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商务事业务实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6 16:00:1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2017年是实施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两次对黑龙江省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建设“龙江丝路带”战略部署,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以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五型商务”、“十大体系”为抓手,着力培育商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大力发展商务实体经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围绕增加商贸服务业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内贸流通发展动能

围绕内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增加商贸服务业有效供给。一是推动商贸实体创新转型。强化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更好的衔接,支持孵化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广新产品、拓展新服务。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渠道融合发展,支持传统百货、连锁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依托原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开展网络零售业务。二是提升消费层级。围绕绿色消费、旅游消费、冰雪消费、品质消费、养老消费,推动中心城市探索建设智慧商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向主动服务、智能服务、立体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转变,促进商圈内不同经营模式和业态优势互补、信息互联互通、消费客户资源共享。三是加快形成完备的市场体系。统筹布局,大力推进专业性、区域性、国际化现代大市场项目建设,推进19个续建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进程,力争2017年建成运行。开展PPP项目试点和示范工作,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推动县级农贸市场、农村农贸市场、农村大集发展;组织各市(地)制定城市社区商业网点、早晚市发展规划。开展对俄商品交易市场调研,发展口岸对俄专业市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商圈,推动连锁化、品牌化企业进入社区设立便利店和社区超市。四是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商贸物流”,以推广商贸物流托盘标准化为切入点,推动国家商贸物流试点企业标准化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出台全省商贸物流业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省政府名义出台《黑龙江省级商贸物流园区考核认定办法》,抓好商贸物流产业项目推进工作。五是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围绕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政府引导、政府支持、政府协调,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服务市场主体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南菜北运、北菜南销,完善产销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商务大数据资源库。切实保障重要节日市场供应,完善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市(地)本级猪肉和蔬菜储备工作。六是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打造“龙江菜”品牌,开展十大“龙江菜”名菜评选,梳理十大“龙江菜”系列。支持餐饮企业设立品牌店、连锁店、便利店。举办中国·黑龙江餐饮博览会暨东北三省美食节,开展全省餐饮服务业技能大赛、宴席展、烹饪大师表演、高峰论坛等活动。七是推动“龙江老字号”创新发展。推动“龙江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和线上线下融合。开展“龙江老字号”评选认定工作,深入挖掘、整理老字号品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利用老字号精品博览会、食品博览会等平台,开展老字号产品推介。八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省级商务诚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信用等级第三方认证。推广大庆市商务综合执法试点经验,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商务执法机构。建立“两随机一公开”信息目录库及管理系统。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发挥12312等举报投诉热线作用。

二、围绕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全面实现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推动地产品出口,发展黑龙江省外贸实体经济。一是发展地产品出口加工。制定全省地产品出口基地发展规划,全面开展与广东省的对口合作,承接先进制造业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支持建设10个地产品出口示范县、100个省级地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提升装备、机电、食品、建材、石化、亚麻、木制品、果蔬等重点地产品出口比重。充分利用哈尔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加工贸易。二是壮大对外贸易主体。支持进出口100强企业创新发展,鼓励驻省央企及外商投资企业、域外投资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在黑龙江省开展进出口业务,鼓励内外贸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加大支持政策落地力度,营造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环境。三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做好沿线国家市场需求调研,力争对64个沿线国家进出口有50%以上实现增长。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大对俄罗斯、欧美、蒙古市场的开拓力度。深入拓展日、韩、港澳台等传统市场,制定深化对韩经贸合作工作方案。利用好我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东盟等自由贸易协定,形成区域合作增长点。四是实施“千企百展”计划。充分利用中俄博览会、哈洽会、广交会、亚欧博览会及境外知名展会平台,组织全省1000家外贸企业参加100个境内外专业性展会,对参展企业由外贸发展金予以专项补贴。五是加快培育出口品牌。建立全省重点出口品牌信息库,建立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品牌商品台账。打造电站设备、绿色食品、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生物制剂、机器人、中成药等高附加值出口品牌,开展重点品牌商品专题推广活动。六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扩大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和落地加工。发挥进口贴息、优惠利率等作用,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研究汽车平行进口业务的可行性。支持内贸流通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扩大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进口。七是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落实国家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推动哈尔滨新区服务贸易试点, 总结出可复制推行的服务贸易发展经验。打造“龙江服务”品牌,重点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出口、中医药等服务贸易品牌企业。

