

Abstract: The shortcoming of existing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as analyzed, a novel education pattern with project practice wa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 has been tak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practice——the plann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affectivity were emphasized. The practice result indicated that, after the project practic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independent study ability and unity cooperation ability obtains enhanced greatly.

Key words: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project practice; computer

(编辑: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