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大行书”的气韵神采

发布时间:2022-05-29 20:20:0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一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先后产生了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形式。其中行书,尤以其结构严密而不拘谨,气韵空灵清疏,体态流畅活泼、圆活自然见称,是最受人喜爱的书体之一。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稿》、盛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宋代文豪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后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它们正是将行书的这种稳健、率意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稿》

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首推《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上巳日(三月三日),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又一次与同道、好友及爱子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bá xì)之礼(所谓祓禊之礼,是古代一种民俗,古人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书圣”王羲之优游自适,心手双畅,即兴挥毫,用蚕茧纸、鼠须笔,写下了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篇共28行,324字。作者信手写来,从容不迫。其用笔以藏锋为主,露锋为辅,显得既内敛其气,又外耀其神。结体疏密相间,斜正互依,大小参差,极尽变化之妙。全篇20个“之”字,7个“不”字,写得各具姿态,无一雷同。其章法上下呼应,左右映带,和谐自然,不加雕饰。虽偶有涂改,却又能一气贯注。气韵生动,格调平和,字里行间无不汩汩流淌着那心手双畅的特定情感,无不表现出魏晋人那种超尘脱俗的灵秀风采。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綮(qìnɡ。肯綮指筋骨结合处,比喻关键或要害),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兰亭集序》充分表现了晋人“优美的自由的心灵”,具有超妙的艺术魅力,不愧为美的典范。

(选自文师华《书法纵横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是其为悼念安史之乱中因俘被杀的堂侄季明而作的文章草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作品全篇共28行,268个字(涂去34字),行草相杂,是颜真卿在极其悲痛的心情下一气呵成的。作者无意于书,而是想借这幅作品抒发悲伤的情感,因此作品全篇的风格伴随着作者心绪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开始时内心平静,文字也表现得相对工整规矩,随着文字的逐渐展开,作者的情绪也开始跌宕起伏。当写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我们分明能从作者苍劲有力的笔触,和字体出神入化的形态中感受到他内心肝胆欲裂、悲痛万分的激烈情绪变化,直至写到尾声“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时,文字的形已经难以辨认。全文中涂改和枯笔最集中的地方便是结尾之处,这正是作者的情绪不能自已而奋笔疾书的体现,似乎表现了作者声嘶力竭、欲哭无泪的情绪状态,催人泪下。《祭侄文稿》通篇用笔苍劲挺拔、圆转遒劲,充满篆籀之气,点画连贯处酣畅淋漓,转折处锋毫变换多姿,个人情感与作品的艺术性得以完美结合。正如清王澍评曰:“鲁公痛其忠义身残,哀思勃发,故萦纡郁怒,和血迸泪,不自意其笔之所至,而顿挫纵横,一泄千里,遂成千古绝调。”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苏轼的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帖》作于元丰五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这幅作品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一幅即兴诗作。作品全篇17行,共129字,诗作的内容充满了凄凉孤独之感,作者也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这幅作品,将思想感情转化为书法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观全帖,形式变化多样、趣味丰富,笔法开张裘厚,从整体效果上能使人感受到作者那种阔达的胸襟。这幅作品艺术的魅力关键还在于它的变化无穷,文字形态的大小、疏密,线条的长短、粗细可谓气象万千。如“年”“中”“苇”“纸”四字,都尽力地把最后一笔拖长,此笔似针尖似芒刺,直至收笔处都苍劲有力,作者的书法功力在此处表露无遗。又如“破灶”“途穷”等处,笔触较其他文字更加遒劲有力、入木三分,分明是作者写到情不得已处情难自禁的表现。此外,此贴的变化也体现在其结构形式上,如作品开端两行,大小错落、收放自如,这一大一小、一收一放有如“排蒜”,无穷变化出清新。而从全文的整体结构上看,笔触的线条由细到粗,由轻到重,给人以滔滔江河倾泻于纸卷之感,也似是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慢声细诉,凄凉之感逐渐凝重。全文字体的形态有自左下向右上推进的趋势,使得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挺拔的效果,作者坚强向上的精神品质通过这一表现跃然纸上。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作品整体出现了不同的节奏韵律,自然洒脱,别具一格。

(选自田欣《“天下三大行书”的气韵神采》,《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