三、围绕十大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提出的做好“三篇大文章”和抓好“五头五尾”的总体要求,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开展专题招商引资。一是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领导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专题推进会上做出的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都要从产业项目抓起,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需要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需要项目,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要项目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转变传统招商引资思维模式,全面树立创新、务实、诚信、服务为核心的招商引资新理念。二是突出新兴产业招商。围绕十大产业发展,突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招商。突出旅游、文化、冰雪、时尚、养老、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招商。三是实施“互联网+招商引资”。完善网络招商功能,提升专业化、行业化招商水平。按照国际投资惯例,全面更新网页设计、项目介绍、配套产业、发展环境、备案流程等栏目设置,强化与相关招商机构网络的合作,强化与国内外有关商协会网站进行链接。四是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强与我国驻外经商处、外国驻华使馆、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与港澳开展引资合作,与台湾开展食品产业合作,与日韩开展引资、农业、旅游和食品产业合作,与澳新开展农业、畜牧业贸易投资合作,与欧美开展技术、文化和贸易合作,与以色列开展农业、人文和技术合作。五是加强招商项目储备和推广。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增加储备项目类别、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利用大型经贸交流活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专题推介;组织重点区域招商活动,加大对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发达省份项目推介力度。六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改革。全面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重點解决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七是建立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强化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工作,推动招商重大活动向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推动规划、国土、工商、税务、市政、消防、环保、电力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实行联席办公,一次性完成项目要件核准。

四、围绕“走出去”战略,全面强化对外投资合作

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一是扩大对“一带一路”投资规模。充分利用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签署的投资合作协定,厘清相关国家的投资政策、投资导向,形成对主要投资国别年度综合分析报告。有计划地组织黑龙江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机构、投资管理部门、行业商协会进行投资项目对接,扩大投资规模,形成一批大型投资合作项目。二是推动产能和装备走出去。建立全省对外产能合作和重大装备走出去项目库,对100家重点对外投资企业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调整和补充动态投资信息。以非洲、南美、中东、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区域次区域为重点,推动石化、煤炭、水泥、玻璃、冶金、采矿等优势产能和电力、石油、农机、货车等重大装备走出去。三是构建海外服务体系。加大国际营销服务力度,对全省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建设进行全面调研,制定支持促进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将出口信用保险纳入支持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在“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建设黑龙江产品展示中心、贸易中心、零售网点,设立售后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相关国家投资风险、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对外投资国别的战争状态、恐怖活动、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程度划定风险等级。加强与驻外使领馆的沟通和协调,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向黑龙江省投资企业提供相关区域风险信息,加强对企业防范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指导。

五、围绕全方位对俄交流合作,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对俄经贸向全方位交流合作转变,由与毗邻地区合作向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合作延伸。一是优化对俄贸易结构。根据长期供给、需求结构、汇率变化,优化对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扩大原油、木材、化肥、纸浆、钢材、铁矿砂以及电力等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扩大俄罗斯粮食、大豆、水产品、肉制品、乳制品进口。扩大对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装备、工程机械、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果菜、木制品、轻工纺织、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出口。二是拓展俄罗斯腹地市场。全面启动开拓俄罗斯远东及中部和欧洲部分市场的调研工作,重点掌握需求构成、商品种类、市场类型、交易金额等要素。将对俄贸易触角向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市场等俄罗斯主要经济区域辐射和延伸,扩大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规模,形成与远东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三是推进对俄大项目合作进程。加快推进100个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力争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尽早开工,推进哈巴边区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车臣共和国旧油井二次开采、阿玛扎尔林浆一体化等一批对俄合作项目尽快投产。发挥好哈尔滨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个中心城市在东北与远东合作中的梯次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俄跨越式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建设。四是推进境外园区提档升级。编制全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规划,制定《黑龙江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考核办法》实施细则。指导境外经贸合作区按照申报国家级经贸合作区。强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招商引资,在第四届中俄博览会上设立招商展区,赴广州、深圳、上海以及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五是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条。结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全省跨境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境外园区围绕林业、农业、能源、矿产、化工、建材等领域,与境内园区共同打造跨境产业链条,形成“龙江丝路带”大宗出口货源供应基地。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作用,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哈尔滨新区。六是务实办好经贸交流活动。办好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28届哈洽会商务活动,组织好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哈巴罗夫斯克、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萨哈林、阿穆尔等地合作项目对接活动,举办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黑龙江日”和“滨海边区日”活动。组织参加俄罗斯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七是提升互贸区功能。争取将已批准的互贸区全部开通运行。推动黑河、绥芬河、抚远、饶河等互贸區规范发展、完善功能,争取将互市贸易纳入海关统计。利用互市贸易政策开展精准扶贫,推动互贸区商品进入二级市场。八是开展对俄经贸政策培训。开展俄罗斯政治、经济、法律、政策、人文培训,提高黑龙江省边境市(县)政府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与俄远东联邦大学等俄方高校合作,打造境外培训基地,不断调整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六、围绕“三互大通关”改革,全面推进口岸通道建设

