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中国航天人

发布时间:2022-06-02 08:30:0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2017年4月20日傍晚5点20分,文昌铜鼓岭慢慢陷入黯淡,飘零的细雨和潮湿的雾气在微信记者群里散播着不容乐观的气氛。

此时距离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还有141分钟,记者们已分拨两个方向到达观测点。铜鼓岭观测点的记者们在微信群里发来了最不像原图的原图——朦胧的大海以及“消失”的天舟一号;发射场508观测点的记者则在一片惋惜声中暗自庆幸自己选择了距离目标最近的觀测点,能见度比铜鼓岭强点。

43岁的龙楼镇居民陈贵礼开车将一对母子送到铜鼓岭观测点。看到扎堆的记者,陈贵礼自己介绍了起来:“他们是从北京来看火箭发射的,这个小学生是航天爱好者,住在我家的客栈。你们也是北京的记者吧?我家客栈携程网上评分4.8呢,你们一搜就能看到的!”因航天新城的建成而改变了原本在椰林间耕作的生活,陈贵礼闽南味十足的普通话中充满了骄傲和满足。

天舟一号“零窗口”发射

2个小时后,天空似乎嗅到了一丝激动人心的味道,开始见好就收。雨停,雾散,天黑。长枪短炮、望远镜、手机与裸眼各就各位。

“2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紧抱火箭的摆杆迅速摆开,发射塔架上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瞬间脱落,发射进入读秒程序,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10、9、8、7、6、5、4、3、2、1!”

“点火!”

“起飞!”

19时41分,大地震动,烈焰翻滚,托举着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缓缓起飞,像暗夜中一轮耀眼的太阳,逐渐加速……

“‘零窗口’发射!”有人脱口赞叹道。数月来,发射场参试人员谈论最多的,就是“零窗口”。

“零窗口”发射是指将火箭在一定长度的发射窗口时间内,在紧贴窗口上沿的最优时间发射。据测算,4月20日,天舟一号的发射窗口只有1分钟。“‘零窗口’发射对发射场各系统要求非常高,要求每个环节都要达到最高标准,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极致。”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如是说。

“零窗口”发射,天舟一号的飞天之旅,完美开局!

“发现目标。”“火箭飞行正常。”“遥测信号正常。”……指控大厅里,报告声不断,来自天南地北的测控点接力传送火箭飞行数据。

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巨幅显示屏上,火箭飞行的实时仿真动画,准确地显示着火箭的飞行状态。

发射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王经中神情肃穆,紧紧盯着大屏幕。在他眼中,这是如此熟悉的一幕,又是如此不同的一幕:他仿佛看见,10个月来,长征七号从这里惊世一飞,长征五号从这里壮美飞天!他对记者说,此次任务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的第3次发射任务,面临许多新状态、新挑战,绝不是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首飞的简单重复。为提高飞船入轨精度,发射场瞄准“零窗口”发射。

为了确保“零窗口”准时、成功发射,发射场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任务“上线”。年初,集中一个月的时间派遣30余名骨干,参加火箭出厂测试,准确掌握产品研制和质量情况,进一步吃透技术状态,提高任务期间测试操作水平。

此外,发射场立足此次任务特点,组织识别出56项技术状态变化,逐一分析影响,制定对策措施;识别系统级风险35项,涵盖岗位人员、设施设备、文书软件、环境场地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从危险源本质、技术原理、系统特性入手,制定150余条风险预防措施、近120条监控措施,逐级传递落实,完善相关方案预案,形成了一整套涵盖人员、产品、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未雨绸缪,穷尽所想应万变。针对射前6分钟可能出现的各种典型故障,发射场组织相应系统进行专题研究,针对每一种故障模式写清故障判据、明确指挥协同口令、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组织一次采用手动点火方式的总检查测试进行演练验证,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

担任此次任务发射阵地“01”指挥员王光义告诉记者:“仅6分钟的流程,我们足足讨论了6个小时,就是希望打一仗进一步,用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596秒后,船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场的时间记忆

如果在发射场的制高点架设一台相机,每个月甚至每一天记录它从无到有的图像和一点一滴的变化,相信每个人都会惊讶并赞叹。

2007年8月22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型航天发射场。

2008年3月,张荣宽、雷国超、余建秋、禇鹏非、许培振“五人小组”,从西南高原奔赴海岛潮尖,筚路蓝缕、风餐露宿,从头做起、白手起家。

2008年12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成立,2009年2月进驻清澜,随后转战地源小学,实施靠前指挥。

