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与培养体系重构

发布时间:2022-06-06 11:45:10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 知识经济需要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挑战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走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基于此,在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前提下,从目标导向、必要因素、条件因素、关键驱动力4个方面重构了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校创新型人才; 培养误区; 关键驱动力; 体系重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92- 02

21世纪是机会与威胁并存,利益与风险共生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多表现为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竞争。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无疑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抉择,而该项战略抉择能否顺利贯彻和有效实施又扎根和取决于教育的支撑之上和社会的支持之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

1.1 培养目标错位产生的误区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将会产生以下误区:

(1) 高智力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国一元化教育模式忽视,否定了受教育者其他方面优势能力教育,不能使其充分发展。事实上,创新力与智力二者之间是包含而非等同关系。

(2) 高学历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学历不等于创新力,教育只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3) 高科技素养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科技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问题,人文回答“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问题。创新型人才是科技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统一。

1.2 培养观念偏颇产生的误区

(1) 精英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一定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教育而成为某一方面创新型人才。

(2) 素质教育代替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奠定全面素质基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积淀和升华,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3) 创新教育仅是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目标、观念、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切实而有效的创新。

1.3 培养方法、途径不当产生的误区

(1) 既定计划方案能训练出创新型人才。训练和创新在本质上是矛盾互不兼容的。训练是规范统一的,其本质是传承与延续,创新是标新立异的,其本质是发展与超越。

(2) 单一开发右脑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差异是相对的,左脑和右脑通过对各种不同信息处理水平相互联系,协同活动才能促进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3) 取消考试能解放出创新型人才。考试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高校教育评价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导向作用。因此,考试必须承担起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重担。

1.4 评价机制不足产生的误区

(1) 评价标准唯一性。评价创新型人才应综合考虑外显因素和内含因素,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性评价。

(2) 评价模式唯一性。创新型人才人才评价模式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和被评价者个性特点对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协同自评模式等进行改造和创新以构建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评价模式。

(3) 评价方法唯一性。对创新型人才评价既要借助统计、测验等手段进行量的测定,也要进行质的分析,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

2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误区产生原因

2.1 外部原因

(1) 传统文化阻力。一般而言,文化传统中既有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方面,也有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消极方面。消极方面体现在:植根于“尚同”思想贬抑了创新个性的发展;植根于“学而优则仕”思想扭曲了学习目标确立;植根于“中庸之道”思想桎梏了创新行为的产生;大一统思维导致创新批判意识的缺失;经验性思维导致创新思维逻辑体系的不严密;内向型思维导致创新科学理性精神的匮乏。

(2) 传统教育障碍。可归纳为传统教育观念弊端、传统教育内容弊端、传统教育方法弊端等方面。传统教育观念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复制、轻创新;传统教育内容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系统、轻综合,重结论、轻过程;传统教育方法弊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体现在重内容、轻方法,重灌输、轻启发,重主导、轻主体。

2.2 内部原因

(1) 心理定势、浮躁心理障碍。心理定势包括情感定势、思维定势两种情形。情感定势会产生消蚀人理性的潜意识,不能赋予创新以动力;思维定势会使人用自己以往经验设定的模式或标准去观察、评析或处理新近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缺乏求新变异的激情和知性;浮躁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这种心理严重腐蚀着创新活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激情、灵感和想象力,更需要扎实丰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多样的经验积累及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

(2) 崇尚权威的从众心理障碍。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推动它们创新的是实践需要和时代呼唤,绝不是权威的定论。应当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权威之论。因为前人的成果是创新前进的基础,应当肯定;但前人的言论不能成为创新的包袱。从众心理实质上是缺乏自我。任何创新过程都是对原有思维的突破,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对约定俗成的挑战,对大众趋势的叛逆,这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己有习惯势力的阻挠。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克服从众心理。

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3.1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1)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目标。高校教育目标创新是由认知目标、人格目标、群体心理目标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着制约、导向作用。①认知目标创新可简化为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理解指能以等价形式正确解释或转述有关知识,简单应用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综合应用指能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复杂问题;②人格目标创新分为自觉、整合和系统化。自觉指主动激活和组织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学生的人格倾向;整合指训练使学生和谐发展并能促进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倾向;系统化指学生创新人格倾向与世界观、人生观等融为一体;③群体心理目标创新分为宽容、认同和协作。宽容指能容忍异见和非常规行为;认同指肯定、鼓励、推崇创新性观念和行为并加以效仿;协作指在思维过程中相互启发和激励以产生众多创新性构想。

(2)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创新是在一种机制和理论指导作用下,通过对每一个教育实践环节的改善来逐渐实现的。这种实践性要求教育观念既要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要符合人的发展需要,更要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只有这样,教育观念创新才能够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转变与创新。具体可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开发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等方面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观念。

(3)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具有诊断、改进与形成性、区分优良、激励、导向等功能。可从高校教育评价目标创新就是重视发展以突出评价激励与调控功能;高校教育评价重心创新就是注重过程以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高校教育评价方法创新就是倡导质性评价以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重构。

3.2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因素

(1) 创新、重构高校教育形式。教育形式指教育的组织形式。个性化教育形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和必然选择。它认同个体生理基础差异,重视个体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向权威挑战精神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创新能力和展示自己个性,以便为创新素质的生成奠定基础。可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个别教学、课堂教学辅之以现场教学、课程表编制柔性、虚拟教学等方式创新、重构高校教育形式。

(2) 创新、重构高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是要彻底将学生从繁琐练习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在书本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作为教育者的一方要以创新精神、理念、思维和方法去对待受教育者及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从而在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之中不断寻求有利于实现教育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减轻课业负担、解放空间和时间以激发创新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培养创新能力。

(3) 创新、重构高校课程体系。高校教育创新目标、方向最终必须通过课程创新来实现。课程是高等教育核心,是高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媒介和载体。如果没有课程教材创新,教育创新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可从以下方面创新、重构高校课程体系:①改革课程管理体制,真正建立起由中央、地方和高校三极管理的三级课程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高校课程;②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形态;③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政府及包括出版商在内的协同作用,打破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课程设置局面。

3.3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因素

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充分条件。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要产生大批创新型教师并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新模式。重视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在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应包括人格心理知识、教育教学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在继续教育模式上,可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做法,构建一种“分层要求、分类推进、多种形式、多方结合”的教师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性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激发教师创新性,在遵循整体系统原则,开放创新原则和民主管理原则前提下,建立教师考评和奖励制度,教学和教科研服务制度,教师进修学习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制度,教师聘用流动制度等一整套有利于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性的制度。

3.4 重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驱动力

自我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地位,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驱动力。自我教育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自觉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矛盾斗争、思想加工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当受教育者在理论上明确了主体性理论后便会产生一种自主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这就为进行自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自我考评—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推动自我教育主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化。

4 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文化环境变迁都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工程,该体系以教育目标,观念和评价创新为导向,以教育形式,方法和课程创新为必要条件,以教育环境和教师创新为充分条件,以创新型人才自我教育为关键。只有进行培养体系重构才能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切实而有效进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国仁. 挑战与创新:构建新经济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淑英,戴万津. 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研究[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 赵承福,陈泽河. 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 陈晓平. 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 J A Plucker,M A Runco. The Death of Creativity Measurement Has Been Greatly Exaggerated: Current Issues, Recent Advances,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Creativity Assessment[J]. Roeper Review,19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