发挥口岸通道优势,以大通道、大物流、大平台推动大发展。一是加快口岸恢复和设立工作。以打造口岸开放集群为核心,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口岸办汇报争取,在国家层面加大推进口岸开放力度,推进黑瞎子岛公路客运口岸、同江铁路口岸、黑河步行口岸对外开放,力争实现绥芬河公路口岸、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开通8座以下小汽车自驾游。另一方面,利用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与俄方地方政府、口岸管理机构的协调和沟通,协调俄方加快推动漠河—加林达口岸、嘉荫—帕斯科沃口岸恢复开通。二是狠抓口岸客货运输生产。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开辟客货运输绿色通道,扩大口岸客货运量,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口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浮箱固冰通道运输的黄金时期,加强宣传推介,广揽客货源,全力抓好口岸客货运输生产。三是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推进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实现监管信息同步传输。加强与俄方口岸部门机制化合作,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推进黑瞎子岛公路口岸“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试点。进一步清理口岸收费。

七、围绕加快产业聚集,全面推进各类园区创新发展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培育主导产业,打造特色集群。一是推进重点开发区提档升级。推进富拉尔基、肇东、佳木斯等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10家以上工业示范基地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二是推进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进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验收进程。推进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申办综合保税区。推进牡丹江、黑河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工作。三是强化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央企及集团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四是加强全省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完善全省开发区环保基础设施,组织实施好《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结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的实际,严把开发区项目引进的环保准入关。

八、围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互联网+流通”计划

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为主线,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主体。重点培育壮大365商城、中机网、俄速通、达俄通、绥易通、俄品多等本土电商企业,加快形成区域性电商主体集群;培育黑龙江省涉农电商平台品牌,支持以北大荒购物网、37秒易淘商城、生态龙江、惠丰通村网等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发展。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二是加强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引导电商产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重点推动全省32个电商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技术服务配备、分销渠道搭建、仓储物流配套等方面服务能力建设,降低电商配套成本,拓展电商产业链条。三是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开展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推广哈尔滨、绥芬河、大庆、牡丹江4个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加快电商产业集聚。推动电商孵化器建设,鼓励新兴众创空间发展。四是建设对俄跨境电商体系。打造对俄跨境电商平台品牌,推进本省跨境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建设。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增强交易服务、物流仓储、报关报检、支付结算等功能。推进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和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鼓励企业建设边境仓和海外仓,争取设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五是创新商务精准扶贫模式。推动本省涉农电商平台开设“电商精准扶贫体验馆”带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免费面向贫困地区、贫困户提供服务并开展网店应用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

九、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商务法治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推动商务领域依法行政。一是深化商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落实“放、管、服”要求,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清单等制度。研究现有权力事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推动部分权力事项下放。做好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工作。二是加强商务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建立健全商务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明确审查范围,严格审查要求,规范审查程序。三是强化商务行政执法监督。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推进在大庆市开展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做好总结评估工作。四是做好商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建立健全商务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商务行政应诉工作制度,依法应对商务行政诉讼案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商务法律监督和咨询服务。五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利用机关大讲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

十、围绕商务领域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商务发展创新驱动能力

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在具有黑龙江省鲜明特色的供给优势领域持续发力,把优势资源变成产品和服务,着力推动内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商务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推动内贸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针对黑龙江省内贸流通领域体制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够、消费水平不高、市场发育不全、流通主体不强等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内贸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具体路径和切入节点,开展内贸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基地试点,大力培育定制化、个性化、体验化、社交化等新型商业模式,力争在消费结构升级、完善市场功能、传统商业转型、培育实体经济、线上线下融合等关键环节和资源配置上实现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推动对外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对外贸易整体水平不高、质量不优。具体表现为企业主体实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不多,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外向度较低,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地产品出口占比较小,加工贸易水平不高;国际市场结构偏重,对俄贸易占比过大,对欧美、日韩、澳新特别是对东盟、非盟、阿盟等区域贸易组织进出口规模偏低。要把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创新、调整、优化作为对外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及创新对外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建设出口加工基地、打造出口商品品牌、提升外贸质量效益、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此外,要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全面梳理、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涉及商务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行可复制自贸区试点经验,争取在国家试点、复制推广、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突破。

(责任编辑:顾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