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刍议

发布时间:2022-06-05 08:10:1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提  要】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三方面的弊端:一是教材编纂不够科学;二是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三是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可以进行三方面的改革:一是教材编纂注重原典;二是教学过程侧重社会性、趣味性、现实性;三是考核方式注意多样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课程  改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民凝聚力的源泉。党的十八以来,围绕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方略。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特别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因此,在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现阶段,高校的一些专业已经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但是,就该课程取得的教学成果来看,存在着较多问题,不能够达到新时期党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要求与期望。本文从分析现阶段《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继而针对问题,从教材编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该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概括地说,近些年来,《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始终处于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强调历史,忽视现实;目标先进,教法落后等困境中。具体表现在:教材编纂不够科学、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一)教材编纂不够科学

目前高校教学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数量大,不下百种。书名也很多,主要命名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通论”等等。通观这类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此类教材,内容繁杂,举凡中国历史、地理、文字、哲学、宗教、艺术、教育、科技、建筑等等,皆做简单的介绍。如此一来,教与学,都只能是走马观花,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与传承、发展相去甚远。其次,注重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此类教材,往往按照历史先后顺序,对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以及近代民主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甚至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如此一来,教学内容便以中国思想史为主,教与学的难度都比较大,不能够适用于大部分高校学生。也有的教材试图将两者进行融合,但这样一来,便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现阶段高校的教学,仍旧以课堂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具有诸多消极的影响。

第一,注重理论讲述,忽略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不光在文字理论当中,更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比如,茶文化,我们在教学时如果只跟学生讲解陆羽《茶经》等古代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而没有相关实践,则学生学到的只是空疏的知识点,不会对茶文化有切身体会,何谈喜欢,更遑论继承发展。

第二,注重灌输教育,忽略联系生活。传统文化不光是高深的理论、复杂的知识,还对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换而言之,文化是活生生的,不能够将之束于高阁。比如,讲述儒家文化时,如果只注重对儒家思想的起源、流派、代表人物、核心理念的梳理,而对儒家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巨大影响不置一词,这是把儒家思想当做博物馆中的文物来进行展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会有困难,没有学习兴趣,乃至于望而却步。

第三,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人格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理论,特别是儒家思想。如孟子认为,一个人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便非人。《礼记·大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皆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往往只重知识传授,不重道德的培养。

(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考试仍旧是最为重要的考核方式,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考核也是如此。这样的方式,存在诸多不足。第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发展,考试主要的目的是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测,二者背道而驰。第二,考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遑论体现传统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起到的作用。第三,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大量实践活动,考试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既然现阶段《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针对以上弊端,笔者提出改革设想如下。

二、教材编纂的改进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离开教材,毕竟文化主要是由文字、图画等媒介承载。前文已述,现有教材的弊端在于过分注重知识的丰富与理论的艰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经典原典的解读。

编纂内容选择上,应该体现全面性、经典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而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佛教文化则是外来文化,同时又融合了儒道文化,一方面本土化,另一方面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同时,史学经典、古诗文经典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经典,选取《周易》《论语》《礼记》《孟子》《荀子》《近思录》《传习录》等。道家与道教经典,选取《老子》《庄子》《淮南子》《太平经》《抱朴子内篇》。佛教经典,选取《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经》《坛经》等。史学经典,选取《尚书》《左传》《史记》《战国策》等。古诗文经典,选取《诗经》《楚辞》《文心雕龙》、唐诗、宋词、明清戏曲小说等。每一类经典的选取上,编入的篇目应是各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文献。此外,根据地方文化的不同,还可以增加相应的内容。如此,以点带面,既是经典讲读,又是文化史的阐述。

编纂的体例可以仿效《四库全书》并结合现代校勘学,以导读、提要、原文、注释、精讲为顺序。导读是对每一类经典的介绍,应是该类文化的学术简史,要对其中的关键问题作出简明而正确的阐释。提要是对选取的每篇文献的作者、内容、版本等方面进行简介。原文应该选取最善之本。注释应该汇同古注,择优注解。精讲应该是对该篇文献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特别是对该文献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予以解读。由此,既注重原典的解读,又兼顾文化的阐释。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学科,纯粹灌输式的教育已然不能适应其教学要求,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便成为重中之重。

第一,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传统文化包含众多内容,属于不同的专业。讲述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板块,安排相应专业的教师进行讲授,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第二,注重实践性。传统文化不只是文字内容,还具有物质形态,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如讲授儒家文化中的礼,可以将礼仪演习与礼学理论相结合,在进退揖让之间,体味古人礼文化的精髓,同时培养学生重礼貌讲文明的风气。

第三,注重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传统文化承载历史,影响现实,虽然表现方式不一样,却仍旧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课堂教学应密切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只有如此,方才可以将时代气息与传统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佛教文化时,不光应该对佛学理论进行介绍,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佛寺,观察佛教仪式,领会佛教文化对民间的影响。

第四,注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随着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展示方式变得多样,应该将其与课堂讲述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图片、音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电影、纪录片、讲座节目等,也可以带到课堂,增加讲述的趣味性。

第五,建立课程网站。传统文化内容繁多,课堂讲述不能面面俱到,要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在课堂外自主进行。建立课程网站,将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图片、音像、视频等资料,放到网站上,供学习自由点击查看。同时,在网站上建立相关链接,把研究传统文化的其他网站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供学生使用。不仅如此,还应通过微信和网站等新媒体,建立老师与学生的答疑平台,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第六,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健全的人格。首先,教材编纂时,结合党对传统文化的立场,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篇目,编入教材。其次,课堂教学时,注重向学生阐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内容,介绍古人德行培养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最后,指导学生进行道德践履。参考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践履的方法,使学生从古人所说的洒扫应对入手,以至于各种道德品质的实践。

四、考核方式的改良

既然教材与教学已经与传统应试教育不同,则考核方式必然要进行改良。试卷考核,注重知识掌握,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现实结合紧密,具有实践性,乃至于同学生人格培养相关。由此,应该重点考核学生对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理解与践履能力。笔者以为,应该以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为主要考核方式。调查报告的题目尽量结合学生的地域文化,选题要贴近生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相关各类课题。

五、结语

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进行教材、教学、考核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相对中小学生而言,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成熟的思维能力,应该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

同时,也应该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社会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张岱年、方克立2004《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2017《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人民教育》Z1期。

(通信地址:550025  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