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树正气\养大气

发布时间:2022-06-05 12:35: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养成优良作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全省组织工作会上指出:“要加强全省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关键要在重实际、讲实话,树正气、养大气上下功夫。

锤炼党性重实际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真抓,就是把抓好工作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实干,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把中央的精神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各项工作措施,一条一条地落到实处,一件一件地办出实绩,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邓小平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认识再高,政策再好,制度再严,不认真落实,一切都无从谈起。重实际,需要情感与理性的交融、认知与行动的合一。

一是知实情,这是前提。知实情,即要吃透上情抓准下情,准确掌握实情。要在“上情”与“下情”间寻找结合点,在先进经验和本地实际间发现一致性,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创新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运用发展规律。知实情体现为一种追求,包含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明确的奋斗目标;体现为一种境界,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体现为一种动力,激励党员干部忠于职守、默默耕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是求实能,这是关键。干事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民办事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离不开相应的能力和本领。古语曰:“本领若是,事事发出来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能力源于何处?源自学习。从书本中学创业的新知,从群众中学干事的新智,从“他山之石”中学发展的新鉴;源于思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敢于思、勤于思、善于思、深入思,才能不断提高应对能力;源自实践。实践出真知、历练长才干,只有深入实践、善于实践,在前瞻时代潮流中树立指导发展的新理念,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趟出干事创业的新路子,在领悟事物本质联系中把握推动发展的新规律,才能具备符合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本领。

三是务实干,这是保证。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把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坚持开创性与操作性相统一,既要想干、敢干、肯干,还必须会干、依法干。要不怕担责任,干事业,就可能出娄子、得罪人、遭非议,没有一点闯劲,没有一点勇往直前的精神,再好的机遇也难抓住。要拿出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对认准了的事抓住不放,敢于碰硬,敢下深水,锲而不舍。只要我们是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为党和人民干而不是为自己干,出娄子也不怕,知错就改。

砥砺品行讲实话

不说实话,就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没有真实的反映,就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失信于民,最终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一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讲假话和空话。毛泽东指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邓小平告诫全党:“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胡锦涛也一再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重实际、说实话。说实话是搞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坚持党性的体现。

党员干部一要能说实话。能说,不是乱说、滥说,言必在理,事先充分了解有关政策、要求、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那些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者,人们往往敬而远之。陈云一生注重调查研究,认为领导机关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要事先拿出90%以上的时间搞调查研究,准备几个方案,反复权衡,慎重决策。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摸清实情,把握实质。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一事当前,要多思、勤思、善思、深思。只有自己心里想清楚了,才能说得明白,使人诚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行不通的。

二要敢说实话。要从工作角色出发,在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方面做到有底气,不含糊。唐甄在《潜书·抑尊》中说:“直言者,国之良药也;直言之臣,国之良医也。”党员干部应该敢于直言,敢讲真话,做到敢言敢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和工作出发,“无私”就会“无畏”,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应该在面对谬论和错误时,敢于坚持真理;面对弄虚作假时,敢于说不。

三要会说实话。既讲出真情,又注重方法,充分体现自己的学识修养、能力水平。牢记“不审势即宽严皆误”的古训,善于把握火候,做到因事而宜,因时而异,有理有礼有节,做到既能妥善解决问题,又不引发新的矛盾;既能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纪律,又能最大限度地为党的事业凝聚人心力量。对上级说实话,不虚夸,不表功,不避丑;对下级说实话,不唱高调,不说官话,不说空话;对同事说实话,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宁说错话,不说假话。”敢把我真实内心置于阳光下。

洁身自好树正气

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正气成了维系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一个国家的精神品格,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道义力量。树正气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树正气就是要有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

一是树正气就要讲党性。要树立大局意识,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得失与单位需求、个人政绩与事业发展的关系。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摆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自觉做到小局服从大局,令行禁止。

二是树正气就要讲责任。尽责是人之天职,贯穿人的一生。一个人步入人生旅途、成为各种社会角色,必须尽到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父母就应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是儿女就应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是党员干部就应尽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工作的本质是责任,有什么样的工作就必须负起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最起码的道理。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充满浩气,勇于承担责任,言必信,行必果,始终恪守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

三是树正气就要讲廉洁。宗源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是长鸣的警钟,时刻警示为政者清廉从政。”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无论职务大小,都必须廉洁自律,这是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古人云:“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三慎”:“薄礼”面前“慎微”;“隐贿”面前“慎独”;“放松”面前“慎欲”。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多思考发展进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唯其如此,才能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团结和谐养大气

“大气”是一种素质、胸怀和智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厚德载物的精神、豁达大度的气量、宽容待人的心胸,要有容人之心、容事之器、容己之能,要正确地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自己。

一是处人要大气。老子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阔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在事业上要同心、同德、同志、同力,在工作中要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做到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习古人“一日三省”的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不要为一己私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妒嫉之念”和“不平衡之态”,做到洞察事理,胸怀开阔。

二是处事要大气。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守柔、不争、处下。党员干部既要有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又要有脚踏实地的扎实行动。要视野大气——不是坐井观天,因循守旧,而是高瞻远瞩;理念大气——不拘一格,敢于创新,运筹帷幄;思路大气——超越自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行动大气——不等不靠,真抓实干,一抓到底。非大气无以驾驭,非大气无以大成。

三是对己要大气。邓小平说:“正确对待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党员干部,应战胜小我,成就大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骄傲,不要忘乎所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真正能成大器的,往往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不懈者。党员干部要有所建树,需有这种品格。要制怠戒惰,常思责任;要宠辱不惊,淡泊从容。只有真正做到容得了非难误解,咽得下酸甜苦辣,抵得住名利诱惑,始终坚持一种平和、成熟的心态,才能经得住世事纷扰、物欲横流的考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作者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