2009年9月1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奠基开工,征地移民、“三通一平”拉开帷幕,龙楼镇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虽不闻金沙水拍,但面对万亩原始椰林,也要披荆斩棘蹈沼泽、涉险滩;虽未见大渡桥横,但面对恶劣的“三高”环境,也要风雨无阻攀铁架、抢工期。

那些日子里,“天天汗水濕衣裳,地源小学住板房。安全帽下晒黑脸,电动车上业务忙。戴着大草帽,住在小学校,迎着海风吹,顶着烈日笑。”当年的情形,在最早进驻文昌的航天建设者之一的张荣宽看来,仍是历历在目。

然而,任何困难都难不住航天人。他们发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横下一条心,拼命搏一场”的战斗口号,没有宿舍就住民房,没有办公室就修建简易板房,食堂太小就分批吃饭,没有会议室就在仓库开会,立志要在中国的南海之滨为祖国架起腾飞天梯。

一次次“攻坚战”后,一个个塔架、一座座厂房从图纸变为现实,清晰地记录下发射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勾勒出中国航天新长征的壮美历程。

2014年6月30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发射工位组织验收移交。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主任周凤广庄重地将“金钥匙”交到了时任文昌发测站站长盛淼岸的手里。

在发射塔架前方,矗立着一块丰碑石,石上鲜红的“丰碑”二字刚劲有力、格外显眼。此石,出自发射塔架基础27米深处,千锤万凿成丰碑,以铭记铸就天梯之艰难,追梦太空之伟业。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天舟一号任务,只是我们的第3次圆满。”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说。

在第1次圆满中,为了确保供电系统万无一失,文昌航天发射场电力中心变电站技师阳衡东与同事们一起,对如何提升电力供应安全稳定进行深入研究,在细节上想了很多办法,提出使用一把特殊的“五防锁”,通过每个人先解码再操作,来进行细节提醒和安全警示。长征七号首飞成功后,他马上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他说:“对于我来说,更完美的永远是下一次!”

在第2次圆满中,位于铜鼓岭测控点的工程师薛开创,主要负责提供火箭起飞段实况高速电视测量图像,是名副其实的长征五号首飞“第一拍”。从火箭点火起飞到飞出塔架不过短短几十米,然而几千张图像,精确到像素的图像判读,并及时准确测算出火箭起飞段的关键性能数据,他说:“要想跑好这测控接力的第一棒,我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我愿意为自己的航天事业去闯去拼!”

在第3次圆满中,发射场气象系统高级工程师郭学文带领团队,对海南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和自主建设收集的海南地区10年气象数据进行研究,针对雷电、浅层风、高空风等影响发射的重要天气因素,进行了专题技术研究和气候背景特征分析,实施场区精细化预报,短时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能够提前1小时准确预报,为“零窗口”发射提供了可靠的气象条件支持。他说,我愿意一辈子为航天发射“把脉”!

“今年下半年,嫦娥五号将在这里升空,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勇攀高峰,努力实现30次、300次圆满。”指挥长张学宇信心满怀。

创业艰难百战多

4月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开始进入雨季。塔架高耸,厂房雄伟,道路宽阔而平坦,穿着工作服的科技人员忙碌其间,一个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掩映在椰林间。

“很难想象,8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草地。”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商利民感慨万千。2009年2月,他和该部20余名创业者一道踏上海南文昌的土地。

创业艰难百战多,尤其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没有住房,指挥部人员就自己动手改造教室和民房,床铺不够,就2人挤一间、甚至4人挤一间,没有自来水,就自己打井抽水,没有会议室、厨房和餐厅,就搭建板房……重重困难面前,创业者没有退却。“以苦为荣、以场为家”的信念在内心生根发芽。创业者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魄,向重重困难展开了挑战。

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如何抓好进度控制是摆在创业者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白天时间不够,我们就晚上干!”工程建设指挥长周凤广决定跟时间赛跑。

万人一杆枪的航天事业,凝聚着每一名建设者的牺牲奉献和辛勤付出。被誉为海岛丁香花的高级工程师丁斓,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再推迟生育计划,高龄怀孕后,更是挺着“大肚子”,坚持到临产前的半个月才回去休息。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周湘虎,由于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和过度劳累,工地上他突然视网膜脱落,虽经治疗,但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为0.04,戴上1200度眼镜也仅0.25。但他并未因此伤悲,出院后,婉拒单位给他调换到室内岗位的好意,忍受眼疾的剧痛,毅然决定返回工程施工一线。有人劝他“别那么拼命,保护好眼睛”。可他却说:“即使把另一只眼睛也献给心爱的航天事业,我也无怨无悔!”

