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06-06 17:15:1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体育产业的市场尚待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混乱,投融资体系不健全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等方面。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体育产业的市场尚待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混乱,投融资体系不健全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等方面。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体育产业;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33—03

目前,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处在一个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全国体育消费总额大约是1500亿元。2008年第四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更加快了中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长期以来,为了弥补事业费不足,我国各地体育部门开展了诸多“以体养体”、“以副养体”的经营创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体育部门的活力,缓解了经费紧张的矛盾。但是,“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是在“手段论”的思维方式下层开的。由于限于这种思维定式,以往的体育产业实际上成了“无体为业”。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要实现由“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这表明,今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要实现由“手段论”向“本体论”的转换,即按照发展产业就是发展事业的思路去“本体推进,全面发展”。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策略,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体育产业指为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以及其各种活动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体育产业具有经营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获得应有的利润,按照法律规定交纳税赋,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进入市场进行体育服务和相关产品的经营。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是为不同的体育消费人群提供各类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为主的产业,这些服务和产品完全属于第三产业。

体育产业的外延是指体育本体产业,体育派生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等三个方面:体育本体产业主要是指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各类体育健身健美服务、各类经营性的运动训练、培训、各类体育休闲和娱乐服务以及体育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和体育电视转播开发等。体育派生产业主要是指各类体育器材和一部分特殊的体育运动装备的生产、体育出版物、体育文物、一部分体育科学研究等等。体育相关产业主要是指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运动服装和一部分体育装备的生产等产业。这些产业与体育和体育运动密切相关,除体育运动以外还可以涉及有其他多种用途。

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 体育产业市场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问题刚刚起步,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营观念落后,没有把体育消费者真正视为“上帝”,并没有伴随着体制的变迁而实现从“生产观念”到“经营观念”的转变;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市场主体开始经营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实行体育技术和培训的有偿转让、发行体育彩票等,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技术市场与体育金融市场等各种完善的配套市场还相距甚远,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主体不明,产权不分,经营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体育产业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等的生产和销售,其中包括体育表演、设施建设、场馆的经营,特别是由体育本身提供多种劳动服务而带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产生附加值严重滞后。

2.2 体育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是,优先发展的体育产业不明确,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有些单位和体育产业的管理者就把一些体育设施改作它用或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向非本体产业,而影响了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模式不合理。我国体育产业的模式土要有协会+俱乐部模式;公司+俱乐部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实际运作还很不合理。在协会+俱乐部模式中,行政体制占上风。而适合中国的产业新体制还没成型,产业制度建没需进一步完善。三是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彼此的关联度也较低。

2.3 体育产业管理 1)品牌意识差,名牌产品少。2)营销手段单一。3)与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体育竞赛表演业相比,我国竞赛表演业经营严重缺乏经营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手段,没有形成自己的国际知名竞赛品牌。4)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场馆经营中的权、责、利不明确,经营混乱,管理机制不完善。

2.4 体育产业融资 体育产业投融资体系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与融资困难,无法满足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日前我国体育拨款只占财政支出的0.43%。企业名气不大、资信级别不高,银行不愿放贷。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或民间流动资本鉴于体育产业的利润偏低而不愿注入资本,且现有的大型体育设施垄断经营而不又易进入。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不畅,造成目前体育产业整体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融资途径。

2.5 体育产业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一直遵循计划经济的模式培养,即按竞技、教练、教育、科技、管理和裁判等体育人才进行划分。另外,由于体育人才链的封闭性,其他领域的人才很难进人体育产业领域。所以体育产业从业者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从专业结构米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领域,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日前主要缺乏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

3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

3.1 开发和培育体育产业市场机制

3.1.1 树立体育市场观念,转变政府职能,搞活经济体制体育赞助商、媒体、观众和服务对象托起子体育产业大厦,所以必须为他们提供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发展体育产业,还要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通过简政放权,使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使体育经营管理单位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

展的实体。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产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子政策上的倾斜。

