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再现

发布时间:2022-06-07 19:55: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zoޛ)j馟i_駭5iuvwx]xןi׭|iNtNO4F报告和学术文章,并先后于1986年和1993年代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云南民居》和《云南民居续篇》两本著作,这两本书对云南建筑师认识本土少数民族民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后,前云南工业大学(今昆明理工大学)一批本土学者的《丽江纳西族民居》、《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云南大理白族建筑》、《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丽江——美丽的纳西家园》等一批相关专著也让本土建筑师们对云南民居有了更多的认知。然而,其中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这就是对于在第一线从事具体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而言,当他们不能真正渗入到乡土社会生活之中时,这些学术著作带给他们的就只能是一些类型、形制、空间和形式的图像。而相对生活体验和文字感受,这些“图像”进入他们的头脑库存之中,则有助于为创作者快速生成一批批有形的“图示”或是“模式”。因此,这些学术资料的拥有和翻阅使更多的建筑师有了“再现”的图像资源。

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新建筑借鉴中国传统官式建筑(大屋顶样式)并不顺畅的曲折道路后,建筑界开始出现转向从民居研究中获取创作养分的现象。而在西南地区,由于乡土建筑资源的丰富,这一现象特征尤其明显。这一时期,成都西南建筑设计院的成诚、何干新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民居——创作的源泉”的学术论文;当时还在广西的尚廓先生也几乎同时在1981年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上发表了“民居——新建筑创作的重要借鉴”,而在其创作思想支撑下的桂林芦笛岩景区的设计作品又在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4年,云南省设计院的陈谋德先生连续两期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研究云南民居的经验,探索建筑创作的途径”的学术文章。当年,这样的文章在全国不在少数,其中的理论话语对本土建筑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建筑创作实践上,20世纪80-90年代,云南出现了一批出自于本土建筑师的、将民居作为设计源泉并加以借鉴的作品,如西双版纳竹楼宾馆、石林宾馆餐厅、瑞士苏黎世竹桥、云南民族博物馆、泸西阿庐古洞景区建筑等。这些作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少建筑奖项,而也正是这种当时被中国建筑学界的认同使得不少本土建筑师确信“设计借鉴民居”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因此,上述思想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张力使得本土建筑师在很大程度上认同和接受了“再现”的创作路径。

到上世纪90年代,顾奇伟先生发表了《无派的“云南派”——探求云南城镇、建筑特质之一》、《有特质才无派——探求云南城镇、建筑特质之二》、《十字路口的“云南派”》、《无招无式解脱自我——关于建筑创作思想方法的思考》等一系列有关云南创作思考的文章,后又有世纪之交饶维纯先生的《实践与探索之路》、《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更新》、《回归建筑学的基本原理》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批判和否定了设计创作中“形式为先”的不良倾向,极力倡导一种去造作、去矫饰、去条条框框的更为本真和普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论。这些思想观点虽在当时的云南建筑界引起极大反响,但由于建筑师群体对“文化特色在先”的笃信和预设,因此其文化特色的表达也就仍然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命题。从义理上讲,本土建筑师对“神似”高于“形似”都了然于胸,但是如果“似”总是一种集体的认同,那么,“表达”就是一种必然的宿命。于是,“似”以及“文化表达”的追求左突右闯,一不小心,最终还是极有可能走上民居“再现与借鉴”的手法主义之路。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当下,后现代社会更多地借助于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造势在实现着大量的空间生产,符号学、类型学等思想也被建筑师当成“再现”的理论武器而在“民居借鉴”中被玩得风生水起。在这样的情形下,难以把持住自我的建筑师们走上“民居手法主义”的道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此,在笔者看来,在云南建筑界,当下反倒是“再现”之创作观的极盛之时。

3 “再现”创作观之辩说

其实,建筑设计作品中蕴涵着历史的延续本应是其优秀的禀赋,以乡土建筑的“旧”创现代建筑的“新”也无可非议,从这一意义上讲,对“再现”之创作观并不应做先天的褒贬。然而,当本土的建筑师们怀着浓郁的本土意识及情感,用着一套相对固化了的形式操作范式,使得“民居图像的符号转译”成为建筑师们表达地域性建筑的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的时候,这种“再现”就一定会滑向一种“浅层操作”。

乡土建筑及民居可以被视为一系列建造与各种自然地理及社会生活相适宜的经验体系及智慧体系,其中不乏大量的逻辑、道理和知识。如果这些逻辑、道理和知识被本土建筑师用于对当代问题的解决和诠释,那么,这时的作品对于传统和历史的“再现”就可能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而非刻意的表现,其设计过程也就有可能达成一种“深层操作”。因此,我们更希望在卡瓦格博奖获奖作品中,看到建筑与当地气候之关系、建筑与原初地点之关系、建筑与背后社会生活之关系、建筑与都市环境之关系的真正呈现。

在卡瓦格博奖作品中,这种真正的呈现不是没有,只是还不多而已……

最后,笔者想强调的是,设计与创作的“深层操作”一定涉及到个体的“人”的认知。因此,个体的态度、观念就往往成为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最终,建筑师观念所在的层面决定了其操作所在的层面。

参考文献

[1]张稼夫.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建筑学报,1954(1)

[2]成诚 何干新.民居——创作的源泉[J].建筑学报,1981(2).

[3]尚廓.民居——新建筑创作的重要借鉴[J].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1981(4)

[4]陈谋德.研究云南民居的经验,探索建筑创作的途径[J].建筑学报,1984(9),(10)

[5]顾奇伟.苦觅本土建筑[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6]饶维纯.实践与探索之路[J].南方建筑,1999(1).

[7]饶维纯.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更新[J].世界建筑,2002(11)

[8]饶维纯.回归建筑学的基本原理[J].建筑学报,2004(11)