2012年以来,发射场100多个项目陆续开工,来自五湖四海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及设备厂家、科研院所、工程队等近80家单位5000多人,融入了建设大军。

虽然彼此互不相识,但创业者是他们共有的名字;航天梦的追梦人,是他们身上共同的标签。他们在南海之滨,椰林丛中,拉开了一场战天斗地的航天大会战。

2013年10月,发射场某建筑物现场,当着数十家施工单位代表的面,刚砌好不久的大门被当场拆毁。原来是某施工方为赶工期,牺牲质量换进度。该部组织发射场所有参建单位召开现场质量讲评会,当场拆掉“问题墙”,并对责任施工方处以经济处罚,责令其返工重建。

对于航天工程而言,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决定成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设者坚守的标准。

2014年11月,文昌航天发射场通过竣工验收,并成功接受了两型火箭合练首飞任务的检验,其中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塔架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习主席指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

航天领域是我国核心科技领域的重要代表,而文昌航天发射场就是航天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环。

“作为我国自主论证规划研究设计建设的新型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采用创新技术多、应用设备新、建設环境新,不是任何一个发射场的翻版。”工程建設指挥长周凤广介绍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世界领先、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场!”他们坚持把“创新”二字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理念、设备技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刚挖的基坑,不到一个小时,水就积了半米深,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火箭导流槽刚刚开挖就遇到难题。工地紧邻海边,地下水丰富,只要在地表挖一道浅浅的沟就有大量渗水涌出,再加上地下岩石含有大量珊瑚碎屑,传统止水施工变得异常困难。要挖几十米深的基坑,难度可想而知。

工期不等人,指挥部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连着数天蹚在齐腰深的积水里,研究岩壁质地、测量渗水速度、搜集各种数据,向技术专家请教咨询。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量反复的试验,几天下来,周凤广和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新型施工工艺,破解了这一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同等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止水技术空白。

问题是山,逢山开路就行;困难是河,遇水搭桥就行。在建设者眼里,攻坚克难是建成世界先进发射场的必经磨砺和考验。

转运轨道要承载发射台和火箭组合体3200多吨的重量,对轨道无缝焊接等强强度、焊缝要求非常高,其质量好坏与火箭的测发模式和转运状态息息相关。

2013年,转运轨道QU120钢轨无缝焊接施工卡了壳,施工单位在现场蹲了大半年,几种老方法全部失败了。

“老技术不行,我们就摸索新东西!”转运轨道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再加上架有一辆气压焊试验车,做试验时,就像置身一个大火炉。

建设者们忍受着高温炙烤,通过进一步分析借鉴以往QU80到QU100钢轨气压焊成功经验,经过三个多月的论证试验、数百次失败后,终于取得QU120重型钢轨无缝等强气压焊的成功,焊缝强度超过轨道本体强度10%以上,顺利达标。

创新在于技术,也在于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针对发射工位导流槽对火焰、冲刷和温度防护要求高的实际,该部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巩义市耐火材料厂等行业优势力量,研制应用了某新型耐火材料,参与完成了新型耐火混凝土行业技术规范修订,有效解决了耐火材料对高温、高速燃气射流的冲刷和烧蚀防护问题,在航天、航空、核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进行研究攻关,应用多筒体混合結构体系、“四塔+架空避雷线”技术,解决高耸建筑物防台风、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技术难题。

亚洲最大的钢铁之门、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建设、国内最高的桁架安装……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铆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坚持一种力争一流的信念,秉承一种敢于担当的作风,几年来,指挥部先后在工程施工、设备研制、瓶颈攻关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创新,創造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雄关漫道真如铁,驰骋苍穹志更坚。为了成为“领跑者”,他们正在南海之滨的茫茫椰林中步履不停。

奔跑吧,中国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