3.1.2 开拓多元化体育市场 利用明星运动员的影响力积极拓展体育市场,促进现代体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使体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利用体育的衍生产品拓展体育市场,像鲁能泰山俱乐部因推巾了服装、办公用品、干红葡萄酒和啤酒等系列酒产品、致使产品销售额已占到俱乐部全年总收入的1/3,并且市场前景良好;三是加大体育本身的投入以拓展体育市场。

3.1.3 探索消费途径,健全消费机制 推动体育经济增长,引人体育消费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对商业性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及社会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力度,注重竞赛表演市场经营主体和巾介机构经营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以提供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应为重点,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二是兴办体育博彩业,迅速增加博彩的范围和数量,以增加就业人数,扩大体育的影响。三是体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

3.1.4 三政策引导体育产业市场机制的形成 一是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办体育经营实体,力促体育市场主体多元化,夯实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要形成较为完备的体育市场体系,把促进各类体育专业市场的发育和成长作为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体育用品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人才市场、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三要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化,加大产业开发进度和力度。加大对体育竞赛转播权、体育产品专利权、体育广告制作权、承办大型运动会的标志以及综合性的体育无形资产进行商业开发的力度,使体育产业在开发项目上实现本体化、多样化。四要搞好主业和副业的配套经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实现体育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推进体育产业向社会经济行为方向发展。

3.2 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管理机制

3.2.1 明确管理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要抓好体育市场的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制定积极的体育产业政策法规,完善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和体育产业技术政策,鼓励社会和民间对体育产业的投资。通过体育市场的政府规制,维护体育市场正常经济秩序,依法监督体育市场和经营者的行为规范,切实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协调政府其他部门加强对体育产业的综合管理。

3.2.2 创造经营环境,规范体育市场主体 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体育市场的主体必须以独立的产权为基础,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日标,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利益激励机制调动企业从事体育产业生产服务经营活动。

3.2.3 加强体育产业的规划和法制化管理 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确定通用性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要尽可能使发展体育产业的投资、信贷、就业、用地等列入城乡整体规划,使本地区的体育产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体育产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立法,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有关法规,使政府和企业行为规范化,促进体育产业有序发展。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社会办体育的新局面。

3.2.4 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行业管理 建立和完善行业管理是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强化体育行业协会的实体化建设,淡化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官方”色彩,逐步将现有的行业协会由半官方向民间性、自律性行业组织过渡,使之真正成为依照章程产生并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行业管理机构。逐步发挥对体育产业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管的职能作用,使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真正具有主导地位。

3.3 完善和拓宽体育产业融资机制

3.3.1 拓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 一是通过股票融资。通过改制一批体育中心上市融资;二是扶持一些优秀的俱乐部上市其或没立主动性的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吸引全国城乡居民投资,让民间资本进入体育市场。三是开发多形式的体育彩票,并为体育业筹集资金。通过银行信贷融资,对一些急需发展的体育项目,或者一些需要资金场馆建设,借助国家优惠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支持,解决实际困难。

3.3.2 建立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 以法律形式明确投资方的地位,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改革体育产业投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争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发展体育产业与经济实体。

3.3.3 完善体育产业融资管理 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特点决定了资金的管理制度必须采用集中化的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财政投融资资金的管理办公室,赋予较大的自主权限,能够在贯彻产业扶持方针的同时,根据市场竞争原则有效运用资金,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严格坚持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统—。在资金的运行机制上,必须实现资金委托、资金管理、资金运用的三分离全有偿的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运行体系。实现投融资的三分离体制使资金的供、管、用之间责权利界限分明,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强化了监督机制。

3.4 构建和形成体育产业人才机制

3.4.1 高度重视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体育产业目前尚处于起飞阶段,市场急需一大批精通参与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比赛的各方面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3.4.2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 从我国体育市场的实际出发,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体育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进修,通过招聘引进一些非体育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到体育经营单位从事体育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在体育院校设立体育经营管理专业,或与财经类大学合作,开设体育系列课程等途径,集中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4.3 注重体育经营人才的培养 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开拓,关键在于在市场经济中善于运用各种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人才。他们既要熟悉体育运动,又要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特别要深谙体育市场的经营和管理。因此,必须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快既懂体育又熟悉市场经营的专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